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瓷可达意,意由史来——浅议越窑青瓷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4-05-04

盛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0 前言

千百年来,越窑青瓷随着人类美学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原始瓷器是瓷器的原始产物。它的出现打开了中国瓷器的大门。早期青瓷在东汉后期普及。在此期间,受当时厚葬的影响,出土了大量明代器物。然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不断发展,越窑青瓷在唐、五代、北宋初期达到顶峰,也出现了神秘的“神秘瓷”。这是越窑“粗瓷”向“细瓷”质的飞跃。丰富的原料、成熟的烧成工艺和精湛的装饰工艺为其奠定了基础。皇室的青睐,文人墨客的称赞,有力地推动了越窑青瓷的普及。

本文还对越窑青瓷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从中可以看出越窑青瓷的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古代的先民靠着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着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染织等。然而瓷器作为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毫无疑问,瓷器中的青瓷,是中国陶瓷界的翘楚,具有极高的人文特色和艺术内涵。中国的瓷器不仅作为日用生活品以及艺术审美的载体,而且还作为人文精神和人格品质的象征。青瓷的历史,要追溯到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瓷器。从此青瓷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此后,经过3000多年的陶瓷发展,青瓷以其多姿多彩的面貌,在陶瓷史上书写了丰富多彩的篇章,在某种意义上承载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

中国成熟瓷器的出现的标志是东汉时期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直到唐代,青瓷达到高度成熟时期,开始按地域划分,这个时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的其他国家还处在陶器时代(除了高丽瓷)。

要了解陶瓷的重要发展情况,尤其是青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内涵,我们首先要从越窑青瓷入手。

1 越窑青瓷的文化背景

越窑青瓷烧造时间非常长,从原始瓷器一直到南宋以后,可以大致分为原始瓷时期即商周时期,早期即秦汉六朝时期,繁盛时期即唐、五代、北宋时期,以及衰落时期即南宋时期。越窑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审美价值的影响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的制约。

从中国陶瓷史的角度观察,越窑青瓷在唐代时期与北方的邢窑白瓷并称为“南青北白”,越窑的生产中心位于现今的浙江地区,在古时称为越州,具有深厚的烧制瓷器的基础和传统的技术方法。因此在中国的陶瓷器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不管从瓷业遗存的分布时间,遗址的空间位置,还是从瓷业的文化内涵分析,任世龙和谢继龙两位先生编著的《越窑》这本书按照一定的认识,把唐代越州地区的窑址称为“越州窑”,把这之前的早期青瓷窑称为“先越窑”,把“低岭头类型”的窑址,称为“后越窑”。

关于越窑的历史发展,在《坦斋笔衡》这本南宋人叶寘编著的书中,有所提及。孟郊的“蒙若玉花尽,越瓯荷叶壁”;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些都反映了越瓷的釉色特点和越瓷作为茶具的盛世氛围。

2 从东汉到六朝时期越窑的发展

从东汉至六朝时期的越窑遗址主要分布地区为:慈溪市,余姚市,鄞州区,江北区,诸暨市。绍兴县,越城区,上虞市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创造发展,兴盛,衰落。

东汉晚期,创造的发展时期,青瓷产地主要集中在宁绍地区和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烧制出的青瓷器型主要有壶,钟,罐,洗,五管瓶,灶等。青瓷的特色为:胎地较细,气孔少,坚硬含沙粒;釉色呈青釉,釉层较均匀,装饰手法以划花,拍印为主。装饰纹样有方格纹,网纹,叶脉纹,席纹等。大多以轮制手法,少数泥条盘筑法。如五管瓶,由罐和五个小管组成,上部有五个小管,中间一个比其余四个略大,小管之间堆塑猪,羊,狮子,狗等大小动物,而其颈腹部堆塑着多个胡俑,形态各样,造型生动。

三国两晋是其兴盛时期,窑址分布地带与东汉时期一样,但其质量,产量及种类都相应提高。陶瓷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造型方面有碗,盏,壶,耳杯,虎子,砚,水盂,熏炉等。这时还有了像生器物如鸡首壶。马首罐,羊形灯,熊形尊等。因厚葬之风的流行,出现了大量陪葬的明器如火盆,水桶,井,狗圈,米筛等。工艺手法则运用压印,刻划,雕塑,模贴等。纹样方面有麒麟,凤凰,连珠纹,铺首等。例如余姚博物馆藏的西晋青瓷提梁鸡首壶,盘口,鼓腹,平底,矮颈,盘口上置黄鼬提梁,肩部饰弦纹,波浪纹,网格纹组合的花纹带,上堆贴人物及麒麟、铺首,鸡首则位于黄鼬首下方,上施青釉,不及底,造型生动,堪称绝品。

