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勇华
(上海市虹口区东余杭路第一小学,上海 200080)
2019 年9 月2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要“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九子”游戏是上海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民俗体育活动。如何把“九子”游戏引进校园[3],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九子”活动,满足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传承和发展好上海民俗体育项目,真正把民俗体育成为校园文化,真正呈现上海的一张新名片。
流传于上海弄堂里的游戏有很多,我们选择了易开展、有代表性、有健身价值、有传承意义的“抽陀子、踢毽子(踢扣子)、滚轮子、套圈子、顶核子、跳房子、扯铃子、抛结子、跳筋子”这九个项目[4],作为学生主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制定课程目标以及各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制定课程学习评价指标,安排课程实施方式、课时安排、人员配置等。设计编写“九子”游戏活动指导卡[5],包括活动名称、适用年级、学习目标、重难点、活动方法、活动规则、活动器材、活动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等指导要素。编写“九子”游戏学生读本,组织“九子”游戏教师培训,分三个层级开展。
课内以“九子”游戏内容为主,贯彻落实“九子”游戏校本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合理安排课时,每学期选择1 ~3 个游戏内容开展教学,选择1 个作为技能考核项目,考核项目尽量不重复。课外以“九子”游戏内容为辅,与大课间活动、快乐活动日、兴趣组队、“游戏节”“运动会”等相结合[6],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技能,培养活动兴趣。
校园外的围墙上是“九子”游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校园花坛里是精心打造的“九子”卡通图像与“铁艺”的完美组合[7];学校走廊里“九子”游戏图案,让学生了解上海弄堂游戏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以上海弄堂名命名的班级,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上海的弄堂文化。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精心挑选活动内容,精心组织活动竞赛,确保校园体育活动在小地方也能有效地开展起来。通过在校园里开展“九子”游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让学生体验上海弄堂游戏的趣味[8],感受上海弄堂游戏情结,继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
小学体育活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活动兴趣得到激发,学生获得感和幸福感指数不断提升。既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和发展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环境,又是对具有上海特色文化的一种传承、发展和创新[9]。小学体育活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趣味性、竞争性和合作性。
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九子”游戏校本师德素养课程研修,让老师学习掌握“九子”游戏方法、规则,体验“九子”活动乐趣,从而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九子”活动。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学校“九子”游戏的各项活动,让家长重温弄堂情结,体验活动乐趣,培养活动情感,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研究是虹口区东余杭路第一小学在学校场地条件不足、学校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的背景下,为了推进课程改革,有效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小学体育活动课校本化课程的建设,弥补小学体育活动课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空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堂学练和课外活动,旨在从育人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着手,着力研究小学体育活动课程在健体、育人、启智、崇美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和作用,并通过上海本帮特色弄堂游戏的开展来传承和发展民间体育活动,拓展小学体育活动课多元的活动内容,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和校本化课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