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创意视角下芒市傣族剪纸的传承发展*

时间:2024-05-04

袁英蕾 谢艳秀 方伟洁

(1.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00;2.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文化 CULTURE

文化创意视角下芒市傣族剪纸的传承发展*

袁英蕾 谢艳秀 方伟洁

(1.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00;2.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芒市傣族剪纸是芒市傣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古老手工技艺,风格质朴、意涵丰富,凝结了傣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反映了傣族人民社会生活情境变迁。芒市傣族剪纸在时代更迭中不断发生流变,因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风格,出现了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趋势;但也存在产品同质化、创意人才缺乏、受众规模狭小等发展问题。在文化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利用现代创意对芒市傣族剪纸进行再生式开发、培养高智能创意人才、融合新媒体创新传播途径等促进芒市傣族剪纸的市场化发展,传承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步。芒市;傣族剪纸;文化创意;市场化

芒市傣族剪纸技艺是在傣族人民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事项,贯穿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漫长过程,并且深刻影响着傣族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信仰、思想价值体系以及审美情趣,是芒市傣族文化的精髓,构成了芒市傣族人民共同的文化根基和集体符号记忆。芒市傣族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具备我国北方和江南剪纸不具备的民族文化元素、宗教文化特质;丰富的文化意涵和深厚的历史传统为剪纸走向市场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品资料来源和环境要素。在这样一个市场化、商业化的消费型社会中如果不正视并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拥有地就会失去自我延续、自我传承、自我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可以说,如果不正视并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现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可能会事倍功半。在全球文化创意袭卷世界各国的大浪潮下,芒市傣族剪纸具备得天独道的文化资源开发优势,依凭其丰富多元的文化意蕴和别具一格的民族元素呈现的艺术审美与现代设计、文化创新相融合,有利于开辟传统剪纸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行径,改变目前剪纸产品文化附加值低、小众消费市场、知名度低等现状。芒市傣族剪纸是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素材源泉和精神动力,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民俗资源,科学地保护、开发、利用傣族剪纸文化资源对传承民族记忆、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芒市傣族剪纸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创意经济背景

1.1 文化创意经济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先源于英国,是指那些“源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文化创意经济也是率先在第一世界国家兴起,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变革;此外随着后现代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有学者预测说一场以消费为带动力的文化创意经济革命正在成为自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重大而深远的社会革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结合西方经济学家波特提出的理论,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发展动力已经从要素驱动、资本驱动进阶到创新要素驱动,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降为中高速但以创新、创意为核心驱动力的文化创意经济则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我国不断从顶层设计层面重视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规划,彻底把文化创意创新放在战略发展地位,深入推进文化创意经济与现代设计融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我国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创新提供了环境和制度的保障。文化创意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社会发展的时代大势。

1.2 芒市傣族剪纸的基本概况

芒市傣族剪纸工艺发展历史悠久,“在傣族的“贝叶经”及一些流传千古的古叙事长诗中,均提到用树叶刻成图案供奉佛祖的情节,由此可见剪刻图案的技艺流传已”。芒市傣族剪纸手工艺具体起源时间现今难以考究,但傣族人民以信奉小乘佛教为主,其剪纸工艺正是源于这种佛教祭祀的纸幡是包括傣族人民在内公认的事实,在此可以看出剪纸的演进历史与傣族发展历史是同步的;而逐渐“发展到形成完善的剪纸并被广泛应用则在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到公元十五世纪后佛教传入民族地区后”。历史变革中芒市傣族剪纸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意涵,剪纸的内容、样式、类别、手法也相继得到传承和丰富,功能范围得到拓展和延伸;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剪纸由最初运用于祭祀、礼佛等宗教活动的展示演化为表现生产、生活、礼俗、节庆、自然、故事、传说等内容的表征;用途也从单一的宗教礼仪延展到生活装饰、审美领域的多维空间。芒市傣族剪纸,题材丰富、注重线条、形象活泼生动、构图多彩;剪纸图案有单独式纹样、连续性纹样、综合式和适合式纹样,每种纹样又有自己独特的纹路规则和剪裁特点。芒市地区处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带,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复杂多元的经济环境促使傣族文化不断吸收多重文化因子,形成了本土元素兼容异域文化特质的多内涵、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风貌,涵养了傣族剪纸别具一格的的地域文化特色。芒市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居住环境依山傍水,优美舒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傣族热爱自然、欢快灵动的民族性格,也赋予了傣族剪纸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2 芒市傣族剪纸资源开发价值和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

2.1 芒市傣族剪纸资源文化气质独特

芒市傣族剪纸最鲜明的一个文化特色便是与宗教元素深度融合,宗教在千百年的悠久发展历史中形成了浩瀚的书籍、绘画、建筑、音乐、舞蹈、诗歌、道德等宝贵遗产,而这些遗产都以剪纸的形式被傣族人民记录、享用,进而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宗教旅游获得长足发展,西南地区宗教文化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也为剪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契机。芒市傣族剪纸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和少数民族主体身份表达的形式之一,因此这种文化资源便具备异于主流文化的特质。芒市傣族剪纸文化囊括了众多富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风俗习惯、民间节日、歌舞娱乐、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这些文化意义随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发生嬗变,并反映着少数民族人民历史发展中的的社会经济状况、道德思想观念体系等内容,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意蕴是主流剪纸文化资源中不具备的文化特征。芒市傣族剪纸是傣族剪纸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在我国剪纸文化中也属小众范畴的文化,因此也注定了芒市傣族剪纸文化资源的稀有性。

