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银秀
一场山火使原本生机盎然的丛林化成灰烬,但在废墟之上竟奇迹般地冒出了一棵小绿芽儿。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它让我们坚信:只要不放弃并一直努力,总有一天消失的丛林会再度焕发生机。作者运用了油画的手绘法,让故事更具真实感,相信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在这本用图画说话的、有一点点特别的书中,都能感同身受。
环境绘本01·火的故事:希望
(韩)李在民 著 元裕星 绘 金海英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978-7-5502-2835-1
2014-07
38.00
自然灾害,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说遥远,是因为大部分的孩子没有遭遇过重大的自然灾害,没有体会过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那种痛苦,因而对自然灾害的无情缺乏深切的感受。
当然,我们应该为这些没有经历过灾难的孩子感到庆幸,我们希望所有人都不用经历灾难。但是事实是,自然灾害总是在发生,火灾、地震、洪水、海啸……这些字眼总是无情地出现在媒体报道中,背后则隐藏着无数受难家庭的痛和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专设一章《在自然灾害面前》,目的是让学生深刻感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性。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有《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旨在弘扬灾难来临时的父子亲情。
可是除却教科书中的几篇说教意味颇浓的文章,我们并没有什么关于自然环境灾难的优质读物。孩子们可以从琳琅满目的科普读物中了解地震发生的原理,火山为何爆发,可是,我们仅仅希望孩子眼里的灾难是一种物理现象么?
我们用什么来培养孩子对于灾难的感受?
我们用什么来培养他们对于受难者的悲悯的情怀?
当我在东坝的活力社区做志愿者为外来务工家庭的小朋友上绘本课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了《希望》过去。当时这本书的中文版尚未问世,一群二年级的小朋友围着我一起看韩文原版书。由于大家都看不懂文字,于是他们只好研读画面,猜测整个故事。
翻开来书,看到美丽的大森林,小朋友们开始叽叽喳喳:
“好漂亮!”
“有松鼠,还有小鹿。”
“花,草,还有好多好多树!”
“我知道,这是一个森林里的故事!”
翻到下一页,小朋友们继续七嘴八舌。
“有小松鼠。”
“还有蜜蜂。”
“松鼠在跑,蜜蜂在飞。”
我问他们为什么小动物在跑,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说:“我知道,他们在召开森林运动会,在比赛谁跑第一。”
他们一一指出下一个翻页中同样在参加“森林大会”的小动物,有人提出来:“老师,那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呀?”
“是啊?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让他们接着看下去。
接着一个小朋友大声说:“着火了。”
他们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兴奋变为着急,有同学指出来:“我知道,那个白色的是烟。”
一个叫廖玉洁的读过很多绘本的小姑娘忽然说:“小动物不是赛跑,是在逃命呢!”
于是大家紧张起来,为那些奔跑的生灵们加油:“快跑,快跑!”
尽管小朋友们想着各种主意扑灭火,火还是越烧越大,直至吞噬了整座山林。
火终于灭了。
“他哭了。”一个小朋友看着画中的人说。
“那是因为他的家被烧没了。”另一个小朋友说。
绘本本上的大地一片荒凉。
油画传递出来的凝重的悲伤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看!有个绿芽儿!”
“下过雨,又有树长出来了。”
孩子们看到这一株绿意欣喜地叫起来。
跟爸爸妈妈从河南老家来北京的张宏伟问:“老师,我有个问题,那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呀?”
孙志明,那个最初认为是举行森林大会的小男孩抢着说:“可能是伐木工人扔了个烟头在那里,后来就着火,就越烧越大,全都烧干净了。”
“他们不应该在森林里抽烟。”
“他们没有家了,该怎么办呢?”
……
我没想到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且自己给出这样的答案。
没想到他们会自己反省灾难的原因,并且说出在森林里不能抽烟玩火警示大家。
并且,他们担心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他们在乎那些遥远的地方遭受灾害的人。
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中,这些孩子们听到灾害发生的消息时,不会一副与我无关的冷漠态度。“本次火灾造成数十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近千万”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并不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希望这样一本书,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一颗饱含爱的种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