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玛丽认为知识就像火炬,需要人们相互传递,才能照亮世界,为世界带来公正和自由。她不像当时的许多年轻女孩那样幻想着舞会、华丽的衣裙以及白马王子。学习,无止境地学习着,玛丽的梦想是获得毕业文凭,有朝一日再回到波兰,从事教学工作。
但是,要想获得文凭,就必须背井离乡,到国外的大学去学习。可他们的父亲却没有钱。“孩子们,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你们去国外学习呢?我多想让你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啊!”她父亲说。玛丽安慰着她深爱的父亲,但她最大的愿望仍然是远赴法国,去法国著名的高校索邦大学学习,那里开设了生物、数学、社会学、化学和物理等课程。
姐姐布洛妮婭则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那是不是应该放弃梦想呢?不,玛丽拒绝向命运妥协,她想要奋斗和抗争。于是,她想出了个法子,对布洛妮娅说道:“你去巴黎,去上大学,我待在这里打工,然后把赚的钱都寄给你。等你当上了医生,再轮到我去上大学,你来支付我的学费。”
布洛妮娅不愿让妹妹做出这种牺牲。“不,为什么是我先去呢?应该反过来,你比我更有天赋,你能更快取得成功。”但是玛丽坚持己见并成功地说服了姐姐:“布洛妮娅,你已经二十岁了,我才十七岁……我们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率的方式。”
等待玛丽的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她一开始的工作是给华沙城里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上些算术、几何、法语课。但她发现周围有些人极度爱慕虚荣,喜欢诋毁他人,而且视财如命。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日,她在给表姐亨利雅特的信中写道:“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就是我的收获。”上这些课的报酬十分微薄,有时候甚至有人会“忘记”付钱。但为了能够实现计划,玛丽必须挣更多的钱。
于是,玛丽又找了一份新工作,在一个遥远的省份,给一个富裕的工厂主家庭当家庭教师。一八八六年一月一日清晨,天气寒冷,大雾弥漫,年满十八岁的玛丽亚怀着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担忧,离开了华沙,离开了她的父亲、家园、那所临时大学和她的朋友们。每当她内心充满背井离乡的孤独感的时候,她就会去追忆美丽的喀尔巴阡山下的乡村,以此自我安慰,儿时她曾经在那里度过美妙的假期。
她喜欢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她想象着一个森林草原遍布的美妙地方,正等待着她的到来。可是,在坐了三个小时火车外加四个小时的雪橇,穿过寂静的冬日大雪覆盖着的田野之后,她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既没有草原,也没有森林,只有一望无际的甜菜地和黏土地。
在离她的新住所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污水横流的小河,那里建有一个将甜菜加工成糖的工厂,丑陋的烟囱正冒着黑烟。但是,玛丽慢慢地适应了这种外乡生活。当她给雇主家里的两个孩子上完课之后,她还去教一些农民和工人家的孩子们读书写字。
她让人给自己寄来了大量的科学书籍,每到深夜,她就一个人继续学习。她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强烈渴望。然而绝望、气馁和痛苦常常和她如影随形。一八八六年十一月,她在给表姐亨利雅特的信中写道:“我的梦想已经灰飞烟灭,我已经将它埋葬,尘封起来,并且遗忘了。你不知道,那些壁垒是如此坚固,总是比试图摧毁它们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坚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