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近代报刊拟杜《诸将》刍议

时间:2024-05-04

苏 德

《诸将五首》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创作的政论体组诗,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历代诗家对其评价颇高。仇兆鳌称其 “ 与《秋兴》诗并观 ”;浦起龙更是认为杜甫《诸将》 “ 五诗纯以议论为叙事,吁谟壮彩,与日月争光,出《秋兴》之上 ”。杜诗因其议论时事的慷慨蕴藉,暗含的强烈爱国思想,极易引起动荡乱世中文人们的共鸣。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一系列纷乱,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同时,随着报刊(包括报纸、期刊、杂志等)等近代媒体的发展,报刊逐渐成为近代文艺的主流媒介,于是擅长旧体诗歌的近代文人很少集中刊刻出版自己的作品,而是纷纷投稿于报刊,既可使其迅速流传,又可获取较为丰厚稿酬,一举两得。因此,杜甫《诸将五首》的拟作不断出现在近代报刊上。但囿于材料的匮乏等局限,目前学界对此方面的关注力度较为薄弱。那么,这些拟作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与杜诗的关系如何,其继承与创新何在,摹拟的目的又是什么?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拟作概况

“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祸结兵连,国力受损,人心惶惶,几乎每一次巨大的社会动乱,均有拟杜《诸将》之诗作问世。部分续作也是摹拟原作范式的创作,因此本文所选录的部分续拟杜甫《诸将》之作,如《续杜子美诸将五首之一(庚子)》,也在拟杜《诸将》的讨论范围。近代报刊文学文献浩如烟海,星罗棋布,且部分文献或散佚,或字迹模糊,难以窥其全貌。本文以《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近代报纸数据库》和《民国三十八年前重要剪报数据库》等各大近代报刊数据库为根本,搜采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拟杜《诸将》六十余篇,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状貌。详见下表:

由此可知,近代报刊拟杜《诸将》的诗歌共计62篇,其数量之丰,蔚为大观,而且《诸将》为杜甫最为擅长之七律组诗,拟作确乎不易。可以看出:

第一,近代以来,几乎每一次社会的剧变都有杜甫《诸将》的拟作出现。不论是清末、北洋军阀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拟杜作者多继承杜甫现实主义的史诗风格和精神,以诗歌真实地记录罹乱中的社会状况;且与其他篇幅短小的单篇诗歌相比,《诸将》组诗整体篇幅较长,写实抒情,能更深刻、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

