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德西,藏,四川巴塘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西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银行作家协会会员。昌都作协副主席。
从小生活在金沙江畔,已经习惯枕着江水的波涛声入眠,也许是缘分吧!我又来到昌都这个地处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小城,缘于对江水的情有独钟,我选择住在澜沧江畔。在这个城市生活一晃也有25年了,我也见证了它雄鹰展翅般腾飞的巨变。
在高原最好的运动是散步,很多时候我都喜欢每天上下班走路,喜欢这座小城就是因喜欢它的小和简单,从这个小城的东端走到西端,就是我生活的两点一线。从家到单位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有时和邻居朋友一起出发,路上聊一些各自护肤穿搭心得和一些八卦,半个小时的路程也就近在咫尺;有时独行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段时间是独处最好的时间。
走过长约600米的小巷,巷口就是马草坝大桥,十几步就走到桥中间的位置,右前方直接映入眼帘的是西大桥和澜沧江交汇的天津广场,像船头一样突出来的地理环境跟重庆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的景观有很多相似之处。昌都市区依山而建,城区桥多,水多,山多,被誉为青藏高原的“小重庆”,因此相对其它藏区这里气候要湿润很多,女孩子的皮肤也是很不错的。而后目光穿越江水向上,对面就是昌都强巴林寺,强巴林寺是康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公元1444年建造,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它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土壤层上,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庄严肃穆屹立在朱日台地上,红白相间,金碧辉煌。
而它左上方的小山坡上是天葬台,那里是通向彼岸的渡口,也是生命最后的布施。我总感觉那里的上空会有很多的神灵飘着,那里应该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不管你生前富贵或贫穷,最后都在那里放下所有尊严带着今生的业力离去。每次站在桥上,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一眼有没有桑烟燃起,桑烟袅袅时正有高贵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分离,在秃鹫的带领下进入他新生命的轮回。据说秃鹫是有灵性的,它们往返于尘世和天际之间,与逝者结缘,为亡灵超度。而秃鹫在生命最后一刻用最后一口气腾空几千米飞向太阳,直到太阳灼热的气流把它的躯体消融不留一点痕迹。这样的空中直线距离原来就是生死的距离,放眼望去,总是有敬仰之情浮上我的心头,让我有片刻的心安时刻。生命无常,我们永远无法预见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珍惜当下,唯愿在有限的时光里不留遗憾。
沿着铺有方砖的小路一路向西,澜沧江是这个小城画龙点睛之处,没有这条江这个城市就会少了许多的灵气和生机。弦子的歌词是这样写的:“昌都无城已建城,昌都建在两河间……”从青海三江源头流下来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交汇成澜沧江,然后一路流经云南西双版纳再到缅甸就是湄公河,最后流向太平洋,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我很喜欢水,喜欢西藏的高山流水、山谷里的潺潺溪流、喜欢大理静静的洱海、喜欢乌镇小桥流水,喜欢北京什刹海,还有成都的锦江,我都有兴致坐游船感受一下。不管夏天过林卡还是秋天看景色我都必须要矫情地选择有山有水景色还不错的地方,对水的爱是至深的,没有理由的爱。
过完桥,沿着澜沧江逆行,太阳已经照耀在大地上,不管是哪一季,沐浴在阳光里行走是很惬意的事。这段时间的阳光很柔和,紫外线也不强,阳光照在江面波光粼粼,江水的四季是分明的,江水的汇合之处在春夏总是泾渭分明,一条河成青绿色,一条河成土黄色。两条不同颜色的河流像两条丝绸,毫不纠缠地自顾自向前流淌。再往前越过马草坝大桥就能看到相混相融的壮景。到了冬季10月份,两条河终于纠缠在一起变成一片翠绿。而两条河的腰线会瘦很多,河滩上的礁石和石块就这樣突兀地裸露在河床上。
走到水上广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都会绕道走到广场上两条河汇合的地方,我喜欢感受澜沧江每一季的不同带给我不一样的体会和心情。我站在这里,前方是扎曲,横跨在扎曲上的是“昌都和平解放50周年”时建的天津大桥,代替了以前简陋的吊桥。对面的山便是达玛拉山,汉译就是杜鹃山,是曾经老川藏北线最险恶的路段,海拔4540米,据称有89个急转弯,最险的路倾斜近30度,都说在4500米左右的山脊上盘旋,就和川藏南线的高尔斯山一样,感觉有翻不完的山头,很多时候都快要崩溃,真是佩服在川藏线上跑的驾驶员们。连日积雪、夏季冰雹现象常有,2006年新建了一条妥昌公路,终于避开山高路险的达玛拉山,小城的人们终于松了口气,再也不用走这条路了。翻越达玛拉山,是许多老人想起来都有心理阴影的一条路,不过这座山上曾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恐龙化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恐龙化石考古地。
