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弘 查桂义 张宁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基于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
王弘查桂义张宁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状况,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知识匮乏、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网络空间知行不一、网络道德情感冷漠等问题。文章从社会、高校和家庭等角度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3.8%。[1]从《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可以看出,2014年大学生网民周上网时长增加至25.9小时,比上年增加0.9小时。[2]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是国内网民中比重最大、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网络道德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芜湖两地共选取5所高校,包括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三联学院,对在读本科生进行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口头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形式。为了使得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所调查学校涉及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和独立学院三个层次,调查学科覆盖面广,问卷发放对象涵盖文、理、工、医、艺术等各学科。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0份,收回2384份,有效问卷2356份,有效回收率94.2%。其中,男生占49.43%,女生占50.57%。
本课题组自编调查问卷《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调查问卷》,经过初拟题目、多次修改、小范围试测、再次审核、最后定稿等几个阶段,以确保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调查问卷共73题,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网龄、学校类别、所学学科等;被调查对象具体网络特点,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网络媒介、网络行为等;被调查者对一些网络道德问题的看法,如对网络人格、网络色情、网络安全、网络黑客等问题的价值判断;被调查者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如获得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建议等。
最后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收集、核查、整理,再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中,有72.7%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网络道德情况一般。大学生网络道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道德知识匮乏
虽然高达74.2%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制定网络道德规范,但是他们对于网络知识的掌握相对比较匮乏,仅有22.3%的同学表示有所了解网络道德的相关知识,仅有18.0%被调查者接受过正规的网络道德教育,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具体内容和本校关于网络方面的规章制度的也仅仅占15.7%和15.2%。高达77.0%的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网络道德教育,但是对于学校开展的网络道德教育,却仅有14.8%的同学表示很上心,高达80.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关心,甚至还有5.1%的同学表示很讨厌。这种对待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矛盾态度,会进一步加剧网络道德知识的匮乏。
(二)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调查发现有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道德认知能力不够。55.2%的同学认为浏览色情网站与道德无关,基于猎奇心理试试也无妨;24.6%的大学生不仅不认为黑客是不道德行为,反而崇拜黑客的技能;20.4%的同学支持“人肉搜索”,认为这是一种制约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好方法,还有20.8%的调查者认为这是网友的自发行为、无可厚非;39.2%的同学认为在网络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无伤大雅,可以理解;35.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用不文明的语言恶意攻击他人也无所谓,因为彼此不认识;68.3%的人相信网恋也是寻找真爱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寻求刺激和带来时尚感觉。
(三)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的调查中,网络不道德甚至违反行为在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如12.0%的同学曾去别人邮箱看过他人信件;38.8%的同学曾在QQ群或论坛中转发或投放未经证实的消息;29.2%的同学曾在网上讲粗话攻击别人;10.1%的大学生曾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他人号码;13.1%的大学生曾散布过网络病毒;20.7%的大学生曾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他人电脑和网络;对于浏览色情网站问题,22.8%的调查者表示曾因好奇进入、17.2%的调查者表示经常进入并推荐给好友;对于在网上收索资料、标明资料出处问题,38.9%调查者明确表示不会标明出处,30.8%的调查者表示偶尔会标明出处。
(四)网络空间知行不一
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有知行不一、人格冲突的特点。比如对于网络抄袭问题的看法,60.8%的同学认为网络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很不对,但是在实际中却有1183人曾在网上抄袭过他人论文,占据所调查人数的50.2%。对此,大学生自己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42.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网络中的行为会与现实中不太一致,11.7%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网络中的行为会与现实中完全不同。33.4%的调查者表示在网络中表现的性格与在现实中不完全一致,24.9%的调查者表示在网络中表现的性格与在现实中完全不一致。
(五)网络道德情感冷漠
网络世界中诚信缺失,情感冷漠。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经常以不同的身份、不同性别游走于虚拟世界。62.1%的调查者表示不会让网友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等个人信息,还有22.9%调查者表示上网不使用真实性别,35.6%的同学表示在网上与别人聊天或交流时很少讲真话。对于网上交友是否有真情这一问题,58.5%的大学生认为网上情感不太可靠,8.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情感完全是虚情假意。在虚假身份、虚情假意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产生了“虚拟朋友”、“虚拟恋人”,甚至“虚拟婚姻”,然而他们一旦回到现实中,梦想瞬间消失,于是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再入虚幻世界,长此以往,造成心灵空虚、道德淡薄、情感疏远,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网瘾、网络孤独症等。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是根源
接受能力强,但辨别意识较差。此阶段的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意识强烈,他们急于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网络世界的海量讯息和新奇事物对青年大学生极具吸引力,然而此时的大学生并没有形成相对稳定且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于是在他们运用网络获取信息时,就会出现精华与糟粕一并吸收的情况。
自我意识强,但控制能力较弱。离开家长的“全监控”,再加上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他们急于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力争摆脱束缚,要求“我的地盘我做主”,于是少数大学生在网络这个虚幻世界里,任由惰性、猎奇心理、逆反心理等不良因素滋长,加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就容易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
(二)外部环境是温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在不同层面出现了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公德失落、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衰落等。少数大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这些社会负面因素不能正确认识,加之他们自身的学业和就业压力,这些道德滑坡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2.网络世界的道德环境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点,当现实社会中出现道德滑坡问题时,网民会借助数字化和网络化手段,把线下道德问题搬到网络中,并加以传播、演绎、翻新。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难以分辨,容易受到诱惑。
3.网络世界的法制环境
