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公元1986年。
或许算不上是个特殊的年份,但对于伊犁河谷的尼勒克县来说,对于尼勒克县的各族干部群众来说,却是不平常的一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尼勒克县人均纯收入307元,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是喜是悲?喀什河涛声依旧,没有回应;唐布拉烟雨依旧,没有答案。
对于尼勒克县,这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是充分利用国家的扶贫资金,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早日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还是躺在贫困县这个舒适的温床上,不思进取,伸手等靠要,牢牢抓住贫困县这顶帽子?这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尼勒克系蒙古语,意为“希望、新生命”。而如今在把希望变为现实,让新生命茁壮成长的机遇面前,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忍辱负重,迎接挑战,把早日摘掉贫困县帽子作为奋斗目标。从此,一届届县委、县政府都将改变贫穷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生活,当成是立下的诺言,付诸的行动,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一点点一滴滴缩小着差距,一截截一步步接近着目标。
终于,希望呈现在眼前,新生命光彩照人。随着全国扶贫脱贫力度的加大,尼勒克县坚决按照党中央和***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累计实现7090户26857人如期脱贫,30个贫困村达标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20.07%降为0。2017年10月,尼勒克县提出摘帽申请,2018年7月国家第三方评估组对尼勒克县脱贫退出开展评估验收,2018年9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尼勒克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7月迎来脱贫攻坚大普查。至此,尼勒克县以全新的风姿、17万各族群众以高昂的风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1
十月的尼勒克,秋意正浓,阳光铺洒在收获的大地上,一片金辉。乡村道路上,车水马龙,农户庭院,果实惹眼。科古尔琴山峰银光闪耀,喀什河水舒缓吟唱,一切都显得那样祥和,那么温暖。放眼望去,在街区,在巷道,那一面面鲜艳的国旗,令人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只有祖国的强盛,才能有眼前安居乐业的幸福景象。
这是10月9日,小车在加哈乌拉斯台乡北山坡弯曲的路上行驶着。苏布台乡、喀拉苏乡和加哈乌拉斯台乡称为尼勒克的西三乡,也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乡。资料显示,2020年前,西三乡9128户34041人,其中贫困户人口3414户13390人,占全县贫困户人口的48%。西三乡沿315线一字排开,像是三个“难兄难弟”,这里因缺水耕地大多是旱田,环境决定了要靠天吃饭。旱田地产量低,如果遇上风调雨顺,好在能解决个温饱问题;假如这一年天旱雨水少,连种子都收不回来。牧业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境遇,旱年收不上草,便意味着牲畜过冬的饲料无法解决,只能忍痛割爱,在价格最不如意的时候把牲畜处理一大批。一年又一年,等来的仍是无法摆脱的现状。虽然县里多年来对西三乡在各方面予以了倾斜,但由于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贫困仍困扰着西三乡的农牧民。不过,县委和县政府及西三乡的各族干部群众,从未停下过向贫困宣战的脚步,从未向困难低头,告别贫困,走向幸福的决心从未動摇过。
而今天贫困已不再是西三乡的代名词,不论你随意走进一个村庄,一条巷道,一户人家,都会给你一个惊喜: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巷道里,红顶屋、小洋楼和别具特色的别墅,令人目不暇接。但最为触动内心的,是那一张张洋溢着自豪、满足、感恩、幸福的笑脸,这是精神,这是力量,这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更是创造奇迹的源泉。小车终于沿着山路爬上了一个高坡,视野中的山脚下出现了一个绿树环绕的村庄,这就是我们要到达的目的地——库克拜村。
小车继续沿着弯曲的山路向山下行驶,速度快多了。虽然是山路,但铺上了柏油,车子行驶很平稳。库克拜村离乡政府所在地三十多公里,原来是加哈乌拉斯台乡有名的贫困村,全村382户1319人,贫困户有244户979人。可想而知,这个村子过去是个怎样的面貌。那么,现在它又会嬗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模样呢?我极力地想象着。还没等想出个头绪来,车子已驶入一条整洁的巷子里。
柏油路面干净而平整,路两边是整齐的果树、杏树和杨树,流行的红色屋顶、灰色屋顶的院落,构成了一幅现代气息的生活图景,让这个远离城市、处在大山里的村庄,有了一种神秘或者世外桃源般的色彩。想找一点过去的痕迹,结果一无所获,只能从人们的回忆中感受了。村党支部书记李金生来这里任职已七年了,完全变成了一个农民,说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他很自豪地说:“我见证了库克拜村的巨大变化。”
我们随意走进了一个庭院。主人叫艾勒哈孜·依斯哈克,哈萨克族,今年49岁。房子装修得像楼房一样,地上铺的瓷砖,白色的墙显得清爽,屋顶是扣板,客厅摆着沙发、方桌,两个卧室里分别布置着床和用木板搭的炕,还有厨房和一个浴室。问及过去住什么样的房子时,艾勒哈孜叹口气摇着头说:“全村基本上都是土打墙的房子,夏天遇上下雨天房子就漏,因为离乡里远,连塑料布都买不上。冬天屋里冷,旧房子四处透风,没有煤烧,就是有钱买上煤,也拉不进来,路被雪封堵了,车进不来。”他说到这里停下来,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那些艰难日子里。整个冬天几个月,一个村被雪封堵,与外界无法联系,又没有电,那是怎样的处境和漫长的煎熬啊!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屋里,一片温暖。见我称赞他的房子漂亮时,艾勒哈孜满面笑容地说:“要说这房子,还得提一提县委周书记,那是2014年,为了让村里的百姓住上新房子,县委书记周立新自己带头拿出了1万5千元,其他县上领导也都拿了钱,帮助带动老百姓盖新房,那一年全村共有120家建了新房子,我这房子政府补贴了2万4千元,听说政府共拿出了几百万元呢。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过去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艾勒哈孜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村里上班,试用期每月2000元工资,小儿子从伊犁卫校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实习,他自己有公益性岗位,月工资800元,加上联户长补贴200元,每月1000元,家里有5匹马,4头牛、15只羊,有自己的草料地。这时,他的妻子努热伊曼·马吾林回来了。李金生用哈语问她今年院里种的菜收入多少,她伸出两个指头,乐得合不上嘴:“两千块,两千块!”
