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
中科院学部成立60多年来,先后选聘产生了149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吴良镛院士等。“科学强国”栏目将持续刊登这些院士的故事,展现他们的人生风采。
“中国贫弱,要发展工业才能富强,我将来要到化工厂工作。”张树政青年立志,并用一生践行了诺言。
张树政一生情系微生物,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糖化酶酶制剂,帮助我国糖化酶制剂的年产量在七年时间狂增1000多倍,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微生物生化领域,张树政成就斐然,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生物化学领域的女院士。
青年立志,逐梦化工
1922年10月22日,张树政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双井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祖父张俊英是清朝最末一榜进士,追随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后东渡日本,能诗词绘画。父亲张云鹤,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政治系,曾任中学及大学校长,思想开明,博闻强记。张树政兄妹七人,她排行老二,两个妹妹张树榛和张树琪也成为科学家。
1931年,未满9岁的张树政来到北京与父母团聚,由于在家乡上过二年级,父亲希望她可以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插班上三年级。当时的校长认为从农村转来的学生只能降级插班,但张树政顺利通过学校的严格测试,直接插班上了三年级,一时成为学校的新闻。
1937年,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北京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在随后的几年里,张树政家中先后遭遇了祖父母和三叔父亡故、父亲重病等一系列灾难,但她们姊妹在母亲和三婶精心操持的家庭中相亲相爱,共克艰难。
1941年,张树政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燕京大学化学系。“为什么要学化学?哪个工厂乐意用女工作人员呢?”入学不久,时任燕京大学女部主任龚兰贞就问了张树政这样一个问题,并建议她最好报考协和护校,“这是唯一不受男人竞争的职业。”
不只如此。毕业后张树政留校担任助教,时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刘思职再次规劝。
尽管当时多位老师都建议她转系,但是张树政并没有因此动摇自己的想法。她的回答很简单:“中国贫弱,要发展工业才能富强,我将来要到化工厂工作。”
张树政当时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所选的8门功课中有6门成绩为甲等,总平均为甲等。她表示,是信念的力量敦促着她不断地进步,支撑着她在沦陷区完成学业,最终迎来了解放和光明。
自制仪器,开展微生物酶学研究
抗日战争胜利后,尽管时局动荡、生活不稳定,张树政始终没有放弃她工业报国的理想。
1948年,她被调到理学院化学系,担任定性分析课的助教。这期间她做过一些研究工作,包括“食物中含铁量的测定”和“大豆发芽时氮的分配”等,这为她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0年初,张树政经介绍到重工业部综合工业试验所(后更名为化工研究所)工作。该所为生产丙酮丁醇,邀请了富有经验的工业微生物学家方心芳进行科研指导。在他的指导下,张树政的科研能力大幅提升。1954年1月,张树政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工作。张树政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新工作的开始。”
后来随着工作调动,张树政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并逐步参与到淀粉酶的研究当中。从1962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列出“红曲菌淀粉酶的研究”这个新增课题,到1985年该研究组发表最后的相关论文,张树政先后在其中投入了20多年的时间。从变红红曲菌产生的葡萄糖淀粉酶,到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张树政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糖化酶酶制剂。
1972年4月,瑞典在北京举办工业展览会,该会的科学顾问、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主要从事酶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副教授本特·霍夫斯坦应邀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虽然霍夫斯坦的报告提供的新信息并不多,但他带来的两位技术人员在介绍酶的分离纯化时,详细介绍了等电点聚焦仪。
由于当时的科研条件有限,我国没有外汇购买价格昂贵的外国仪器,但这种设备对于当时正准备开展的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显然是很有用处的,于是张树政就开始琢磨自己制作。
这个等电点聚焦仪是用玻璃制作的,结构非常复杂。幸好微生物所有位技术高超的玻璃烧制工人叫严桂生,他精心钻研技术,入所20多年来烧制过不少精密的玻璃仪器,在他的帮助下,经过多次失败后,等电点聚焦仪终于制作成功了。
随后,张树政又和实验室同事合成了进行聚焦电泳必须使用的介质两性载体,为红曲淀粉酶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比较先进的设备。
从1970年代初到1985年的十多年时间内,凭借无锡酶制剂厂足量提供的红曲菌葡萄糖淀粉酶制剂,张树政和同事们对该种酶进行了有关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多项研究,最终得到了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从而将糖化酶菌种更新为黑曲霉。
这项研究使出酒率明显提高,原来每斤酒需要消耗的粮食为2.5斤,此后只要2.2至2.3斤,甚至后来达到2.1斤。这种由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菌种生产的酶制剂在全国酒精、白酒工业及其他发酵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1978年,全国由黑曲酶菌种生产的酶制剂仅仅19吨,1986年就已经达到近2万吨,占全国酶制剂产量的2/3。生产厂由一个增加到100多个。据1980年代调查结果,应用此黑曲酶菌种生产酶制剂后,每年为国家节约资金1.9亿元以上、粮食22万吨。1985年,黑曲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以酶为介促交流,推动我国糖生物学发展
张树政有熟练的英、俄、日等语言基础,从1950年代开始,她就尽量争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1970年代初,我国与国外科技界的交往开始逐渐恢复。张树政也多次参加国际学术报告会,从与各类型科学家的交流中吸取新知识,并成功应用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
1983年9月,张树政受邀前往美国参加第七届国际酶工程会议,并担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及分组会主席。此后,她又多次出席国际酶工程会议,并于1987年的第九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应邀担任了分组会主席。通过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的联络与组织,从1990年开始到2012年,中日两国的酶学专家联合举办了12次双边国际酶工程会议,张树政几乎每次都参加,并有文章发表。
1991年,张树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成为中国第一位生物化学领域的女院士。张树政认识到糖研究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新的前沿和热点,便开始积极倡导和推动我国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的发展。
1993年起,张树政和全国各大学及科研单位的一批科学家,开始向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建议组织糖生物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此后,70多岁的她先后组织三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中国糖工程研究的发展。80多岁时,她又带领全国同行翻译《糖生物学》专著,并每天从早到晚逐字校对译稿。
1995年1月,张树政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糖工程实验室”,积极倡导和推动我国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的发展。
2012 年,16 位糖生物学领域中卓有建树的年青科学家编著了《糖生物工程》一书,作为张树政九十华诞的献礼。这也是对张树政在我国糖生物工程发展中历史贡献的肯定。
2016年,张树政与世长辞。晚年的张树政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她曾说:“在这无限好的夕阳里,我并不惆怅人生黄昏的来临,远望长天,朝霞映照着愈来愈多的青年人正在成长,我国的微生物、生物化学,将在新世纪里收获更多高水平的成果。”
(《小康》·中国小康网李慧君综合整理)
人物小檔案
张树政
(1922年10月22日—2016年12月10日)
河北束鹿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