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4-05-04

孙英华

依据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科学阐释,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对我们经济生活、物质领域、精神文明等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本质上是未来城市要有较高品质的人文居住环境,未来城镇化中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如李文杰在《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血液,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就此笔者认为,在面临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及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建设都有了各自新的内涵界定及意义,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密不可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及标准,即:在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彰显人文地域特色为宗旨,通过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良好城市文化形象,提升本地域或本地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如提到江南,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烟雨水乡,仕子淑女,书卷之气;提到沪宁,长江外滩,商贾政要,自信大气;提到西北,大漠驼铃,荒蛮原始,粗犷豪放;提到山东,泰山黄河,孔孟故乡,憨厚淳朴。虽然这些都只是笼统整体的形象,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做了定位。反过来,这个定位又对这个地区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应该看到,城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比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比重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提升城市内在精神品质、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镇化进程及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中统筹规划文化建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掀起的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文化建设严重缺位、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人民文化活动空间日益逼仄等现象。而在当前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笔者认为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将城市规划建设与该城市历史文化元素相结合,二是要将文化建设纳入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把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城市建设的民族化和地方特色化,如:市民休闲广场、城雕、旅游景点、绿化、街名、新型社区划分等城市功能与环境因素在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彰显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避免重蹈城市文化建设中先破坏后修补、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错误。如南京市六合区是茉莉花、雨花石之乡,目前南京市六合区也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滁河市民休闲广场、城雕、街名、一城五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以茉莉花、雨花石为主题,同时考虑了其历史文化因素,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真正凸显了人文六合的精神文化风貌。此外,将文化建设纳入城镇的规划建设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同步进行文化建设,就此而言,笔者认为应从文化的硬件及软件方面入手,在大力投入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做好新型社区的规划,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历史观和生态观,把本地和外来的发展要素都纳入规划和建设中,避免快餐式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以确保文化建设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二、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笔者认为所谓的文化保护是指对于具有历史遗留、传承特性的文化现象所采取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一方面要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切实做好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因素、群众需求、国家政策、科学技术水平等统筹考虑,尤其要加大对该地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珍稀资源的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好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坚决避免盲目拆掉有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村落、旧居,对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必须向文物部门报告,听从文物部门的意见,不得损害和随意处置。特别是对一些历史古迹、文化名胜,宁可为其“让路”,决不能推倒重来。在重要的文化遗址周围,要设立保护范围和缓冲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要保护原有的形态。对于部分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内涵深厚的村庄,引入开发企业,实施复原复建,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只有这样,新型农村社区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之路。如地处合肥、六安二市交界处的三河古镇,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较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同时古镇历史时期的名人、古戏台、民俗风情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保护,与城市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好地再现当年水乡古镇的风貌,并形成了一个带有历史传承特性的“新型社区”,同时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商机。此外,对于一些具有历史传承特性的文化艺人及文化项目也给予了充分的保护,彰显了这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三、转变观念,以创新服务为核心,提高文化建设的效率及质量

笔者认为,公共性及服务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价值体现,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本质内容。因此,通过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的吸引力、创造力及影响力,从而提高文化建设的效率及质量。

首先,加强公共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网络化服务,满足城乡群众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以六合区为例,目前全区共有文艺团队137支,大约有4037人,且多数团队专业化水平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整合资源,不断扩充公共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城镇居民的读书、看报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及大众文化活动网络,使广大群众能够自由自主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其次,不断发掘民族特色文化,建立品牌效应,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特定的文化习惯、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鲜明个性。如长久以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六合人民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尤以六合民歌、传统舞蹈、农民画、戏曲、民间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留左吹打乐等最具特色。因此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不断发掘和整理、包装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特色文化创作,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提升公共文化活动水平,扩大其覆盖面及影响力,对于增强本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于提高文化建设的质量,对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以多样化的服务手段,满足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这一层面而言,笔者认为应推进现代各种科技手段在群众性文化发展中的应用,创造适应时代、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化服务形式,推出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数量更加丰富的艺术、广播电视作品,提升本民族特色文化作品的数量及质量,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电影、送图书等免费公益性活动,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

此外,以差异化服务为准则,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不同观众由于年龄、审美情趣、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需求。因此,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活跃在各社区、街镇、学校、工业企事业单位等文艺团队的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带有公益性质的文艺团体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提供更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让不同人群享受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从而填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空白,最终建立多元、和谐发展的人文文化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社会工程,社会各方面应在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一致,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共同推进。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带动文化,通过二者的协调发展来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必会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为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为广大人民造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2013(1).

[2]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3]李文杰.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4]李少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科纵横,2007(2).

[5]祁述裕,窦维平.文化建设案例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