时代清朝末年(1840-1911)作者适菴佚名天虚我生佚名万德尊万德尊万德尊万德尊伯翔蒋绍由王梦湘刊载时间1889年1897年1900年1902年1908年1908年1908年1908年1908年1909年1909年来源《新社》第4期第1页《益闻录》第1689期第308页《著作林》第6期第32-33页《政艺通报》第5期第2页《南洋兵事杂志》第21期第1页《南洋兵事杂志》第23期第1页《南洋兵事杂志》第24期第1-2页《南洋兵事杂志》第25期第1-2页《牖报》第8期第107页《国学萃编》第4期第14-15页《国学萃编》第25期第3页汪梅村1909年《国学萃编》第2期第4-5页北洋军时期(1912-1928)梦华佚名佚名李稷勋佚名大槃山人严觉之恂子毕醰甫吴恭亨佚名楼巍佚名薛单薛单李子波若无桃源谚仙云梅佚名王梅璩包树棠作品拟老杜诸将(乙丑正月二十日作)拟杜甫诸将五首原韵次杜工部诸将韵(时在己亥)湖海感事诗(诸将五首·甲午)前诸将五首(旧作)后诸将五首(今作)历代诸将(未完)历代诸将(十五首)拟杜少陵诸将五首拟少陵诸将拟老杜诸将六首和杜集诸将秋兴北征诸作(庚申书愤七律四首怀旧诗十五首)诸将用杜工部韵续杜子美诸将五首之一(庚子)诸将拟少陵诸将十一首岁暮感怀拟少陵诸将二首诸将十一首诸将十章拟杜工部诸将用原韵拟杜诸将(四律)诸将五首诸将五首诸将用杜甫诸将前二首韵和杜甫诸将五首即步原韵诸将二诸将拟老杜诸将(暑假时作步又青韵)诸将诸将诸将诸将诸将岁暮仿少陵诸将五首留别及门王氏姊弟前感事用杜诸将均(笔者按,当作韵)五首1909年1911年1912年1912年1914年1915年1916年1918年1918年1919年1919年1920年1921年1921年1921年1925年1925年1925年1925年1925年1926年1929年1929年《南洋兵事杂志》第33期第3-4页《常报》第1期第35页《陆军学会军事月报》第2期第4页《新纪元星期报》第5期第67-69页《游戏杂志》第5期第3页《小说月报(上海1910)》第6卷第5期第4-5页《大中华》第2卷第6期第2-4页《文友社第二支部月刊》第13期第2页《秋声》第5期第4-5页《南社》第21期第17-18页《湖南》第1卷第2期第64-65页《唯是》第3期9-10页《同南》第10期第133-134页《忧乐杂志》第2期第20-21页《忧乐杂志》第1期20-22页《青年镜》第44期第50页《益智月刊(嘉定)》第23期第1版《益智月刊(嘉定)》第23期第1版《益智月刊(嘉定)》第23期第1版《益智月刊(嘉定)》第23期第1版《青年镜》第46期第45页《紫罗兰》第3卷第22期第5-6页《厦大集美国专学生会季刊》第1期第132页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田边松坡郑雪耘伯言徐公修潘清佚名侠堪陈中岳佚名朱尔翔墨西退舟退舟方彦章萧禀原卢质石一参苍石老人白水袁樾栋黄昌年易克新刘冰研伯商吴本基佚名佚名壬申新年偶感五章用老杜诸将诗韵(节三)感事五首用杜工部诸将韵(沪战前作)书事用少陵诸将韵感时五首用杜工部诸将韵感事五首用杜少陵诸将韵旧体诗诸将拟杜拟少陵诸将拟少陵诸将也是诸将(套杜诗)奉和童君圣功用杜工部诸将韵感时(五首)癸酉杂感用杜陵诸将五首韵诸将诸将步杜工部诸将五首之二拟诸将五首用杜韵拟杜甫诸将五首拟杜甫诸将五首拟杜老诸将五首原韵和苍石山人拟杜甫诸将五首元韵拟杜工部诸将五首(谨依原韵)拟杜工部诸将五首拟杜工部诸将五首韵诸将五首次工部元韵(并序)诸将六首拟杜工部诸将五首(光绪庚子年作)拟诸将(作于民国二十九年秋)辛亥纪事(用杜工部诸将五首韵)1932年1932年1932年1932年1932年1933年1933年1933年1934年1934年1935年1935年1935年1936年1936年1936年1936年1936年1936年1937年1937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39年1940年1941年《辽东诗坛》第77期第37-38页《潮州旅沪同乡会特刊》第2期第115-116页《西南周报》第1卷第4期第25页《虞社》第181期第18-19页《虞社》第184期第35-36页《长风(上海1933)》第1卷第3期第12-13页《北洋画报》第19卷第910期第1页《虞社》第195期第12页《文通》第3卷第53期第14页《民智月报》第3卷第11期第27页《省衡女中》第14期第4-5页《正中》第1卷第11期第73页《正中》第1卷第12期第61页《皖声(上海1936)》第1期第45页《河南政治》第6卷第2期第1-2页《湖南大学季刊》第2卷第2期第159-160页《湖南大学季刊》第2卷第2期第159页《国光杂志》第14期第83-84页《国光杂志》第14期第84-85页《船山学报(长沙1915)》第13期第38-39页《船山学报(长沙1915)》第13期第37页《船山学报(长沙1915)》第13期第20-21页《民族诗坛》第2卷第1期第43-45页《时事月报》第21卷第6期第178页《贵州文献季刊》第2-3期第211-212页《辛亥月刊》创刊号第31页《警声》第2卷第7期第78页

