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演出对外传播探究

时间:2024-05-04

白洪岩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

1 中国对外演出贸易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演出市场总体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向上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演出协会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文艺表演团体赴海外演出收入为17.14亿元,较2015年提高了4.42%,《红色娘子军》、《逐梦天涯》、《丝路花雨》等诸多国产优秀剧目走出国门,获得了较好的票房和口碑反响。大量优秀经典演出产品输出国际市场,对我国对外演出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方式方面,起初中国演出产品多以积极参与各类国际艺术节、戏剧节,充分利用国际性演出平台,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中国对外演出贸易目前仍旧以杂技、功夫剧和民族舞剧为主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根据国家文化部外联局数据显示,以杂技为主的民族演艺产品的对外演出创汇额高达80%。并且,演出团体多以国有院团为主,民营院团较少。

***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对于文化对外贸易的支持,使得我国在对外演出以及其他文化贸易等方面都实现了稳定而持续的增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也物色对外传播项目的资金资助等都对于我国对外演出事业具有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对外演出竞争力仍然较弱。据数据显示,我国具有国际水平的演出团体对外演出收入平均每场收入到4000美元,并且很难形成巡演的规模。但是早在2006年,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狮子王》就已经在中国创下演出101场,吸引16万观众,7200万总票房的收入,巡演票房与口碑俱佳。

2 中国对外演出贸易面临的阻碍

不可置否,我国对外演出市场处于积极的发展态势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起初的“香蕉产品”和“动作产品”已经不符合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演出产品的要求,国际市场需要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演出产品。

2.1 “文化折扣”阻碍我国演出产品对外出口

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深厚底蕴,自中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很多年的努力,世界对于中国的理解的确正在不断加深,但我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影响力不足带来的文化折扣对于我国演出产品对外传播的挑战。近几年,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具有中国符号的优秀的戏剧、舞蹈作品层出不穷,但是介于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价值观等都因素使得这些优秀的作品在走出国门上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文化距离越大,会加大文化贸易过程中理解、控制和预测的难度,从而造成了国外市场对于我国许多演出接受无能的情况。

2.2 演出行业经营管理低效,管理成本过高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新一届政府努力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13年6月,文化部正式下发《关于做好取消和下放营业性演出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自2013年7月1日起,外国文艺表演团体、个人来华在非歌舞娱乐场所进行营业性演出审批下放省级文化行政部分,不再由文化部直接监管。同时,近几年演出协会、院校联盟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确实对于我国演出行业经营管理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演出行业经营管理低效、成果过高问题依旧存在。在国外票务销售提成只有5%,加之场租较高,由此导致票价居高不下,国际化的价格优势很难培育。

2.3 自主创新能力弱,未真正探寻到“走出去”的真正路径

中国文化演出市场逐渐成熟与庞大,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多,并且已经有了一定数量创新精品的面试,但是仍未形成具有一定观众基础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量经典作品,目前创新空间仍有局限性。不可否认,杂技行业在国外的演出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鲜有演出团体可以完整品牌节目拓展国际市场。版权经营意识淡薄,造成利润十分惨淡,不符合市场的运行规律,很难适应服务贸易的国际规则和发展趋势。

2.4 政府扶持方式的局限

文化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扶持体系,全方位多领域的推动本国演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对演出产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强,但我国文化演出业国际化的支持平台仍未建立,该体系应该包括政策规划、公共服务、金融支持、法律法规以及推广宣传等诸多方面。以此,导致政府职能的重叠,难以发挥合力作用,也阻碍了与国际文化演出市场的有效对接。

2.5 国际营销能力弱

我国演出商在经过多年对于国外市场的探索后,国际营销能力仍然十分短缺。我国杂技艺术在国外商演已经有20多年的历程,但是国际营销网络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演出商或演出团体只作为演出的提供者,并不主动有意识地参与剧目的推广工作。而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狮子王》,还是《妈妈咪呀》等一系列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在对外推广时是十分注重品牌建设的,一个品牌的形成,往往是要耗费十倍于制作的费用,长期对于国际营销的不重视,阻碍了我国国际演出品牌的形成。

3 新时代中国对外演出贸易的战略措施

3.1 积极推出优秀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鉴定文化自信,我国拥有着太多宝贵的艺术财富,作为艺术工作者来说,应该深入挖掘创作优质艺术作品,在国际传播上真正展现我们泱泱大国的文化内核,那么同时也要非常注意艺术的接受度,缩小文化距离。近年来涌现出很多获奖作品积极弘扬真善美这一主题,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主题,为走出去奠定了思想价值基础。例如,广西南宁剧院制作的《逐梦天涯》这部舞剧,它所传达的就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可贵精神,优秀的文化和精神都是为世界所共赏的,这也为该作品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并且,笔者在搜索资料和数据后发现,国外的观众更喜欢看到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所以在对外推广过程中,虽然要进行本土化的改变,但是仍然要保持好剧目本身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

3.2 发挥重点艺术院团的积极作用

首先,国家重点院团拥有其它各地方小型院团没有的优势与资源,拥有众多优秀著名的编导、演员等,所以要鼓励促进国有重点院团的领头带动作用,保证作品质量。其次,近两年许多的国有院团多次去到国外演出,并拥有了观众群和极好的口碑,例如:中央芭蕾舞团等。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提高国有院团的品牌优势,不仅可以带着自己的作品到世界各地进行交流演出,还可以积极邀请国外同行来华进行交流、探讨。

3.3 政府交流与商演要结合进行

政府的文化交流是我国对外演出贸易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政府文化交流是让国外了解中国特色民族舞蹈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有效的方式。观众培养是从“了解”开始的,这一点在哪一个国家都适用。通过政府资助和商业运作的方式运行,一方面可以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培育观众增加文化接受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在过程中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积极与海外机构建立合作,提高我国演出商商业运作的能力,逐步将“走出去”变为“卖出去”。

3.4 积极运用“本土化”战略

在文化对外贸易方面,众多学者都提出“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概念,这要求我国演艺产品在进行国际传播创作时要注重“本体话”战略的运用,有效缩短文化距离,真正的“近距离”与国外观众进行对话,让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对于我们所要传递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有一定的了解,才会让我们的演艺产品具有更大的张力和内涵,让更多的国外观众接受和喜爱。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对外演出贸易仍任重道远,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推动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