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周清印
郑欣淼诗词语言典雅美初探
周清印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既是故宫学、鲁迅学资深专家,又是一位风格卓然的当代诗词大家。《郑欣淼诗词稿》一书收录了郑欣淼先生创作的八百首诗词,既见人格精神,又见审美风格。其诗歌风格可概括为对“四美”的追求:一是美在雄健之大气,二是美在深沉之意蕴,三是美在淳厚之深情,四是美在典雅之语言。限于篇幅和水平,本文只谈其中第四个美,即语言风格上的典雅之美。
这部诗集诸体皆备,几乎涵括了全部古典诗词体裁,尤其是诗词并重、古近体咸宜,这在当今吟坛并不多见。而典雅之美是这部诗集在语言艺术上的一个最明显特色。在老干体、打油体等长期盛行吟坛的背景下,《郑欣淼诗词稿》的结集出版令人看到一种久违了的古典语言韵味在回归。
第一,熟练驾驭文言语汇,同时吸收古今日常口语,使语言效果整体上古香古色,而又不失活色生香。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更是文言的艺术。古典诗词孕生于古代,以文言为主要载体,就此角度看,诗词之美即文言之美,此语并不为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唐诗宋词两个集大成人物杜甫和辛弃疾的文言词汇存量之大相当惊人,其丰富深厚的思维内容赖以表达。《郑欣淼诗词稿》的作者文言词汇库存也比较丰富,足够用来表达自己所感所思。许多诗篇旁征博引,融经铸史,连某些不大常用的经史子集元典里的词汇,也能召之即来,为我所用。
在长篇七言古风《宝笈歌》中,大量文言词汇尤其是涉及清宫古代书画收藏的专业术语在作者笔下驱遣自如,古意盎然:
宝笈歌(节选)
天华爽霁秋旖旎,千呼万盼幕启时。君不见武英殿变石渠阁,延禧宫成凤凰池。兰亭真迹世无容,承素双钩走神龙。不使鼠须并蚕茧,也浸山阴水琮琮。潇散伯远古澹神,王氏真迹在一门。不是周公能解意,今日安得涵此芬?游春图染青绿早,即今犹明隋川草。卧听春山过马蹄,晓风吹绉杏花水。清明上河市语纷,翻出汴京十丈尘。人畜楼舍千家树,择端笔下千般春。五朝宸翰拔其萃,清帝艺趣堪体味。金题玉躞精光射,鹄立俱是争睹者。莫道风流已渐衰,禹甸大雅存精魄。
其语言固然以雅驯、纯正的古代书面文言为主体,但并不一味凑泊和袭用过于冷僻、陈腐的文言词汇;同时不弃古今日常口语,部分段落文白相间,雅而兼俗,从而不会带来阅读和接受的佶屈聱牙。
再看一首《水调歌头》,戛戛独造,激情饱满,而又语言典雅,耐嚼可品。
水调歌头·景山万春亭远眺
花柳各争胜,城阙正春喧。沉沉一线中轴,气象逼云天。次第巍峨宫殿,左右堂皇坛庙,辐辏涌波澜。西北五园迹,遐思到邯郸。 阪泉血,燕市筑,蓟门烟。几多龙虎拏掷,得意此江山。漫道金元擘划,更叹明清造建,宏构震瀛寰。总是京华好,一脉自绵绵。
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指出,辞赋、骈体文、文言散文、文言短篇小说的病弱或衰老,主要是因为它们对国学“学问”的依赖程度更大,须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数量更多、更深奥古雅的文言书面语,对没有受过太多古汉语训练的当代人来说,创作和阅读的难度系数很大。
相比之下,诗词中的文言,再文,文不过古文;再艰涩,艰涩不过骈赋。这是因为,中国诗词语言与古文骈赋语言素材来源不尽相同,后期加工提炼方式也有差异。这种诗词语言有弹性、有张力,在发育、演进、定型过程中,就不断吮吸历代日常口语俗语、时语新词的鲜活精华。唐宋以来的许多词汇已经接近现代汉语,在今天看来的许多文言在当时可能就是日常用语。
可见,诗词语言是综合了古人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杂交语言品种,杂交见优势,杂交出活力。我想,正是因为这种兼容杂交的特殊弹性、灵活性,诗词语言直到今天还活着,既能活色生香,又保持古色古香。《郑欣淼诗词稿》正显示出诗词语言在当代创作中的生命力和魅力。
第二,适度用典,意深而不晦涩。
