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新作,作品寓沧桑于平淡,似无心而有意,用真实细腻、恬淡平和的语言分几部分回顾了“我”童年时与家人朋友、同学的过往岁月,不疾不徐,饒有余韵。作品延续了作者质朴稳健的写作风格,兼具丰富的内心描写、欧·亨利式的结尾,用散文化的笔法和幽默的笔调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书写温暖的人性,折射出一代人宁静而忧伤的生存状态与社会记忆。
2020年春天,我有了比较多的时间宅在家里。心情沉郁之时,只能不断地阅读。
就在这期间,我读到了几本著名作家写自己少年时代的小说,触动颇大。不说文学意义,单是许多细节的描写就让我赞叹,场景和人物都栩栩如生。比如看约翰·厄普代克写的《鸽羽》,感觉那扑闪掉落的羽毛就在眼前;看到赫尔曼·黑塞写到那个小小少年不得已去偷父母的存钱罐时,你都替他提心吊胆。
我在钦佩的同时也很好奇,他们怎么能把小时候的事记得那么清楚。而我回望自己的少年时代时,总是感觉很模糊,许多经历都混混沌沌,甚至恍恍惚惚的。
当然我也有理由,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不断转学,小学读了两所,中学读了三所,这样的场景转换令我有些混乱。有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我问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是不是高二才转学到你们班的?书记说哪里,你是高一下学期转来的。我真是羞愧,那时我已经16岁了,怎么连这个都不记得?我那个时候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
忧心、自卑、胆怯,还有不甘,我能想起来的,只是这样一种心情,清晰到不用记也忘不了。那种每天小心翼翼面对世界的心情,那种生怕别人知道了家里的事而遭到鄙视的心情,那种郁郁寡欢总是发呆的心情,还有那种暗暗努力想让妈妈高兴的心情,这种种心情,至今一触碰仍会塞满心头,很沉重。
因为这样的沉重,我也开始写我的少年时代。
有一次,我读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随笔《旅行的沙子》,看到他在文末留下了写作时间——1974年,不由心生感慨。1974年我读高一,到处找不到书看,且不说经典,就是一般的小说也找不到,只能反复看语文课本或报纸,偶尔借到一本书,便如获至宝。设想如果我在1974年就能读到《旅行的沙子》或其他文学经典,我的视野,我的思维,一定会有很大不同。
但我还算幸运,赶末班车上了大学。尽管进大学时我是班上女生中年龄最大的,但毕竟有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八十年代,在校园里大量阅读、热烈探讨、思想交锋以及开放的心态极大地弥补了我少年时代的苍白,甚至可以说,让我经历了一次洗礼、一次重建,努力去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理性的人。
随着人到中年,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岁月,给我们这代人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想得多了便开始写,十几年前我曾为此写过一个中篇,但不甚满意,太单薄了,完全没写出应有的分量。
说来我那时已步入中年,却依然写得单薄。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作家永远都处在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没有止境。有时候我觉得我今年觉察到的一些事,去年思考时还是糊涂的,今年想清楚的一些问题,去年还是似是而非的。岁月让人渐悟,某些大事让人顿悟,而开悟和觉醒是多么重要。
这一次,或许是时间长的缘故,我的回望变得格外缓慢凝重。一些模糊的过往慢慢复苏了,在脑海里呈现出来,它们和一些想法一起激活了我的表达。写到后来,我也分不清哪些是我经历的,哪些是我听到的,哪些是我体验的,哪些是我想象的,它们浑然一体,呼啦啦地涌了出来。
但我还是尽量放慢速度,不管后面是否有个让我激动的故事匍匐着,我依旧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表达,去呈现那个年代的天空、树木、气味和少男少女,呈现那个时代少年们的心事。尤其是在我回望那段少年时光时,脑海里浮现出的同学都是那么单纯善良、弱小无辜。在他们懵懵懂懂的目光中,也曾有过很多希冀,不幸的是,他们却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在应该读书的年龄去辛苦劳作。这让我心疼的同时心生悲凉,这样的心疼和悲凉,也让我无法轻快地表达。
故事陆续发表后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尤其是我的同龄人,他们读后感慨万千,甚至落泪。是的,那段岁月是应该永远被记住的。我愿意用我的故事,去擦亮那段日渐模糊的记忆。
裘山山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已出版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长篇散文《遥远的天堂》《家书》,中篇小说《琴声何来》等作品。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文艺奖、文津图书奖等多项奖励,并有部分作品在海外翻译出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