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和谐精神 传承千载

时间:2024-05-04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其内涵丰富深刻,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既允许多元并存,又协调平衡发展。在当今,和谐更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的主题精神、内在本质、外在表现和传承规律上无不蕴涵着和谐基因。

一、天人合一的主题精神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哲学观念,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这种思想深深地熔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就是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精神。在人们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技艺技能,处处体现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祭典活动中,人们祈盼人神相通;歌咏声律中,人们渴望人神以和,尽管那时的自然界是以神灵的面目出现。作为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传统艺术,或是民俗节庆,均渗透着人与自然界的某种情感交流,体现着人对自然的亲近,反映出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民间的社火是从祭祀社日、庆祝丰收的活动发展而来,它不仅是人的才智和生命力的展示,而且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物的装扮、气势宏大的游演及对美好生活的盼望,都能看出人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又如各种手工艺技能,其本质也是人们有效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满足人的生存生活,以至达到审美的情趣。

而自然也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蒙古长调民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这种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又怎么能离开人与自然的相会交融?有人说:“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确实如此,我们的很多传统节庆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与自然关系密切,设置顾及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从对自然界的敬畏,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文明,怎能不说是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中,在追求一种平衡的关系、一种的和谐状态呢?而这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精神,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以人为本的内在本质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为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以人为载体、为核心,以人为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本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文化的两种形态,两者相互浸润,紧密联系,很难截然分割。无论是“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在实践中的创造,承载着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物质文化遗产最终以物的形式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作为一种知识、技能或是技艺,存在于创造者的头脑中,只有创造者以不同方式将它们复述、表演或是制作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它的传承和延续,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有所凭依,它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来实现,正因为它以人为载体,所以才会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创造,由人传承,也反映人生,体现人文,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的思想情感,人的道德规范,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美好愿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也成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的所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内在本质,为当前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

三、和而不同的外在表现

“和”指和谐并存,“不同”指不一致、多样性。形式多样,而能和谐相处,共生共长,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形态,不同的表现形式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广袤,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即使同一群体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变化,如春节这一中国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北方和南方过春节的形式就会有所不同,古代和现代也会有所舍取。有时,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传承人的生活体验、人生经历、个人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也会表现出不同风格和特点。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形成了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文化遗产,各种表演艺术、技艺技能,能以不同面貌和谐共处、相互融合“和实生物”,是其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有冲突,但冲突只是融合的过程。“和而不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对于今天我们提出求同存异、构建和谐也具有现实意义。“和而不同”走向繁荣发展,“同而不和”导致纷争乃至战争。

中国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

四、与时俱进的传承规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传承规律就是它的“活态流变性”,它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它的传承主体是人,在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体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的过程中,每个时代的人都给它注入了新的元素,遗留着历史的印痕,显现出时代特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如果我们简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为行为文化层,那么人的行为总会受到社会变迁、文化融汇、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影响,而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比如宝鸡的民间社火,解放初与现在在游演的内容、规模、参与的热情以及化妆技艺方面就有所不同。同样,一个民间刺绣艺人,他30年前的刺绣和今天的是不一样的,包括手工艺技术,在流传的过程中都是有变化的。

在这里,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流变性”归结为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仅是说它与时代同步发展,而且它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如当前农耕文明的削弱,以此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濒危,并且随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有些逐渐发生变异。与时俱进的传承规律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该是静止、凝固的保护,而是要发展的保护,既要注重对其原生态的保护传承,又要善于科学发展,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以保护获得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

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这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特质与时俱进的运用。社会是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全面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达到一种“永恒”的和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和谐精神是十分深刻的,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的深刻哲理,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稳定和祥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薛昌辉(1977.10-)男,汉族,陕西扶风人,大学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助理馆员,现在宝鸡市群众艺术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