隶事用典,是诗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诗词高度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故称“典雅”。在《郑欣淼诗词稿》中,典故的妙用加强了诗词风格的典雅特征,但并不因此而造成晦涩、生硬。其用典有以下特点:
一是用典贴切自然,密度适度,恰到好处。用典服务于思想感情的深度表达,与己意契合无间;不刻意为用典而用典,不掉书袋、抖学问而滥用典、专用僻典,从而人为制造阅读障碍和思维断裂;很少在一首诗词中密集堆砌典故,陷入典故的迷宫和路障的重围,让人透不过气来。
二是优先选用那些意象色彩浓的典故,力求典故意象化。意象化的典故往往场景性强、人物故事性强、情趣理趣强,与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不矛盾,甚至会加深诗词的形象性。
《水龙吟·故宫兰亭大展》就体现以上两个用典特点。通篇没有僻典怪字,也没有密集用典,甚至可以说只用了一个故事性的典故,即关于《兰亭集序》故事的历史流变:从曲水流觞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到唐太宗苦苦寻觅该帖真迹,再到乾隆皇帝裒辑历代临摹帖刻于八根石柱,再到今人在故宫展出名帖。与其说是在讲一串典故、故事,不如说是在塑造一组意象,意象蒙太奇摇移闪回之间,道尽文脉传续之深意,大雅长存之宏愿。
水龙吟·故宫兰亭大展
合教大雅长存,兰亭一序传千古。暮春好景,临流觞咏,晋人风度。信笔行书,骋怀遣兴,直惊天助。看世殊事易,斯文犹在,山阴道,芳如故。 谁识太宗心绪?夕阳中,昭陵无语。唐摩宋刻,乾隆迷醉,情裒碑柱。浪涌波翻,泽绵恩永,九霄飞羽。正人间盛事,四方神品,向端门聚。
《郑欣淼诗词稿》的用典语短情长,韵味丰厚,意境深远。既借古喻今,穿越时空,又以一当十,容量倍增,使文字更简约,而诗意更丰厚。如清代诗评家赵翼所说:“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而无典故驱驾,便似单薄。”
第三,善用虚词,传达古意。
虚词在古汉语文言语系中不可或缺,尤显古色。郑欣淼先生不仅常在古风体诗歌中活用之,在格律体诗词中也时时作穿插调剂。律诗绝句中如:“露西一自现身后,四海果然为一家”、“莫家池水无春草,乍醒睡莲犹可怜”、“但使三原髯老在,凭栏当酿忘乡篇”、“休道乱花迷客眼,耐看还是洛阳红”、“岂有忘忧草,还看溅泪花”、“已堪大任三年艾,更惜前缘一寸丹”、“信知风景这边好,尤悟唐诗此际昌”。在七律诸联中,应用尤广且熟。如:“苍生每念洗兵马,良将常思筑剑门”、“献赋帐前唯谔谔,勒铭座右但铮铮”、“我亦怀忧非旷士,但惭无有济时方”。
词中如:“算方知、物皆有道,物皆能究”、“素心未与沧桑老,但年年、御墙柳绿,殿堂星耀”、“最是轶闻传一语,且留下、宋迹何从考?真处子,静而佼”。
这些虚词如珍珠点缀于诗浪词海,光华闪现,加强了语气声情的抑扬顿挫之美,还激活了意象,深化了意境。
金缕曲·柬庆生同志
溽暑才消矣。料君应、北窗伏案,笔飞成绮。学海沧波轻舟渡,巨帙欣堆案几。惟不识、人间泰否。鲁学因缘蒙惠教,更寻思、师友平生契。心似玉、遗双鲤。 我今却染烟霞癖。半年来、江山万里,漫为迤逦。忆昔尚多经世梦,却悟原来根柢。休负了、雕虫小技。形胜秦中牵思缕,起秋风、又念羔羊炙。相与约、饮芳醴。
该词以词代柬,一吐衷肠。全词计116字,虚词多达十余个,多出现在每句乃至全篇要紧位置。如首二句的“溽暑才消矣。料君应、北窗伏案,笔飞成绮”;过片的“我今却染烟霞癖”;末二句的“形胜秦中牵思缕,起秋风,又念羔羊炙。相与约、饮芳醴”。这些虚词,与更多的实词相得益彰,发挥了感叹、转折、递进等多种功能,既娓娓道尽两心交契之深,又使通篇文气疏荡,古意十足。
第四,理语、情语、景语三位一体,直赋、曲笔有机调剂。
郑欣淼先生的诗风兼有“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特质,而更以“学人之诗”见功力;兼有唐诗的风神与主情、宋诗的筋骨与重理,而更以“筋骨与重理”见长。作为故宫学、鲁迅学、政策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郑欣淼先生喜深度沉思,长于对人物、事件予以理性评价。这使他的许多诗词超越了一般诗人习见的写景抒情表面,而进入更深层面,凸显思考深度,闪烁理性之光。
