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郑和船队爪哇遇险

时间:2024-05-04

祝 勇

15世纪的欧亚大陆,弱肉强食的战争并没有停止的迹象,打通一条前往西方的海上通道,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这条海路,会是世外桃源吗?

明朝初年的南方海面,是海盗出没之地。他们甚至掌握着庞大的船队和重型的火炮。他们为自己的贪欲准备了凌厉的牙齿和巨大的胃口。那些载满货物的往来船只,便是他们的袭击目标。与此同时,南洋一些国家之间争夺土地的战争时有发生,加剧了海上通行的风险。大海以来自自然和人间的双重凶险警告过往者,在拥有足够的勇气之前,不要轻易涉足。

郑和的船队装满了整个王朝最珍贵的宝物。这些宝物无疑成了向强盗发出的邀请函。等待他们的,究竟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六月底,郑和船队抵达爪哇。当他们登陆上岸,准备与当地人进行贸易交换时,意外发生了。一场屠杀降临到他们头上,船队170名水手被爪哇西王的部队无故杀害。

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这场杀戮。离开祖国仅仅数十天,就已有这么多水手死于非命。这一事件,为这支即将远行的船队笼罩了某种不祥之兆。

但是,战争,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发生。否则,郑和的航行,就不可能是一次和平之旅,而将成为一条血腥的航线。由于航海日志的消失,郑和的决断不得而知,但是从史籍中寻找明成祖的态度,却并不困难。朱棣这样表达了他对爪哇西王都马板的态度:

朕以尔能悔过,姑止兵不进。但念百七十人者死于无辜,岂可已也?即输黄金六百两,偿死者之命,且赎尔罪,庶几可保尔土地人民……

永乐皇帝要求爪哇西王以六百两黄金作为对170名无辜死难者的赔偿,不仅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而且捍卫了王朝的尊严,使朝贡制度得以赓续。

黄仁宇先生把明朝称为“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俾斯麦曾认为德国经他经营,至19世纪末年已达到饱和点,因之此后不再拓土。而500年前朱元璋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决心固守中国“内地”,不再向外发展以避免额外之枝节。他以朝代创业人的地位,传示于他的子孙,声称明军“永不征伐”的国家凡15个,这15个以朝鲜与日本及安南(越南)领先,及至南海各小国。当倭寇侵扰海岸的时候,朱元璋为着息事宁人,将沿岸一带之中国居民后撤,明令明朝臣民一律不许泛海。朱棣虽然解除了海禁,但与父亲一样,他并无开疆拓土的企图,而只是以派遣使节的方式换取和平。他制定的“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原则,是朱元璋“永不征伐”的政策的赓续,这使郑和船队的命运几乎已经注定。他们的坚船利炮,最多只能成为王朝威严的饰物。

在掩埋了170具尸体之后,郑和船队继续他们的航程。他们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广阔的盂加拉湾,绕过印度半岛最南端后,最终抵达古里,并在古里建立碑庭。马欢的《瀛涯胜览》披露了碑文的内容:“……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白皋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春天,季风的风向转向西南,郑和船队开始返航。然而,回家的路,并不平静,海盗的袭击,终于使大明船队船舱里那些累赘的弹药不再沉默。

《帝置创伤》

祝勇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4

定价:28.00元

本书从明朝郑和的下西洋入手,选取了中国从明朝开始的5个历史片段,直观地展现了中国从领先到落后的过程。在技术层面上,作者注重第一手文献的运用,从大处把握历史的脉络;又从山水人文中“复原”昔日的环境;且用文学的叙述,使蒙尘的“细节”熠熠闪光,营追出可触可感的历史“现场”,既见岁月,也见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