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百家争鸣流光溢彩

时间:2024-05-04

面对先秦诸子,不妨“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先秦诸子的关注点,其实是不同的。

有什么不同呢?

大体上说、墨家关注社会,道家关注人生,法家关注国家,儒家关注文化。

圣家留下了什么?

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

道家呢?

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当然,这主要是庄子提出的。

法家呢?

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

儒家呢?

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仁爱,主要是孔子的概念;正义,主要是孟子的概念;自强,主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易中天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定价:24.00元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一克己复礼爱你有商量,国企改革爱你没商量,不折腾才有救,两面三刀横行霸道——这世界该交给谁?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危机变金,我们该如何自处?易中天答问先秦诸子,大道至简,轻轻松松,畅快淋漓。要是荀子的概念。

墨家“社会主义”,道家“个人主义”,法家“国家主义”,儒家“文化主义”?

打上引号,也可以这么说。我们还可以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详尽的论述,还是请读我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

遗产不同,取向不同,我们的选择也不同'

是。这就叫“要什么就是什么”。

“喜欢谁就是谁”呢?

随其所好,自由选择。比方说,主张“行侠仗义”的,多半会喜欢墨子;主张“超凡脱俗”的,则多半喜欢庄子。你喜欢哪一家,就喜欢哪一家好了。

别人不能批评反对?

当然。阅读,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喜欢,也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人岂能干预?

就不能给点建议吗?

建议也只能是原则性的,三条。第一,可以“各取所需”,但不要“厚此薄彼”;第二,可以“学以致用”,但不要“急功近利”;第三,可以“弘扬继承”,但不要“全盘照搬”。

不“全盘照搬”,又该怎么样?

抽象继承。

什么叫“抽象继承”?

就是把先秦诸子的思想,从他们提出这些思想的具体环境和原因中抽离出来,只继承其中的合理部分。比如孔子讲“仁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但仁爱本身并不错,我们就要仁爱,不要等级制度。又比如韩非讲“公平”,是为了保证君主独裁。但公平本身并不错,我们就要公平,不要君主独裁。也就是说,我们在继承先秦诸子这笔宝贵遗产时,必须“洗去”他们身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只留下合理的内核和普遍适用的东西。

对他们所有的思想,都只能“抽象继承”吗?

是的。因为“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什么意思?

先秦诸子提出的问题,比如如何治国,如何做人,至今还在困扰着我们,这就叫“涛声依旧”。今天的社会,与当时的社会,早就“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叫“不见当初的夜晚”。那么请问,今天的你我,还能重复“昨天的故事”吗?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人权

传统与现代,有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多了。社会不同,人也不同。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现代社会是宪法社会。宗法社会的人,是“臣民”;宪法社会的人,是“公民”。这可就差老鼻子了。

公民与臣民,又有什么区别?

公民是个体,臣民是群体;公民是独立的,臣民是依附的;公民受宪法保护,臣民受宗法制约;公民与公民是平等的,臣民与君主是不平等的。传统社会有一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话——天下无不是的父亲,天下也无不是的君父。

君主和父亲总是对的?

而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臣与子都必须绝对服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岂止是不得不亡?还得谢恩。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因此,君父赐给臣子什么东西,也是必须接受的,叫“君有赐,臣不敢不受”。这就完全没有人权。

不能拒绝赏赐,怎么就是没有人权呢?

因为拒绝,因为说“不”,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你想啊,一个人,如果连“不”都不能说,那他还有什么可以说;如果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那还有什么事可以做主?要知道,就连一只狗,你喂它什么,它都可以不吃的。

明白了,公民是有人权的,臣民是没有人权的。

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就在人权。没有人权,就没有法治。没有人权,也就没有民主。所以,传统社会最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法治的传统,法家那里不是有吗?

有一点,但问题很大。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法家主张的“法”,是“王法”。既然是“君王之法”,那就不是“人民之法”。所以,它也是不保护人权的。比方说,审案的时候,都是官员坐在堂上,百姓跪在地下,然后法官惊堂木一拍,一声断喝——尔等刁民,为何犯罪,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你看,案子还没审,小民就先成了罪人。

没有“无罪推定”?

也没有“律师辩护”。辩护什么?小民原本就没有人权,不招就打。到了明代,更惨,官员都没有人权。皇帝一不高兴,就可以把朝廷大臣拖到午门外,脱了裤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屁股。你想,这还有什么“人的尊严”?

说到底,还是人权问题?

是的,没有人权,就什么都谈不上。所以,传统社会虽然也讲“以人为本”,却只有“民本”,没有“人本”;或只有“民本”,没有“民主”。

民本和民主,又有什么不同?

