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唐甜
如果说钢琴是西洋乐器的代表,那么民族乐器的代表非筝莫属了。筝,也叫古筝。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传,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了。古筝在我国广泛流传后,筝乐融合了我国各地的民间音乐形式,形成了以不同音韵为特点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随着古筝的发展,各派筝曲都有了变化,现代派的筝曲也层出不穷,但正是由于山东筝特殊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演奏形式、风格、丰富的表现力,使它独树一帜,成为古筝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泛流传于神州大地,古老的筝乐在与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语言习惯及其他民间音乐艺术相融相和的过程中,地域性文化特色悄然而生并日渐浓郁,最终形成中华筝乐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相互争奇斗妍的局面。如春秋战国时期以“秦声”见称的陕西筝派,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齐鲁雅韵的山东筝派,中州古调的客家筝派,杭滩丝竹的浙江筝派,弦诗古乐的潮州筝派等等。正是这些在乐坛上百花齐放的各大派别,才让古筝这门艺术成为民族器乐的奇葩。在这个传承和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的演绎乐曲,了解曲目的背景、特点以及风格变得尤为重要。
山东省地处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它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山东历史沉淀深厚,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境内,发现了中国著名的原始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山东的古圣先贤数不胜数,如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孙子、墨子、管子,还有农学家贾思勰,军事家孙膑、诸葛亮,文学家刘勰、辛弃疾、李清照、蒲松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作为齐鲁文化的优秀代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两个最大的分封国——齐国和鲁国都在今天山东境内,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
山东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其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哺育了这片土地,也哺育了这里的人们。也因此,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说法。
古筝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筝乐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国以前,筝乐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代以前的筝乐研究处在起步阶段,筝乐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研究范围也较为狭窄。因此关于筝的起源众说纷纭。最早可见的记载文献是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李斯列传》,书中载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琴之声也”。由此可以看出公元前237年,就有了秦国宫廷以筝为歌舞伴奏的场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也把筝称为秦筝,认为秦地是筝的发源地。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以来,“秦筝归秦”这一观点在一部分陕西学者的大力提倡下,频频出现在论文及著述中,如周延甲的《秦筝归秦》(82,1)、魏军的《秦筝流派新证》(86,1)、《秦筝流派再证》(90,1),焦文彬的《秦筝归秦 再造辉煌》(95,1)及《秦筝史话》(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秦筝归秦的证据。而在项阳老师的《中国弓弦乐器史》一书中,却得出这一结论。“筝,筑同源”,筝是由越地传入中原,后由秦统一中国,逐渐在秦地得到流传,并在《史记·李斯传》的《谏逐客书》中有所记载。另外,在百越地区出土地文物考证中发现筝的实物,远比典籍所记载的要早得多。所以,我们说,筝在越地得历史是更为悠久,而在秦地得到了较大得发展。