大家都笑了起来,村支书李金生一边用哈语同主人开着玩笑一边介绍道:“过去除了房子差外,重要的是没有电,缺水,全村都喝涝坝水,人畜共饮,加上路难行,摆脱贫困难度大。自2014年开始旧房改造,到2016年修通修好了外出的路,通上了电,用上了自来水,新建了学校、卫生所,库克拜在政府的帮助下旧貌换新颜了。但住上新房子仅仅是第一步,怎样拓宽和寻找增收的路子,这是老百姓走向富裕的关键点。我发现村里每家每户的大院子杂草丛生,询问为什么不种菜发展庭院经济,回答是不会种,有的说这里种不成菜。于是从2015年起,村里先引导4家牧民种菜,第一年成功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在庭院里种菜,由于上的是农家肥,绿色安全,菜基本上都被上门收购走了。”怪不得艾勒哈孜的妻子很兴奋,在自家院里劳动一番就能挣上2000元,的确是她从未想到过的事。
走在平坦的路上,陪同我们采访的乡干部麦合拉古丽感慨地说:“我就出生在库克拜,记忆中存留的不仅仅是贫穷,更深刻的是村里的路,晴天路上是厚厚的土,雨天路上是泥巴,人们无法穿新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穿的是胶鞋和雨鞋。过去,冬天雪大封路出不去,夏天发洪水路断也出不去,现在多好呀,我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
是的,我們赶上了一个美好的时代。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经过严冬的百灵鸟,最知春天的温暖。库克拜的村民们,最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有一句话常常挂在他们的嘴边:党和政府引领我们走上了新生活,感念之情时刻铭记在心。而村民阿黑哈提·努达吾列提,却把身边的变化写在一首首诗里。过了而立之年的阿黑哈提,是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称得上是一位农民诗人。在他热腾腾的屋里,他拿出哈萨克文的《曙光》《伊犁河》杂志,上面有他的诗歌。当问起阿黑哈提所写诗歌的内容时,他若有所思地说:“家乡的过去贫穷落后,我也经历了贫困的生活,那时候常常想,家乡的面貌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呀!没想到,几年的功夫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像是做梦一样。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乡亲们真诚的笑脸,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阿黑哈提如今已创作了二百多首诗,大都以表现家乡的变化,歌唱新生活为主题。遗憾的是,因为没有翻译,没能读到他的诗。不过,我们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心愿是相同的:明天更美好!
喀拉苏乡的吐普辛,是个扶贫搬迁点,离乡政府约三十多公里。小车也是沿着北山弯曲的路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右边行驶。今年雨水少,山坡上光秃秃的,满眼的土黄色,唯有黑色的路面不断延伸,像滚动的河水,显得很耀眼。进入整齐划一的小村后,一条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吐普辛扶贫点从山里搬迁出来的牧民有40户169人。这里几乎就在山脚下,视线的远处是科古尔琴山,峰顶白雪皑皑,视线再往下移便是旱田和草场。这是国家投资的项目,2015年实施,2017年搬过来,搬迁户不掏一分钱,每户住房按标准建设,可谓是拎包入住。房屋、院落、道路完全按标准化设计建设,每家7分地,房屋按照楼房的结构设计,三口人70平方米,三口人以上80平方米,有供暖气的小锅炉,布局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洗浴),从大门到屋前是硬化路面。每家每户都是统一的铁大门,统一的改造厕所,统一的铁皮养鸡小屋。巷道两边是防渗渠,渠边是紫红色的美化铁栏杆,每家门前种有十余棵果树,院内种的是树上干杏,还留有种菜的空地。3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巴合提·卡玛加依介绍说,2017年前这里的40户牧民住在3公里外的喀拉巴斯套村,生活环境恶劣,冬天大雪封山,出不来,夏天如遇上大雨,随时都有山洪的威胁。乡宣传干事小段说,2016年他还来这里参加过抗洪。平常,村里人要出来办事,先步行到吐普辛,再坐车到乡上,如果没碰上车,只好望天兴叹。
每家每户都一样,对外人来说看不出区别。我们走进了大门敞开的一家院落,男主人叫阿不都热西提,他外出打工还没回来,女主人古丽巴汗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里。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张方桌,配有四把椅子,还有一排沙发。在交谈中得知,他们家牲畜让别人代牧,丈夫由村里联系打工,冬天喂养牲畜,村里给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1080元工资,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当问她现在的生活时,古丽巴汗笑得很灿烂:“过去在山里,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冷,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现在太好了,门前有卫生院,上学的孩子由线路车接送,还建了幼儿园,全部免费。有那么一阵子,我真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说完她笑了起来。阳光射进屋里,亮亮堂堂,窗台上的五盆花,开得正艳,给屋里又增添了一分色彩。我对巴哈提·卡玛加依说起了那幅标语的承诺。她介绍道:“村里安排了三个公益性岗位,五户贫困户安排在胡那尔农副产品加工厂上班,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对愿意外出打工的村民,村里联系岗位予以推荐,目前村里基本上没有闲散人员,大家把外出打工当成是一件光荣的事。另外,每户还有禁牧补贴,动员一部分村民拿出资金入股三文鱼产业园(天蕴公司),每年分红3000元,如今已分红9000元。今年又续签了合同,每年分红1500元。”
我在村里的一份材料上看到,农村享受国家补贴的项目有不少:护林员(公益性)一年一万元;雨露计划:大专生一年补贴3000元,本科生一年补贴6000元,高中、中专一年补贴1500元。一个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牧民走上富裕路的好政策,必将带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景象,眼前的情景不就是真切生动的证明吗!