第二,近代报刊拟杜《诸将》的摹拟之迹较为明显。首先,就组式来说,各拟作多为五首一组,远述良人,近讽时事,与原作相同。其次,从标题和序言来看,多数拟作明确提到是为拟杜《诸将》而作,其内容、思想、语言等方面,也多有杜诗的影子,甚至还有白水、萧禀原、方彦章、恂子等二十余位作者次韵(步韵)杜诗。

第三,《诸将》拟作的读者覆盖群体较为广泛。从登载报刊来看,拟杜《诸将》出现在各类近代报刊中,有时事政治杂志,如《南洋兵事杂志》《陆军学会军事月报》《牖报》《河南政治》等;有文学艺术杂志,如《民族诗坛》《小说月报》《辽东诗坛》《虞社》等;有学术理论杂志,如《船山学报》《贵州文献季刊》《唯是》等;有信息文摘类,如《益闻录》《著作林》《政艺通报》《西南周报》等;还有游戏文娱杂志,如《游戏杂志》《忧乐杂志》《青年镜》《北洋画报》等。

二、继承与创新

“ 对于拟作而言,拟而不变,则无异抄袭;变而不复,则难以视为拟 ”。唐代刘知幾《史通·模拟》把 “ 模拟之体 ” 分为两类,一为 “ 貌同而心异 ” ,一为 “ 貌异而心同 ” ,他认为 “ 盖貌异而心同者,模拟之上也;貌同而心异者,模拟之下也 ”。韩愈亦云: “ 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可见,摹拟之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本文从继承与创新两个角度对近代报刊拟杜《诸将》进行审视与考察。

(一)继承

近代报刊拟杜《诸将》对杜甫原作的继承是多方面的,如沉郁的诗风,爱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声律对仗,格律严谨,善于用典等,这些一目了然,毋庸赘言。以下仅从主题、诗史笔法和语言三个方面粗陈概况。

1.主题

杜甫《诸将》围绕安史之乱以来的军政大事而发,指出天宝以来国家烽鼓不息的原因,讽刺朝廷武官的平庸无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境况。上述图表中的拟杜《诸将》不同程度地继承了这一主题,将叙事和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以署名为 “ 天虚我生 ” 的作者刊登在《著作林》1900年第6期的《感咏:次杜工部诸将韵(时在己亥)》为例。其一云: “ 岩岩百二古河山,六国凭陵敢叩关。风雨殽幽秦晋会,烽烟朔漠汉唐间。西方帽簇闲云白,东海波沉战血殷。南宋小朝今复见,忧时壮士莫欢颜。 ” 远述秦晋汉唐时期的烽烟变乱,而此时清廷所处之现状与秦晋汉唐无异。这与杜诗的 “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 相类。 “ 南宋小朝今复见 ” 一句更是清廷懦弱无能的真实写照。其二云: “ 朔方空筑受降城,绝塞风云偃汉旌。未见甘泉传捷报,坐看向戍策弭兵。楚江赤壁今非昔,禹域黄河浊不清。忧甚乾坤翻更覆,中天会望泰阶平。 ” 承接上首战国纷乱、匈奴侵汉之事,借助向戌弭兵会盟的史实,讽刺清廷弃战议和,与杜诗 “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 指责代宗无能相同。其三云: “ 跳梁小丑警传烽,抚剿天书下九重。瓯脱穷边荒禹甸,陆沉郡县隘秦封。关中秋戍难容撤,海上冬漕未缺供。境衍三边原沃土,引渠谁复继司农。 ” 紧接前首叙写天下大乱,掌权者无力保全国民,中底层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其四云: “ 龙旂沧海只孤标,兵气漫天未易销。猛虎负隅何逐逐,飞鲸破浪总寥寥。纵横列国成争鹿,粉饰承平尚贡貂。终古英雄淘未了,河流鸣咽吊前朝。 ” 颈联指出前文百姓民不聊生,而朝廷仍欲粉饰太平,王公士族豪奢无度之境况。尾联 “ 鸣咽吊前朝 ” ,实则是对当朝的哀吊。其五云: “ 苍然秋色入关来,护落神州信可哀。十九年中苏武节,三千里外李陵台。匈奴异俗犹羶酪,壮士豪情只酒杯。不见夷吾空怅恨,于今江左久无材。 ” 赞颂苏武、李陵一样的人才,哀叹现今没有保卫国家的良才,显然借鉴杜诗 “ 指责蜀将平庸,称赞严武英才 ” 的议论结构。

