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播种”经典 提升素养——农村学校实施“经典进校园”之浅见

时间:2024-05-04

严洪永

(四川省盐亭县黑坪镇中心小学,四川盐亭 621609)

近几年来,轰轰烈烈的“**进校园(课堂)”活动方兴未艾,喝彩声一片。比如:“三大球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武术进校园”等等,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笔者所在地区的农村小学,似乎只是一阵风,掠过就没有留下什么可复制的经验去长久坚持。近来,“经典进课堂”又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尴尬和“高耗低效”,现就此事作一些思考:

1 农村学校“经典进课堂”的窘境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进城,造成农村学校很特殊:生源流失异常严重,学生人数呈几何级递减。校舍豪华,师资老化状况局部缓解,学生中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子女不少。农村经济贫乏,一切依旧不如城镇,新鲜事物出现以后接受缓慢,对于一些新思潮和新理念,接纳和包容则更不容乐观。经典作品(尤以古诗词和古文名篇)不受学生喜爱,不被校方所重视,更别奢望有专任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加之社会的不屑和家长的排斥,因而此项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学生只专注于现有教材,语文试题涉及很少,对于提升考试分数的作用有限,因而教师对此视同“鸡肋”;其他层级(学校及以上主管部门)对此更没推动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政绩毫不相干,更不会“创品牌、增效益”了,所以目前处于“雷声大、雨滴小”的收效甚微的阶段。

2 农村学校“经典进课堂”窘境产生的原因

经典作品是历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富有生命力和被民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是炎黄子孙的灵魂和精髓,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造成当前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白话文占据了统治地位,曾经一度挤压了经典作品的生存空间,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摧毁,让经典作品的流传更是雪上加霜,故而经典诗词及名家名篇仅在小范围内传播(大学中文专业、中小学校),而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加上这之前高(中)考试语文试题的忽略,尤其是以前将此方面要求降低了许多(因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题量很少且偏难),但也不主张“八股取士”或一篇文章定终身。终究经典传承的现状令人心忧,真是“难于上青天”。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把重点放在白话文,古诗词及古文名篇比重轻,内容少,要求偏深(断句、直译)等难倒一大片。教学效果非常不乐观,教师吃力不讨好,学生学得满头雾水,找不着北。当然也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考试时学生在此处丢分严重,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付出,导致了经典教学的难。

不庸讳言,部分语文教师经典知识功底差,导致了经典教学人才的匮乏,且个别教师误人子弟(误导学生)。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关于经典作品的几个小问题,考核两个小学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考题是:1、被称为“孤篇盖(压)全唐”的唐诗是谁的哪首长诗?2、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什么?]她们竟然哑口无言,难以应对。此类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为数不少,试问: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授经典作品很容易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其它稍微难点的常识性问题,情况会更不容乐观。传承经典之要,在于强师。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经典诗词及名篇名句几乎不存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运用环境。人们仅限于在极少的场合见识,如国家(各级政府)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祭祖之祭文),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的致辞,墓葬及丰碑中的碑刻骈文。除此以外,别无他用。况且能按规矩独创此类文体的作者,可谓凤毛麟角,稀有如“大熊猫”。更不用说,规范的诗词歌赋的原创,真是百万难挑一。诗词歌赋虽易诵读,毕竟离现代生活久远,学生识记困难,即背得快,遗忘更快,学好记牢再传播更难,动漫和游戏就占据了当今学生的几乎所有空闲时间。

在当今中国丧失了“诵读经典、传承经典”的有利条件,很多以前富有生命力的古诗词和名著名篇,已淡出人们的视线。诚如有识之老者的悲叹:传统的文化元素正逐渐失去受众,渐次消亡。再过一些时日,很难找到地方戏的传人,更难找到写一手毛笔字的高人。这绝非危言耸听。

3 对传承经典文化措施的思考

面对以上之种种,我们是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还是奋力抗争,或力挽狂澜。这就该作出对得起子孙后代的选择,绝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经典作品)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应该世代相传而生生不息。为此,笔者认为应从几方面入手:

令人惊喜的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高度重视且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推动经典作品深入民间、扎根民心,做出了不懈努力。

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就把有生命力的古诗文选作课文,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一半,让语文教学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挥传承经典的主战场的战斗堡垒作用,让语文教师充当起战斗指挥员的角色,使中华经典诗词文赋深入少儿之心。经典作品浸润祖国的花朵之心田,让经典之花盛开华夏大地。

中央电视台也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配合经典传播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有力推进。连续几届《诗词大会》将历代有生命力的古诗词推介给全国人民,李杜苏辛等名家家喻户晓。《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名言谱曲加以吟唱,更是推动了古诗词的普及,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快速传播,享誉海内外。《信中国》、《朗读者》等节目,应让全国的所有在校生认真观看,从中去体味经典作品的韵味。我坚信:经典遍地开花,一定会实现。

改革当前的语文试题,让古诗词文赋的分量与现代文平分秋色,彻底改变厚此薄彼之现状。特别是补全诗句、诗词名句连线等基础题加以常规呈现;让“诗词接龙”、“飞花令”等高难度题型,在高(中)考试卷中出现。让语文教师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经典传承的第一线。

传承经典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第一线(课堂),那语文教师必然是关键。针对语文教师诗文功底不厚、语文素养不高而难以胜任教学的现状,抓紧培训、认真考核是当务之急。让语文教师不再是“古文文盲”,对古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成为“过去时”。对语文教师应加以“扬弃”,语文素养(古诗文造诣)为从教之要,不仅要会读背,力求会创作,不合格或不适者即刻淘汰。让语文教师真正胜任语文教学,是当前教育界的重中之重。

光学校、教师起而行还不够,必须动员社会的力量加以巩固和强化。少年宫、文化馆必毕其功于一役,配合学校搞好传承经典的多样活动,将学生在校所学加以巩固。政府及团体应上行下效,有序开展此类相关活动,让古诗词文赋随处可见。学生家长不可袖手旁观,多让孩儿吟诵经典作品,没收手机,远离“奥特曼”,背诗词、唱戏文去拥抱美好的明天。改变“唯貌夸人、唯分取才(但缺德)”之局面,经典进校园定会梦圆。

当全民起而行,教师拼而为,形成“学经典、用经典”的大好局面。与此同时,鼓励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结合生活创作出当代的经典,让古之经典绽放盛世之光,讴歌当今的美好年华,让“用经典”之花在全国开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