又一个大山里的村庄——博尔博松。这是苏布台乡靠最西边的一个村,与伊宁县的麻扎乡为邻。10月17日上午,从乡里出发,小车行驶在偏西北方向的山路上,在渐渐进入山里后,看到了铁路的高架桥,一列货车正从桥上飞驰而过,你会感觉到山里并不寂寞,现代文明在这里已经落下了种子。大约一个小时,眼前出现了一个宁静的村庄。
博尔博松的西侧是一条季节性河,河对岸属伊宁县麻扎乡地界,东侧是呈梯形的山地,村庄沿河而建,是一字形。这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村子,以牧业为主,全村308户12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627人。全村耕地7千多亩,全是旱田,靠天吃饭,加之交通不便,多年来这里的百姓盼望着能改变落后贫困面貌。近几年县上乡里对博尔博松村的扶贫工作加大力度,脱贫攻坚的步伐一直未停,由于贫困户面积大,彻底摆脱贫困任务艰巨。州政法委“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依据这里的自然环境,决定通过发展香菇产业,引导村民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2018年他们引来中煤集团投资20万元,建成了五个大棚,配建了冷库和烘干设备,由村里经营,第一年带动了7户贫困户,香菇收入10万元。看到香菇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又引来国电、新疆云财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扶持,前后投资87万元,打了井解决百姓饮水问题,更换了老化电路。目前已发展到六个大棚,更换了新品种,今年产量达到9吨,收入16万元,除了发放工资外,收入全归集体所有。在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了“访惠聚”工作队负责人村党支部第一书纪朱卫东,他非常有信心地介绍道:“我们的香菇品质好,在伊宁市各大超市都有销售,很受消费者青睐,新鲜菇每公斤12元,干菇每公斤120元,还注册了‘贝纳木香菇商标。我们目前已向县扶贫办申报了发展项目,申报资金100万元,准备再建一个大棚,分菇房,保鲜库,建成标准化的车间。集体经济壮大了,还可以发展其他产业,为老百姓致富提供更多的机会。”在香菇产业基地,36岁的阿力木拉提·阿不都力正在为大棚里的香菇喷水,他是这里的技术员。在接受采访时,阿力木拉提显得腼腆:“我去年由村里派到特克斯学习蘑菇种植和管理,现在每月3800元收入,这是我没想到的。”问及原来做什么时,他说,给别人放羊,打零工,一年也就挣个一万多元。基地还有四名采摘工,都是贫困户,每月工资2000元。在家门前就业,家里的活也不耽误,这是大多数村民的首选和愿望。在大棚里参观时,朱卫东拿起一个香菇棒说:“要把香菇产业做大,一是要多引进新品种;二是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现在有两名技术员,计划从贫困户中再选派三名送出去培训,为明年扩大面积做准备。另外,将来这些技术员有条件了,也可以自己建大棚发展香菇业,像滚雪球一样,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阿力木拉提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非常支持他自己创业,这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了一个规模不很大的香菇产业,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假如有更多的像香菇这样的小产业,那么,将会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圆梦,走上小康之路。
2
流经尼勒克县城的喀什河,哺育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儿女,浇灌着一方充满生气与希望的大地,最终汇入伊犁河。也许这就是每一条河流的命运。其实,一条河从发源到最后成为河流,是由无数条溪流的汇入才形成的,因此,当我们看到一条河,赞美一条河时,不能遗忘那些不起眼的溪流。这是我在采访许许多多的小产业时想到的,正是这些如溪流的小产业,通过扶持和自我发展,汇集成了“大产业”,为全县的脱贫致富工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尼勒克县,人们总是把馕和苏布台联在一起,因为小小的馕在苏布台乡已形成了产业,随之出现了“苏布台乡贝纳木馕加工专业合作社”(贝纳木,维吾尔语:旱田),从过去的“各自为战”发展到今天的“抱团作战”。苏布台乡馕产业主要集中在靠近乡政府所在地的尤喀克买里村,且打馕历史悠长。记得大约十幾年前,从乔尔玛回伊宁市路过苏布台乡时,还专门停下来买旱田麦子面粉打的馕,那时候好像都是大馕,而且就那么两三家。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唐布拉、百里画廊成为人们必去的景点,加之绿色无污染食品的兴起,旱田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苏布台乡党委和政府根据县里“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的要求,确定把馕产业作为本乡的特色优势项目,打造品牌产业,以此作为推动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乡里通过市场调查和走访摸底后发现:一、馕产品单一,与市场的需求脱钩;二、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三、使用传统柴禾、煤,影响环境。找到了问题,确立了方向,2019年乡上投资120万元对省道边的馕店升级改造成馕一条街,按照前店后厂的模式,有24家零散打馕户搬进了馕一条街,其中8家是贫困户,全部改建为电馕坑,馕的品种也开始了多样化,现有一百多人就业。
32岁的尼加提·阿不力孜,与12岁妹妹相依为命,家里有9亩地,生活困难,去年他以小额贷款方式进入了贝纳木馕一条街,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尼加提高兴地介绍说:他每天卖800-1000个馕,批发三四百个,到下午8点就卖完了,雇了两个人,是贫困户,每月工资1800-2000元,除去租金和开支,每月挣一万多元。他还透露了一件喜事:4万元买了一个院子,对象也有了,在县城做点心,准备明年结婚,而且结婚时要买一辆车。苏布台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小星说:“现在贝纳木馕这个品牌打出去了,网上网下销售,每天有5000个馕发送到伊宁市家乡好超市。我们还要延长馕产业的产业链,建馕文化博物馆,这个项目投资大约一二百万元,项目资金已基本落实。”在馕一条街旁的一个大院里,工人们正在施工,奴尔夏提投资的磨面坊已完工,游客在博物馆将亲眼看到从麦子变成面粉,一直到最后馕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以及与馕有关的民俗文化,还设立个体体验馆,游客可亲历和面、打馕。
