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摄影/郭煦
林源镇位于黑龙江大庆市西南50公里,是一座以“绿色银行”著称的小镇。这里春可赏花,夏可品果,秋可采摘,冬可踏雪……犹如大庆版图上一块绿色翡翠、天然氧吧。这里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造就林源绿色农业和“农旅融合”发展名片,收获了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环境优美乡镇、黑龙江省乡镇二十强、大庆市十强乡镇等含金量较高的美誉。
近年来,林源镇坚决贯彻落实大庆市大同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抓党建谋善治、抓项目聚动力、抓融合兴新业、抓整治靓村容、抓乡风育文明、抓扶贫促增收,不断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富裕。
同时,林源镇党委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紧紧织牢“三张网”,深入推进“党建+网格”的共建模式,着力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切实增强党员服务群众能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走进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新村,一波波发展热潮动力十足,一股股文明新风扑面劲吹,一幅幅富裕、秀美、和谐的新农村画卷流光溢彩。新农村建设犹如一缕春风,让新村人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全村村集体积累资金1926万元,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00万元。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6万元。”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春生说。
新村居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特色品业万亩以上,四屯农民刘桂金种了100亩菇娘,轻松能赚10多万元;村里林地有1.7万亩、户均28亩,种出了生态效益攒了个“绿色银行”,其“储蓄”将是一笔巨额财富;村里有肉牛850头,明年将发展1500头,“牛经济”的兴旺让新村人也彻底“牛气”了一把,大户张美利养50头肉牛,年赚10万元左右。
“做饭烟熏火燎,蚊子苍蝇乱飞,院子像个垃圾堆。”农妇姜昭书提起往日感慨万千。如今轻扭开关,沼气燃出蓝色火苗,干净又便宜,农家院清新利落。告别了秸秆遍地、炊烟袅袅、污物横流,新村500多户人家“点燃”了沼气化新生活。
告别了泥土路,屯屯铺上了红砖路。现在漫步新村,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节能砖瓦民居错落有致。王春生带头建成全区第一个综合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大事小情不用出村。集中精力抓基础设施建设,街巷路和农田道路全部硬化。各屯修建排水沟11944延长米,村屯绿化树木17711株,街巷路安装太阳能路灯388盏。全村自来水入户率、住房砖瓦化率均达到100%。全村实行村民使用自来水、小学生上学校车接送等全部免费,村民不花一分钱。精准扶贫户全部脱贫,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民安居乐业,村官当他们的“主心骨”。“阳光议事”给新村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阳光”,村干部表示,实行“阳光议事”,大伙儿一块儿想办法,一起干事情,心齐力量大。
在宽敞明亮的村委会,村务公开板占据了整个墙壁,上面有序地罗列着财务计划公开、债权债务公开、一事一议公开,账目甚至细微到了村委会的纸笔花销。去年,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后,公开招标建设了畜牧综合服务站和机械化榨奶站。而村委会东侧一幢“豪华”建筑里非常热闹,这里是投资150多万元建设的“六室一所”农民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集展览室、广播室、活动室、培训室、洗浴室、计生服务室和卫生所于一体。
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安排,常年不断线。依托良好的载体,新村相继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农民文化大院”及“美在农家”等特色活动;建立了秧歌、棋牌、篮球协会,会员就有200多人,各协会会员编歌载舞,自娱自乐。村里还设立了“文化读书日”、“邻里友好节”等活动日,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新村近几年坚持组织引领,大力推行“清单制”“积分制”“网格化”等制度,力争成为基层党建和民主管理示范村。
首先是梳理独生子女证申请、计生奖励优抚申请等服务事项清单8项,推进各类事项就近办理,为村民提供便利;梳理财务收支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日常管理类权力清单10项,确保全村各项事务公开透明;个人建房审批、自然灾害救助对象审批等便民服务类权力清单14项,切实保障村民群众切身利益。
其次是搭建“党群”积分超市,实现社会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明确积分积累台账、积分兑换台账,全面构建“付出、积累、回报”机制,通过实施“积分制”管理,广泛开展“积分制+”活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引领广大群众民风向善,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