2.2 政府加大对文化创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保护力度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经济发展迅猛,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创意创新领域的支持。国家鼓励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并减免税收;加快推进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的深度融合等;为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化智库的源泉,在文化创意日益兴盛的当下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宏观层面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芒市傣族剪纸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发展便利。2004年云南省启动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2005年芒市对傣族剪纸进行了挖掘、整理并上报;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芒市傣族剪纸被正式列入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剪纸选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芒市傣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也随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云南本地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2.3 芒市傣族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芒市傣族剪纸手工艺在当地已有千百年的流传历史,当地民众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种剪纸文化氛围之中,对剪纸技艺耳濡目染,对手工技艺世代传承,对剪纸的认同感、亲切感、自豪感与生俱来;芒市各傣族村寨都有许多拥有剪纸手工技艺的人群,群众基础好。渊源流长的文化熏陶中,傣族人民群众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剪纸艺人,像思华章、邵梅罕、金板相、肖么相等。拿邵梅罕来讲,她是芒市风平镇弄么村的剪纸女艺人,她的剪纸风格贴近生活实际,多取材田园劳动、生活家居环境、节庆习俗等内容,线条简洁不失生动,形象朴拙不失真实;邵梅罕的剪纸技艺已经十分娴熟,被当地人民誉为“傣乡剪纸大王”;另外她热衷于剪纸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在自家居住的小院成立了“邵梅罕傣族剪纸艺术馆”,集欣赏游览和传承培训为一体来展示和宣传傣族剪纸文化。

3 当下芒市傣族剪纸传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创意,现代化程度低

芒市傣族剪纸产品缺乏创意。时下在市场上流通的傣族剪纸产品品种类别单一、质量粗糙,在内容呈现上仍以传统的文化表现题材为主,且多是传统的民族生活、民族礼仪、民族信仰等意涵的展现,虽然其中不乏手工技艺的精品,但产品在消费需求、文化审美上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大众的消费偏好和品位选择。在民族地区,一般性的剪纸价格廉价,较高端的也不超过200元,是一种低端廉价消费品。伴随着旅游的发展芒市傣族剪纸也像其他地区傣族剪纸一样多开发成旅游纪念品、生活装饰品,在消费者的层级定位、产品的分级消费、生产者的专业化分工等方面还不突出,造成民族地区傣族剪纸的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此外,形象的过度老化和内容的持久陈旧极大妨碍了芒市傣族剪纸在市场上的形象宣传和知名度传播,创意的缺乏最终削减了芒市傣族剪纸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芒市傣族剪纸产品目前还滞留在纯手工制作、小规模生产、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的低端发展阶段,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依然遵循着古老的家庭式、师徒式的文化承载形式,距离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分工化的现代化生产还有很长路要走。总的来讲,无论就文化传承还是发展经济,芒市傣族剪纸的内容生产、组织方式亟待转变。

3.2 面临文化传承的断代危机和产品文化附加值低的窘境

今天,信息化、商业化极大地影响全球文化的发展,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各国文化呈现出同一性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一些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也出现了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芒市傣族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被卷入了寻求都市生活和谋求生存的时代浪潮,这样就对故土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互联网社会的到来,商业文明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对当地青少年来说他们更热衷于现代流行文化、主流文化,底蕴丰厚而整体基本保持静态的传统剪纸文化于他们而言缺少了太多吸引力。芒市傣族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老一辈傣族艺人在剪纸文化的濡染中成长起来,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对技艺掌握、文化因子的珍视饱含情感;新一代的年轻人在现代商业文明和主流文化的熏陶下成长,逐渐疏离了本民族文化;这种时代变化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文化传承的断代危机和文化创意人才严重缺乏。

芒市傣族剪纸产品科技含量低、文化附加值低、缺乏创新。芒市傣族剪纸产品在科技手段的应用上还处于低级发展水平,在产品开发方面文化科技融合程度较高的典型代表是2016年推出的以傣族泼水节为故事题材的世界首部傣族剪纸动漫《圣域魔火——傣族泼水节的传说》;另外对芒市傣族剪纸文化的开发多与家庭软装修的平面设计应用相结合,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芒市傣族剪纸依然停留在最古朴、最真实的生存形态;关于对这种文化符号的嫁接、转化、利用、衍生,剪纸文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都只是在极其狭小的领域初露端倪,芒市傣族剪纸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太低。

