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要:作家丁玲在其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通过对患有肺病,而又珍视人生温情的莎菲在友情上不被理解,在爱情的不遇其人之经历的描写,凸显出了莎菲内心的苦闷与煎熬。本文作者认为,丁玲正是通过此塑造出了一个有欲有求的新女性形象,从而参与了女性解放这一社会命题的讨论,对肯定女性自身的欲求,鼓励她们去勇敢追求幸福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莎菲;理解;爱情;女性欲求
作为丁玲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形象,莎菲可谓是出足了风头。无论是处女作《梦珂》中的林琅,还是以后作品《韦护》《阿毛姑娘》《一九三O年春上海》中的丽嘉、阿毛、玛丽,这些都是在“五四”自由民主精神浸染下成长起来的成熟女性作家丁玲笔下的女性主人公,她们都是作为要求独立,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出现的,但是,在谈及这些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对现当代社会的影响时,莎菲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其他人物。
莎菲形象的知名首先缘于读者对她的青睐和褒誉,除此之外,批评家们对莎菲的注意和重视,或褒扬或贬斥更是一直将人们的视点集中在她这一人物形象身上。作品1928年发表时,茅盾就指出,“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背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是一位个人主义,旧礼教的叛逆者”,由此可见,莎菲形象表达出了当时经历大革命失败、迷茫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文革中她又被视为无病呻吟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书被划为“五毒”,遭禁,作家丁玲也因此被打为右派。更有极端的批评家认定莎菲为“情欲主义者”,痛斥她“说谎,欺骗,玩弄男性”。文革后,随着作家丁玲政治名誉的恢复,一些批评家又开始为莎菲翻案,评价她为大胆地表现了“性解放”思想的文学形象,阐明她对于女性解放具有很深刻的意义。近年来,又有部分评论家跳出来指责过分估量了莎菲形象的意义,指出这是误读了作者的意图。这些历史的争论确实使莎菲出足了风头,然而,究竟是什么使莎菲如此地引人注目,并且遭受如此起伏的争议?
本文就试图对丁玲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做以分析,指出其所蕴含的真正实现女性解放的意义,来论证这一形象的先进时代意义。
一、内心孤独的呼喊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述了一个失学无业而又患有肺病的女青年莎菲渴求真正的友谊却不被人理解与接受,作为成熟女性的她渴求美好的爱情却又陷入了与苇弟和凌吉士的恋爱纠葛而痛苦不堪。
莎菲所要求的其实很简单,她渴望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她,她需要朋友们的爱,她希望身患肺病的自己在注定不会长久的生命结束时,朋友能够为她流下真诚的眼泪,她希冀自己能够享受自己生命的一切,她渴求美好的爱情。说白了,这不过是一名女性对于幸福的追求罢了,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莎菲的追求当然也没有任何的过错。然而在她的生活中,由于身患疾病她很敏感、渴望被关怀,而她的不善于表达却使自己被朋友误认为是狷傲、怪癖而疏远她;即使是愿意亲近她的朋友毓芳,也不能够理解她对肺病的焦虑,以及因此而常常遭遇的心烦与委屈。她渴望有人能够像蕴姊一样包容她的任性、她的苦,能够保护她;她渴求被人理解与疼爱,渴求亲爱的朋友能够对自己说,“莎菲,我的莎菲!我为什么不再变得伟大点,让我的莎菲不至于这样苦啊……”,然后抱着她大哭一场,这样莎菲就会因为有心意相通、完全理解自己的朋友而快乐,因为被这样的朋友的怜惜与保护而感到真正令人心情畅通的幸福,然而世上最懂她的藴姊却因婚姻的失败而离开了人世。
世界上最懂莎菲的人去了,莎菲身边的朋友无论是关心她却始终与她的内心隔了一层的毓芳,还是喜欢她却不懂得她的脆弱不值得她倾诉心肺的苇弟,或者是有着一副好风仪对莎菲有着强烈的性的诱惑却灵魂卑劣的凌吉士,他们都与莎菲亲近,却都不能够与她成为交心的朋友。