阿不都许库尔·依孜木在苏布台乡馕产业领域是个“领军人物”,他2017年发起成立了“贝纳木馕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厂房由乡里提供,阿不都许库尔今年6月投资了40多万元建成了电馕坑生产线,每个电馕坑1.9万元。合作社平时上班的有15-20人,有一半是贫困户,每天最多时可打馕8000多个。馕的品种令人眼花缭乱:玫瑰花、辣皮子、核桃、无花果、黑加仑、巴旦木、树莓、苹果、芝麻等,通过真空包装发送到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地。41岁的维吾尔妇女布海里且木·艾尔肯,腿有残疾,是贫困户,她的岗位是包装、贴商标,每月2000元工资,丈夫打零工,两个孩子上小学。她说:“过去当家庭妇女,现在有了工资,挣上了钱,每天的心情都不一样了。”
揉面做馕是打馕的重要环节,要给5个电馕坑供应,坐着几个小时干活,是比较累的。在这个岗位上的几位维吾尔族妇女,动作麻利熟练,脸上挂着笑容,看似很轻松。阿依古丽,今年53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7年合作社成立时,由乡里安排到合作社,每月2000元收入。丈夫阿衣丁身体不好在家休息,大女儿出嫁了,老二给家里放牛,最小的在上学。她一边揉着面一边说:“现在的生活跟三年前相比,完全不一样了。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现在政策好,只要付出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刚上班一个月的买孜拉手法熟练,她显得很兴奋:“我每个月挣1800元,那个打馕的是我丈夫。”她用手指着一位和面的中年男子说。她丈夫叫买尔旦,原来干个体,也挣不上钱,现在合作社和面,打馕,每月工资四五千元。他很乐观:“在这里很稳定,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在尤喀克买里村,还有一个专打油馕的阿不都许库,也很有名。这是一个背街小巷,但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馕香味。走进一个院落,房屋侧面墙上是“阿不都许库油馕店简介”。我们进来时,他正在打馕,一个人左右开弓,在两个馕坑同时打馕,后屋里有两名妇女揉面做馕。阿不都许库的脸被烤得红扑扑的:“我打的馕主要是结婚人家订的,今天(17日)1300个,昨天1800个,现在已订到24日。我的馕一直卖两块钱,质量保证,订的人多,伊宁市结婚的都来订。”今年40岁的阿不都许库从15岁起跟父亲托乎提学打馕,而且他是一个好学的人,每次到伊宁市他都去看别人打馕,学习人家好的经验和做法,至今他会打二十多种馕。这时,进来两位男子拿走了订好的150个馕。当问到为什么还有两个馕坑空闲时,他说:“找不上打馕的师傅,一个月开5000元工资,但每天打馕时间超过10个小时,有些人吃不下这个苦。如果正常的话,一天可以打1万个馕。没办法,我从乌鲁木齐招了两个打馕的师傅,过几天就来上班。”当问到他妻子时,阿不都许库答道:“在医院住院呢。政府的合作医疗太好了!我打心眼里感谢,要不然我打馕的钱都不够呀。”从墙上的介绍里得知,阿不都许库在县城里还有馕店,正常运作时,年收入30余万元,解决近2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1人。
尤喀克买里村党支部书记伊力亚斯·阿不都赛力木带着我们看村容村貌,十几年前我印象中的村庄已无影无踪,这让我意想不到,怎么就一切都完全陌生了呢。宽宽的柏油路,像城里的路一样干净,两边是高高的白杨树,每家每户的门前都种有不同品种的花,而更让你眼球不够用的是,被城里人称为别墅的院子里那些建筑各异的房屋,一栋又一栋沿街排列着,有一层的,有二层的,还有三层的,屋顶有红色的也有灰色的,墙面有贴瓷砖的,有刷乳胶漆的,也有刷涂料的,铁大门样式就更多了。走完一条街,又进入另一条街,呈现在眼前的情景是一样的。看到我赞叹的神情,伊力亚斯说道:“尤喀克买里村337户1445人,现在已经全都脱贫,2019年解决了吃水困难,用上了自来水,村里鼓励利用院落面积大的优势,发展庭院经济,这也是村里的主抓项目。在劳务输出方面,我们有序有目的地组织,近期准备组织人员去南京市武进区,主要以打馕和烧烤为主;另外,驻村的州科技局帮扶了7600只鸡苗,对养鸡户从技术方面给予扶持。全村有4万3千亩旱田,作为支撑馕产业的保障;还有104个公益性岗位,主要是清洁工、值勤等,每月1500元,资金由光伏产业帮扶。”
不论是都市还是偏远的县城,鲜花店随处可见,探望病人、生日祝贺送上一束鲜花,既时尚又有现代生活气息,也许是这一新的生活潮流的助推,带动了鲜花店这一行业的迅速发展。前几年曾询问过鲜花店店主,鲜花从哪里进货,回答基本上都是从云南空运,于是一直认为这些花本地无法种植和培育。10月6日下午,当冒着小雨来到尼勒克马场鲜花基地时,呈现在眼前的非洲菊、勿忘我、满天星,让我大饱眼福,也纠正了本地不能种植鲜切花的偏见。
马场的鲜切花基地占地6亩,建有8个大棚,由县上拿出扶持资金164万元于2019年建成,从云南引进鲜切花品种,现在有向日葵、玫瑰、洋桔梗、康乃馨、百合、满天星、非洲菊、毋忘我等8个品种。基地负责人常怡斌介绍:他们的鲜切花主要供应伊犁河谷的169个花卉店,部分远销到南疆的阿克苏、和田地区及乌鲁木齐市、博乐州,最远销到北京。基地长期务工21人,3户5人是苏布台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月工资3000元,旺季时每天用工八九十人,大多是低保户,学插花技术,每天工资100元。在非洲菊大棚,碰到了基地的务工人员阿不都热合甫·阿不都热合曼,40岁的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1岁上五年级,二女儿8岁上二年级,妻子叫苏力坦布毕。他们家是苏布台乡克其克苏布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3亩旱田地,一头牛,今年天旱一亩地仅收麦子20公斤。阿不都热合甫曾经认为,出去挣钱是一件大事情,心有顾虑,因此辛苦守着没有其他收入的日子。2010年他壮着胆跟别人到独山子打工,才体会到,过好日子还是需要到外边看一看。2019年3月至9月他跟随乡里组织的务工队伍到了江苏常州,后因家里两个孩子小,生活没保障,他又回到村里。去年10月他和妻子带着孩子来这里打工,主要工作是为大棚生火、掀帘子和给花打药灭虫,每月工资3000元,夫妻俩一月就是6000元,住上了马场五十多平米的廉租房,两个孩子就近上学。他满脸是按捺不住的喜悦:“来这里打工太好了,没想到我们一家人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在这里不但挣了钱,还学会了电脑,两个孩子还能学国语,我很满意。在大棚里干活也是學技术,如对花喷药,也是一门技术,有的人来干几天就走了,忍受不了药味的刺激,我坚持下来了。如果不能吃苦,哪来的幸福生活。我在村子里时,听到有人一年挣两万元,非常吃惊。到这里后,看到有技术特长的人一年挣10万元,我震惊了,学会一门技能是多么重要呀!”他还告诉了我们自己的长远打算:“这里有空地,想搞蔬菜大棚,但自己不懂技术,邻居知道后热心地要帮我,今年计划建两个大棚,如果发展得好,明年再建两个。”他信心十足地说。
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对生活怀有热情,真诚付出劳动,辛勤洒下汗水,生活会加倍地回馈你的愿望和梦想!