1932年1月12日,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锦州,至此,东三省全境沦陷。徐公修惊闻恶讯,义愤填膺,于《虞社》第181期刊登《感时五首用杜工部诸将韵》。面对千疮百孔的河山,作者直问 “ 王气而今尽白山,谁能杀敌出榆关 ” 。国民政府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让守城将士徒自流血牺牲,徐公修讽刺其过于厚颜无耻: “ 五夜战场燐化碧,三边漂杵血流殷。拥兵不救危亡痛,偷息燕都太厚颜。 ” 在日寇猖獗、旌旗易色之时,作者痛斥当权者争名逐利, “ 争奈披猖东国寇,不加抵抗朔方兵。 ” 同时渴望将士们早日驱除外患: “ 安得羿弓来射日,收回三省庆升平。 ” 前方战事吃紧,灾荒又随之而来, “ 年荒时难逼人来,百万生灵死可哀 ” 。但政府高层人员仍尸位素餐,奢靡无度, “ 妖氛遍地张青犊,贵胄欢场拥紫貂 ” ,于是作者发出民族危急存亡的呐喊,希望当局能以邻为鉴,及时觉醒, “ 肯蹈朝鲜亡国耻,平倭端赖出奇材 ” ,这既是拟杜《诸将》的中心论点,也是作者对 “ 九一八事变 ” 以来国家动荡的愤慨。总的来说,徐诗在主题上仍承袭杜诗,在叙述和议论中蕴夹着作者政论性质的批判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整体而言,清末民初的拟作呼吁和平、期望新政;北洋军阀时期的拟作哀叹生民罹乱;抗日战争等民族危亡时期的拟作涌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可以窥见,近代报刊拟杜《诸将》在主题方面效仿原作,深得杜诗精髓,较为典型。类似的例子还有汪梅村、郑雪耘、梦华、伯言、朱尔翔以及部分佚名作家的拟杜作品,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2.诗史笔法

唐代孟棨称杜诗为 “ 诗史 ”,关注点在于其诗真切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杜甫以饱含深情的诗笔抒写了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创作了许多诗史名作,《诸将》便是其中之一。近代报刊多数拟杜《诸将》也继承了杜诗诗史笔法,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以诗载史,用饱蘸浓情的笔调,揭示近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1909年《国学萃编》第4期刊载蒋师辙的《拟少陵诸将》,编者按: “ 蒋绍由(师辙)《青溪词钞》风格甚高,且多感愤时事,不愧少陵诗史之遗,余爱其《拟杜诸将五首》,今录于左。 ”诗云:

当代深源负盛名,节旄骤拥气纵横。早闻眼底空流辈,自是胸中富甲兵。防海貔貅方养锐,逼人蛟鳄太无情。横流十万生民血,化作秋涛有怒声。

雄师出塞荡烽烟,失律庞参引退年。到处望君如望岁,本来依汉等依天。并兼势遏莎车横,斩捕功推骠骑先。门户朱维须扞蔽,不徒字小奋戈铤。

天讨东南挞伐张,凿门元老荷恩光。经年狡寇猖狂甚,半壁严疆控驭长。早是据鞍矜矍铄,未妨拥节暂迥翔。健儿怅下夸身手,小队弓刀气自扬。

沧瀛黑子叹孤悬,开府虚崇阃外权。敌舰乘风如使马,将台倚雾看飞鸢。危疆搏战疮频裹,诸道声援壁自坚。毕竟赢师雄一帜,长城遥峙海云边。

雄关南去阵如云,壁垒多时掩恶氛。齐溃须防九节度,无功已愧五将军。声威自古资专阃,智略何人迥出群。抟景漫言真劲敌,舆尸早岁记频闻。

蒋诗虽然不是直接记录时事,而是书写一己之慨,喟叹自古而今的诸将功过。由于蒋氏本人正处于时局动荡之中,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因此,从蒋诗的嗟叹里,仍然可以感受到彼时整体社会环境下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从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的角度来说,蒋绍由拟杜《诸将》也具有诗史的意义。

