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音乐点燃山村孩子的梦想

时间:2024-05-04

◆文/张维祥 冯惠丽

本书讲述了共产党员邓小岚用音乐支教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河北阜平马兰村曾是《晋察冀日报》常驻地,邓拓等人在这里一边办报一边打游击,女儿邓小岚出生于此。成年后的邓小岚不忘革命老区的养育之恩,退休后重返马兰,义务教孩子们音乐,帮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树立起自信心,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改变了人生命运。

《大山里的音乐会——共产党员邓小岚的故事》翟英琴 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21.8/21.00元

2022年2月4日晚,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舞台上,44个穿着虎头鞋的山区孩子用希腊语齐声合唱的《奥林匹克颂》惊艳全场,“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和那个叫作“马兰”的小村庄随之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而这本《大山里的音乐会——共产党员邓小岚的故事》(以下简称《大山里的音乐会》)正是许多人接触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第一步,也是让大山里的歌声飘向更远更广世界的重要一步。

这本根据共产党员邓小岚事迹采写的读本,真实还原了邓小岚不忘阜平革命老区的养育之恩,退休后重返马兰,义务教孩子们学音乐的故事。是她把一件件乐器背到马兰的学校,十八年如一日地用音乐点燃山区孩子们的梦想;也是她带孩子们到大城市开阔眼界,最终把孩子们引领到举世瞩目的舞台。

对大地、对孩子的热爱,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必备的人文情怀,作者翟英琴正是被邓小岚“远比胭脂河的水还要纯粹”的眼神点燃了创作热情,以儿童小说的形式创作了《大山里的音乐会》。书中没有口号式的表达,也没有高大全的形象,跃然纸上的只有将责任和情义都付诸到无私行动中的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她有“清洌洌的嗓音”;有“比铁贯山还要大的耐心”,有无限的宽容和慈爱、坚毅和热情;舍得奉献,不求回报,用大山的风骨让读者感受到善良的力量,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邓小岚和孩子们一起演出

翻开书页时仿佛随着音符跃入眼帘的还有像调皮的儿童诗句一样的各章标题,“她怎么还不来”“小岚老师的初衷”“北京城里兜一圈”“不一样的星星”,既清新有趣、朗朗上口,又节节相扣、引人入胜,不经意间为读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如果把它们作为儿童诗歌的标题进行创作,肯定也不失为一部美好的儿童诗集。读者徜徉在书中世界,可以感知成长的欢乐与不易,更重要的是真正读懂邓小岚的故事和她金子般宝贵的心。

要把故事讲好是需要技巧的,而翟英琴的叙事水平在多年的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已经得到很好的锤炼。通篇设计紧凑有力,兼顾儿童和社会双视角,一一记录下邓小岚平凡中的伟大奉献。无论是选合唱团队员时的纠结,用心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还是带孩子们去北京参加节目,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音乐夏令营,接待乌克兰友人到马兰访问,举办大山里的音乐会,都为读者勾画了一幅幅充满歌声和欢笑的山村精神扶贫的连环画面。

邓拓、丁一岚全家合影——于遂安伯胡同五号家中 1958年

晋察冀日报社的老同志们在观看马兰孩子们的表演后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邓小岚指导孩子们弹吉他

在翟英琴的笔下,通过邓小岚用音乐帮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自信快乐成长的动人故事,她天然质朴的儿童教育家素养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她允许孩子们有缺点,会引导孩子们去改正;她能够正视农村孩子们的自信心不足;她最懂孩子们的心理,因为她也不过是一位年长的“孩子”;她的大脑里能飞出很多办法和灵感,因为她对改变这片土地的基础教育有着迫切的责任感;她对儿童美育的重视来自于她丰富博大的世界观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比如邓小岚值得骄傲的学生、和弟弟王小乐一样调皮捣蛋的王乐龙原本是个调皮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就是举起笤帚疙瘩。在邓小岚的循循善诱下,像王乐龙一样缺少启蒙、没有梦想的淘气孩子们心里从此有了另外一个世界。

如果把情节看做《大山里的音乐会》的“骨”,那翟英琴独特的语言风格可以称为“血”。就像著名作家张之路的评价所说,“翟英琴讲述故事时娓娓道来,感情浓烈却不恣肆,就像胭脂河的清流,悄悄地、缓缓地滋润人的心田;语言亲切质朴,就像铁贯山里奔跑的孩童,马兰乡民一句带着乡音的、真诚的问候”。笔者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同样感觉到翟英琴不是讲求技巧之人,她更多的是讲用心、讲用情,用质朴的笔触让故事更鲜活,人物更亲切。

此外,翟英琴的叙述并没有局限在邓小岚在马兰的公益事业上,她更注重的是邓小岚用精神上的富有对革命老区的帮扶。特别是在《变来变去的王小乐》《可好看可好看的花》等章节中,能深刻地感受到邓小岚给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美育启蒙和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树立起人生的信心、信念,让他们充分感受真正的快乐,开始有了自己的“中国梦”。而她付出的耐心和传递的信心感染的其实不只是孩子,还有马兰村的乡亲们。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动人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就像封面上那场月夜星空下的“大山里的音乐会”,孩子们洋溢的笑容与邓小岚深情的演奏构成了一幅和谐温馨的山村教育画面,感人至深、令人神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