但郑先生在诗词创作中并不是大段空发议论,抽象阐释思想,而是针对具体人事有感而发,融思想于具象,赋与比、兴三管齐下,议论与描写、抒情相统一,理语、情语、景语各呈其妙。而且,与此相适应,在语言表达和章法结构上,注重曲与直的变化,含蓄与纵恣的搭配,顿挫与明快的调剂。
贺新郎·天津梁启超饮冰室
攘攘人间世。看先生、饮冰内热,寸心如此!振臂一呼存亡策,古国潮汹风起。总不负、维新巨子。幻化政坛沉浮影,护共和、荦荦严泾渭。堪细数,卓而异。 文章自是千秋事。更曾经、笔锋情愫,九州风靡。又有小楼穷学理,博识浑无涯涘。室若旧、人文高帜。雕像恂恂斜阳暮,正芳春、满院丁香醉。情不断,海河水。
这首词以史笔为词,以议论为词,一如梁启超别传,述及其平生大关节处,不能不加以评判。但同时辅之以抒情感叹、写景状物。开头既是议论言理,又咏怀言情:“攘攘人间世。看先生、饮冰内热,寸心如此!”中间议论层层加深,但又不脱离记人叙事,议论说理皆缘事缘人而发。末尾几句又回到形象思维,以景结语:“雕像恂恂斜阳暮,正芳春、满院丁香醉。情不断,海河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暗示梁任公的道德、文章、业绩以及词人对梁任公的崇敬之情,皆如海河水,绵延不绝。从章法笔法看,该词被认为工于发端,起有势,阔占地步,结尾笔力不懈,景语尤有余味。正如沈泽棠《忏庵词话》云:“长调起结,更须神回气合,否则游骑无归。”
贺新郎·天津静园
今我园中伫。想依稀、俨然行在,往来旁午。兀自孤家还宫梦,一刹当年风雨。犹说是、秋江心绪。扰扰寇氛灵明昧,堕儿皇、更把终身误。年半百,始惊悟。 小楼依旧堪回顾。亦喧腾、淑妃革命,禁中珍贮。静坐端居知多少?不识潮流难拒。且放眼、春光仍煦。一架藤萝参差影,更院庭、绿树沾飞絮。尘与泡,蝶来去。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锐诗评家张应中先生曾对这首词进行过细致的赏析:《贺新郎·天津静园》评论末代皇帝溥仪,感慨遥深。上片写词人驻足园中,想象当年溥仪居住静园的情形,无视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仍然做着“孤家还宫梦”。后来,溥仪当上了满洲帝国的傀儡皇帝,作者评价道:“堕儿皇、更把终身误。”直到全国解放,溥仪“年半百,始惊悟”,无乃太迟乎?下片又回溯静园往事,写淑妃与溥仪离婚,所谓“淑妃革命”。“静坐端居知多少?不识潮流难拒”,再一次评论溥仪,微露讽刺。结尾收回思绪,写静园春光,飞絮、蝴蝶云云,暗示末代皇帝迷恋封建帝制,以至于乞怜外敌,美梦终成泡影。这首词思绪纵横跌宕,但始终围绕静园、溥仪展开笔墨,寓议论于形象,不着痕迹。
第五,博采“诗家语”修辞艺术,但不炫奇弄巧。
古典诗词尤其是格律诗词,不同于古文,也异于新诗,拥有一套王安石所谓的“诗家语”。它在声、韵、言、句、对、节、章七大方面都有一套严格规范和规律,历代积累下丰富的艺术技巧和妙诀。郑欣淼先生汲取“诗家语”多种艺术手法,注意比兴、对仗、起结、领字、倒装、逆挽、堆絮、缩略、铺垫、反衬等,使其交互作用,最大化地营造典雅之美。比如在对仗方面,作者多用宽对、反对、流水对,收到了拓展意境与克服板滞的双重效果。
作者对“诗家语”艺术技巧,并不过多运用。当下诗坛愈来愈多的诗人,在自觉创变创新“诗家语”方面可谓别出心裁,构思新巧。经过思维变异和语言错位后,产生不少隽语佳句,尤受青年诗友追捧。相比之下,《郑欣淼诗词稿》的作者似乎更传统、更古拙一些,并不在“诗家语”翻新上面过分着意。在求解“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个艺术问题上,画眉深浅两难平衡时,作者似乎宁可选择传统淡妆画眉法,而不走尚奇斗炫的时尚浓妆路线。这种“重技艺”但不“斗技巧”的创作追求,使得郑欣淼先生的诗词体格浑成,不求一字一韵见胜,纵横驰骋且经脉分明,一气贯注而无拼凑生涩之态。