除此之外,近代报刊也有不少直接记录战争史实、兼具时事新闻性质的拟杜《诸将》诗作。比如记录太平天国运动的就有《拟老杜诸将(乙丑正月二十日作)》《适庵以诸将诗见示愧未能和赋呈一律》等,记录淞沪抗战的有《书事用少陵诸将韵》《感时五首用杜工部诸将韵》《旧体诗诸将拟杜》等,记录长城抗战(潘家口、喜峰口战役)的有朱尔翔的《奉和童君圣功用杜工部诸将韵感时(五首)》、侠堪的《拟少陵诸将》等,记录护国运动的有吴恭亨的《诸将五首》等。

3.语言

(1)长安八代旧河山,险绝雄图百二关。胡骑金戈惊阙下,汉陵玉碗落人间。(杨)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杜)

(2)朔方曾筑受降城,破虏惊看节使旌。恃险哥舒寻失律,出车房琯枉谈兵。三边此日戎心启,九道何人将令清。一代元戎推郭李,重扶日月庆升平。(杨)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杜)

(3)洛下欣闻已熄烽,旧时宫阙失重重。从龙将士方承宠,汗马功勋待锡封。海内用兵犹未息,关中转饷问谁供。由来足用资储蓄,陇上屯田务劝农。(杨)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杜)

(4)间关跋涉蜀中来,猿啸鹃啼剧可哀。严镇勋名筹笔驿,韦皋心事望京台。草堂曾喜星临部,莲幕频邀月举杯。剑阁倚天资锁钥,纪功还仗勒铭才。(杨)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杜)

两相对比,杨诗第二首 “ 朔方曾筑受降城,破虏惊看节使旌 ” 句与杜诗 “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 均是回顾汉军雄踞边关,敌人不敢轻易来犯。杨诗第三首 “ 洛下欣闻已熄烽,旧时宫阙失重重 ” 句与杜诗 “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 均是描写战火暂熄,国力损耗严重。杨诗第四首 “ 间关跋涉蜀中来,猿啸鹃啼剧可哀 ” 与杜诗 “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 均是借景抒情,饱含哀叹之意。两者不仅语气相承、语义相通,又因是原韵之作,作者将无法直率倾吐之心声借喻于杜诗之中,以古讽今。杨步云之拟作还直接化用杜诗,如 “ 玉碗落人间 ” “ 望京台 ” 等,可谓形神具至。

此外,又如石一参《拟杜甫诸将五首》 “ 南疆千载苦狼烽,又入秦关百二重 ” 、佚名《辛亥纪事用杜工部诸将五首》 “ 安危须仗济时材 ” 等部分句子几乎完全套用杜诗,承袭之迹,可见一斑。

(二)创新

自古以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始终都是士人学子的中心任务。近代报刊拟赋作品的作者多为 “ 八股遗老 ” 和新式知识分子,其拟作目的或有不同,但在创作形式上,他们力图创新。尤其是在结构和体裁、语言两个方面,别出机杼,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1.结构和体裁

结构安排方面,拟作亦有创新,并不亦步亦趋。首先,杜甫《诸将》为五首一组的组诗,近代报刊拟杜《诸将》却不拘于此,多至十几首一组,少至一首一组。如李稷勋《诸将十一首》为十一首一组,伯商《诸将六首》为六首一组,梦华《诸将(用杜工部韵)》为四首一组,雪梅《诸将》为一首一组。其次,在体裁方面,杜甫《诸将》为七言律诗,近代报刊拟作部分篇目虽拟题而作,但在体裁的选择上并不完全袭人故智,如1916年《大中华》第2卷第6期刊载严觉之的《诸将十章》(其一),就是六联十二句的五言长律: “ 诸将尚高勋,六合皆侯王。丈夫事明主,不尔同贱氓。一龙欲上天,浮云亦飞扬。昏暮龙渐堕,白日无晶光。沉沉三海子,须臾变沧桑。赖兹北户锁,幸免南巢亡。 ” 严诗在主题和风格上与杜诗一脉相承,但在表达形式上另有蹊径,五言句式使其更为精简,韵律美妙,沉静而深远,此盖刘知幾所谓 “ 貌异而心同者 ” 。

