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个人的文学行走

时间:2024-05-04

娄喜雨

上初中时,我就有了理想:作家!可谓少年壮志。

因爱好文学而偏科。有一次,化学仅考了35分。所以,那时的我,在班上,乃至在整个学校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男生。初三那年,因成绩不好,班主任从不点我的名,连我最后一段时间的缺席(我在家自习)也不过问。记得老师有一次发动学生写挑战书。许多同学都写了,说长大了要干什么,有的说做科学家,有的说做数学家,有的说做建筑学家……因为我是一个差生,所以保持着沉默。从文之初,我就很少张扬。发明飞机的人说,会说话的鸟儿是飞不高的!而我自学文学,原因:①给家里省钱。因为我那时自立心很强,不想给当农民的父母增加负担。②想成为作家,完全可以自学。③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兴趣。至今,我都不明白一个学生干吗要学那么多东西。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习必须寻找聚焦点;倘学而不用,何益?

1987年7月,我参加了中考。8月初,同学们相约着去学校看分数。我没去,也不想知道。后来,据一位同学说我仅考了四百多分。9月初,我拒绝了复习(那时有许多落榜生都进了复习班),也拒绝拜师学艺,而是选择在家自学——从一个初中生到一位作家,这个过程就是一次长征,一次一个人的艰难行走!可以说,我一个人的长征就从那儿开始了。

那时,首先家里人不理解,因为我是以叛逆面目出现在那个偏僻的乡村。父母系文盲,骂也罢,怨也罢,已无可奈何。忙时,我干活;一有时间,就缩在“牢洞”里。如今,城里的姑母就夸我能上能下。只要有钱,我就去买书。在那个容易“动荡”的年龄,我从未用钱给自己买穿的、吃的。一个长大了可以结婚的青年出门行走时还没有一套像样的衣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98年我第一次走进市文联。一个为理想而苦苦奋斗的青年,其前期阶段的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挣钱,我在建筑工地打过小工,在化肥厂储运车间做过民工。在此,说说当民工的一段生活吧。那时,月薪64元。早上在食堂里吃,中、晚自带饭盒在车间蒸饭箱里蒸饭;住在民工房里,一个房间4张床。为了省钱,更多时候从家里带腌菜。民工的工作除了一年一度的大修,其余时间的事并不多。没事时,我们在休息室待命。休息室里,别人扯淡,我一有时间就读书。当然,不能让负责民工的头头沈××发现。道理很简单:这不是让你读书的地方。在此说明:像我这样的小民工,是受像沈××这样的势利者歧视的。上班: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中午午休两小时。从厂里到集贤路新华书店,骑自行车只需十几分钟。所以,只要是晴天,我放下饭盒就往书店里赶。书店开架,没钱买书,但可以进去装作买书的样子看书。进入书店,我熟门熟路去社会科学的隔里看我要看的书。记得一本《现代汉语》,不过1.35元,我跑了几天才将它看完。时间到了(父亲将他的钟山表给了我),我又忙往回赶。回到厂里,趁闲将看到的内容简明扼要写成笔记。这种读书方法一直持续到离开了化肥厂。其实,厂里有图书馆。我曾试探着向沈××询问,他白了一眼理也不理,仿佛在说,那是像你这样的人去的吗?在此赘言,那时石化厂少数本地工人很坏,相反,外来的工人(大多是上海人)对民工却能平等相待。有一次,我出厂门时,沈××还对我审查过,以为我所带的饭盒装了尿素。那是我第一次被人当作贼。我回答很沉着,之后静静地从他面前走了过去……涉世之初,在感受人心冷漠的同时,我也得到了民工组几位长者的关心与爱护,比如汪家礼(家住联盟村)等其他几位我已忘记了姓名的长者。因为我年龄小,个头不高,一些重活他们总是替我们几个小的干。比如拖板车,他们总是掌车把,我们几个小的仅仅在后面推推而已,而彼此的报酬却是一样的。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第一个月的工资下来时,我第一次花6元钱在衣摊上买了一条海中蓝色裤子。回到民工宿舍,我还念叨:6元钱,一条裤腿值3元钱。而我的一位工友却不管这些,用所有的钱买了一件不错的皮夹克。那时每月虽只有64元,可是值钱!正式工月薪也不过150元。除了给自己留下生活费,余下的我全交给急等着用钱的父母。在那个时期所购的书籍里,我常用笔写上一段小字说明当时的窘况。现在,每每看到这些文字,我都不愿回忆过去。

与现在的学生相比,那时我哪有读书的条件呢?我曾语重心长地告诉身边的孩子:那时不能等!其实,许多事你都不能等,一等,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从你身边溜过去了。时间不等人,你要做的,必须紧紧抓住每一天!每年从各个大学文学院毕业的人数以万计,可最终成为作家的能有多少?有人认为搞文学清苦,等我有钱了再说,可是等你有钱了,时光却已经将你抛弃了。

每当温习过去所写的笔记,我笑我学习上的愚笨。可是想一想,那时不那么做,能有第二种方法吗?1995年,我走入市图书馆,办了三张借书证。进修期间,我几乎将馆内所存的文学类书籍全借阅了。在此,我要感谢市图书馆对我的帮助!所阅之书,价值几千,如今上涨,恐怕已值几万了。我,一位没有多少收入的青年,哪有那么多钱买书呢?

……

这就是我30岁前的一段成长历程。如今,我虽已在《大家》《广州文艺》《雨花》《西部》等杂志发表了近百篇作品(主要是小说),但我感到,此生,除了哪天进了方匣子,我都在长征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