在喀拉苏乡,“柯赛阿帕手工皂加工专业合作社”在发掘、开发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方面独树一帜。合作社生产的手工皂名称为:哈萨克古法皂。2018年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2019年5月认定为尼勒克县扶贫产业产品。在合作社三楼的办公室里,合作社社长、具体负责人马贞剑介绍了合作社的情况:2018年尼勒克县政府在发掘具有文化底蕴的产业时,发现了哈萨克手工皂,但原传统产品碱性大。2019年与紫苏丽人公司合作,研发带香味的产品,即薰衣草和玫瑰两种,为使这一传统产品保持其自然性,在原料选择中未使用常规的化工碱,采用的是植物碱,这也是国家唯一的一种植物碱。同时,古法皂里还有荨麻草、蜂蜜、牛奶成分,年产可达30-50万块,目前通过网络销售,在尼勒克县各旅游景点有销售专柜,每月销售6万块,一盒28元,黄色盒15元,批发13元。厂房、设备投资220多万元,其中扶贫项目资金175万元,马贞剑个人投入50万元。
从一份材料中了解到,在皂厂有9名贫困户上班,月工资1800元,她们还是合作社的成员,参加年底分红,每年给村里分红6万元。原料的需求还带动了34人通过制碱,供应牛奶、荨麻草、蜂蜜就业。在交谈中得知,马贞剑曾在特丰药业工作过,有6年的销售经验,是自治区级高级营销师。他是伊宁市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后在吐鲁番市成家,乡里又把他从吐鲁番引进过来。他告诉我们,生产车间基本上都是哈萨克族妇女,由于她们一般不外出打工,这正是企业需要的工人。在产品供应紧张时,把包装分给附近的农牧民做,包装一个盒两角,使一部分闲在家里的人增加收入。有一位哈萨克族车间主任,她过去是家庭妇女,出门或回娘家要伸手向婆婆要钱,还得看脸色,现在她每月2000元工资,外出培训过两次,整个人方方面面发生了变化,还每月给婆婆钱。经济上的独立,企业文化的熏陶,她们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合作社正在筹备二期项目,计划2021年下半年投产,主要生产消毒酒精、84消毒液、洗衣液、洗手液、防冻液、汽车玻璃水、洗洁精、柔顺剂等,开发新产品艾草皂、艾草精油,可解决30人就业。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属国家扶贫资金,8年内返还。“我们企业规模不大,建厂时间短,但一直得到县上的许多优惠和关心扶持,这也是企业能够顺利发展的保障。”马贞剑如是说。
尼勒克县地处伊犁河上游,目前已经形成三个大中型水库,库区资源十分丰富。水温常年保持在8℃-13℃,水质清澈且流动缓慢,十分适合冷水鱼类的生长繁育和规模化养殖。
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2014年在尼勒克县喀拉苏乡三文鱼基地,注册资本2.6218亿元,总资产6亿元,净资产4.5亿元。公司成功打造“天蕴”“天山跃出三文鱼”“天山鳟”品牌,以及“鲑来”“鳟贵”三文鱼美食文化品牌,打造了区域公共品牌——“尼勒克三文鱼”,现已形成科技研发、苗种繁育、智慧养殖、加工、冷链物流、销售、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天蕴公司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服务社会,公司看到喀拉苏乡扶贫任务艰巨,看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渴望,公司主动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带动喀拉苏乡609户贫困户共同脱贫。2017年,由天蕴公司出资51%,609户贫困户贷款出资49%共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货币出资,设立扶贫性质的新疆鱼水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三文鱼养殖基地的优势资源开展劳务分包、渔家乐、农产品购销等经营活动。天蕴公司承诺5年内不参与分红,合作社成员前三年10%分红,后两年15%分红。为了保证贫困户的投资安全,天蕴公司董事长张秀先生为鱼水情公司的经营成果作兜底,即贫困户除了每年取得固定分红收益外,在入股满三年和满五年时有两次机会选择原值退出。2017年11月、2019年6月、2020年7月,这609户三次收获了分红,共计548.1万元。
在尼勒克县的各乡镇,都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各类产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产业无疑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有些企业至今还未盈利,如马场鲜切花基地、柯赛阿帕手工皂加工专业合作社,但却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是刚刚起步,相信在这片沃土上,适逢这个伟大的时代,一定会羽翼丰满,让更多的农牧民汇入到致富的大道上,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3
在尼勒克县采访的日子里,我常常被感动着,并不是被英雄事迹或惊天动地的行为所感动,而是被一群普通的人感动,他们虽然有了一些资金积累,但却仍然不忘初心,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谋利。
在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的托普村,有个“黄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名气很大,其实就是黄海、胡金琳夫妇两人开办的。10月10日上午,在村里见到了合作社的女主人胡金琳,35岁的她干练、爽朗、大方。她家的院子很大,有好几亩地(两家所有,她丈夫兄弟俩),院里既有鸡舍,也有蘑菇大棚,胡金琳一边带着我们参观,一边讲述着自己的创业历程:她2009年开始养鸡,当时公公和婆婆有病瘫在床上,她要带孩子,还负责两位老人的起居生活,仅靠丈夫的收入无法支撑这个家庭。面对生活的压力,她决定在自家院里养鸡,刚开始养100只,但由于没经验,鸡全都死了。倔强的她并没有灰心,接着继续干,结果成活了一半,在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养鸡技术的过程中,她走上了养鸡致富之路,最多时养8万只鸡。有了钱生活富裕了,但胡金琳看到村里还有许多贫困户,心里不是滋味,萌生了扶助这些贫困户的念头,从2015年起,给村里的28户贫困户每家30只鸡苗,还提供饲料,给予技术指导,因是优良品种鸡如黑良风、青脚麻,喂养三个多月后,每只出售价为80-95元。这项扶持一直到2019年,使他们大都靠养鸡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看到邻居任星达老两口生活困难,大儿子在外打工成了家,二儿子有病,胡金琳跟丈夫黄海商量后,2019年春天花6500元买了一头母牛送给了任星达。69岁的任星达提起这事满脸的感动:“太感谢他们两口子的关怀。平时也很照顾我们,烧锅炉的事让我干,每次100元,虽不是天天烧,但每月也有个几百块的收入呢。”
