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丹青三十载,笔墨纵横写性灵

时间:2024-05-04

唐雪元

丹青三十载,笔墨纵横写性灵

唐雪元

《太行高家桥》王 永 /作

土地是生命的母体,自然是艺术的源泉,精神是灵魂的烛照。

生命在坎坷中前行,艺术在洞见中升华,此二者,苦难或此或彼,喜悦或彼或此。唯独黑暗与忧郁,艰辛与疼痛,成为艺术生命不可或缺的背景,纯粹艺术的质地与圣洁,拒绝艺术的堕落与颟顸。

这是一群世俗之人,又是一群出俗之人,他们的精神源于一个顽固的偏见:通过人生与艺术的嫁接,他们生命过程将会更加铿锵,通过苦难与灵魂的碰撞,他们的个人质地将会更加纯粹。在他们的世界里,艺术之路才是真正的上升之路。他们感怀生活,整合精神,纯粹性灵,点亮生活,最后凝聚于笔墨意象。他们深信,艺术一旦进入生命内部,就会成为灵魂的一部分,就会成为信仰的一部分,就会成为苦难与悲怆之后,那一缕永恒的风景。

线条的诱惑

初识王永先生,是在一个遥远的下午。那天,我们正坐在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荫翳下的一个办公室里,重复着每天必须的工作。就在这时,一个人站在我们办公室门口。中等的身躯,周正的五官,安静的眼神,简朴的衣着。细长的指关节,依稀还有墨汁的痕迹。

来人就是王永先生。

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们渐渐发现,先生是一个非常淳朴的人,直率,真诚,健谈,话语清亮,思维敏锐而独特,观点鲜明。

随着交往的加深,我们渐渐知道了先生的生命历程:少时失怙,慈父见背,慈母含辛,拉扯先生及兄长。后进入部队,专业于邮政系统,直到退休。看似平凡的经历,却见证了那段生命气焰嚣张到几近猖狂的岁月。在那岁月中,他选择一条最具悲怆的道路:用画笔描述人生,用色彩感召生命。

《听瀑图》王 永 /作

先生从素描开始,苦练基本功。我们都知道,素描是绘画必须的一个阶段,素描掌握与否几乎决定艺术生命的质地与艺术审美的高度。那一段岁月,先生背着画板,从一个场镇到另一个场镇,坚持不懈,给人画像。那段时间,先生的画板上,铺满了形形色色表情各异的人物形象。素描功夫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先生的苦恼接踵而至:技巧性的东西容易掌握,最不容易掌握的是技巧背后的东西。比如审美或者接近审美此二者之间的过渡,比如用线条说话,用线条表达,用线条展现自己的情趣、情感,甚至情怀。

先生陷入了自我追逐。按照先生的想法,本应该请教几个名师,可一看囊中,只有零星的几张钞票默默躺在那里,犹如霜冻之后的落叶,先生不自觉陷入挣扎与矛盾。

先生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自己找出路。那几年,一有时间,先生就泡在书店,大量阅读与绘画艺术有关的专业书籍,还做了大量的笔记。随着阅读的深入,先生的眼界与境界渐渐开阔。随着时间的浸染,先生明白了文字与色彩、线条、美感、情韵世界的基本关系,这种多元的纠结正是复杂的社会与人生的相互消解,艺术家如果要完美表达这种关系,唯独从形而上入手(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当先生从哲学当中跳出来之后,先生渐渐发现,哲学中,最大的乐趣在于思辨,在于明智,在于理性与思考,在于提升小我与大我。

哲学的诱惑让先生进入了另一个层面之后,先生开始了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其心理指向是,线条与情景、物象的结合,与心灵与情感的触摸,成为绘画的根本,是艺术家内在情怀最本质的东西。至于线条构成的情景语言,比如象外有象,境外有境,以及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的镜像关系,实际上是线条与生命的契合。

有了这些感触与认知,先生开始了在自我的艺术海洋里追波逐浪。也就有了先生的一系列早期作品:《早春》《月朦胧、鸟朦胧》《洛阳春风》《紫气东来》《觅》《阳春三月》《荷塘翠鸟》《听泉图》《秋硕》《芙蓉小鸟》……这些作品,无论构图的平险,线条的呼应,结构的背向,还是色彩的浓淡,虚实的照应,都像先生的本我:淳朴,天真,自然,有趣……

色彩的温暖

艺术的维度常常是艺术的难度。

先生最先研习花鸟,但花鸟画到一定程度之后,先生开始了大量的自我否定,因为动植物的生态生机虽然千差万别,但常规的题材表达已经出不了新意。

《阳朔小景》(右图)王 永 /作

先生开始了南下,北上,西进,东出。北到长城塞外,看大漠孤烟;南到南沙群岛,看碧波万顷;东到阿里山,看千年不死的植物;西出阳关,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风尘,到了中亚……数年光阴,先生全在路上。先生每到一处,都把自己内心与自然最契合的东西,形成文字,形成图稿,形成内心深处,最纯洁的镜像,再经过自己的反复揣摩,铺纸握笔,把生命深处,最柔软最澄澈的部分,通过笔墨意象表达出来。这真是一个可圈可点可喜可贺的时期,这一期间,先生的一系列绘画作品,若有神助,笔底流动出来的画面,无论线条,无论色彩,无论结构,无论虚实,无论支撑,或者说,无论气象,神采,气韵,都有了质的飞跃:《胜似春光》《春到山涧》《版纳印象》《阳朔小景》《春华秋实》《霜秋叶正红》《荷风》《秋酣》……这些堪称完美的作品,一方面是先生奔走的结果,也是先生思考的结果,更是先生心血凝结的结果。这些作品,给我的整体感受是,气韵生动,气象博大,层次分明,繁简得当,特别是线条与色彩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知黑守白,以虚当实,起承转合,相当自然。这其中,哪怕是一幅小品,也有了相当的气度与精神。

