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冯沛祖
1955年生于广州,长期从事广州史地、人文、风俗的研究和文学创作。主要作品包括《广州风物》《越秀史稿》《广州古园林志》《千年越秀山》《春满花城——广州迎春花市》《侠义英雄传》《广州教父》《怪才陈梦吉》等。
本书是一部可讀、耐读的民国广州城市通俗史话,对广州近代的战火烽烟、街区布局、城坊结构、水系脉络、文化遗迹、建筑遗址、饮食日常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精到的讲述和介绍,可以说是一部详尽记录广州近代发展变迁的集大成著作,更是一部风华与烽烟交织的民国广州城市全记录。
近代广州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市政设施建筑为海珠桥。
海珠桥横跨珠江南北两岸,是反映广州桥梁建筑历史从木、石、水泥进至钢铁阶段的里程碑,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一项重大工程。
桥始建于1929年12月,由上海美商慎昌洋行承包,转给广州的马克敦公司承建。由广州工务局监理。造价白银103.5万两。相传签合同时,马克敦公司要求用金本位为工料给值,工务局局长程天固回应:“这是我国政府自己的事业,当然以中国大洋(即国币)为本位。币制为国家体面及经济所关,也为国际间所承认,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敦公司理屈,不再坚持。到奠基期近时,世界金价突然猛涨,马克敦公司坐失了20万元;中方则从桥下的堤岸取得巨大地价,足以抵偿建桥费用,还有数十万盈余。
历时三年余,至1933年2月,海珠桥建成,成为广州珠江第一桥。
2月15日,海珠桥开通。结束了两岸往来只能走水路的历史。促进了广州市,尤其是河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落成典礼盛况空前。政府安排第一位过桥的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富豪,而是获第一次耆英大会首席的黄伟及一群老人(耆英:高寿而体健之长者)。
当年广州有歌谣唱道:
河南河北一桥通,两岸生意竞兴隆;五羊商品随处有,钱银滚来乐悠悠。
河南河北一桥通,莫使橹摇背如弓;天光坐车去办事,转眼回家理事务。
河南河北一桥通,百年梦想终圆梦;多亏我地陈老总,为粤为民立一功。
海珠桥为三孔钢桁架结构,桥长452.9米,分三段,两边为引桥,主桥跨江部分为182.9米,桥宽为20.2米。南北两孔各长67米,为固定式弓形钢桥。桥上车道宽12米,上面铺15厘米厚钢筋三合土,2.5厘米厚柏油为保护层。中孔长49米,分为两截,可开合,以利轮船通过。活动节的两端各装一台14匹马力发动机以司启闭。启桥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齐全,电动开关每次需时5分钟。
桥额“海珠桥”三字为胡汉民题。“每宇纵横十英尺,即署名二宇,亦逾三英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