东晋南朝时期是其衰落期,从窑址的数目及出土器物的种类,数量上都大幅缩小,反映其当时的生产规模减小以及产量下降。虽然产量减少,但产品质量依然很好,器物造型与兴盛时期无太大变化,仍是有碗,盘,杯,盒,壶,虎子,洗,杯,尊等。装饰纹样上与兴盛期相比,趋于简化,流行弦纹和点彩,其中弦纹常见于器物口沿,颈,肩等部位。有粗细之分,到南朝粗弦纹较少见。而点彩主要装饰在器物的口沿,腹,系和动物的眼睛,背脊等突出部位。点彩在东晋南朝时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略有不同,东晋早期时,点彩在器物口沿上一般呈现四点,到中晚期呈现两点或三点,或形成一组排列,南朝时期,点彩变为小而密。南朝时期还兴盛一种纹样,即刻划莲瓣纹。莲瓣纹有刻划兼施和划二种,主要在器物的外腹、内底、肩部,有的盘内底戳印莲蓬,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3 唐宋时期越窑的发展演变

唐朝作为大一统的帝国,思想开放,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制品、漆器、木制品等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在艺术、技术和生产规模上远远领先于前几代人,达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

唐代的越窑遗址主要分布在越州和明州政区内,以慈溪的上林湖地区,上虞的曹娥江中游地区和鄞县东钱湖地区最为密集。唐宋越窑遗址所在地为:慈溪,上虞,鄞县,余姚,宁海,奉化,象山,镇海,绍兴县,绍兴市,诸暨,新昌,嵊州等。

经整理研究以及器物的发展演变发现,可把越窑青瓷分为七个时期。即唐早期,唐中期,唐晚期,五代,北宋早期,北宋中期,北宋晚期。

唐早期时,这个时间段,越窑青瓷处在低谷时期,制作特点上较粗糙,形制较少,胎壁浑厚。器型多为碗,盘,盏,壶,罐,钵等。胎质灰白,有小气孔和分层现象,仍含有细沙。釉色方面以淡青灰,青黄居多,釉层较薄,少有光泽感,满釉器较少,多数器底露胎,器物均为素面,大部分器物仍为明火叠烧。

唐中期时,窑址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胎釉,烧造技术大幅提升,瓷器的烧造质量增高瓷业生产进入繁荣时期。器物造型以宽矮圈足碗,翻口,深腹,圈足碗为大宗。胎质和早期一样,灰白,但更细腻,釉色方面变化不明显,以青黄釉为主,青灰减少,黑釉器消失,这时的釉层相比早期更加均匀,有光泽,具有玻璃的质感,多是满釉器。器表开始有装饰纹样,但还是素面为主,刻花,划花次之。主要装饰花纹有植物纹,还有少许动物纹,如鱼纹。烧造方面有用匣钵装烧,有罐和钵对口合烧,还可能内置小件器,进行套烧。

唐晚期时,这时瓷器生产进入鼎盛时期,产品种类繁密,制作更加规整,造型方面有碗,盘,盏,壶,罐,洗,杯,盒等。每个器型中又根据生活需求,造就了各种类,如碗有曲口碗,撇足碗,侈口碗等,盘有葵口盘,曲口盘,委角盘,敞口盘等。其他器物也多种多样。这时的碗,盘类多仿制当时的青铜器皿和金银器皿,器型大小不一。另外还新出现了方盘,油盒,香炉,净水瓶等器型。釉色方面同唐中期,但有了浓淡深浅之分。装饰方面没有了素面,以划花为主,刻划一体者少见。主要花纹是植物纹,如荷花,卷草纹,动物纹次之如鱼纹,小鸟等。器皿整体装饰特征上线条规整,图案对称,图案刻印位置由整个内壁变为内底。另外还出现了模印花纹和褐色彩绘。技法上有的采用分段制作而不是挖足技法,普遍采用匣钵装烧,出现了匣钵盖窑具。

五代时期仍是其鼎盛时期,除造型有较大变化,胎质,釉色,制作工艺,烧造工具及技法均无明显变化。造型方面如碗的腹部下垂,圈足较上期窄而高;盘的圈足外撇;盏托,盒变矮;壶腹变鼓,颈部变长。曲口撇足碗发展成曲口喇叭足碗,足与碗底分段制作,粘结而成。新出现了高圈足折沿碗,卧足盘等。装饰花纹方面以素面为主,刻划花次之,花纹上有龙纹,莲瓣纹,缠枝纹等。装烧特征基本无变化,大量使用垫圈装烧,使圈足包釉光滑。

北宋早期时,纤细划花器是其主要特征。胎色较五代时略显发灰,釉层变薄,并且透明,釉色上以青灰为主,也有青绿,青黄。这时器物表面的装饰花纹流行划花,有少量的刻花。装饰花纹主要有莲瓣纹,波涛纹,折枝花,凤凰纹,云鹤纹等。装饰的部位主要是在内底。器壁的内外部分或口沿的内外侧,往往会施一道弦纹。圈足和器底属于分段制作又粘结而成。多件装烧器消失。

北宋中期时,开始有了衰退迹象,但还处于繁荣阶段,纤细划花还存在,出现大量的刻划花。装饰花纹以刻划花为主,主要有折枝花,牡丹花,缠枝花,花鸟纹,摩羯纹等。造型及工艺特征,烧制技法上面,无太大变化。

