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尚 青
因种种原因,曾多次去过互助北山,“北山柏树南山松,大河如练绕峡行。日中牛羊林边卧,幽静村舍无人踪。”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后来,多次听到人们提起门源仙米林区的景色,但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今夏七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一趟仙米峡,一路下来,觉得果然名不虚传。实际上,仙米峡的景色与互助北山差不多,因为是同一条峡,同一条河,数十里间奇花嘉树,随处可见;峰回路转,色彩斑斓;密林之外,偶见炊烟。地形地貌基本上一样。
仙米峡地处我省海北门源县,是浩门河流经门源盆地后进入北山峡谷中的一段。它的下游是门源县珠固乡,再下面是互助县加定乡,即有名的互助北山。从互助十二盘下来,经巴扎,过甘禅口,沿岗青公路向西行,便进入了仙米峡。仙米峡因仙米寺而得名。仙米寺又名“显明寺”,藏语称为“仙米具喜兴旺洲”,位于浩门镇东36公里的讨拉沟南端,即今仙米乡政府所在地大庄村,南距浩门河约四公里。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明万历十二年(1584任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来此倡议建寺,明天启三年,当地僧人衰噶嘉措(即第三世阿穹佛)从西藏叶尔巴寺请来拉日堪钦·才旦顿珠主持修建了仙米寺,不久,郭隆寺(即互助佑宁寺)的小松布旦却坚赞来此主持寺务,开始扩建寺院。在小松布旦却坚赞的策划下,建成四层楼高的大佛堂和有60根柱子的大经堂,并设立了显宗学院。后寺僧增至百余人,逐步发展成为海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冠盖一方。仙米寺是原门源哈尔岱、本加、万果、桑巴、秀保等部落供养的寺院,以风景优美、建筑精湛而闻名于世。仙米寺修成百年后,因罗布藏丹津之乱,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在平叛中被清军焚毁。第二年,清廷派一等侍卫、散秩大臣达鼐来青办理善后事务,寺院得以重建,并赐寺名为“显明寺”。听说寺院周围环山,松柏四围,清澈的讨拉河从寺前流过,加之寺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远远望去,宛如多层楼台组成,真有“楼台玲珑五云起”的味道。可惜因寺处公路北边山沟,这次行色匆匆,竟擦肩而过。
同样,峡谷里还有朱固寺、班固寺。朱固寺,藏语称为“朱固具喜法轮洲”,位于门源浩门镇东72公里处的解放村,起始于明代后期,当初只是一座藏僧修行的静房。清顺治元年(1644年),赞布·顿珠嘉措资助静房僧人仙米尼丹巴等将静房扩建为寺院,定名“朱固寺”,后毁于罗布藏丹津之乱。清雍正十年,第二世敏珠尔罗桑·丹增嘉措主持重建。当初,赞布·顿珠嘉措建成朱固寺后,于1650年开始创建大通县广惠寺,因先有朱固寺,后有广惠寺,故历史上有朱固寺是广惠寺之母的说法。因同样的原因,这次也未去朱固寺,至今想起来,仍觉得非常遗憾。
雄伟壮观的祁连山和达坂山自西北而东南,如巨龙对舞,长虹横空,在海北留出了一块富庶的门源盆地。“门源油,满街流”,蜿蜒流淌的大通河(也称浩门河)经平坦而富饶的盆地,过百里花海,在两山夹持下,最后进入了仙米峡。数十公里间,巍峨陡峭的南北山犬牙交错,无可奈何的大通河只得斗折蛇行,在大山的缝隙中寻找出路,时而南拐,时而北行,一路留下了“骆驼脖子”、“狼舌头”等一些奇怪的地名,也留下了一些肥沃的冲积滩地。这些滩地和河边缓坡上,如缀珠联玉,坐落着一些不大的村庄,从峡西口的索卡滩开始,到峡东口的甘禅口为止,仙米峡里竟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数十个之多,其中有一个地处北岸向阳的村庄,竟叫作“梅花村”,好漂亮的名字啊!
从仙米峡西口到甘禅口,岗青公路纵贯全峡,公路的绝大部分地段在大通河南岸。由于峡内山势险峻,河水流淌湍急,许多地段竟有180度的急转弯,特别是被号称为“骆驼脖子”的那一段。从北山伸出的、像鳄鱼脊背一样的一段山脊,瘦骨嶙峋地像墙一样横亘在河道上,逼得咆哮的大通河拐过“墙角”,又立马折回北去。梅花村附近也有座“毛公山”,它是河北岸向南突出的一座山梁,每当夕阳西下,暮色四起,大山成为“剪影”的时刻,你从门源园艺场东侧远望,就会看见伟人仰卧在天地之间,神态安详,就连那颗“痣”也显得十分清楚。险峻的北山向阳而略显干燥的山坡上长着较为稀疏的柏树,这些柏树像大山的瘊子,紧钉在绵延数十公里的山坡上,不畏酷晒,不畏干旱,在陡峭的山崖上展现着生命旺盛的绿色。河南岸同样是险峻的达坂山,由于地处阴坡,青翠的松树从山脚开始,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坡面,直到山脊。临近河边的山脚地带,夹杂着白桦、山杨和灌木。山区多雨,因有潮湿的气候滋润,不知名的藤蔓杂草将地面遮盖得严严实实,大山就像穿了一件厚实而华丽的衣服,看不见北山那样裸露的“肌肉”。北山青灰,像男子,充满了阳刚之气;南山苍翠,像少女,充满了阴柔之美。而流淌在峡谷中的大通河,像飘浮在它们中间的淡青色长绸,千百年来一直与山川共舞。穿行在仙米峡中,真像坐在一叶生命之舟中,在青翠的大海波涛中漫游……
仙米峡和百里花海是门源吸引游客的两张“金名片”,百里花海金色满目、气贯长虹,显示的是壮美;而仙米峡山光水色、玲珑青翠,显示的是妩媚。它们作为大通河流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曾被选作环青海湖自行车车赛的必经路线,像新嫁娘一样,水灵灵地展示在世人面前,确实为倡导旅游、宣传青海增了光、添了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