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津市 创新之翼驱动协同发展

时间:2024-04-23

郭煦

天津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深度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聚焦高质量发展,再续精彩华章。2023年1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天津礼堂开幕,天津步入两会时间。1月11日上午,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开幕会上,市长张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天津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46.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7%。其中,2022年天津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季向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左右。

报告指出,天津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跑出创新“加速度”

天津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推进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变、跑出创新“加速度”……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说起天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天津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感触良多,“报告提出集中力量实施‘十项行动’,其中‘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尤其让众多政协委员、众多企业家眼前一亮、摩拳擦掌,因为在大家心中,制造业就是咱天津的‘基因’,中央也赋予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有了定位,现在又有了行动施工图,大家就能劲往一处使,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

“报告对于天津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非常明晰的定位,为天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同时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抢抓新时代历史性机会的决心与勇气。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十项行动’更是为天津今后的发展开出了良方益策。每一项行动都很有针对性,言之有物,具体深入,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天津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天津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天津市人大代表、一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俊桐表示。

齐俊桐说,作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自己更关注报告中关于创新的描述。“一个城市要想实现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就像报告中提到的我们要‘聚焦建设创新策源地,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一飞智控在未来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路线,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天津市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滨海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庄剑看来,未来五年是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央企,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履行‘三大责任’,立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目标,持续发挥电网投资拉动作用,全力推动500千伏大港輸变电等重点工程建设,有力带动石油化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同时积极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用心用情服务大项目投产送电,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团结奋斗。”

在近日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解决方案中,天津移动AI实验室主持研发的两项成果“面向运营商机房巡检的视觉检测机器人系统”和“基于多模态情感分类技术的运营商服务语音分析系统”成功入围,并荣获“技术创新奖”。天津移动是中国移动唯一入选优秀案例并获奖的单位。

天津市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余晖表示,面向下阶段工作,天津移动将积极落实“十项行动”,持续主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努力担当好“网络强市、数字城市、智慧社会主力军”和“数智化转型排头兵”两个重任,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天津移动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让网络、数字、智能化更好为经济赋能、为城市增辉、为生活添彩。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近年天津两会不变的焦点。2023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同城化发展趋势,着力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向纵深拓展。在岁末年初、收官开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十项行动”。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排在首位。

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零距离”,作为北京到天津的“第一站”、京津之间的“桥头堡”,做好“协同”大文章,武清区有底气。仅2022年,北京投资来源企业在津新设机构就有203家设在武清,累计落地的北京重点投资项目23个,总投资142亿元。天津市人大代表、武清区委书记刘惠介绍,“武清区紧紧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谋在先,干在前,在京设立协同创新中心、离岸平台等,前移产业引育端口,精准对接,引凤栖梧。”同时,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试验持续走深走实,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完成建设,15个教育共同体、联盟校紧密合作,通武廊区域通办事项逐步增加……民生福祉越来越多,惠及三地百姓。

天津市人大代表、宝坻区委书记殷向杰提出,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走深走实上下功夫,加快交通、产业、文旅等领域优势转化,在推进实施这项行动中展现担当作为。他还表示,要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牢牢把握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乘京唐、京滨高铁开通运营的东风,深化“京东黄金走廊”共建,加快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高铁枢纽站站前区建设,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用好“专业突击队+大兵团作战”招商模式,年内新引进北京方向实体项目30个以上。

“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空气质量方面,继2021年三地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迈入‘30+’阶段,2022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继续同比下降;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达到60%以上,重污染天数均大幅消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质量方面,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天津海河河北区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天津市人大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介绍。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还是要靠创新驱动。”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冀有虎认为,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科教协同,持续推进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建设。

人才根基撬动创新驱动力。为此,冀有虎建议,在加强顶层设计布局的同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健全京津冀区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机制,围绕京津冀区域特色优势的重大创新领域,突出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建立京津冀科技、教育领域的互动机制,促进各类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有效疏解和配置北京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提高整个区域科教领域的运行效率。推动京津冀科技专家库共享共用,共同搭建京津冀科技领域干部人才交流大平台。建立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名师、名课、名教材在京津冀各类高等教育体系内开放共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