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得起糟蹋的,才是真经典

时间:2024-05-04

刘 倩

2008,是历史感涌流泛滥的一年。奥运:西方媒体报道VS中国民众心态;抵货运动103年:抵制家乐福的反思;“台湾意识”与重塑“敌人”——马英九胜选后的民众情绪与台海关系;大灾之后必有妖言——“5·12”汶川地震后的灵异谣言分析;京剧进课堂之争议;“艳照门”的法律模糊与教育困局,经得起糟蹋的才是真经等。

四大古典名著第一次亮相国内电视剧舞台,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敏等人执导的山东版《水浒》,1982年杨洁导演、六小龄童主演的《西游记》,然后是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红楼梦》,1994年王扶林/张绍林执导的《三国演义》,最晚也是1996年张绍林任总导演的《水浒传》。4部剧集中,87版《红楼梦》播出高达七百余次,82版《西游记》稍逊一筹,96版《水浒传》受到批评的最多。这4部剧集的初版,至今已隔了一二十年。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都有了8个电视版本,难道这些流传了三百余年的古典名著的阐释空间,会比金庸先生的武侠经典狭小局促?况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术研究的深入,新一代观众的出现,影视拍摄技术的进步,重拍四大名著,不仅必要,也是可行的。

四大名著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有比较特殊的意义。古典诗歌是传统精英文学的正典,小说则是普罗大众的最爱。《红楼梦》今天无可争议地位居四大名著之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身为小说,却包含着浓厚的诗的意识。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人最觉得亲近的文学名著,因为这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

而且,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是文人独创,其他3部小说的出身,都有浓厚的市井、草莽意味,它们的题材都是经过了几百年若干代人的不断累积、修订,可以说是经过多人之手,一步一步“改编”出来的。以《三国演义》为例,先有史书的依据,有民间的传说,宋元时代的说书艺术增删无数,然后由文人加工整理,在明代中叶有了最早的嘉靖本,明末清初的毛纶、毛宗岗父子进一步修改、润色,这才成为今天的通行本。就算有了通行本,“改编”也从未停止过,说书的艺人继续添油加醋,有谁见过说书人满足于一书在手、照本宣科?戏曲舞台上的“三国”戏也不一定完全遵从原著,小说没有的“关公月下斩貂蝉”,在戏曲舞台上照演不误。孙尚香这个名字,也是最早见于戏曲,小说中并未出现。

对于影视作品改编文学名著,最常见的指责是“不忠实于原著”、“篡改原著”。“保卫名著”派还认为,轻率改编名著的结果,是糟蹋名著,甚至有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实,“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样重大的社会责任,根本不必与影视改编文学名著成功与否捆绑在一起,甚至不必与文学作品本身捆绑在一起。因为文学的标准,从来都不是任何社会、政治或道德价值的标准。积极倡导阅读经典的美国学者哈罗德·布罗姆也承认:“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西方正典》)

而“忠实于原著”的说法本身,不过是一种神话。文本的意义一般远远超出原作者的意图。文本内涵有其不确定性,读者也有自己的历史性,不同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成见和不同的兴趣,他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阅读文本,同一文本自然就会得出意义不同的解释。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与文本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个人的关系。

南非作家库切在《何谓经典》中说“经典通过顽强存活而给自己挣得经典之名。”只有经得起“糟蹋”的经典才是真正的经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