最后是织密织牢网格管理。发挥网格化管理“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对接”特点,确保网格内的矛盾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充分发挥网格员知民情、通民意的作用,传递社会治理正能量。2022年网格内自行调解邻里纠纷、赡养问题38件。
村里还健全了管理制度,对于涉及“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王春生与村“两委”成员坚持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成为全区民主化样板村。
早在一年前,林源镇积极推行高效节水项目,新打机电井45眼,利用老井3眼,落实48套绞盘式喷灌。推行杂粮基地项目,新打机电井26眼,利用老井5眼,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推行电商平台项目,在长林村建成全市首家农村电商销售中心,目前平台已入驻6大类32个优质农产品,年销售额预计可达100万元。推行农产品加工项目,引进黑龙江省绿源丰都食品加工项目,主要生产加工黏玉米包,订单种植3500亩,亩产效益1200元以上。
同时,林源镇积极推行村屯绿化项目,栽植苗木7万株,绿化道路3条8公里;绿化村屯13个,其中整屯推进4个,完善提高9个,实现道路绿化全覆盖。推行农厕改造项目,去年全镇安装路灯1732盏,4个屯达到整屯亮化,其他各屯主要街道都实现亮化。此外,还推进文化墙和文体设施建设、“最美”典型评选、农民运动会举办和“我爱林源”主题徒步行等项目5个。在长林屯南三路两侧建设文化墙5500平米,弘扬移民拓荒创业精神。在长发、长林、新村沿线灯杆上安装党建标语牌348块,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新建休闲广场4个,文化活动室2个,现已实现23个自然屯文体设施全覆盖。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33户,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为了推进农业提质,发展现代农业,林源镇结合实际,深入实施“两链一服”工程,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成为全市优质粮食主产区、寒地杂粮集散地、绿色果蔬聚集区。以2400亩杂粮研究基地为核心,辐射7个村23个屯规模发展寒地杂粮,林源绿豆、林源花生成为市场认可的优质品牌。争取国家高效节水项目,新增高标准农田7000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0亩, 农田灌溉覆盖率达90%;新型合作组织22家,大型农机合作社5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隆泉拓发合作社为示范区,带动壮大全镇中草药、油莎豆、小麻籽、黑大豆等高效品业规模,全镇非玉米作物达到12万亩,占比达到65%。引建绿源沣都食品加工项目,实现黏玉米订单种植。在长林村建成全市首家农村电商平台,长林小米、九村煎饼等本地农副产品实现线上销售、线下推广,并带动周边乡镇农产品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
拓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源镇新村中药材防风育苗基地200亩,去年秋季播种,采用大垄平台深松模式种植,秋季或下一年春季起收,亩产达1500斤,每斤5元左右,亩收入7500元左右。因防风具有道地性,种植易成活,产量高,含量超国家药典标准,下一步将带动百姓发展防风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林源镇规划农旅项目,建设旅游名镇。按照“做精旅游经济”、“发展赛事经济”的定位,发挥大农田、大森林、大草原的生态资源优势,整合重点要素,突出绿色主题,规划建设了4区19景的72公里环线自驾游项目。如今踏入大庆林源镇72公里环线,就等同于走进景区大门,一路上花果芬芳,美食飘香。每处景点都有看不尽的独特美景,每家小店都有尝不完的特色美食。可以说,林源镇就是大庆人赏花看景的最佳去处。
林源镇的美,得益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得益于镇委镇政府科学的顶层设计。全镇4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耕地21万亩、林地18万亩、草原9万亩、水面2万亩,发展旅游产业先天优势突出。镇委镇政府发展旅游产业思路清晰,依托境内大森林、大农田、大草原、大湿地的生态资源优势,规划打造以13个景点为主的72公里环线自驾游项目,打造一条农旅结合的旅游观光带,将这些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
随着林源美景知名度的提升,自2021年以来,来林源旅游人次再次大幅度攀升。环线自驾游开放以来,游人如织,高峰时,仅六井子油菜花基地一处景点日接待量就达到千人,全镇每天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
发展旅游业带来的是人气,人气带来的是经济活力。随着游客的增多,饭店、宾馆的老板们发现,每家的生意都越来越好了,不仅是周末,工作日也时常爆满。尝到了发展旅游甜头的林源人,在保留自然淳朴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提升自己的服务,他们希望用服务和真诚留住更多的游客。
2021年开始,林源镇对标“大旅游”产业规划,对72公里环线内景点再次升级,打造27公里核心旅游圈。筹资100万元建立长林村村史馆,展示新时代的变迁和拓荒创业精神的时代内涵,创建本地特色旅游品牌。采取花卉间作、错时种植办法延长花期,提升六井子油菜花基地、林间花海、尖山子天然氧吧等景点吸引力。与瑞鹤田园教育基地合作,规划野餐营地、户外露营、蒙古风情等活动区块,通过一系列举措,林源镇离四季可游玩的目标更近一步。
接下来,林源镇旅游工作还将紧紧围绕打造“龙江西部特色旅游休闲观光区”的核心发展战略,坚持“绿色生态为主题、乡土文化为底蕴、农业观光为特色”的工作目标,开发出更多旅游景点、游玩路线,打造大庆特色自驾游、乡村休闲度假游目的地,全力做好大庆人的后花园。
