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名单

时间:2024-05-04

从1933年到1941年,不少欧洲犹太人逃亡上海,就此躲过了纳粹种族灭绝的大屠杀,这段珍贵的史实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淡忘了,而当下却成为世界上无数人谈论和研究的题目。

本书作者何宁于1998年在洛杉矶犹太大学图书资料室偶见5000多位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名单,产生了建名单墙的设想,2002年开始参与策划筹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2007年11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开馆,2013年12月,纪念馆改造,他重新萌发建“上海名单墙”的念头。2014年3月,他提出“上海名单”墙设计构想。2014年9月3日,“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名单墙”(以下简称“上海名单墙”)揭幕。

从萌发“上海名单墙”的念头到名单墙落成,历时16年。这些年里从未放弃,“固执地幻想着,相信着,等待着……”。从时间跨度可想而知参与者的执着精神已经到了何种程度。而这样的执着定是一种顽强的信念支撑使然。以正义的态度,给历史以公正的评判。

名单墙上镌刻了近1.4万个当年逃亡上海而得以躲过德国纳粹法西斯大屠杀的犹太难民的名字,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记录活人和以拯救为主题的纪念墙,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界上战歿者、受难死亡者的名单墙很多,这都是诠释人类残暴、苦难的一面。而唯有“上海名单墙”是人类拯救、善良和正义的象征,她向人们昭示的内容不言而喻。

何宁是位艺术家,是旅美中国艺术家,二十多年来,何宁与美国的犹太媒体和社团合作,艺术创作几乎全部是犹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题材,在犹太社团中产生了相当大的知名度,这在世界上非犹太人艺术家特别是中国艺术家里面是独一无二的。

他既是“上海名单墙”的见证者,更是直接参与者。作者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和描述了该项目从酝酿、具体策划、设计到施工的完整过程,以及其本人从提议、设计到项目最终圆满完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通过对该项目建设的介绍,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更反映出了中以两国人民对上海人民接纳和保护二战时期犹太难民这段历史的珍视。

“因为 — 所以”我的开场白

2014年的夏末,在上海虹口区长阳路上犹太难民纪念馆院落里的西墙,建起了一铺34米长2.3米高的铜质墙面,它的正式名称叫作《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名单墙》,它的另一个别名则更为响亮 ——“上海名单”。在它的上面镌刻了13732个犹太人的姓名,这是迄今人们所能收集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逃亡上海而得以幸免于纳粹德国种族大屠杀的欧洲犹太难民的名单。

世界上存在着无数镌刻着人们名字的“姓名之墙”(Wall of Names), 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记载故人,追念亡者,就此取鉴于历史。然而,我们的这座纪念墙却或许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铭刻活人姓名的墙,而它的主题是“拯救”!在这一个个姓名背后,是一段温馨和苦难交织的历史。

自从这面墙矗立起来,便吸引了无数中外参观者的眼球。这面墙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的来龙去脉的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书写的故事。作为首倡者、亲历者与设计者,我很早就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这段历史的念头,特别是去年夏尾,上海市政府决定斥资人民币3个亿用于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扩建,包括周边两栋两层居民楼的动迁安置,就此,现有纪念馆的面积将扩大五倍,现有展馆的场地将做大的调整,而这面犹太难民名单墙也会整体移动到另外的位置。这无疑是一个拐点——犹太纪念馆从2007年在两手空空的状态下起家,现在世界上已经闻名遐迩,正如同一个浑身稚气的孩子终于成长为成熟英武的男子汉。于是,我决定停下手里心爱的绘画创作,采用突击方式将这本书写出来,作为历史的见证。

我想声明的是,我个人参与这一项目的亲历与见证,虽然也会涉及到其中的其他人和事,但毕竟由于个人有限的视角和局限,不免会有很多疏漏。另外,我也想强调,这面名单墙的产生其实是犹太纪念馆成长中的一个因果关系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就是说,要讲述名单墙的故事,便要先讲明白犹太纪念馆的故事,而这个整体故事的参与者是一个辛勤工作的可爱的合作团队!这个团队的多人是国家公务员,身上有着非常可贵的书卷气,其中有几位已经渐渐成长,有望成为研究中犹历史的第二代专家。正因为如此,我犹豫再三,最终决定还是采取“流水账”的办法,尽量叙述得有趣,将这段历史按照“因为—所以”的时间顺序一一道来。

欧洲犹太人逃亡上海 曾经被淡忘的一段历史

1933年,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法西斯利用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煽动起来的民族情绪上台。此后,于1935年出台的《纽伦堡法案》一系列对犹太人排斥,限制、歧视、迫害、屠杀的政策付诸实施。走投无路的犹太人在各国使馆和领馆间奔走求助,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然而,慑于纳粹的淫威或本来就对犹太人不抱好感或由于本国自身的问题,没有多少国家愿意接收犹太人。而那时的上海却是不需要签证便可登录的港口,于是,从大约1933到1941年间,大约有两万七千左右的犹太难民从欧洲涌入上海。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刻,在上海本地和国际上的犹太社团的救助下,在中国人民的宽容友善的帮助之下,难民们通过辛勤的努力开创了自己的新生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3年,日本当局在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成立“欧洲无国籍难民制定居住区”,实为犹太隔离区(Ghetto),强制犹太难民迁入居住。在大约一平方多公里的隔离区里,十万多人口拥挤的社区又迁入了1.5万犹太人,这些外来的异乡人和他们的上海的邻居们和睦相处,相濡以沫,终于度过了战争的艰苦岁月,迎来胜利。

多年来,当年的犹太难民将曾经使自己得救的上海看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上海犹太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名词。

然而,这段值得回味的感人历史,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淡忘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