胡金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人。看到大院里有一大片空地,就琢磨着干点什么,恰在这时访惠聚的干部要组织人员到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观摩种蘑菇技术,她马上报名参加。回来后她开始筹划发展蘑菇的事,但她没有盲目地干,因蘑菇的菌棒一般都是从专门培育菌棒的基地买回来的,这会增加成本。胡金琳从网上购买了十几本关于蘑菇种植的书籍,天天坐在家里“啃”书本,一边学一边干,她通过反复实验掌握了培育菌棒的技术后,投资20万元建了一个蘑菇种植大棚,能放一万多个棒。虽然蘑菇还没有见利润,但胡金琳想到了村里的贫困户和渴望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根据不同情况,以成本价7元给每户300或500个棒(外面一个棒10元),并予以技术指导。等到采摘后,这些农户可以自己到市场卖,也可以由她按接近市场价格收购。说起这件事,胡金琳笑了:“我第一次到市场提着两筐子蘑菇去卖,本来可以卖7元一公斤,可我6元一公斤就卖了,当时就觉得发展蘑菇前景好。可许多村民不愿意去市场卖,这个三公斤,那个五公斤送到家里,我都收下。有时蘑菇已经送走了,还有村民把蘑菇送到家里,我也得收下。一天晚上,有一个贫困户送来了30公斤蘑菇,我收下后想着怎么处理,看到村里干部很辛苦,给他们送肯定不收,就一包十元卖给了村干部和熟人。我这样做,就是为了鼓励他们把蘑菇继续种下去,并不断扩大,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好。”
在蘑菇大棚里,一个惊喜出现在眼前,她试种成功了灵芝,见我们很稀奇的样子,胡金琳介绍说:“这也是我从网上和书本上学的,灵芝的价格好,湿灵芝在市场上现在每公斤一千多元,等再建一个大棚后,灵芝就可以发展起来。现在蘑菇就平菇一个品种,有十几个品种正在试种,将来的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在她的办公室里看到,写字台和茶几上摆放着二十七八本书,全是蘑菇和灵芝种植技术方面的,她的执着和学习的劲头让人感觉不到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谈到今后的想法,胡金琳若有所思地说:“希望村里能划一块地,想把种殖业做大,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的大道。”
是的,只有更多的农牧民走上富裕的路,与贫困彻底告别,那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
推开门走进去,迎面墙上挂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马具,墙跟的案子上,摆放着种类不同的精致马鞍,其他墙面上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马具。10月16日,在胡吉尔台乡阿克塔斯村帕尔哈提·斯兰木的马具店里,真是大开眼界,原来马具也有如此的魅力啊!店主帕尔哈提1998年因车祸失去了右腿,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自强自立,决心把父亲做马具的传统手艺继承下来。他回忆说:“小时候看父亲在家里做马具,觉得很有趣,就跟著学,1987年我还专门到伊宁市叔叔家学做马鞍技术。后来,我看到别人外出跑买卖挣了钱,于是坐不住了,也出去做买卖,主要贩牛贩羊,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又回到了家里。这时候发现,马具不单单是骑马的人用,而且变成了一种旅游商品,许多人买马具是作为收藏或屋内的装饰品,于是,2002年我又重新开始做起自己的老本行。”刚开始,帕尔哈提在家里做,仅10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数量和品种也不多。现在的厂房是2017年村里的“访惠聚”工作队建的,400多平方米,他投资25万元购买了机器设备,“访惠聚”工作队还资助了12万元的皮子作为原料。
帕尔哈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觉得自己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支持,自己也要为政府做点什么。马具店算上他10个人,有一个贫困户,5个残疾人,其他的是低保户。工资1700元至2300元不等。58岁的切列,是哈萨克族,他一边丈量着皮子一边说:“我是本村人,过去也没事干,自己没啥手艺,生活艰难。2018年来到这里,通过学习,技术熟练了,主要是切割皮子,每月工资2000元,家里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帕尔哈提指着墙上五花八门的马具说:“这些马具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在伊宁市喀赞其还有个批发店。现在有二百七十多个品种,过去一年做400件(套),现在一年生产700多件(套),光马笼头一年就是3000多个,并注册了‘木拉商标。网上订货的也有,2017年给广州发了三个马鞍子,去年有个内地游客一次就拿了4800元的货。”
在谈到家庭时,帕尔哈提一脸的满足和微笑:“我们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在察布查尔县当老师,二女儿在南京上大学,小儿子在天津上内高。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关怀,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会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给乡亲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加哈乌拉斯台乡的套吾拉斯台村是个贫困村,前些年是伊犁日报社的帮扶点。那大约是十年前吧,我还没有退休,曾来过套吾拉斯台村,先别说村民们的住房和生活怎样,光那坑坑洼洼的路,东一家西一户凌乱的布局,就足以反映出这里的落后程度。而今天,这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柏油路横贯全村,红顶屋庭院里传出羊和鸡的叫声,路上不时有村民骑着摩托车飞驰而过。
在套吾拉斯台村家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见到了经营者李玲,听她讲了自己的经历,令人敬佩。她曾是霍尔果斯海关的报关员,后辞去了工作,与丈夫任长武一起在尼勒克县良繁场养鸡,规模为一万只鸡,一干就是10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她想寻找一个更大的平台。这个养殖基地是由国家扶贫资金建的,投资445万元,李玲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所寻找的平台,2019年毅然离开经营了十年的良繁场鸡场来到这里,投资一百多万元购置现代化养鸡设备,从宁夏引进美国原种海兰赫蛋鸡6万只,8月开始生产,每天产蛋2万多枚。高峰期时产蛋率达97%,鸡蛋销往乌鲁木齐和伊宁市。如果产蛋率低于80%,就要更换品种,否则成本会增加,收益率低甚至亏损。
陪同我们来的小张介绍说,这里的10名工人全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每月工资3000元。当我们向李玲投去赞许的目光时,她显得很谦和:“我丈夫是复员军人,我们两人开始创业时,受到过优惠政策的扶持,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关照,所以才能走到今天,我们愿意帮助这些贫困户,从去年开始,给村民15000只扶贫鸡,并且提供技术和防疫帮助,今年发放了10000只,村里的贫困户象征性地入股1000元,年底给他们分红,去年因资金紧张,分了鸡蛋。”不单单是本村,邻近的村也来请求传授养鸡技术,她自己前往或派技术员去进行指导,还传授如何配饲料的技术。在给小鸡打疫苗时,她还请一些村民临时性打工,一天100元,在预防期内,至少要打两三次。