贺新郎·汶川大地震周月感怀
真是天公妒?刹那间、山崩地坼,汶川惊怖。居室市廛尘与土,满目圯桥断路。更忍看、生灵颠仆。望帝精魂啼杜宇,问幽明、羌笛凭谁诉?五一二,永铭铸。 煌煌人性光今古。莽神州、捐钱献血,匹夫争赴。忘死舍生英烈传,义薄云天名著。且又获、寰瀛相助。多难兴邦邦益固,但听得、已响三通鼓。同戮力、劫波渡。
通篇饱含仁者之心,用赋法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几乎不见技巧痕迹。上阕血泪交流,下阕风云奔走,地震之惨烈与人性之光辉相反衬,颇有震撼力。
第六,擅长运用成组七律和慢词长调,充分彰显格律诗的渊雅风致和庄重气质。
比起绝句,七律对语言的典雅要求和依仗程度相对更高。七律被公认为在晚年杜甫手中臻善臻美,成为后世典范。郑先生深受杜诗影响,创作样式频频借鉴杜甫的七律组诗。作者18岁写的第一首《军营探友》就是七律,七律组诗被作者第一次使用是在第二本诗集《陟高集》中。当时,作者年近半百,因目疾在京西住院,日久辄思往事,连续写下总题为《杂诗》的七律组诗,十首俱沉郁凝重。
此后,又有11组七律组诗,“颇学杜诗苦用心”,如《鸦片战争一百四十七年三首》《生朝感怀四首》《春节杂咏四首》《六十抒怀四首》《台北故宫博物院周院长一行来访感赋四首》《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四首》《赠李文儒同志四首》《纪念杜甫一千三百周年诞辰五首》等。
作者出任中华诗词学会第四任会长时,曾感赋五首七律。开篇追溯中华诗史,盛赞中华诗词功能和独特魅力:
禹甸兴吟曾几时?诗骚并峙衍瑰奇。
云峰烟水三唐律,铁板珠喉两宋词。
无尽韶光留彩笔,有涯尘世记幽思。
故园风雅煌煌史,戛玉敲金有慭遗。
次篇理性反思上个世纪以来文化激进主义的流弊和文化大革命的毒害:
昔日枉劳铸错功,痛教诗国毁黄钟。
吟坛惯见生荒草,骚客忍闻鸣暗蛩。
今古中西鸡鹿塞,精华糟粕马牛风。
十年最是不堪忆,折桂摧兰嗟懵憧。
整组七律大声鞺鞳,深远的思想情怀,借助典雅庄重的语言,相得益彰。
除了七律,词中之慢词长调,也彰显庄重典雅之风。郑欣淼先生早期两个集子《雪泥集》《陟高集》中的词,多为小令、中调,如《浣溪沙》《江城子》《如梦令》《鹧鸪天》《蝶恋花》;到了中期的三个集子里,慢词长调在数量、质量上都盖过令词,《金缕曲》《水龙吟》《念奴娇》《满江红》等慢词词牌频频使用,尤以《贺新郎》(《金缕曲》)为最。
《郑欣淼诗词稿》以《贺新郎》词牌填的词共计30首之多,大都以典雅语句,写渊雅情怀、高尚境界。或咏风物胜迹,如梅岭古道、南华禅寺、杭州西溪;或赞学术艺术,如朱家溍故宫专著、王世襄文集、吴祖光三代书画;或抒世事人情,如赠叶嘉莹、张忠培、雷抒雁等友人。30首《贺新郎》成为作者典雅美诗风成熟的代表性作品。当代诗评家熊东遨先生曾应《新华诗叶》约稿,对此作过评赏,试举二例。
贺新郎·杭州西溪
尽说西溪好。我今来、越天清绝,孟冬秋杪。荒渚野凫舟自在,残柿枝头独老。更掩映、芦花夕照。烟水潆洄连云岭,两三声、梵寺啼乌绕。可探得,韵多少? 看来世事真难料。俊游邀、宕延半载,这番才到。未见杂花春暮景,萧瑟秋容窈窕。莫憾惜、皆呈其妙。最是轶闻传一语,且留下、宋迹何从考?真处子,静而佼。
【熊东遨评】西溪之原始生态,游者之淡泊情怀,词中无处不在。情景交融,叹为观止。荒野事清游,惟期惬意,知春景、秋容“皆呈其妙”足矣,原不在探得韵多韵少也。结语目西溪为“真处子”,尤为慧眼。
贺新郎·梅岭古道
梅岭何奇崛!更雄关、扼喉抚背,楚天南粤。十万秦兵存迹否?开凿唐功尤烈。念往昔、阗阗踵接。野草休看侵古道,石阶残、多少风云阅。天地转,几时月? 擅名梅国梅堪说。一枝春、红梅如火,白梅如雪。迁客流人梅折处,留得诗中凝血。又遍诵、将军三阕。隐隐粉云苞正孕,老干枝、商略冲寒发。且骋望,自心热。
【熊东遨评】上阕描摹形势,思接千古,用“奇崛”二字将其定位,雄关面目具焉;下阕因题生发,大做“梅”字文章,或虚或实,忽古忽今,信笔由之,殊深感慨。“一枝春、红梅如火,白梅如雪”数语,能传物外之神。个中情绪脉络,消涨分明:初吟“迁客流人”,未审忧怀何似;及诵“将军三阕”,顿觉豪气陡生。