2.语言

狂飚将倒半枯桐,古国槐安尚梦中。塞北已归基督将,关东独逞大王风。地争蜗角心何黑,民化鹃魂血溅红。战罢连天尚烽火,早携我爱入房栊。

誓杀同胞不顾身,腥羶遍地逼胡尘。虎狼入室甘为伥,鹬蚌相持不让人。赤化渐教濡北国,黄图恐要献西宾。未知兵役饥荒后,医国谁能使转春。

那有灵犀可辟邪,关东杀气若朝霞。乱余时疫难防虎,海上官军尚集鸦。兵食已无诸葛菜,侯门肯种邵平瓜。秋风将到饥鸿泣,麦瓮存粮有几家。

熊罴诸将尚桓桓,羊胃羊头一例看。丘八太爷催命急,瘪三麻子逼人寒。过江名士多于鲫,滑脚将军不及餐。书画米船东渡后(苏齐军过,凡书画金石藏书之值价者,均择尤掠去),仓箱尽罄况绫纨。

三、近代报刊拟杜《诸将》的创作缘由

近代报刊拟杜《诸将》之所以大量刊载,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议论为诗,发声陈情

(二)近代报刊业的空前繁荣

(三)近代稿酬制度的影响

(四)近代 “ 言论自由 ” 思想的促进

明清以来,君主专制愈演愈烈,文字狱层见迭出,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受政治的禁锢颇为深刻。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极大地传播了新思想和新文化,打破了钳制国民言论自由的牢笼。当时人在面对类似的内忧外患时,不但拟杜诗以抒怨情,而且敢于明目张胆地批判时将的失职,如1919年《湖南》第1卷第2期刊载署名 “ 悔晦 ” 的《诸将五首》诗云: “ 逃帅纷纷污节銊,列城荡荡抉篱藩。……裂土称雄各一方,无端兄弟阋于墙。十闽去夺三军帅,四蜀今成百战场。壮马强兵互儿戏,同舟敌国殆天亡。萁然豆泣相煎急,按剑都忘人在旁。 ” 以较大篇幅叙述讨袁以来军阀混战的情形,名为讨贼,实则各怀鬼胎,为己谋利;1932年徐公修在《虞社》第181期刊诗云: “ 狡谋夜袭沈阳城,变色纷飘异域旌。争奈披猖东国寇,不加抵抗朔方兵。 ” 公开指责东北军的不抵抗行为,其嘲讽程度不亚于杜甫《诸将五首》。可以说,近代言论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近代报刊拟杜《诸将》的刊载和发行。同时,近代报刊的发展和繁荣,也为近代先进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宣传平台。

四、结语

近代报刊拟杜《诸将》依托报纸、杂志等 “ 新 ” 媒体,议论成诗,针砭时弊,时代特点鲜明。其创作目的与时代发展不无关联,传统的发声陈情和近代报刊的繁荣、近代稿酬制度的完善、近代言论自由思想等因素共同催生了拟杜《诸将》在近代报刊上的广泛刊行。拟作在创作上继承杜诗体式与风貌的同时,又在结构和体裁、语言等方面有所创新,叙述情真意切,言浅意深,部分观点颇具深度,见解独到,是研究近代社会的珍贵文献。

注释:

①(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131页。

②(清)浦起龙撰:《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50页。

③关于 “ 近代 ” 的概念,学界说法不一,本文以《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1850-1952)》所据起止时间为是。

④(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释:《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03页。

⑤赵俊波:《近代拟〈哀江南赋〉浅论》,《中国韵文学刊》2020年第1期,第114页。

⑥(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21-222页。

⑦卞孝萱、张清华编选:《韩愈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311页。

⑧唐代孟棨《本事诗》云: “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 (唐)孟棨著,董希平、程艳梅、王思静评注:《本事诗》,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页。

⑨蒋师辙:《拟少陵诸将》,《国学萃编》1909年第4期,第14-15页。

⑩屈万里:《诗经诠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