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楠
(山东职业学院基础部(思政部),山东济南 250104)
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5年来,教学效果获得了学校思政课同仁和学生的好评,我3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制作的党课视频1次获得山东省高校精品党课三等奖。在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听课调研中,教育部专家也对我的授课效果给予了好评,并邀请我于当年暑假为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同仁作了现场教学展示。
理论性强是概论课内容的突出特点,理论教学是概论课的主要教学方式。那么,如何才能讲好概论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学战线的新兵,我愿在此不揣浅陋地提出我的见解:概论课的理论教学要把握“广”“深”“新”“活”的原则。
“广”,是指这门课涉及从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从国家的内政外交国防到党的建设的庞大知识体系,教师应当是一个广泛阅读、大量涉猎的“杂家”。对“广”这一原则,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拥有高学历或者高职称就能轻易解决它,也不能通过教师之间在教学章节上的分工合作就能简单回避它。相反,教师应当日积月累、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深”,是指教师不能满足于从文本(包括教材文本、党的重要文献)上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要把握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实践基础——党九十多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即党史、国史。为什么要把握“深”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是理论之源,不搞清楚实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搞清楚理论。***总书记在2013年6月中央政治局第7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概论课教师应该把党史、国史这门必修课当作教学的看家本领,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尤其应当体现“深”的原则。对《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重要文献的准确理解,必须借助于《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毛泽东传》《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经典的党史国史书籍,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史论结合、有质有文。其中,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于2016年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迄今跨度时间最长的党史著作,值得仔细研读。掌握了丰富的党史国史知识,既能讲出教材文本之后的“所以然”,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还能从历史纵深上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需要说明的是,教学不同于科研,“深”主要是指教师要传承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不是必然走向研究党史国史。当然,研究党史国史、以科研支撑教学是对教师的更高期许。
“新”,就是教师要找准民族复兴事业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需求的契合点,努力使教学内容更有时代感、更“接地气”。为什么教学内容要“新”?一方面,从教育的对象看,20岁左右的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缺乏时代感的内容,既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更难以对他们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生活紧密相关,也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所在。综合考虑这两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必须讲出时代感来。例如,我在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时,以近年推出的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为例。当听到一首首经典诗词被改编成歌曲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吟唱时,学生无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千年的强大生命力而震撼,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到“创造性转化”的含义。为此,教师应当培养对社会时事的敏感度,从中积累教学资源、精选教学素材。我坚持每天浏览新华网和人民网等权威媒介的信息,感受这些信息背后跳跃着的时代脉动,并注意对重要信息及时分类保存。对人民日报上的重要文章,我还按党建、理论宣传、青年、台湾问题、思政课改革等类别制作了剪报本,作为教学参考。
“活”,就是教师要积极构建创新性的教学体系,不必机械照搬教材体系。教材体系不等于教学体系,这是教育学的基本常识。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必须夯实知识基础、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好教学设计。以自己为例,由于平时关注台湾问题,我在课堂上对台湾问题这一部分内容大胆进行了专题教学的尝试,将其分为“台湾历史大事记”“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心理”“大陆60多年来对台政策演变”3个层层递进的专题,从而努力做到会通古今、兼顾两岸。学生反映,这个教学体系让他们既丰富了对台湾问题的立体认知,也在换位思考中增进了对台湾同胞的理解、包容和关爱,还能够从近代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去看待台湾的命运,由此增强了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信念。当然,教学体系不是为“活”而“活”,应当以增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拓宽学生的思考视野为目标。
“广”“深”“新”“活”的原则是我在理论教学方面的管窥之见,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理论教学经验。例如,教学时还应当注意话语转换、创新表达方式,即在准确严谨的前提下,把教材文本的政策语言转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语言。再如,把握重点,详略得当,以解决教材章节多而课时量有限的问题,等等。在理论教学之外,还要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线去感受、参与。每名概论课程教师都是教学经验的实践探索者,应当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发挥思政课在高校育人上的主渠道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