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疆遇

时间:2024-05-04

今年是我来新疆的第八个年头了,不知不觉间我的血脉早已融入这片炙热的土地之中。

新疆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第二故乡虽然不是我出生的地方,但却是滋养我成长和锻造我精神世界的重要原乡。在我的体内一半是陕南人的隽秀,一半是新疆大地的寥廓。很难分得清谁占的比重更多,但它们都将成为我无法忘却的记忆和难以估量的财富。

说起与新疆的缘分,貌似上天注定,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画卷经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后来,我也终于如愿以偿,扎根在祖国的边疆,在新疆求学,生活,工作,安家。

八年前我只身从陕西前往新疆,从西安路上开往吐鲁番的火车,横穿河西走廊,再从吐鲁番转车到喀什,来到祖国的最西部。如同一尾鱼钻进汪洋大海。这条路线基本同古丝绸之路和玄奘取经线路一致,当时我前前后后在路上折腾了四天才到达目的地。无法想象古代先辈要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才能抵达,也由此可见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又怎能真正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那时,初到喀什,我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宝盒,装满了无法言说的魔力。我每天于课余之时穿梭在大街小巷,感受独特的西域风景和民俗文化。挥洒汗水的打馕人、百年茶馆里的老人、摩肩接踵的巴扎、原始生土的高台民居、舞姿妙曼的麦西来甫等等都成为我课余光顾的重点。我仿佛是那个武陵人,误闯桃花源。不过我早已沉浸其中,更不会去做什么记号了。每每高中同学打电话来,我经常自豪地说,我在这儿出国比回家都近。我知道我的语气之中透着些许自豪,仿佛是自己守着祖国的西大门一般。喀什是古丝绸路上的璀璨明珠,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而喀什不过是新疆的一部分。我知道我来对了地方。与其他从内地来的同学不同,我仿佛很适应这里,既没有出现水土不服,也没有孤寂落寞之感,反而觉得内心很舒畅。新疆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而我走在探寻它秘密的火焰之上。既来之,则安之。或许我就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大学四年时间里很多人都通过考研或其他途径远离了这片土地。他们之中或许有的人今后一辈子再也不会踏进新疆一步,也许有的人会怀念曾经的那段青葱时光。而我在他们眼中像一位不知上进的少年寄情于新疆大地。管他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我第一次听到维吾尔族老艺人传唱经典的木卡姆,那份厚重与沧桑具有穿透五脏六腑的能力,让你恍惚间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像是盛唐时期在长安街坊上胡人的弹唱。像这样的天籁在今天的内地是没有办法领略的。我相信只有身临其境,让声韵和旋律在体内流动,血液与器官产生某种共鸣才能真正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当时的我虽然还不了解其弹唱的具体内容,单就曲调旋律带给我的震撼就足以让人迷恋让人陶醉,木卡姆带给我的精神饕餮让我终生难忘。著名诗人沈苇曾说,世界木卡姆当中,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魅力独具,声名远播,是音乐的瑰宝,并称其为“旷野诗经”。

大学四年时间我沉浸在这片土地里,不能自拔。高原雪域,莽莽昆仑,戈壁沙漠,胡杨绿洲,布尔津、红其拉甫、铁门关等等,每个词语每个地名都让我激动不已。时至今日,新疆二字已经连通我的命运和呼吸。

我的第一故乡在陕南,我的第二故乡在新疆。在我老家饮食以米食为主,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肠胃已被新疆的面食所俘获。从小就把面团揉得一塌糊涂的我,现在竟然也能自己和面拉面了。拉面、抓饭、大盘鸡、椒麻鸡、烤羊肉串等,几乎成了我饮食的全部。我想这八年来,在新疆我所遇见的每个人都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饮食习惯、思维方式、生活习性、作息时间,连同性格甚至说话的语气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有一点可能是连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在我的内心深处是愿意接受这种存在的差异,我并没有排斤而是主动吸收,这或许才有了今天的我吧。我深知我已融入这片热土,所以大学毕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新疆这片熱土。

我是个十足的吃货,每次读书、写作之时身边都会放一盘水果或者零食。新疆的瓜果不仅种类多、个头大、水分足,而且糖分充沛,口感极佳。还有各种干果也是必备之品。新疆的瓜果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光和热,也正是有这样的瓜果养育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豁达、乐观、热情。新疆人在内地的人们看来是略显慵懒的,除去时差的部分,感觉总是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不够“拼”。但这恰恰是真正的“豁达”,把日子过得休闲,拉低了时间的转速。人们不用为吃喝发愁,广袤的大地提供了一切,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幸福感。而幸福感才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即使你腰缠万贯也不一定过得舒坦。无欲无所求的生存哲学,在每一个新疆人身上得到了十足的体现。

在新疆不管你买什么东西,量都给得足足的,那多出的部分少说也有小半斤,新疆人二话不说就抹掉了零头。大二那年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到新疆来看我,我带他去巴扎买干果。每到一家店铺,还没有进门,维吾尔族大哥就热情吆喝,卖力地介绍,同时拿一个大铲子往袋子里一舀,就放在你跟前让你品尝。品尝之后,买或者不买都随意。从这也能看出新疆人的大气。一路下来,干果倒是没有买多少,肚子却填饱了。这在内地是难以想象的,倒不是说我们占了便宜就帮着说好话,而是这片土地所赋予人们的大气让人动容。所以新疆人也“称大”,动不动就说我们大新疆怎么样,刚听时觉得新疆人有些自大,后来想想大新疆这个称谓也确实实至名归。不仅地域之大,更是精神气度之大,性格豪迈之大。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各民族团结奋进,亲如一家,创造了今天空前的辉煌。就拿我来说,与各民族同胞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学车的教练是维吾尔族,汽车开得十分溜,炫起车技来堪比好莱坞大片。他也是一个汽车通,即使是现在,我遇到问题了还会向他请教。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中断联系。这样的事例于我而言只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在新疆,多少人像我一样留下来成家立业,扎根于这片土地。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我遇到了我的人生知己,良师。在我所写的文章、诗歌中超过百分之九十都跟新疆有关。我所了解的新疆不足万分之一,但新疆却几近成为了我生命的全部。

可以说,新疆满足了我所有的梦想,它几乎集中了我国所有的地形地貌,是当之无愧的地理宝库和精神宝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有两样东西不能亏待,一是嘴巴,二是眼睛。嘴巴除了逞个口舌之快外,还应该吃饱。或许是小时候家里穷的原因吧,我总是要把吃放在第一位的。现在的人都爱讲究这个七八分饱,我却不,非要把自己的肚子喂饱了,吸收了热量和能量才有力气干活。如果饿着肚子我的灵感是不会找上门的了。人生如同一条射线,时间不会弯曲更不会回头,如此就更不能辜负时光,焉能辜负嘴巴呢。再说眼睛,人在这个世界走一遭不容易,更不能亏了眼睛。眼睛是什么,是窗户,是豢养美妙的湖水。爱美是人的本性,眼睛里看惯了尘世俗物,就需要另一面善于发现美的镜子。柳宗元被贬期间,访山涉水,作“永州八记”流传于世。而我只愿做一个平凡人,不求留名传世,但也要对得起这澄澈中的光明。正如泰戈尔的诗所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遇见,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修为。雪的故乡在天上,我的故乡在新疆。

·作者简介·

蔡淼,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新疆喀什市。作品见《回族文学》《西部》《芒种》等期刊,著有文集3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