首先,从题材内容来看,以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脉、记述文化人交往为主题的大量文化题材诗,决定了诗词语言的典雅性追求。
郑欣淼先生长期从事文化事业领导、管理和研究工作,特别是文物遗产保护、考古钩沉、文化交流等工作,接触的又多是国学、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名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这些工作、学习、生活内容又是作者诗词集中所反映的最核心题材,因此也必然使其诗词作品带有更多的典雅印记。
在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和文化部副部长期间,作者一直在思考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他写过长篇五言古风《文化抒思》,开头便设问:“迩来人辄惑,文化为何物?看似等闲事,索解费踌躇。”紧接着指出文化之器、之形显而易见,如青铜器、卡拉舞,但文化之道、之神至关根本、无处不在。作者抛出一连串比喻、象征,求解答案:“缥缈如无力,却关经与纬。文化如泡影,在在随形赋。”诗篇最后化用庄子的寓言,对文化的无用之大用作出论断:“文化襄国隆,文化砺民志。不用之为用,方见大用处。”
作为文人学者,郑欣淼先生十分尊重文化艺术界、学术界人士,与一些德艺双馨的专家、大家交游甚厚。《郑欣淼诗词稿》中有大量题赠酬答祝贺之作,记录下作者与他们的交往,可以开出一份长长的名单。他们广泛来自博物学、文学、儒学、鲁学、红学、书画各界,不少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和领军人物,人数众、范围广、层次高、交谊深。这类文化人物交往诗构成了作者诗词集的重要题材内容,也提升了诗词集的古雅高华品质。如:
贺新郎·读朱季黄先生故宫退食录
一帙余香袅。数家珍、角牙竹木,旧闻稽考。信手拈来言娓娓,曲尽宫闱秘奥。天不负、斯人才调。更有江山胸际溢,点染工、余事倪黄稿。腹似笥,国之宝。 素心未与沧桑老。但年年、御墙柳绿,殿堂星耀。藏庋捐公名海内,三代输诚报效。喜克绍、文公遗教。名士流风何处觅?真性情、粉墨听吟啸。襟抱阔,陋居湫。
细究起来,郑欣淼先生典雅诗风虽然贯穿始终,但有一个变化演进的过程。早期两部诗词集《雪泥集》《陟高集》题材多取自作者在陕西、青海的实际工作生活,如下乡问农、政策调研等,接触的大多是普通地方干部,常聚会的多是中学同学和西北老乡,因此诗集风貌偏于本色、写实,带着一些草根气和乡土气。那时诗风虽也不失雅驯,但并不那么集中而自觉。
到了《红楼集》《紫垣集》(上下)《海山集》时,诗风发生显著的变化和提升。随着作者工作岗位的变动、接触人和事物的变迁、治学重心和兴趣的转移,“文化人言文化事、抒文化情”逐渐成为作者创作的基本取向和主要动因。文化题材随之密集入诗,成为继早期民生情怀诗后又一重要题材,不仅创作数量上超过前者,而且语言表现力、体裁多样性增强,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提升,诗词风格逐渐走向成熟。与题材变化相适应,诗词风格也日益高华典雅。
第二,从诗词创作观来看,作者孜孜尊古求正,崇尚高古醇雅。
郑欣淼先生出身陕西农家子弟,童蒙年代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于国学和诗教,既无家学可矜,也似无师门可承。尽管如此,作者对古书、古诗文有种天然的嗜好,以刻苦笃学弥补传承上的先天不足。他曾追忆过自己早期读书成癖自得其乐的良好习惯:
浣溪沙·回乡见闻
经史数函别样香,柜开但见蠹鱼忙,当年滋我似膏粱。 炎夏不愁驱暑计,隆冬自有辟寒方,读书深夜味尤长。
寥寥6句42言,非个中人、非读书人不能道也。
后来,在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华诗词学会工作期间,作者更有机会广泛涉猎传统文化,在早年鲁迅学、政策学之外,又系统钻研故宫学、文博学、诗词学。在他看来,诗词文化作为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走向复兴,必然也像复兴国学和传统文化一样,先要经历一段恢复、传习的路程,这段路程是绕不过去的。诗运复兴,首要固本强基,复苏文脉。