为了建设宜居宜业新镇,林源镇抓住乡村振兴有利契机,加大工作力度,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林源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集全镇之力,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三年累计投资6600万元,围绕“六美”、“四化”、“三清理一绿化”要求,扎实推进“六改”工程,集中治理“五乱”现象。以物业保洁市场化为保障,健全卫生治理机制,使镇村“颜值”更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镇7个村全部完成美丽乡村创建,长林、新村被确立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六井子村被评为黑龙江省级卫生先进村和省级生态村。在环境治理工作上,大庆市58个乡镇中林源镇排名第一,独占鳌头。
幸福新村 林源镇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春生介绍该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摄影/郭煦
为了更深层次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林源镇着力在“普及安全饮水、提升道路等级、扩大亮化工程、推进整村绿化、提高医疗保险、保障养老保险、完善文化设施”上实现7个全覆盖。现在村屯绿化已经造满造严,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0%,林源大地林木葱茏,环境优雅。近年来,共修道路300多公里,林源镇成为全区公路最发达乡镇。两年来,共安装路灯2000多盏。整村推进长林农户厕改工程,整村改厕351户,实现了卫浴一体,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完成6个村的物业化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百姓尽享发展成果。
林源镇党委高点站位,前瞻领航,深学笃行新思想,奋力展现新作为,创建大庆市首家村级党员学教基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副中心和长林村文明实践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八项规定”,努力做到“三严三实”。现在,全镇风清气正,上下政通人和。建设休闲广场16个,打造文化墙5500平方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新风,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选树最美系列典型133户,广场舞、农民趣味运动会等群众娱乐性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第二届“舞动林源”广场舞大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
林源镇乡村振兴研学点一期于2018年6月26日正式揭牌,总占地面积9579平方米,是林源镇党委推动区域党建一体化、提升党员教育专业化的重要举措。该基地也是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朝阳项目,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公司化运营方式,收入全部纳入村集体积累。基地坚持“善思、勤学、苦练、争先”办学理念,依托理论教学、移民文化传承教育、产业实践等7个附属基地,科学设计党性提升、产业富民等专题课程5套。其中,理论教学基地设施完备,可同时承载学员110人;移民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依托长林村山东移民拓荒创业文化馆,展示山东移民拓荒创业历程,弘扬拓荒创业精神,激发担当干事热情;产业实践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奶山羊养殖实践基地、杂粮生产实践基地、中药材种植实践基地、棚室生产实践基地、创业带富实践基地,重点突出党性教育+技能培育的“双育”模式,整体实现学、看、练、干四项功能一体化。
王春生介绍,2022年,为满足乡村旅游特色化和各类培训的需求,新村投资建设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实践教育基地,对基地将进行整体提升建设二期工程,铺设水泥道路,建设学员食堂、公寓等配套设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微服务”、制定“微积分”;坚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新增地源收费工作,引进秸秆转化项目;村里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建成全区第一个综合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街巷路和农田道路全部硬化。各屯修建排水沟、村屯绿化、亮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全村实行村民使用自来水全部免费,精准扶贫户全部脱贫,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我们将整合高台子镇红色大讲堂、八井子农民大讲堂、红旗林场瑞鹤庄园等基础设施,深入挖掘祝三乡红色文化,建设多元化学习教学基地,与市委党校和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优秀教师对接,共享全市红色教育资源,努力打造全省、全国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王春生表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