民本是“为民做主”,民主是“人民做主”。为民做主,做主的还是君,所以是“君主”,即“主权在君”。人民做主,做主的是民,所以是“民主”,即“主权在民”。当然,人民不能治国还得靠政府。但是,在民主制度下,政府的治权,是需要由人民来授予的。政府做得不好,人民可以问责。可见民主的关键,在于人民授权。

人民授权的思想,孟子好像有吧?

孟子的思想,是天与人民的双重授权,而且名为“天授”,实为“民授”(请参看《从君权到民权》)。这在当时,已经非常了不起。但是,没有授权的方式,也没有问责的制度。人民不满意,只能闹革命。

不是说君主不合格,人民就有权革命吗?

严格地说,那叫“改朝换代”。改朝换代以后,人民与君主的关系,按照后世最开明之君主的理解,也只是水和舟的关系,不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所以,君主不合格,人民是不能“问责”也不能“解雇”的,只能在活不下去的时候起义、造反、闹革命。

墨子呢?墨子主张人权吗?

墨子确实是“维权”的。可惜,他只为人民群众争取生存权利和经

济权利,不为他们争取思想权利和言论权利。相反,在他看来,这些权利还必须无条件地交给统治者(请参看拙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儒墨之争》)。结果,他就从平等走向了专制。

除此之外,墨子还有问题吗?

有。只主张“集体权利”,不主张“个人权利”。正因为不主张“个人权利”,结果是“集体权利”也没了。

杨朱好像是主张“个人权利”的。

可惜杨朱被歪曲和误解。杨朱被“妖魔化”以后,民主与法治就彻底无望。

科学,民主,法治,是我们今天的救世之道和强国之道

科学的传统呢?

也很稀缺。先秦诸子当中,孔、孟、老、庄、韩,部不讲科学,也没有兴趣。难得的是还有墨子和荀子。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具有科学精神的。

不是还有墨子吗?

墨子主要讲工程技术。何况墨子对待自然,还采取了宗教的态度。

其他人呢?

孔子和孟子,是回避的态度;老子和庄子,是哲学的态度;只有荀子,是科学的态度。在《天论》篇,荀子开宗明义就提出一个观点“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什么意思?

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天行有常),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尧存),也不因统治者是什么人就会怎么样(不以桀亡)。这就把天与人区分开来了。天是天,人是人,自然是自然,社会是社会。我们知道,作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师,荀子与孔孟的区别,就是接过了道家的思想武器。

道家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以天道说人道。这是道家的方法,也是荀子的方法。

荀子岂不变成道家了?

不。他们对“天道是什么”,认识不同。道家认为是“无为”,荀子认为是“自为”。在道家看来,既然天道无为,人也应该无为。荀子则认为,既然天道自为,人也应该自为。所以,与其听天由命,不如自力更生;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发图强。这就叫“天行有常,君子自强”,很有“中国特色”啊!

什么特色?

表面上说“自然规律”,实际上说“伦理道德”。

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吗?

是。这也是东方与西方之别,即西方人重自然,中国人重人事;西方人讲科学,中国人讲道德。所以,西方哲学是“物理学之后”,中国哲学是“伦理学之后”。

这里面有高下优劣之别吗?

没有,但有利弊。

对于西方人来说,利弊是什么?

那是他们的事,我不管。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也不用说。

那么请问,对我们,有什么不利呢?

泛伦理、泛道德。具体地说,就是把所有的问题,政治问题啦,经济问题啦,艺术问题啦,甚至科学问题啦,等等,都说成是道德问题。比如文艺作品的“品位”,是有雅俗之分的。但这是审美判断,不是道德判断。低俗不一定就缺德。然而在中国,那就是道德问题,肯定会吵翻天。

还有吗?

一事当前,先做道德判断,后做事实判断,甚至不做事实判断,或者用道德判断替代事实判断。比如我说道家“消极无为”,马上就有人跳起来大骂,说你怎么能这样贬低道家?其实我说“消极”,只是事实判断,并非价值判断,更非道德判断,哪有贬低的意思?凡此种种,都因为缺少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有哪些内容?

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实证精神。可惜不能展开说了。其实,只要用这四种精神去反省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论争,就会发现问题确实很大。

所以要用科学精神来补充?

还要加上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又有哪些内容?

无罪推定、权利优先、程序公正。在操作上,则表现为四项原则:证据确凿、立场公正、保护隐私、尊重人格。

为什么要这样?

为了保护人权。没有人权,就没有法冶。

这么说,还应该加上民主精神了?

当然。科学、民主、法治,才是我们今天的救世之道和强国之道。

所以,我们在继承思想文化遗产的时候,必须兼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对!这样才能荡起双桨,驶向彼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