倚着栏杆心旷神怡,闭眼感受江水流淌的声音。让心在凡尘中得到稍许沉淀,找到最初的自己,让浮躁的心得到稍许的安宁忘记一时的烦恼。偶尔想在记忆里寻找一首诗应景,总是想起《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的美是美到骨子里,带你穿越华夏千年流光,重拾心中诗意和浪漫。站在江边任思绪随风飘散,江水在这里流淌了千年吧!卡若区出土的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遗址,默默地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美丽家园,卡若先民以简陋的工具,克服重重困难,为开发这片富饶的土地而斗争,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卡若文化。无数次我在江边想象,在千年以前一位美丽的姑娘用精美的双体陶罐装满水,婀娜地走在江边,惊艳了时光。我在澜沧江畔等待过朝霞的升起、看着暮霭的余晖、看过江面飘过的漫天飞雪,就这样走过澜沧江的一季又一季,也走过自己的一季又一季,“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些属于青春的梦和回忆都交给澜沧江流走。我的缄默化成水滴留在我的素笺上,缱绻的情怀在江底游走。而有些是带不走的漩涡,它会永远留在这里。在江边我曾写下诗歌《澜沧江的爱情》:
扎曲似康巴汉子桀骜不驯
裹着一袭黄衣
奔跑而至
昂曲似含情女子
柔情嫣然
携着一抹绿雾
款款而来
他们是杂纳荣草原私奔的男女
穿越扎纳日根山,风雨兼程
划过怒放的达玛梅朵
冲破雪域荒芜的风雪
穿越冰与水的质变
多少个365天
迤逦盘桓
穿过流沙的缝隙
相融在期待已久的怀里
热切的喘息
淹没在秃鹫振翅的声音中
多少相思和渴望
积攒了几季的力量
酣畅淋漓
这一刻得到了渲泄的满足
风住尘香花已尽
执手相望
眉黛浅出的歌
在晨雾中渲染而去
妙曼轻盈的舞步
在米拉热巴的鼓声中旋转
他们似天庭滴落的玉琼
洒落藏东化作一颗明珠
深嵌在澜沧江的源头
强巴林寺的诵经声
穿越轮回的坛城
亚东卡的天葬台
升起缕缕的桑烟
澜沧江的爱情
在这里烙印属于康巴的符号
在经幡拂过的古桥上
帘卷西风的身影
绝代惊鸿
不管岸上的这块土地在岁月里沉沉浮浮,在历史的刀光剑影里一闪而过,澜沧江依旧亘古随性地流着。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里说:“一个人可以不热情,不轩昂,一座城市却不可。这就像一头动物体形大了,就需要有一种基本支撑力,既不能失血,又不能断骨,否则就会瘫成一堆,再也无法爬起。热情是城市之血,轩昂是城市之骨。”
昌都这个城小巧精致,但是又绝对地气宇轩昂,有人说康巴汉子走过来就是一座冷峻的山峰,康巴女人走过来就是一座金银的宝库。走在茶马广场的步行街,身边时不时会走过英武俊朗、充满阳刚之气的帅哥和五官精致、棱角分明的美女。据说,当年以亚历山大自居的希特勒,认为除了他的日耳曼人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之外,还有一支人种可以与之媲美,那就是康巴人。他们不仅强悍英武,而且也有精明的头脑,从近代邦达仓到当今八廓街的经商群落处处可见康巴人的身影,因此,也有人称他们是“西藏的犹太人”;在朝圣的路上他们像吉普赛人一样自由不羁同时又执着虔诚,三步一叩首用身体丈量着朝圣的路,经过无数次匍匐叩拜,一步步抵达心中的圣地。昌都这块藏东明珠以他独特的人文风情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昌都曾经属“东女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它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绝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条文明古道,而且可与北方的丝绸之路媲美。隔着历史,我们依然可以倾听到马帮清脆的铃声和赶马汉子爽朗的吆喝声在山谷中响起。
有人说昌都是西藏的“小巴黎”,一提起法国就能想到奢华浪漫,因为法国临街的窗口都会栽满鲜花,很多年前朋友去法国就曾带回她们在窗口栽的花,如今它已经从一株变成好多盆花,年年点缀着我楼台的小花园和办公室。一提起康巴,往往想到的就是剽悍、粗狂,在我看来,康巴人的优雅和浪漫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刻意的。法国红酒作坊的老板,将自己酿造的酒称为自己的寶贝,所以一定要用最好的心情和环境品尝,就算是用纸杯,但那种优雅是不能差的;康巴人对自己酿造的青稞酒同样如此,一定要盛在镶金镶银的木碗里,用无名指优雅地沾三下,敬天敬地敬神明,手指做这样的动作时,康巴人眼里是满满的让你感动的深情和虔诚,像是用双手轻轻捧着最深爱的“阿妈玛雍”,那样的深情会融化所有的时间,那是何等的从容和优雅。时光瞬间在酒杯中摇曳沉淀,缓慢下来就等岁月豪饮,那酒歌就从喉咙里慢慢地流淌出来,惊醒了月亮,静静看着江水流动的吟哦。
昌都,澜沧江畔的小城,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已经和我融为一体。我亦是金沙江畔一粒麦粒,朝着故乡生长的麦粒。终究有一天会飘向弦胡最初拉响的地方。
编辑导语:作者按时间行动轨迹进行动线描述,将我们带入昌都、康巴人的世界里,触景生情,书写了矗立于两江中的古城过往历史,既有情感方面的,也引经据典作为佐证。作品情感真挚,文字质朴。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