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文化馆走向世界的路径与策略

时间:2024-05-04

薛阳

我国文化馆的核心职能就是推进全面艺术普及工作及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讲好中国故事的本质就是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近些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落实,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发展,本文对新时期文化馆国际交流的现状进行阐述,从中分析具体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加强文化馆对外文化交流新路径,旨在为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新时期,随着我国一系列对外政策的落实,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事业蓬勃发展,而公共文化具备个性鲜明的包容性、共享性、普惠性及基本性,是我国打造文化强国、开展国家外交活动的“先遣兵”,也是促进世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有生力量。文化馆作为建设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是加强人民民族、政治和文化认同的关键,也是维护中国文化遗产和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渠道。

一、文化馆国际交流现状

(一)群文作品和活动对外交流推广

文化馆作为促进我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合作交流的主渠道,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促进群文作品和活动对外交流的推广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

文化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广是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同时,文化馆肩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开展文化交流、促进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据不完全统计(如表1),仅在2015—2019年的5年期间,我国文化馆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总计9项。这5年,我国艺术基金资助的文化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为790多项,而文化馆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推广仅占其中的1%,这就表明文化馆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数量仍待提升,文化馆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功能仍需加强。

2.参与国际性文化交流节事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之一。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通过“漂亮的兵马俑”活动将中国文化展现给世界,2012年、2013年、2014年、2017年先后在国外的4次亮相,让国际友人通过灯笼所塑的兵马俑,感受到富有时代特征且具有极强生命力的人类文明。这次成功的“走出去”让朝阳区文化馆陆续收到更多海外的邀请函;这种交流形式不仅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降低了外出交流的运输成本;这次成功的经验不仅促进了我国走出去同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增强了中外人民群众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体现了文化馆在深度挖掘、发扬中华文化的创新方式,吸引了国际友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充分说明了优质群众文化作品一定能够吸引国际目光。

此外,在2017年9月25日,“中国电影国际巡展——中国电影走进塞尔维亚”活动的开展,不仅架起了中塞两国文化交流的光影之桥,同时也实现了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进一步增进中塞两国之间友谊。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所展映的《功夫瑜伽》《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5部影片,题材丰富、风格各异,让塞尔维亚观众直观地了解中国电影风格。这种艺术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厚植中塞友谊,同时也能够让塞尔维亚国民了解中国,实现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入发展,加强中塞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

(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近些年,山东省文化馆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2020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山东与塞尔维亚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向塞尔维亚人民生动展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中塞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和友谊发展。2020年1月17至19日期间,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举办了历史上首个“欢乐春节”庙会,在庙会现场建设有展示区、舞台区、美食区、旅游区等多个展区,为塞尔维亚人民展示了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济南结艺、侯氏社火脸谱、剪影、糖画、汉字书法、聂家庄泥塑等非遗项目;还有蓬莱小面、胶东花饽饽等山东美食,既让塞尔维亚人民参与制作体验又能品尝到山东美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在舞台区每天定点演出海阳大秧歌、东明舞狮、京剧等节目,并在步行街巡游演出,展示春节民俗活动。同时,在旅游区为塞尔维亚民众推介“好客山东”精品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等。此次庙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加深了中塞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让塞尔维亚民众了解了山东文化,推动山东文化走向世界。

(三)创新艺术活动走向世界

“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传承方面振兴传统工艺。这也对我国文化弘扬传承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华的传统手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文化馆的诸多活动。新时期,想要更好地传承非遗,就需要将中国传统美学与国际化的当代设计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传统工艺为现代生活服务,更好地实现非遗的传承发展。近些年,山東文化馆积极打造“孔子故乡”“好客山东”的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孔子”文化,以阜外开办孔子学堂的方式,使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走向世界。

(四)积极开展城市文化对外交流活动

随着我国对外活动数量的增多,文化馆也需要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为基础,组织开展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交流活动。文化馆需要积极参与城市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为世界展示中国时代精神、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及城市的美好形象,让世界友人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艺术。

二、文化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文化馆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但文化馆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系统性仍有待提高,比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它们都有明确的国际组织机构。此外,文化馆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活动的深层次发展,如建立联盟,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制定标准,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合作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文化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与国际图书馆、博物馆的距离已经逐渐拉近,但总体层次等还有待提高。

三、加强文化馆对外文化交流新路径

(一)科学规划提升文化交流计划性

文化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1.把握文化主流形态,寻找能够与世界文化相契合的中华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形式,为做好对外文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2.对国外文化市场进行了解和研究,尤其是掌握公众欣赏文化艺术的习惯,为文化交流活动的项目安排提供参考。

3.以中国的节日为基础,开展对外交流文化节,在外国友好城市开展文化交流节、文化周、艺术展等,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效交流。

4.加强组织管理。为了推进文化馆更好地进行文化宣传工作,文化馆内部必须要加强组织管理工作,根据文化馆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推广工作计划,定期对馆内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馆内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助力文化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完善文化交流系统机制

立足高端站位,以山东省文化馆为例,其针对欧美等地区开展“齐鲁文化走出去”、文化大都市(悉尼、纽约等地)交流活动等大型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展省级层面的海外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同时,文化推广活动也可以在社区、图书馆、福利机构等开展,积极开展“东亚孔子文化”交流活动,借助地缘优势,打造中日韩三国文化产业互惠平台。

(三)增强文化交流有效性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文化交流工程,仅依靠某一个文化馆还不能完成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使命。因此,各地区需要发挥区域文化特色,加强社会力量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调动各部门协同开展。在整合各方面力量的过程中,可积极请求政府支持,形成强大的对外交流合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文化企业、民间艺术团等文化交流协调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官方、民间、社会和商业等文化交流领域的不同团体,重视国际文化领域多边合作,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搭建平台,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多元化发展构建文化交流新平台

在新时代发展的当下,文化馆需要积极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多元化平台,利用我国经典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借机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要重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的互访,加强与世界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动,重视国外文化节、互办文化年等活动,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文物展,充分发挥文化馆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积极参加或主办世界性的艺术展,在展览期间开办文化论坛、主宾国活动等,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文化馆可以拓展民间交流合作的方式,组建民间团体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宽中国文化宣传渠道,借用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形式,让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激发其探索中国文化、品味中国文化的积极性。

(五)培养骨干团队,打造文化知识品牌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骨干人才团队,打造文化知识品牌,依靠品牌的力量提高文化交流的质量,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文化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够让我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打造文化知识品牌、树立诚信形象,通过凝聚文化的经济价值及精神价值,以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特色为基础,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各项资源投入,加速培育世界级文化知识品牌的速度,真正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品牌力量。

综上所述,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新时代文化馆必须肩负起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重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艺术形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交流活动规划,以“创新、传承、弘扬”为原则,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巍韡.提升文化馆(站)服务水平的路径与方法[J].参花:上,2021(7): 2.

[2]钱林林.让中国文化播种生根——关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些思考[J].戏剧之家,2017(10): 260-260.

[3]杨子童.中俄文化交流视域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2): 56-59.

[4]陈玲.“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途径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 189-190.

[5]谢晓娟.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108-111.

[6]李佩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2,30(3): 77-80.

[7]葛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对外文化合作交流的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较研究,2021,5(36): 191-194.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化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