知识分子是极易孤独的,因为他们都重视自己的价值,希望能够被朋友欣赏和理解,因此,知识分子常叹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接受了新知识的莎菲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她还遭受着肺病的折磨,对人间温情的渴望便尤为急切,她更害怕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是,当莎菲几次向毓芳含糊地说起她的心境,说她的爱情苦闷,毓芳却还只那样重视地替她盖被子,留心给她煎的药,不在意她的爱情问题,只把她当做小孩子,令她真是不能不有点烦闷了。
二、陷入爱情的彷徨
爱情问题是接受了新思想的年轻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莎菲是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她也向往着美好的爱情。但她的爱情同友情一样也是极不顺心的。
苇弟对她倒是一往情深,但他那带有女性色彩的言行举止、那朴拙近乎愚笨的童真,如何能满足得了自身女性味十足、寻找真正男子汉的莎菲的欲求?轻视、至少是不会喜欢女性化的男人,这是一般女性的选择。所以,莎菲才说“我算够忠厚的了;我不相信会有第二个女人这样不捉弄她的”。莎菲的真诚在于:对苇弟,她不爱就是不爱,没有用甜言蜜语去欺骗;对自己,不勉强自己的理想追求降服于自然欲望,不虚与委蛇用怜悯取代爱情。然而,当莎菲尚在孤独与苦闷中煎熬时,苇弟的到来仍不失为一种异性的慰藉,而且苇弟的眼泪也使莎菲感受到强者似的骄傲与征服者的快意,至少,苇弟的爱是对莎菲身为一个女性的魅力的肯定。
凌吉士的出现改变了莎菲的心理优势,她第一次感觉到男性的美,强烈地感受到欲夺与被夺的冲动。但距离接近后,她却发现“这南洋人诱人丰仪下掩饰的竟是卑劣的灵魂”,“他所需要的只是金钱与会应酬的太太与穿着标致的白胖儿子,他的爱情不过是拿金钱去妓院买来的肉感享受”。这与莎菲对爱情的美丽憧憬相去多么遥远,然而她一时间还无法割舍对那白脸庞红嘴唇的渴求与依恋。“如果一个女人只是要找一个忠实的男伴做一生的归宿,自然苇弟最为可靠。”但是,现代女性的要求绝不只是一个忠实的伴侣,而且同时还要让她倾心相恋。二者的统一实在难乎其难,至少莎菲此时没有遇到。她身边的两个追求者,一个可靠而不可爱,一个可爱而不可靠,并且那可爱也因了灵魂的卑劣要大打折扣,这就难怪莎菲彷徨犹豫、苦痛万端了。
但莎菲遇到苦闷时,她的爱情却不能受到唯一的好朋友毓芳的重视,实在也是加重了她的孤独感,她只能将痛苦在日记上得以倾诉。当莎菲将承载着自己孤独内心话语的日记交给自己虽不可能爱却至少认为是真诚的苇弟时,莎菲希求苇弟能够了解真正的她,了解她对肺病的恐惧,了解她对生命的留恋,了解她对来自朋友的关心的重视,了解她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现在却陷入了纠葛的苦闷。然而,苇弟非但没有心疼这个他爱的外表坚强实则脆弱的女人,却为自己到底输给了凌吉士而为自己流下了眼泪。这使莎菲在遭遇了朋友的不理解后,最为痛苦伤心绝望的一次,她认识到:希求人了解,而以想方法设计用文字来反复说明的日记给人看,已够是多么可伤心的事!她对希望别人了解自己这一个一直苦闷着自己的问题彻底地绝望了,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
三、坚持对自由的追求
《莎菲女士的日记》主要写到了莎菲在友情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以及爱情上想要爱人又遇不到好伴侣的苦闷,这些都真实细腻地展示出了女性的心理活动与内心纠葛。女性天生敏感,十分看重朋友对自己的喜欢与关心。作家选取了患有肺病的莎菲,是将女性天生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病痛的担忧与恐惧外化了出来,展现出了女性柔软的一面,她需要保护;并且借因病生命不久于世的莎菲喊出了“我要,我要使我快乐”,从而号召女性要冲破男权社会的束缚,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快乐与自由,这显示了对女性自身欲求的肯定,提出了女性也应该享受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参与了女性要实现彻底解放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社会命题。
莎菲没有寻觅到心意相通的友谊,也尚未遭遇到性灵统一的爱情,但她追求理想之心不泯,她选择了出走,在前面的路上依然有不被理解的苦闷,也还要继续品尝爱情的苦味,但她勇于追求自己向往的的美好幸福。
莎菲成为了自由勇敢女性的代表!
参考文献:
[1] 《丁玲中篇小说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秦弓.丁玲前期创作的女性主义阐释[J].中国文化研究, 1997(17).
(作者简介:王琳(1988-),女,山西运城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文艺学研究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