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本书汇集了抑郁研究所在近两年内对国内抑郁症患者和治疗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不但告诉你抑郁症是什么,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如何告诉家人你得了抑郁症等,还分享了各类典型抑郁人群的故事,为不同阶段抑郁症患者提供了应对方案。
记得几年前,当我鼓起勇气向父母坦承自己患有抑郁症,并请求他们不要再指责我时,父亲的怒斥加重了我的病情: “你丧着一张脸给谁看?有你这样的女儿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在很多父母的认知里,子女患了抑郁症是一件丢脸的事,他们难以理解,更让他们在日常交际圈中感到被议论的恐慌。
在《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中,我也分享了一些病友们讲述的偏见经历:
我确诊抑郁症之后,晚上在屋门外偷听到爸妈说话,爸爸说: “让你少吹空调还不听,孩子得抑郁症就是空调吹多了。”
把检查报告递给我爸的时候,他轻蔑地说: “你这就是手机玩太多了,别整天盯着手机屏幕,病就能好了。”
23岁的表姐因患抑郁症跳楼自杀。我妈说: “你可别像她那样,一天吃8根冰棍,能不抑郁吗?身子都吃虚了。”
类似这种忽视情绪闭阻问题, “空调吹得多一体质阴寒一易患抑郁症”的不科学言论,及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忽视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样的行为言论无异于在患者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以冷漠封闭了他们求救的希望。
在知乎的抑郁话题下,有两个热度很高的问题: “如果爸妈不相信我患抑郁症了,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自杀后,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会怎么想?”网友回复的那些不被家人理解的经历,每一个都像一道疤痕,令我触目即心疼。
“这个病就像艾滋病一样,所有的人都在说会关心、会爱护、会可怜并且没有偏见什么的……但其实内心深处早在知道病情的一瞬间就划分了两个世界。”
那把将这个世界一分为二的利刃,就是大家对抑郁症群体所带有的误解与偏见。
如何科学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英国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透露,我国的抑郁症人群可能已达9000万之多。由于精神健康领域医疗资源不足,有近8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约9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专业治疗。
抑郁症作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是人人都可能患上的“心灵上感冒”。心理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等,同时也会伴随一定的身体症状,如长时间精力减退、失眠等。抑郁症患者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最严重的后果将导致他们走向自杀的悲剧。
因此,对于身边患上抑郁症的家属或朋友,不要觉得恐慌、丢脸、麻烦,只好逃避或怒其不争。得病的患者们往往光是为了活下去,就已经耗费了他们全部的力气,所以才更需要身边亲友的支持、理解与关爱。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家属应注意什么?
对于家属来说,如何让抑郁症患者快速回归“正常人”状态,是他们的第一期望。而正是这种期望,大多会误使他们错过患者们真正的内在需求。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而要去了解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孩子平复激动的情绪之前,一切劝告都是无效的。”作家于德志,在一篇名为《你的爱为何会变成一种伤害》的文章中这样阐述道, “所以,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痛苦来源究竟是什么,以及有哪些话在家长看来是有帮助,但孩子实际体验到的只有伤害。家长要做到真正去倾听孩子的感受。”
此外,千万不要轻易听信“偏方疗法”。在抑郁研究所的病友群里,曾有患者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病友小陈:
妈妈让我多吃香蕉和菠菜,用其中的叶酸和铁“杀死抑郁症”。每当我情绪焦虑想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妈妈总会说: “心理咨询费太贵了,用那个钱买30斤菠菜,吃完啥病都能好。”
提醒各位病友家属,患者真正需要的是尽快得到专业、有效的治疗,也就是使用经过临床验证的药物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科学治疗,尽快康复,才是行之有效、不延误病情的正确应对方式。
抑郁症患者只能等待他人施救吗?
除了必要的医学治疗和外部支持外,抑郁症患者也是可以实现自我救助的。
在《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这本书中,从轻度的抑郁情绪调节问题,到确诊抑郁症初期该怎么办,再到重度抑郁症患者如何应对自杀危机,关于这些问题,我都一一详细列出了自救办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网上测试的结果都是假性抑郁吗?
测试量表可以作为我们自查心理状态的工具,切勿擅自购买服用精神类处方药。
建议首次就医尽量选择精神专科医院,比如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所在的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者精神专科医院也都设有精神心理科室。就医时,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给出诊断结果,并对症下药。
关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三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对于应服用哪类药物、服用多久,一定要遵医嘱。在心理治疗中,公认的效果比较好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其次是森田療法和家庭疗法。物理治疗指使用医疗器械开展的治疗,主要包括电休克疗法和经颅磁刺激。
抑郁了,我只能休学/辞职吗?
是否休学/辞职,首先应该从我们自身的病情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是最重要的判定因素。一般来讲,可以从两种疾病状态来判断休学/辞职在现阶段是否合适:
如果确诊后是轻中度抑郁状态,身上会遭遇睡眠障碍、肠胃不适、头晕头痛的躯体化反应,可以采取偶尔放松策略,适当远离学业或工作的压力,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
如果已经陷入重度抑郁状态,尤其是身体会出现木僵、妄想、幻觉的状态,是没办法继续正常地完成学业或工作的。此时应该告知家人,陪护自己前往医院住院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我可以和抑郁症患者谈恋爱和结婚吗?
好的爱人可以帮助伴侣治愈原生性格的缺陷,强化精神抗体,并提升伴侣对幸福的感知力,降低伴侣对抑郁的易感性。相较于正常人,对学习、事业、生活都缺乏热情的抑郁症患者,在情感里更容易爱无能。毕竟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也需要医生和药物,而不只是一个爱人。
没有任何一种选择或一个人,会是抑郁症患者的终极解决方案,想要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遇到爱的能力,包括要有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能力,遇到他后要有承接爱的能力,缔结关系后要有持续维系深度关系的能力等;另一种是主动爱人的能力,包括有表达爱的能力,有持续爱的能力,有让对方需要我的惯性。
我衷心希望,如果有正在“抑郁迷宫”里挣扎的人,可以看到这本“逃生指南”,找到合适的自救出路。
同时,也希望它可以为大众了解抑郁症及其病友群体贡献一份力量,减少偏见,打破误解,一起等待美好回归。
任可
抑郁研究所CEO,入选201 9年福布斯中国50岁以下医疗健康领域精英榜,从重度抑郁和自杀边缘康复后创办了抑郁症患者社区,专注于精神心理公众教育,用有温度的方式提供抑郁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抑郁研究所”创办一年多粉丝量达50万,平均单篇阅读量5万+,“抑郁研究所”品牌全网粉丝数量超过100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