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用新媒体,拓展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时间:2024-05-04

■黄金萍

技术的变革具有一维性和内生性,是一种自生的、能动的、不可遏制的革命性力量。新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不单是文化传播方式、数量、质量和速度的变革,不单是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文化传播结构模式的转型。文化的单向、线型、分割式的传播将被双向、互动、网络式、球面型的传播所取代,以个体为基本单位的传播多中心的格局日趋成形,全社会每个个体都成为文化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时代已经到来。同时,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技术融合奠定了基础,技术的融合将带来网络融合,网络融合最终将导致业务融合、行业融合和终端融合。未来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使目前横亘在文化发展中的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不攻自破。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构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已与追求自由、公平、公正一样重要。提高民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文化资源消费的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也是我国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

自2002年建设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已建成基层网点总计:8187个;省分中心:33个;地市级分中心:282个;县级分中心:1284个;区级分中心:256个;乡镇基层中心:1893个;街道基层中心:298个;村基层服务点:1939个;社区基层服务点:1093个;学校:688个;企业:43个;部队:87个;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70个;其他:21个;卫星站总计:2789个。预计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使基层社区和农村社区也能接触先进的文化观念,消费先进的文化产品,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播送文化的模式,是由一级国家中心——二级省分中心——基层接收点等三个层次组成的星状辐射结构。省级分中心分资源查询、资源服务、资源发送、资源索取四大模块,基层中心分资源查询、资源服务、资源索取三大模块。省级分中心与国家中心实行资源对接。从原则上来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共建共享,通过在各级中心之间建立交换和通信机制,在各中心之间实现信息的高速共享。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的技术差异和文化差异使得信息资源交流共享较为困难。从政治上来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一项把文化触角伸向村镇最基层的宣传措施,自上而下的主文化流是主体,惠及广大农民是该项工程的着重点。因此,各省市在建设共享工程中,从文化设施载体建设到数字内容建设都倾向于基层。如辽宁模式利用了广电网络平台,通过免费发放机顶盒(内容接收器和存储器),通过数字电视点播的方式实现文化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农业科普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这不失为一项好的实践。但其中不难发现,这些数字内容的整理和建设往往是去个性化的,以普适性文化知识为主,如农业科普,数字图书和数字电影视频等,一些即时性的文艺活动或文化讲座要纳入数据库往往有一个时间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共享工程并不全面和完善。因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需要有一些其他机制来补充。尤其是中国幅员辽阔,地方文化差异大,自上而下的主文化播送模式存在较大的欠缺,需要激发地方的积极性,建设地方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即时互动特性,来达到地方文化信息的迅捷传播和共享。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江苏省昆山市,城市发展的步伐已走在了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前面,完全可以借助本地高科技的优势,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现有的完备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体系,完善信息传播媒介,建立综合文化信息资源库,拓展基层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一、利用新媒体,拓展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伴随着技术革新而不断发展,既包括新的媒体形式,也包括既有媒体的新应用。它们不断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手机超越通话交流功能之外的其他拓展功能。从即时通讯工具到手机上网,再到手机电视,手机已经逐步衍生成为一个可移动、个性化的传播载体。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统计,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很显然,随着3G业务的拓展和W IFI上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网民群体在不断扩大。手机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最大好处就是机随人动,没有场地空间限制,可实现时间分割和断点续传,利用分散的时间来达到文化信息消费的目的。即时通讯、网络论坛、网络视频、SNS社区等推陈出新的网络媒体新应用,不再停留在技术更新的层面,而是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交往方式、信息获取方式以及自我表达方式。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纸质媒体,成为受众面更大、传播更迅捷的信息交流工具。因此,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绝不能忽视新媒体这一战略阵地。

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中了最为高端的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也集中了大多数的新媒体用户。应利用既有用户信息消费的习惯,把文化资源与该信息消费渠道合流,以达到文化共享工程的普惠目的。

二、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建设综合文化信息资源库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5.68%,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公布的数据统计,昆山的城市化率已达52.05%,在江苏省县级市层面排名第三。很显然,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越大,对于文化产品的要求也越高。然而,目前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主要着眼点在于农村,信息资源也以农业科技为主,这与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步伐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昆山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城市,城市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口。这些新昆山人一部分是流动人口,一部分是新扎根群体。这些人群的共同特点就是文化移民,对于昆山本地文化既陌生又有融入昆山文化圈的需求。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文化融入的平台,也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昆山文化部门所应考虑的。事实上昆山已经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新昆山人文化活动,如新昆山人才艺大赛、新昆山人书法展(摄影展)、外企文化节等。文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文化互动是文化融入的前提。因此,针对面广的广场文化活动、大型文艺演出和公益文化讲座更能体现文化的包容性。昆山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专业的文化演艺团队,多样的文化节目。这些文化信息资源要通过网络(互联网、手机网)新媒体这个媒介让更多的人知晓和分享,并选择参与。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昆山支中心以市图书馆为主,已经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网络数字平台。市文化馆也有自己的网站,发布相关的文化信息。昆山日报手机版运行良好。三网融合工程正在逐步启动。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目前结构和体系都已完备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三网融合这个技术东风,通过丰富文化内容和拓展传播载体,来达到内容丰富全面、传播快捷有效的最佳目的。总体而言,可与新媒体对接的数字文化资源较为丰硕,条件也已成熟,适时开发短平快的手机文化信息网络以及综合文化资源互联网平台,扩大文化传播的涉及面,切实达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加强文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建立综合文化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以昆山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等文化部门为主体,整合各文化部门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综合文化信息中心网站。在机制上形成交流互补互促,在信息发布上形成及时、全面、互动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的隔阂和壁垒,变竞争为合作,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搭就的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数字信息渠道,以昆山本地文化资源为基本素材,建设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信息库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共建共享这一主旨。

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为主要开发对象,建立综合文化信息中心网(互联网络版和手机网络版),包括各层次文艺演出活动的预告和回顾,文化教育资讯,各文化设施演艺场所的运行状况,结合未来的博物馆、剧场建设,可逐步增加展览信息和剧场票务信息,设置文化信息论坛以便文化交流和意见反馈。结合视频点播,并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网。与传统的纸质媒体及广电传播结合,形成双向、互动、网络式、球面型的立体传播模式。

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目前昆山各文化部门自我创新,努力开发文化节目。市文化馆的城市故事,市图书馆的市民大讲坛等文化讲座,以及玉出昆山等大型文艺节目都极富吸引力和文化欣赏价值。这些节目如能纳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本地资源库,以及放入综合文化信息中心网平台,那么它的文化效益将会以数量级增长。实现文化联动,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立综合文化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完善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把综合文化信息中心网建设,即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纳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把信息的及时性、完善度、信息反馈的有效性,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效益等纳入文化建设的表彰评估机制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快捷性和互动性,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绵长的文化触角上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信息共享和交互平台,加快城市平衡发展的步伐,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的内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