但先生并不满足,他觉得这些,远远不够,先生还有更高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可能的目标,先生又一次次外出,这次,先生选择的点,不再从面上考虑,而是各具特色的天下名山。先生登泰山,感受到当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情怀,那种气象气势,让人终身难忘。在普陀山,先生感受到佛国的万千气象,那种海天相连的胜景,只能心领神会,很难形诸笔墨。先生在衡山,恒山,九华山,峨眉山,华山,黄山,太行山,武夷山,嵩山,五台山,武当山……或立足远眺,或躬身静思,或运笔写生,这些雄奇瑰丽千变万化的自然山水,给了先生很多启示,在这些山水中流连忘返,先生的感触与感想又多了起来。山间松壑,冷泉明月,瀑布野甸,异草奇花,飞鸟层云,自然界的这些幻化景象,不自觉走进了先生心间。在这个时期,先生的画风又开始变化。花鸟,开始脱离传统又兼容传统,无论构图还是线条、色彩,都几乎接近率真。在花鸟画变化的同时,先生的山水画也有了新的景象。皴染勾勒,山势俊朗,泉冽水清,云霞飞鸟,境界全出:《太行秋意》《华岳雄姿》《大宁河畔》《云台山》《黄山人字瀑》《黔灵山》《华蓥山》……这些作品,虽然不能代表先生全部,但至少证明先生的内心恪守与内心追求。

《春酣》(右图)王 永 /作

《秋染峨眉》王 永 /作

艺术的氤氲

行走是一门艺术,正如绘画本身。生存是一种难度,正如境界的升华。三十多年来,先生从翩翩少年已经进入中老年,但时光,对谁都是公平的。

先生的山水与花鸟作品,经过风霜雨雪的磨砺之后,上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平中见奇,奇中有险,险中有稳,稳中有态,态中有神,是先生这一时期作品的特质,看先生的花鸟,栩栩如生,植物的生长,倔强坚韧,寥寥数笔,生命的情趣与精神呈现无遗。画面里的花朵,无论半开半闭,都显风韵。在花鸟画中,先生最擅长“紫藤八哥”的写意画。其荷花翠鸟,也很有可观,甚至最传统的松鹤题材也成气象。

在我们的理解中,先生的《紫藤八哥》,很自然地充满了生命跳动的质感,这种质感是通过构图、线条、色彩与层次渲染展现出来的。画面空灵,情感饱满,构图讲究,以篆章意入画,真正体现了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意蕴,画面中,紫藤曲折多姿,生长奇崛,八哥们站在紫藤上,神态悠闲而姿态各异,紫藤的叶子充满了灵动,八哥们仿佛在窃窃私语,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自然清音,如清风徐来。这个作品具有相当的气韵。优雅而不卖雅,清韵而不装韵,典雅清新,气韵生动,非常值得一观。

在先生的系列山水作品中,先生用笔的最大特点是,细腻而不琐碎,枯润自有法度,层次分明,境界高雅,格调空灵,胸中自有万壑,笔下恣肆纵横。这当中,无论是从平远、深远、高远的传统审美来审视,还是从现代的绘画角度来观赏,都能引起观者心中的共鸣,都能调动观者的内心情绪,都能激发观者的内心情怀。比如《空翠湿人衣》这幅作品,构图相当讲究,层次分明而又错落,用色大胆,墨色饱和,虚实照应,近景远景,相互支撑,把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意尽情展现出来,这是一幅文人气质很浓的作品,背景风雅,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为了在艺术中达到更高的境界,先生的眼光早已跳出自我的囿苑,向古人学习,向今人学习,更向外国学习。先生花了数年光阴,跨出国门,走向了更远的远方:印度、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斯里兰卡……一系列的行走,更加坚定了艺术家的内心,中西的融合,特别是文化差异的融合,给先生的绘画艺术带了更大的喜悦。东南亚的风情,日本的风物,我国台湾的风土人情,更加让先生明白,艺术,真正的艺术,经得起时间的洗礼,经得起岁月的沧桑,更经得起生命的检验。

先生三十多年来,埋头自己的世界,不知不觉间,可观可圈的作品已有数百幅。这些作品,无论墨色、线条、层次、气象、气韵,都已经远远超出了画面本身,达到了审美的高度。先生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命的流动仿佛一江春水。他将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夙愿,让自己的花鸟活起来,让自己的山水灵动起来,争取让自己作品的每一根线条都充满生机,充满情趣,充满韵味。因为在这个世界,只有艺术与文字永恒……

王 永简介:

王永,字云谷,20世纪50年代生于成都,曾为军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中国振鸣书画院名誉院长、西南交通大学书画协会顾问、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菏泽文博书画院高级画师、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

擅写意花鸟书,兼攻山水及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创新。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有获奖。有作品被美、日、英、法、荷兰、比利时、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及邓小平故居、陈毅故居、朱德故居、吴昌硕纪念馆、蒲松龄文学院、澳洲中国艺术中心、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等国内外文博单位及艺术机关收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