自有网络信息活动开始,各国政府都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现行的法律也一直在与层出不穷、形式各异的网络失范行为斗争着,但是却始终不能跟上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由于缺少相对应的法律制约,大学生网民法律意识不高,他们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诱惑,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
(三)德育滞后是推力
苏楠给父母的建议是,先把李峤汝的女儿乐乐接到家里来,这是当前报答杨小水的最好方法。杨小水现在关在看守所里,孩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得有个妥善的地方安置。至于杨小水,苏楠说,你们放心,我会尽力的。姥姥说,北环那套房子先紧李峤汝住着,离楠楠近,你们姐妹俩好多走动。我记得楠楠比她大……苏楠抢过来,说大两天,我们比过的。母亲也说好,楠楠多了个妹妹,以后你们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1.德育力度不够
受到实用主义和生产力转化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却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养成。不少高校没有或很少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落到实处。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仅学习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不探讨网络道德。即使在承担德育功能的两课课堂,也很少有涉及网络道德的专题教育。
2.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应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明确每个教师都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对于网络道德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更要明确德育课、思政课的教师对于网络道德教育负有主体责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两课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但是部分高校对于教师德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体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两课”教师队伍对于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既没有相应的课时保障,也没有相应的科研力量。对于网络道德的教学、科研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对于网络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网络道德教育队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瓶颈。
3.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欠缺
目前,高校中虽然开展德育教育,但是对于网络道德教育依然是一片空白。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对于网络环境中的道德教化作用收效甚微,无论是网络道德教育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跟不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探究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律,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载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在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社会、家庭、高校、大学生群体自身这四者需要做到四位一体,形成合力。正如学界有些研究者所说:“社会的责任是建立健全网络立法,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家庭的责任是提升网络意识,积极正确引导;学校的责任是教会选择,培养自律。”[3]其中,高校在这四种力之中无疑要发挥主力,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在社会层面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网络道德存在于网络环境中,但是它和现实社会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道德环境好坏影响着网络道德建设的成效。因此,首先需要在全社会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大力开展包括网络道德教育在内的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需要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法律手段等多种途径,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网上网下一致的道德观。
(二)在高校构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标杆。为此高校应从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出发,构建新形势下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1.线上引导,创新开拓道德教育平台。网络是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载体,它也是我们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占领这个高地,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加强爱国主义和传统德育教育。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网和校园BBS的独特优势,建立健全自身体系,增加自身养分,吸引学生关注和利用。此外,高校要主动采用大学生喜爱的各种新媒体手段,如微博、微信、飞信、空间等。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也要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2.线下教育,立体构建道德教育体系。开展德育的主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因此需要适当调整这些课程体系,增加德育及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开设网络道德相关的必修课,如《网络道德学》、《网络伦理道德》、《网络法规》等课程,就网络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教育,形成制度化管理。在紧抓网络道德教育第一课堂的同时,还要用好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宣传活动,如道德讲堂、专题晚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宣传展板、辩论赛等。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利用节假日开展实践教育,如在社区举办净化网络空间活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使大学生强化网络道德意识。
3.全面提升,增强高校教师素质能力。无论是线下教育还是线上引导,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都是教师队伍。新形势下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要求这支教师队伍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的相关知识,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在网上网下都能够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时时处处行为示范,立德树人。
4.双管齐下,加强制度与技术管理。在加大教育力度的同时,监控管理也必不可少,需要将建章立制和技术管理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个渠道广泛宣传和解读国家就网络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高校需要就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且将其纳入高校管理制度中。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防范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发生,通过防火墙的过滤技术和安全认证等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三)在家庭构建网络道德教育的防火墙
大学生正处在“断乳期”,他们开始脱离家庭,学会独立生活,但是他们在经济、思想、人格等方面尚未成熟,依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而高校往往会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与独立,忽略了其与家庭的联系。同时,家庭也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忽略了本应继续进行的教育,以帮助其顺利完成从依赖家庭到独立生活的转变。因此,需要在家庭方面构建道德教育包括网络道德教育的防火墙,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取得网络道德教育的最好成效。
[1]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02-03.
[2]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N].光明日报,2014-12-05.
[3]姚信,陆娟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8,(4):44-52.
(责任编辑木木)
G641
A
1001-862X(2015)04-0189-004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56);安徽工程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2014xd017)
王弘(1968—),安徽六安人,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查桂义(1984—),女,安徽无为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宁(1980—),安徽霍山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