36岁的巴哈赛日克·阿不都霍加,哈萨克族,他是去年8月来这里上班的,后来他妻子也来到这里,两人一月工资6000元。他高兴地同我们拉起了家常:“我过去打零工,夏天还有活干,可冬天就找不上活了。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生活紧巴巴的,到这里后,生活发生了变化,一天比一天好,心情也不一样了。家里有18亩地,今年全种上了苜蓿,有10只羊,10头牛,130平方米的安居房,政府给了3.4万元的补贴,2017年盖羊圈时,政府补贴了1万元,2016年国家还给我一匹马,太感谢党和政府了。我们套吾拉斯台村发生的变化,我没有想到,常常觉得是在做梦。我高中毕业因家庭生活困难,放弃了考大学,现在政策好,生活好,我要让两个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对了,我今年还贷了5万元的扶贫款,没有利息三年还清,包了30亩地,种上了苜蓿、红豆草,为多发展牲畜备好草料。”
当离开套吾拉斯台村时,我还在极力从记忆的河流中寻找着原先的那个样子,但却越来越模糊了,而一个新的村庄的模样越来越清晰刻印在脑海中。李玲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虽仅仅是一砖一瓦,但消灭贫困,走上富裕之路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
在乌赞镇,乌孜汗裝修有限公司也被称为乌赞乡脱贫攻坚就业民生坊,老板叫克里木江·阿不都外力,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克里木江的父亲是个木工,当然算不上是那种有技术造诣的木工,也就是给左邻右舍修修门窗,做个凳子和木头箱子的一般手艺,因此活儿都是临时性的,挣不了几个钱。克里木江高中毕业后,家里无法承担上大学的费用,于是他只好打消了上大学的念头,跟着父亲学木匠。“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看到了木雕刻时,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觉得以后木雕刻是房屋装饰的趋势,传统木工会退出市场,于是便开始关注木雕刻这项技术。”克里木江回忆说。他打听到一台雕刻机需8万元,心中有了规划后,克里木江2011年贷款5万元,购买了一台雕刻机,花2万元租到场地,创建了装修公司。一年后,企业有了起色,一台雕刻机不够用,乡上帮他办了两年期创业贷款8万元,买了第二台雕刻机,到2015年还完了贷款,又出资1万元让弟弟木沙江去外地学习雕刻新技术,2016年正式注册了“乌孜汗装修有限公司”。“现在装修技术发展很快,如果不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创新的技术,就会落伍。”克里木江深有感触地说。
克里木江经营企业讲信誉讲质量,生意自然越来越好,原来的小作坊也无法满足生产需要,2017年他花120万元买下了现在这个1500平方米的厂房,最多时干活的工人有50人,长年有13人,其中贫困户有6名,工资1500元至3000元不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迪力木拉提,哈萨克族,在这里已工作了6年,月工资3500元。“我过去干临时工,租房子住,有两个孩子,妻子有病在家休息,生活困难。在这里工作好,老板让我学习技术,开雕刻机,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有起色,现在还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我打心眼里感恩。”在一个车间里,我们看到一台新设备,克里木江自豪地说:“这是2019年花120万元引进的吸塑机,也是全县第一台先进设备。说心里话,我要把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致富,因为在创业阶段,得到过政府和其他人的扶持。我曾在银行贷款50万元,内地发货老板帮助30万元,现在固定资产达300万元,目前有贷款10万元,欠内地老板十几万元。所以我要把企业办得更出色,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来回馈社会。”
乌孜汗,维吾尔语为美丽、漂亮的意思,多么富有诗意和温暖的名字呀!这既是一种祝愿,也是一种愿望,像喀什河悦耳的涛声一样,把最美丽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个人,飘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4
在尼勒克县乡村采访的日子里,接触了许许多多的贫困户和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农牧民,他们不等靠要,自强自立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10月8日下午,蓝天上没有一丝云彩,阳光虽没有那么炽热,但让人浑身暖暖的,这是一个晒太阳的好日子。乌赞镇什布克其村村委会主任顾杰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村里有21户贫困户,土地少、牛羊少,针对这种情况,做思想工作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600元,贫困户每户每亩多给20元至30元。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引导他们务工,如外出打工、养殖、餐饮等。村里与外边联系,能外出就外出,外出不了的在本县,针对不同家庭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顾杰指着路边一个挂着“热燕餐厅”牌子的店说:“开店的主人有脱贫致富的信心,但她又担心干不了,村里便鼓励她,先试干一个月,不付租金,结果她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店主叫热比旦,今年60岁,丈夫玉山居麻有残疾,在家里喂养牛羊,他们有三个孩子,17亩地已流转,5只羊1头牛还是2018年政府扶持的。热比旦见我们进来,满脸笑容:“我原来在别人的餐厅洗盘子,累不说收入也不高。后来我想自己开个小餐厅,可又怕开不好,这时村主任到家里给我鼓劲,他说村里干部先来你这里吃饭,于是我壮着胆子开了餐厅,女儿热汗古丽初中毕业也没有活干,正好给我帮忙。”当问到生意如何时,她很有信心地说:“还不错,每月有8千至9千块的收入,这样下去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生活有了希望,心情也很舒畅。回过头想想,只要你肯干不怕吃苦,贫穷是会被吓跑的。”她的话引得几位吃饭的顾客都大笑起来。看来是这样,如同维吾尔族的一句谚语:砂石里可以淘到金子,汗水里可以找到幸福。
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的库热村,是自治区级扶贫重点村,全村354户1239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78户635人。走进朱杰芝和朱秀花两位老人的院里,看庭院地里种植在大棚里的生姜,不由得对两位老人自强自立的精神肃然起敬。朱杰芝78岁,老伴朱秀花73岁,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有了孩子,这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可祸不单行,大儿子得了重病(脑瘤),光治病就花了三十多万元,借债10万元。大儿子于2018年去世,儿媳妇改了嫁,给两位老人留下了一个孙子,小儿子还没有成家,因病成为了贫困户,村里给朱秀花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两位老人没有被生活的艰难所打倒,他们下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2011年朱杰芝回山东老家,看到家乡的人种生姜致富,于是他萌生了种生姜的想法,从2012年开始,在院里种生姜,种子每年从老家发过来,结果种植成功,每年生姜的收入达一万五千多元,还利用院里有限的地种了山药、大葱等,庭院经济搞得有声有色。生姜一亩地可产3吨左右,市场上1公斤的价格是十七八元,到10月份生姜还在生长,大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7度以上。朱秀花说:“现在村里在推广种植生姜,我们刚开始时没有钱,借了熟人10万元,今年可以还完。还了多少年债我都记不清了,村委会的干部经常来家里问寒问暖,现在日子过得还行,压力没有那么大,孙子明年要考大学,我们要为他准备上学的钱。”两位老人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他们虽然生活还不是那么富有,但却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在两位老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国老百姓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优秀传统品德。
