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觅渡,渡何处

时间:2024-05-04

王莺

《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笔下的一篇经典的散文,刻画的是我们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瞿秋白众所周知是个才华横溢,性格和行动中却有不少矛盾的这样一个伟人,梁衡想写这样的一个人,构思了六年,三次探访瞿秋白纪念馆,却迟迟没有下笔。后来从纪念馆原址上的一条叫“觅渡河”的河名上灵光乍现,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运笔如风,写成了这篇名作。

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梁衡对瞿秋白怀有多么深厚的崇敬之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这么真切的情感,你不能不为之动容,不为之折服。文章先从人物的外形入手,“秀气而又苍白”。接着大量篇幅例子描写了人物是如何有才,给予人物在文学上很高的评价,“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而后文章突然转折,当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时,他振臂一呼,“提着菜刀去杀人”,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了上去。读到这,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为瞿秋白同志产生出另一份崇敬之情。

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各种典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秋白同志的真实写照。在最后刻画了人物就义前的慷慨激昂,而后却又陡转直下,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之前,却又抢写了一篇《多余的话》,一般人看来实是多余,是矛盾之作。然后文章对此进行了细细的分析,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多余的话》并不多余,表达了秋白对文学的热爱,。“野渡无人舟自横”,“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他觅渡了一生,多想靠上个码头,但是他没有,直到临死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将定格的生命价值又推上了一层。文章最后点题点睛,从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剖析了人物。“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是对秋白这一生最好的总结。鲁迅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歌颂秋白同志光明磊落的人格,又悲叹其大才未展,悲叹其忠心不被人理解,这是《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想表达的主要思想。我想就是这种不被理解才打动了广大的读者,因为在瞿秋白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悲剧情结和人格魅力,并不是他自己所有的,而是具有全民族性并且在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首先是瞿秋白具有历史的典型性,而这篇文章也是有了文学的典型性。

通看全文,用词华丽,讲究谋篇布局,练字铸匀,我认为,梁衡也属于“意匠惨淡经营中”那种流派,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力上来说都是非同凡响。读过梁衡,可能说他的有些文章题材,那种历史文化背景我并不着迷,也未曾接触,但综合起来我不得不敬佩并喜欢他的思想。很难用几个形容词表现他的思想、他的笔锋究竟是怎样的,但是他打动我,似乎让灵魂有路可走,找到了一条优雅的道路去走。思考生活的道理,思考艺术的境界,思考事业的价值。概括来,我能够感受到他的许多观点是我感同身受的,其实也是打动我的。像《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样的大激动、小切入,大挖掘、大表现的美文在梁衡先生的笔下还有不少。《这思考的窑洞》、《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特利尔的幽灵》《印52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领袖如父》《马列公园赋》……这些文章无不从很小的角度进入,但又起的非常大气,宕开一笔,渐渐引入,顿然领悟,往往能够三言两语就抓住了读者的心,正像李渔《闲情偶寄》所说的那样“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我想,这就是大手笔、大气势、大情思,梁先生将形、理、情有机地结合,凝为一体,由景美、情美,产生了一篇有一篇篇波澜老成的文章。

梁衡之散文,有现代散文应该所具有的精神,开拓出了一片新的散文领域,到达了一个新高度。庄子在《知北游》说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