基于这种创作观,作者在诗词创作实践中老老实实向诗国前贤学习,不走捷径,不数典忘祖。尤其对杜诗辛词,可谓浸润既久,知之深透。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文脉断裂,文言根底欠缺,加上社会风气浮躁,通俗文化、快餐文化、浅阅读文化声势夺人,老干体、打油体、游戏体等诗风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一定程度上造成诗词数量庞大而质量低下,偏离了大雅正道,滑向粗制滥造、味同嚼蜡、俗不可耐的极端。将郑欣淼先生诗词语言与那些老干体、打油体等稍一对照,高下立判,精粗自别。
近百年来,数次运动都拿传统文化开刀,使诗运和国学命运一样备受冷藏,几近式微,元气大伤。在高倡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年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的“八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用典”。现在反思,这是一种绝对化思维下的文化偏见。郑欣淼先生的创作观及其创作实践表明,用典决非诗词的弊病,而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于诗词中的自然结果。如同成语一样,中国文言典故群已成为富于历史意蕴和人文内涵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宝库。一段典故,一段DNA,对此应敬畏、应珍重。
郑欣淼先生泽古功深,学古却非泥古,旨在探先贤堂奥,入而后出,结合自身禀性及特殊阅历,变化而成自家面目。他的诗词作品迥不犹人,既是今人原创,源于自己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又古色古香,古韵古味。
应当指出,格律诗词体裁形式讲究“要眇宜修”,雅则雅矣,但如果追求过了头,一味为典雅而典雅,也容易滑向拟古一派或向形式主义一端。郑欣淼先生显然注意防范这个倾向,妥善驱遣雅语丽句,协调指挥声律章法,做到了不因辞害意、因声害情、因法度而伤自如。这与一味拟古仿古派走的是不同的创作道路。
语言典雅美固然是《郑欣淼诗词稿》的主体审美特征,但我们还应重视其语言审美风格的多样性,这与主体风格是互补的。作者也有不少诗尤其是早期《雪泥集》《陟高集》两集中的民生纪事诗和亲情友情诗,直抒胸臆,语言浅显通俗,朴素无华。如:
陕南下乡小记
苞米芋头滋味长,促膝烤火话家常。
难忘派饭山深处,借箸同商致富方。
老腔(节选)
秦人尚武烈,秦声自赳赳。若论雄壮者,无出老腔右。开腔全身力,其声屋瓦透。弹拉逐兴高,板凳挥在手。但到动情处,忽作狮子吼。帮腔拉坡声,起伏又悠久。酣畅淋漓际,满台风雷走。每看演出时,观者如醉酒。莫讶太家常,莫嫌近粗陋。
白描直抒,本色流露,用日常语说家常话,别有一种动人之处。即使在这些语言风格的作品里,我们同样会多少感受到蕴含其中的典雅之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典雅美作为东方古典美学的一个审美范畴,外延丰富,不光指语言的典雅、文体的典雅和韵味的典雅,还包括格调的高雅、意境的高雅、情怀的高雅,而这些又与作者的人格个性息息相关。此非本文论述重点。我们相信,郑欣淼先生诗词语言形式和思想感情内容的典雅之美,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举头四海知音在,流水高山不独听!”
(作者系新华社高级编辑、《半月谈》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姚泉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