刚刚在上文中提到“筝筑同源”,就目前所见典籍来看最早明确关于筑的记载是在战国时代。《战国策·齐策》中载有:《战国策·齐策》中一段话所述:“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可见筑这件乐器在当时的齐国已经很流行了。另外除史书典籍之外,还有文物来证明汉代筝在山东早期是存在的,那就是山东藤县出土的《自娱舞化石像》。石像中一女子静坐弹琴,琴的一头放在腿上,一头置于地下,左前男子长服曳地,展臂扬袖,顿足而舞。从场面上看没有恢宏庞大的场面和华丽的服饰,更像是民间自娱自乐的舞蹈。而且从乐器的摆放和演奏姿势上看只有演奏古筝时才有。因此这是我们可以追溯到的古筝最早在早期山东地区的流传情况。后来又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和不懈的努力才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山东筝派。
分析过山东的概貌和山东筝曲的渊源,接下来就要说山东筝曲的特点了。这里的特点一方面指它的外部结构特点,另一方面还包括了它内在的独特风格韵味。
山东民间筝曲分为“大板曲”和“小板曲”两种。大板曲式传统筝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以《八板》为基础,进化发展而来的。大板曲源自山东琴曲,属于纯器乐曲,古筝在伴奏中自始至终都是主奏乐器,既能合奏也能独奏。因此也有无筝不成乐的说法。此类作品通常用筝、扬琴、琵琶、如意勾等四种不同乐器来演奏四个不同的八板变体。乐曲曲调、曲名、音符排比不同,但四种乐器组成的合乐乐队同时演奏各自的乐谱时并能和谐巧妙的碰在一起。因此民间艺人把这种演奏形式称为“碰八板”。
小板曲来自山东琴书的唱腔。琴书和琴曲都是以古筝作为伴奏乐器,不同的是,小板曲是在给琴书伴奏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尝试和练习,采用加花变奏或原曲调骨干音保持的方法来形成的一套独立的演奏体系。总体来说小板曲没有大板曲变化的手法多,但是小板曲短小精悍,结构自由,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也正是由于小板曲和大板曲的风格各异才更丰富了山东筝曲的风格。
古筝是一种以韵见长的乐器,左弹右按,右手表言,左手表心,以韵补声韵是古筝的生命线。因此韵味是古筝表现中重要的一部分。通常,人们也正是通过这些韵来体味作品风格的。“风格”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三个,一是风度、品格;二是丰采;风韵,三是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成果中所表现出的格调特色。这里说的风格是第三种。在山东传统筝曲中所体现的更个是山东筝派中左手意蕴深长的技术。无论颤音滑音或者装饰性按音,都明显的体现了山东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山东派筝曲丰富的韵味中,滑音是最具有代表性。其按滑过程较快,变化较多。在乐曲中一般多上滑音,为了配合山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通常在演奏的时候力度稍大,速度稍快,体现一种韧性。但山东筝曲中的滑音不同于河南筝曲的直接,河南筝曲的滑音无过度,下滑回来时通常使本位音升高小三或大二度。(如《陈杏元和番》)同时也没有潮州的粘稠,潮州筝曲多是在余音快要结束时将本位音上滑,并升高大二度或小三度。(如《寒鸦戏水》)山东筝曲是一种细腻的纤巧秀美,在上滑偏音4和7的时候都要求上滑到稳定音,再做颤音等处理,弹性中不乏清新。如在《四段锦》的第一段“清风弄竹”,要求每个音都要干净透彻,并且配合特有的、放松的、大幅度颤音,来塑造清风的感觉,再通过快速回滑加颤音和快上滑来表现风中竹子的韧性。
当然,人是音乐的载体,不同的人又有其不同的滑音风格。以赵玉斋和高自成两位大师为例:赵老在演奏《汉宫秋月》时的滑音,无论上滑下滑都在滑的同时加重颤音,来表现无限的哀愁凄苦。而高老则在颤滑过程中追求细致,在淡雅声中求委婉,细腻之中听凄凉。以上两位大师师承不同,阅历不同,审美与个人气质不同,对艺术有独特的创造力。继承和丰富了山东筝曲的风格。
上文说到了独具特色的滑音风格,这种风格是在长期的研究和不断传承创新中,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深厚的韵味跟当地经济文化环境方言习俗是有密切关系的。具体成因分析如下:
特定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下来并进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产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传统和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依托于一种地理环境。前面我们说过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黄河的内涵式多元化的,它孕育了文明,黄河水所流经之地繁衍和生息着当地人民。以菏泽为例,菏泽是传统山东筝的主要流传地区。它地处黄河下游,这一带皆为冲击平原,河水流量大,河岸低,经常泛滥成灾,每年汛期一到就会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当地人民一直在修堤防汛。另外加上历史上的战乱频繁,天灾连年不绝,当地农民生活都很贫苦。但是在长期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山东人逐渐形成了朴实、厚道、刚悍的性格,具备了沉稳、粗犷、冷静的风骨与气质,从而影响了山东当地人的审美趣味。体现在古筝艺术上就是一部分乐曲流露出了粗犷豪放、质朴率真的音乐风格,一部分乐曲流露出了深沉、悲怆、凄凉的基调。
