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修林
说常州,有两个地方绕不过,那就是前后北岸和青果巷。
前后北岸不过巴掌大的区域,青果巷只是一条不到千米的小巷,两个地方在古常州并不起眼。但从宋代开始,前后北岸和青果巷先后脱颖而出,成为文化高地,熠熠生辉数百年,扛起了常州的文化大旗。
这是一个奇迹,沉甸而厚重。
常州开篇从季札算起,他是吴王寿梦家的老四。儿子大了总要有自己的地盘,这常州一带就是他的封地,常州当时叫延陵。这季札德才兼备,是位见闻广博、睿智贤明、知礼守法、賢声远播的著名君子。在延陵做了不少事,修城筑郭,建一块自己的地盘。他经常出使周边邻国,了解民俗风情,结交了不少朋友,为让王位,多次隐居,据说活了差不多92岁。其让国、观乐、挂剑、守仁、救陈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脍炙人口,其“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常州人。
有了季札,常州人文的祥瑞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南北朝时期,因兰陵世家士族萧氏南渡江南寓居于常州孟河一带,以萧道成(南朝齐高帝)和萧衍(南朝梁武帝)为首的15位皇帝、创建了齐梁两个朝代,尽管短短七八十年间,以萧统、萧子显、萧子良、刘勰、萧绎等为首的一大批文人相继以文治国,以文安邦,竟孕育出璀璨夺目的齐梁文化,一时间尚文之风在常州徐徐展开,清香四溢。
但那时还是以北方经济为中心的主基调,江南不过风起萍末,刚刚走出蛮荒之地,越往南越不开化,是大运河如一道霞光,照亮了沿途的山山水水。而两宋以来,特别是南宋偏安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充足劳动力和先进耕作技术,与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一拍即合,南方经济顿时风生水起,风头很快盖过北方。
运河贯穿了常州,滋润着这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城因河兴,河因城旺,一下成了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经济更是一鹤冲天,长足发展。有了财力物力,地方官的心就大了,纷纷跑马圈地,修城造屋。从892年,押衙检校兵部尚书唐彦随权领州事,围绕郡(府)署驻地,在原址重修内子城,内子城很小,就是今天的常州二中到健身路一带,城周不过两里多。等到921年,刺史张伯宗当政,一看城市太小了,连散个步都不够,于是向东扩展,增筑外子城,东南西北分设迎春、金斗、迎秋、北极4门,可谓派头十足。大致是现在西沿玉带河,东至迎春桥,南沿迎春路一带,今老体育场一带,面积一下大了几倍,城周7里,估计走一圈可以达到消食、健身的目的了。也就三十来年光景, 935年,刺史徐景迈当政,在外子城转了一圈,一个感觉,太小。那就造呀,他的手笔真大,索性夹运河而筑城,东西狭长,南北较短,像个菱形,城周27里,有8门,大致是现在北到青山桥,西到怀德桥,南到德安桥,东到朝阳桥一带。一下比原来的外子城大了几倍,这个城叫罗城。这个罗城一下后来居上,把全国许多城市甩到脑后,它前面的对手就三个,杭州一马当先,城周长70里,开封紧随其后,城周长50.5里,再就是邻居苏州,周长42里,列第三。
名不见经传的常州放过一个卫星,从此常州的造城运动基本偃旗息鼓,以修修补补为主。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已是几百年后的事了。因元兵破城,常州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到处楼堞废毁,城壁尚存。1369年,朱元璋的大将汤和驻守常州,感觉罗城大而难守,决定收缩东、南、西三面,北段城垣保留,东沿市河至水关,南经德安门、广化门至西水关,西沿市河至水关,筑以砖石。在罗城内改筑新城,有7门,新城面积缩小三分之二,城周10里,只比外子城大一些。
简要梳理了古常州的发展,我们来看前后北岸和青果巷所处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前后北岸基本和青果巷是平行的,青果巷在前后北岸的南边,中间隔几条街巷。它们不在内子城,也无缘外子城,前后北岸靠在外子城的东岸,隔河相望。它们倒在罗城的中心,新城的偏东方向。古常州是以郡(府)为中心,逐渐向东南方向拓展的,用现在的话说,内子城是一环,外子城是二环,罗城和后来的新城算三环。前后北岸基本和青果巷在二环外,三环以内,真不是核心区。一般来讲,内子城更容易出彩,这里有政治中心常州府,还有文化中心常州府学,这里住的多是达官贵人。退一万步讲,内子城不行,也该外子城呀,离得近,可以沐浴内子城的雨露阳光,也是土豪乡绅首选,近水楼台嘛。这两个地区还是挺争气的,不时星光闪烁,比如说这些以科举命名的椿桂坊、早科坊、兴贤巷等,就是荣耀的见证。
此时,前后北岸基本和青果巷是默默无闻的,但它们注定不会一直平庸,注定会名垂青史、光耀千秋的。
先来看看这前后北岸是怎么走上历史前台的?
这里有条白云溪。白云溪开凿于晚唐五代时期,从城西朝京门外引京杭运河水入城,转折向东,缓缓从前后北岸的北面流过。有河的地方多的是,单凭一条河,怕是吸引不了多少关注的目光。
恰恰就是一条河改变了前后北岸的格局,让它不再无人问津,而格外引人注目。这条河还与白云溪密切相关,命运就是这么神奇。说起这条河还少不了一个人,他叫李余庆。1043年他来常州做太守,这个太守不仅强政疾恶,还是个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博士就是专管教育的官员。自然学问水平不错,他还精通地理。主政常州,工作激情挺高的。前任不是建城就是办学,他该做什么呢?一路考察下来,内子城、外子城差不多都治理好了,没地见缝插针,得另辟蹊径,在罗城做文章。面对白云溪,还有前后北岸这块地方,突然脑洞大开。如果在小营前处开挖一条新河,引白云溪水折南向东流,就能沟通外子城河与前河漕渠,又能利于防洪行船,岂不是大功一件。说干就干,很快新河挖通,这条河取名顾塘河,也叫后河。据说当年太守为让大家自觉赞助开河的费用,打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口号,他说顾塘河开挖后,“自此文风寖盛,士人相继登高科。三十年当有魁天下者。尔之子孙,咸有望焉。”意思是这条河开挖后,常州将文风鼎盛,读书人科举腾达,30年后,常州就会出状元。你们的子孙,从此就有希望了!
这个说辞无限诱惑,哪一个不怦然心动?哪一个不激动万分?不得不说,李太守真是一流的演说家、鼓动家,以他的学识和品行,这可不是凭空捏造、胡说八道,一定有他的道理和玄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