3.3 芒市傣族剪纸产品受众市场狭小,知名度低

剪纸市场消费群体主要可以分为五类:教育者,包括幼儿园老师和幼儿、中小学家长,他们购买意向多半是简单的凸显,为了让孩子更容易学习和感受;收藏者,人数不多热爱传统剪纸,追求作品的艺术性、原创的剪味、收藏价值、作者名气、价值空间;普通爱好者,青年居多,不关注内容,单纯追求好看,看中价格,消费随意性大;使用者,年节民俗消费者和家具装饰消费者;当作时尚者。在芒市傣族剪纸流通的市面上,低价的旅游纪念品、婚俗刻纸、祭祀剪纸等随处即是,剪纸价格从十元至一二百元不等,只有少数杰出剪纸艺术作品价位高出一些,整体消费市场还处在小、散、乱的发展水平。此外由于本地市场狭小,以旅游业为平台带来的消费也并不能及时打开销售的局面,芒市傣族剪纸不能为大众喜爱和接受,大大降低了知名度。

4 芒市傣族剪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而现在它正在迅速消亡、瓦解……我们必须把它保护起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民间艺术都需要拯救。”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生活中的生命力、历史的传承性和在现实当中的实际功能,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并创造性地进行了生产性保护的实践,即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在当今大众消费盛行的社会,人们消费需求的内涵和形式越来越缤纷多彩,越来越追求多样性、实用性、审美性、娱乐性。因此在文化商品生产、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文化观念、文化资源无不参与其中,文化产品也呈现出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在时代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条件下,芒市傣族剪纸文化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古老的发展道路,与时代接轨;坚持在保有原来深厚文化根脉的基础上,从内容和形式双方面融入现代元素和时代因子,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位和实际需求,赢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立足空间。

4.1 利用现代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对剪纸文化资源进行再生式生产

再生式生产方式,是利用现代文化创意整合资源,将现代人的审美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赋予到文化资源中去,使文化产品以一种别样的文化资源、文化元素为形式展现当代人的思想内涵,以此来贴近和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利用现代文化创意对芒市傣族剪纸进行再生式生产,需要有机聚合民族风情、民族故事、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不同内容和不同风格的优秀剪纸并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产品;其次,嫁接芒市傣族剪纸文化形象融入新编故事,为新产品增添文化底蕴和商业价值,《圣域魔火—傣族泼水节的传说》动漫短片就是这方面的先例;此外,还可以对大众熟悉的芒市傣族剪纸文化进行再创造,利用现代商业机制赋予它现代文化产品形体,把芒市傣族剪纸中的图案纹路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保留或者改变一些线条,再融入一些其他文化标志或时尚因子,形成民族传统兼容现代潮流的文化产品。

4.2 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对剪纸文化符号衍生产品的开发

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的关键环节和途径,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支撑;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其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和复制,促进其使用价值的提高、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利用科技力量对芒市傣族剪纸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复制,促进芒市傣族剪纸与数字内容产业多方位融合,同时深度挖掘和提炼剪纸文化资源的内涵,赋予衍生产品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以契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注重对衍生产品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的功能设计,实现剪纸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持续开发与循环发展。

4.3 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传播与营销渠道,创新盈利模式

一个地方的专业文化市场是否繁荣,以及其数量的多少以及规模的大小等,往往决定着该区域的文化经济的发展。芒市傣族剪纸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达到产业化发展水平,在其走向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扩大文化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平台改变原来单一、静态、单向的传播渠道,连接到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市场;运用互联网思维,借鉴电商、打赏、广告、付费等新兴变现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运营模式,借助现代技术平台实现传统行业与现代媒体的深度融合。

4.4 培养和引进智能文化人才,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资源的开发属于创意发展的范畴,究其根源是依靠具有高素质的经营管理才能和富有创造力、创新能力的人才去实现;文化创意人才是一种高级智能文化资源,在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面起着基础性保障和智力性支持的双重作用。芒市傣族民族主体是其剪纸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创造、传播的主力,应重视对民族主体中创意人才的培养,加强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积极引导其利用现代化技术、设计、理念来复活古老的民族艺术;当地政府应积极推动傣族剪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传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为推动剪纸走向市场,需要引进先进的创意人才和创意理念,为多年相对静态的文化环境更新血液。

5 结语

芒市傣族剪纸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意蕴丰富而独特,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文化创意经济的重要资源禀赋。在文化创意席卷全球的时下,把芒市傣族剪纸与现代设计、时尚、大众审美等结合起来把剪纸推向市场化发展道路,既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又有利于把剪纸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进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117+148.

[2]李炎,陈曦.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概况[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9):39.

[3]郝云华.德宏傣族剪纸艺术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07):102-108.

[4]李光华.民间剪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芒市傣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49-54.

[5]李爱丽.德宏傣族剪纸图案在家居软装饰设计中的运用探索[D].云南: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6]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272-273.

[7]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7):114.

[8]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8.

J528

A

1003-2177(2017)13-0007-04

云南大学“M60”文化发展研究项目(课题编号云大M602017YB04)阶段性成果之一。袁英蕾(199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谢艳秀(199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方伟洁(1992—),男,河南信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线路理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