北宋晚期时,越窑走向衰落,这时期,北宋年间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各大窑系遍布全国各地,各种官窑器,民窑器盛行,越窑的遗址逐渐变少,生产规模缩小,器物的烧造质量也急剧下降,胎质方面烧造致密,但有小气孔,无光泽感,釉色灰暗。装饰花纹不够华美,制作粗糙,造型上多以高圈足为主流。这时期,印花大量出现,主要印在壶耳,杯内底和盒盖上。总之越窑在走下坡路,但却为后期的汝窑和官窑提供了釉色基础。

4 越窑青瓷的特点概述

4.1 器型的特点变化

在前面我们就提到过,越窑瓷器的种类繁多,有碗,盘,杯,盒,盏,罐,壶,洗,瓶,钵等。单从碗说就分为敞口碗,侈口碗,敛口碗,曲口碗,葵口碗,翻口碗,直口碗等。其碗腹又有所不同,有斜腹,弧腹,深腹,浅腹,折腹等。按其足部,又有假圈足,宽矮圈足,圈足,高圈足,撇足等。

另还有盏,盒,盏托,灯,罐这些器型,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看到碗和盘的这两个器型,会发现一定的规律,器型的分类演变,都会在足部是圈足,撇足,卧足,平底,还是假圈足;口沿部分是花口,敞口,侈口,曲口,直口还是折沿;腹部是浅腹,弧腹,斜腹,斜直腹,折腹还是深腹。这些名词中进行设计组合,形成新的器型系统,另外的几个器型也是一样。

4.2 装饰纹样与技法

越窑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几何形纹,飞禽鸟兽纹等,装饰技法上主要有印花,划花,刻花,堆塑,褐彩,镂雕等。下面将一一为大家介绍一下装饰技法。

印花是指利用已刻好花纹图案的范具在胎体上拓印出花纹的装饰手法。印花也分为阴印和阳印。主要的花纹种类有鱼纹,龙纹,葵花纹,云鹤纹等。但是其线条粗糙,图案呆板,所以多印在碗盘的内底。印花技法是在北宋中期开始流行,晚期大量出现的一种技法。

划花是利用刻刀之类的尖状物在半干未干的胎体上刻划出线条花纹。晚唐时,盛行划花,花纹构图注重对称,奔放挺拔的线条。虽保持前期的特征,但花纹布局的范围却在不断的变小,花纹大小也在变小。五代出现纤细划花,特点是构图规整,讲究对称,具有工笔画的风格。北宋时期开始盛行,植物纹最多见,动物纹次之,人物故事少见。这时的特征布局圆满,繁密,线条纤细,讲究对称。

刻花是利用刀具在胎体上刻出深浅不一的花纹。根据生产技术的原因,唐早期技术不完善,所以刻花很少。唐中期开始流行,以荷花纹为主,有鱼纹等其他纹样。常常与划有机结合具有层次感,一般都是采用先划后刻的方式,通过划的纹样刻出花纹来。并且花纹布满整个器物的内壁,具有美感。另外口沿上会刻花四曲,呈四等分,在上面的器物造型里提到过这个。刻花手法也是在北宋时期开始盛行起来的。另外其他几种方法就不一一例举了。

4.3 釉质胎体的特征

由于烧制技术的发展,社会水平的提高,审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导致釉色也在不断变化。唐代早期的时候,一般采用明火装烧,所以釉色无光泽,釉层痕薄,主要有青灰,青黄,淡青等色。到唐代中期开始,装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采用匣钵装烧,釉质上光泽感强,釉色倒并无太大变化。到了晚唐和五代,这时候人们追求类玉类冰的效果,开始出现青釉和青绿釉。北宋早中时期,流行划花,刻花手法,突出花纹,使釉质更加薄而透明,釉色以青灰,青黄为主。北宋晚期,又回到了唐代早期的时候,采用明火装烧,烧制出来的自然而然和唐早期的特征一样。

釉质色调的变化还与烧制温度有直接关系,我们应该都能明白,在窑中放置的位置不同,温度就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造型,相同的原料,相同的化学组成成分,烧制出来后,也会出现颜色不同,有深有浅的青瓷。不仅会在同一个窑出现这种情况,在同一件作品的不同部位也可能会出现。

5 结论与展望

越窑青瓷经历的历史阶段的起源、形成、发展、繁荣和衰落。原始瓷器从商周王朝到东汉陶瓷的成熟,自三国的鼎盛到五代的全盛、再到北宋末的衰落。由于政治因素,南宋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它将实用功能与审美情趣完美结合,造型多变,品种繁多,装饰简单,最终回归典雅。研究青瓷的发展过程是我们所要做的。

本文着重介绍了越窑青瓷的历史发展。从造型、釉色、装饰和思想境界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越窑青瓷美感的来源和成因。其中,“秘色瓷”作为青瓷的典型代表,它的出现使青瓷走向发展的高峰,代表了越窑青瓷的最高标准,它成为历代文人雅士乃至皇家贵族追求的对象。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越窑青瓷的历史演变特征。在阐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论述不到的观点,如将越窑青瓷作为烧制工艺和窑具的研究拓展,这可能是令人遗憾和不相关的,但也会激励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