胡吉尔台乡的索孜木特村,是个异地搬迁村,2016年迁到这里。过去村里人住在离此地30多公里的山里,住土打墙四面漏风的房子,没有电,喝沟水,没有医院,没有学校,冬天大雪封山,买日用品骑马出来要走4个小时,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41岁的亚森·卡得里江一家是搬迁户之一,有兩个孩子,当2016年搬到崭新的砖房后,全家人着实高兴了一番。在兴奋过后,夫妻俩意识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整天就看着新房子过吗?还要伸手向政府要吗!“当时,我跟妻子都觉得再不能伸手向政府要这要那,我们还年轻,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亚森·卡得里江说。村里干部了解到他要自主创业的心愿后,介绍他到乔尔玛旅游点,村里免费给他两顶毡房,他自己凑钱买了一顶毡房。村里推荐他到县里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并带到伊宁市等地参观。2017年夏天两口子把家和孩子安顿好后,来到乔尔玛安营扎寨,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当时我和妻子虽然做了准备,但到了乔尔玛旅游景点开始经营后,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不踏实,怕经营不好亏了怎么办。没想到,第一年三个多月就挣了2万元,于是我们便认定了走这条路,2018年又买了一顶毡房,4顶毡房一个夏天挣了3万元,2019年增加到5顶毡房,不到4个月挣了9万元。”亚森·卡得里江颇有点得意地说道。走进他家50平方米的屋里,很是耀眼,装修现代风格,体现民族特色,地板、沙发、方桌、冰柜,还有供暖的小锅炉,自来水、卫生间、厨房一应俱全。亚森·卡得里江还给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我今年5月份写了入党申请书。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我要成为一名党员,为党好好工作,为村里的发展多做贡献。”他过去最远去过县城,18岁的女儿考上了乌鲁木齐的一所学校学计算机,他第一次出远门到乌鲁木齐看望女儿。说到这里,亚森·卡得里江显得非常激动:“做梦也没想到我能见到乌鲁木齐那样的大城市。儿子在县城上初二年级,我一定要鼓励儿子到内地上大学,我也可以坐飞机去内地的大城市开开眼。我今年在学驾照,学到了科目三,明年想买一辆皮卡车,这在农村很适用。”
亚森·卡得里江是一个普通的哈萨克族牧民的孩子,但他懂得感恩,生活好了,他把母亲接到家里,让老人家享受现代生活的温暖,安度晚年;他自愿写入党申请书,说明他深知今天家乡和周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因此他愿意跟着党走一辈子。对于每一个摆脱贫困,过上富裕日子的农牧民来说,当我们享受阳光的温暖时,不应该忘记曾经阴雨寒冷的日子。
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的库热村,是个有故事讲的地方,这也许与这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沉淀有关,如:有建于1883年的吉晟寺(喇嘛召),2013年重建后开光;有建于1920年的屈勒图木坎布喇嘛塔,是为纪念蒙古族著名高僧屈勒图木坎布喇嘛而修建。因此在这样有浓厚文化的土地上,自然撒落下故事的种子。而今天行进在脱贫致富洒满阳光的路上,涌现出的故事更为精彩叫好,富有引导意义。
在库热村走进马金梅的大院时,你能想到这是一个富裕户,呈现在眼前坐北朝南的四间房子,特别的光亮,但如果让时间回归到2014年时,这是一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马金梅的丈夫叫马福才,在2002年两人结婚时,曾有过一段美好的生活。后遇到小叔子要结婚,一连串的问题开始找来了,要租住别人的房子,孩子一会儿放在娘家,一会儿放在婆家。他们也开始了搬家的历程,其实搬家也只是两个大包袱,是全部家档,一共搬了四次家。但是,他们两人不服输,认为自己还年轻,应该为生活拼一把,不能总想靠政府。于是他们贷款6万元,又借了4万元,在乌鲁木齐火车站租了一个店,做卖馍馍生意,起早贪黑,每天卖8袋到10袋面粉,一个馍馍挣八分钱,从2014年到2016年间,两人还完了贷款和借款,还有余钱。2016年他们盖了新房子,政府补贴4万元,为了省钱,只请了大工,自己当小工。2017年他们想着到内地开餐厅,先到天津后到了唐山,开了一家拉面馆,两年挣了十一二万元,因大女儿上初中只好回到村里。这时,马福才看到捆草机能赚钱,于是又贷款8万元,花12万元买了一台捆草机,没想到一年就挣了十几万元。2018年,34岁的马金梅和39岁的马福才,这对回族夫妇被评为村里的“致富能手”受到表彰。“现在,丈夫在外面忙着呢,捆草机今年已挣了6万元。女儿17岁,在县城上高二,儿子8岁上三年级,我是小学毕业,丈夫是初中生,我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让两个孩子到内地上大学。”马金梅一脸笑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在尼勒克县采访的日子里,总是被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感动着,但因受文章字数的局限,无法一一呈现,不能不说是心里的一大遗憾。好在生活还要继续,脱贫攻坚仍须努力,那么,笔也不会停下来。
2020年10月17日,这是在尼勒克县的最后一天,喀什河畔的古杨湿地公园,一片金黄,大概是深秋了,已经不见游人的身影。那些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的古杨,让人感到生命的渺小,自然的伟大。其实,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恋人,无所谓贫困,无所谓富有,只不过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但消灭贫困,走向富裕,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而今天,不仅仅是尼勒克县,在整个华夏大地上,脱贫攻坚已成为一波勇往直前的洪流。当我们又一次追逐着这一波洪流的浪頭前行时,一轮崭新的太阳正向我们走来!
插图:叶子
·作者简介·马康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伊犁州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居伊宁市。出版小说集《圣洁的河》《伊犁河作证》,散文集《伊犁永远的爱》《母亲的眼睛》等。散文《夏塔怀想》获天山文艺奖,小说《年月》获伊犁州首届伊犁文艺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