山东一直以“书山曲海”“戏曲之乡”著称。我们都知道春秋到西汉时期,齐鲁的经济文化一直都是最发达的地区,艺术的各种门类也都有显著的成就。之后各个时期的齐鲁文化都是相对与同一时期其他地区文化较活跃的。经过了历史的不断变迁,和发展的不断起伏,山东的民间音乐活动终于在明清时期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
当时,山东各地流传的戏曲有三十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梆子腔。山东是梆子腔的发源地。它是流行于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单一板式的应用,即根据剧中情节和人物情绪,选用某一种基本板式作为一个独立唱段,主要适用于情绪比较单一的唱词。另一种则是通过不同板式的有机组合和转接,构成节奏变化明显、旋律对比鲜明的大段成套唱腔,这是山东梆子唱腔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法。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行当则以红脸、黑脸为主要脚色,唱腔慷慨激昂,高亢雄健,动作粗犷,架式夸张,舞台上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山东筝曲中叶同样受梆子腔的影响,融入了山东梆子的理念。比如《四段锦》中的第四段,《普天同庆》右手的双抹、双挑音,刮奏的长短节奏和不同的时值,左手的快上滑,滑音的瞬间就像梆子的抑扬高亢。体现出了一种喜庆的氛围。
同一时期,说唱音乐也广泛流传。如鲁西南地区的郓城、甄城一代的山东琴书。虽然这一代一向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但这里的民间音乐,却极其丰富多采且保持着土生土长的别致风味。特别是著名的民间音乐之乡菏泽地区,它是以山东琴书为代表的多种曲艺音乐。山东琴书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唱词文雅,文学性较强。这种艺术形式冲破文人雅士的小圈子,在当地农民中传习流布。演唱保持着“琴筝清曲”时的书词尚文采、注意音乐性的特点。其演出虽以娱爱为目的,但重在比赛唱腔的优美、曲牌多寡,以及乐器演奏技巧的高低,还有浓重的文人雅士弹唱抒怀的情趣。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传统的演唱特辊讲究稳重大方,靠唱腔和伴奏来完成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它多用古筝伴奏,另外,很多筝曲都来源于琴书的曲牌,很多曲子都是在琴书的演奏和间奏中发展起来的。筝曲保留了唱腔的骨干音,并受唱腔的润腔影响,把山东地方方言的音调涵盖在旋律中,用“以虚代实,弹按加滑”的滑音技巧来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热情、朴实、豪放的精神气质。比如《银纽丝》一曲,在旋律中赋以时值短小密集的上滑音,以模仿声腔来丰富旋律线条。再如高自成先生在《雁鹅调》中,频繁使用按音代替定弦的音色变法来突出古筝的独特韵致。
“方言”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曹正先生曾经说过:“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并且此然地反映到本地区的音乐之中。”其实不仅各地说唱、戏曲与地方语言有影响,各地民间音乐的风格也与当地生活语言、语调、口气等相吻合。
方言对地方音乐风格的影响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的语言、语调、口气所体现的音乐色彩不同。二是语素对音乐中的节奏的影响。山东传统筝曲主要流行的鲁西南地区。这一带的方言语调比较平坦。四声变化不大明显(其实整个山东方言的语调都存在这个现象,说起话来和山东人性格耿直十分相像——平直,语调往往平平的,升降起伏不大,不能自由地、大幅度地起伏,难以恰如其分地表达说话者的情感),一般多升调。普通话中是一声平,二声翘,三声拐弯、四声掉。而山东方言多为降升调、升调、平调和降升调。这大概就是山东筝曲中多上滑音的原因吧。另外,由于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一带语速叫其他地区较快。也许是语调整体表现得十分平稳、低沉不像普通话语调那样抑扬顿挫感较强。山东筝曲就是在这种语言特色的影响下才形成了今天滑音速度快音质刚直、拖腔婉转等的特点。
山东古筝艺术就是这样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和岁月雕琢之后,融合了民间艺术文化和地方特色,并由历代艺人传承和创新才有了今天独具风味的山东筝派。相信对山东筝曲的研究和学习可以为山东筝曲注入更多鲜明的音乐风格和古筝艺术,当然也希望通过山东筝曲的特色让更多人了解山东文化。
[1]焦文彬.秦筝史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9).
[2]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2001(5).
[3]刘燕.齐鲁筝考略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焦力.论古筝的滑音 [J].音乐探索,2006(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