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腊湾转身剪影

时间:2024-05-04

王艳霞

腊湾的山水是吝啬的,高寒、贫瘠,让大山里的人桎梏于贫穷和落后。腊湾的人是坚强的,为了探索一条治穷根的发展之路,勤劳的人民战天斗地,一点一点在荒芜中描绘出生命绚丽缤纷的色彩。

位于牟定县境西部凤屯镇寨子山上的腊湾,距县城32公里。因海拔高,气候寒冷,一年四季气候寒冷如腊月,进村之路九曲十八弯,取“冬天里的山湾”之意,名曰“腊湾”。全村国土面积40.57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8户1712人,全是彝族。腊湾因交通阻隔,信息闭塞,成为全县边远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腊湾的脱贫攻坚之战,攻的是全县贫中之贫,战的是全县坚中之坚。

随着攻坚战役的打响,腊湾与全县同步开展产业帮扶、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医疗、就业等一系列精准脱贫,并结合自身优势,深挖潜力,创新发展彝绣、劳力输出、退耕还林、双语保学等,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截至2019年,累计脱贫30户115人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脱贫退出29户1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2%。

如今的腊湾,在力度空前的帮扶下,迎来了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身!

劳务输出——走出圆梦的脚印

腊湾劳力输出的历史还得从1988年说起。那时的腊湾,交通闭塞,物资进出基本依靠人背马驮,因此再穷的人家也会养上一两头牲口。滇黔桂地理石油物探258队进驻牟定蕨菜山勘探石油后,需要大量的马匹运送物资,腊湾人吃苦耐劳、野外作业能力强,他们组建的“马帮驮运队”成了抢手货,从而打开了腊湾劳力输出的先河,跨进了与石油队长期合作之门。

这些由彝家汉子组成的劳力队逐步扩大,由最初的50余人100余匹马发展到后来的400余人,足迹遍布甘肃、内蒙古、新疆、四川、广西、青海等地。马匹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彝家人的吃苦精神延续不断,加入石油队的外出务工者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极大信任,从订立合同到期满结束,20年来从未出现过工资拖欠现象,务工者每月工资普遍保持在3500元以上,高者可达4600元,仅此项收入就为整村每年创收近200万元。

随着脱贫攻坚整合县内扶贫、人社、农业、科技等劳动技能培训资源,挂包帮、驻村工作队等倾力帮扶,开展了菜单式就业精准培训,带动了村中大批年轻人,特别是彝家女到福建等地的制鞋、电子商务企业打工,腊湾的“姑娘房”空了,彝家女走出大山,在外闯出了别样的风采。

如今,1712人的腊湾村,就有500多人外出务工,可以说除了老弱病残,80%的劳动力都向外输出,为家乡带回了每年达900-1200万元的收入,也为建设家园、改变村貌立下了汗马功劳。388户人家已有366户由土房、瓦房变成了砖房,130户拥有了家庭小轿车,网络、广播全覆盖,与县城相差了20多年跨越发展基本同步共奔小康。

腊湾村委会老书记李国森说:“少了打工经济,腊湾人民再奋斗一百年也不可能有如今的状况。”可见劳务输出在腊湾人民脱贫圆梦的路上走出的坚实脚印。

小小彝绣——绣出盛世的华衣

远离城市的喧嚣,腊湾始终保持着彝族传统和文化,彝绣服饰依然作为人们的日常穿着。至今,仍流传着“不会彝绣的姑娘嫁不出去“的说法。201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少数民族青年和女性创业就业发展”项目落地牟定,腊湾被选为项目支持地,为当地绣娘带来了订单,也带来了机遇。

以前,彝家绣娘的绝活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而穿针引线。近年来,腊湾的彝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政府脱贫扶持和各大媒体宣传推广,已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彝绣+产品”模式让彝绣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群众带来可观的收入,各级相关部门还积极创造条件,把腊湾的彝绣带往各地展览,为彝绣打开销路。一批腊湾“留守妇女”抓住机遇,在县城、外地开了彝绣制品门店,有的便在自己家里,專门负责计件加工后出售。在家就能创收,让这些“留守妇女”们腰杆挺了起来,信心足了起来,觉得和男人一样有了空前的地位。

如今,腊湾成立了“彝绣协会”,发展会员11名。她们极力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优先带教她们的子女,帮助她们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从最早发起彝绣事业的起光兰至李文香,她们中一年的销售收入最高可达10万元,最低也能达到1万元。

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脱贫路径结合起来,腊湾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小小彝绣,在她们灵动的指尖上,绣出了一件盛世华衣,也绣出了彝家人的美好生活。

千亩松林——“净化器”与“提款机”

牟定的小孩子都听过大人嘴里这样的话:“你再哭,再哭就把你送去腊湾韭菜地!”可见腊湾自然环境之恶劣。这里是全县海拔最高的贫寒山区,因为寒冷,加之“刀耕火种”的农业种植方式,往往是种一陂坡,收一土锅。当地人以前的收入主要靠种植大麻和苦荞。政府取缔大麻种植后,腊湾人民曾有过恐慌。

2002年,政府为修复生态,改善群众生活,把5000亩麻地、荞地全部退耕还林,栽上了华山松,为林业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2003年至2019年的16年期间,每亩松林补助农户230元,腊湾家家户户平均享受到了松林补助资金。

2019年时,5000亩松林初显效益,松树已高达6米余,结了松苞,松子也到了可采摘期。当地政府看准时机,把此项产业作为腊湾脱贫致富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帮扶,松林划归村集体所有,由企业承包,每年提取3.31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为当地无外出打工条件的贫困人口家庭设立生态护林员、河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松子丰收的季节,腊湾人的腰包也丰收了。很多农户到松林里采摘松子,获取劳务费。老书记李国森说:“采摘松子让群众获益,有的农户一家人每年可以此增收5000元,少的也有2000多元。”

老书记还说:“昔日的光坡坡荒山地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紫甸河的水质变清了,腊湾的空气质量也好起来。腊湾还将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

千亩松林,不但治愈了昔日大地刀耕火种后的“伤疤”,重现了茂密的森林资源,成为了腊湾的空气“净化器”,小小的松果更成为了当地群众的“提款机”。

双语保学——托举腊湾的未来

有人说,腊湾的教育问题是全县最难的教育问题之一。集边远、落后、贫困为一体的彝族聚居区腊湾,曾让很多教育工作者望而却步。村委会的同志曾有过这样的深刻记忆,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经常有学生听不明白老师的话而哭,老师也急了跟着哭的混乱场面出现,不得已辞职或调走的老师比比皆是。腊湾的教育问题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重视,腊湾民族希望小学实行“双语教学”刻不容缓。

2013年,腊湾实施从幼儿园即开始双语教育,这样孩子升入三年级后就可以完全接受汉语教育。

双语教学对老师和孩子都是一个挑战,也是腊湾控辍保学的有力举措。学校老师想尽办法,运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有效渗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学习全过程。他们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彝语与汉语互译,例如,教学“手”这个字时,先制作出“手”的卡片,让学生观察,然后用彝语与汉语互译“手”字,同时让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跟着老师反复大声读“手”,再让学生把手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老师还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学生语言学习环境。

腊湾的教学难,送学上门更难。咪噜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万文家中有个语言、肢体双残疾的孩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照顾他,父母无法外出打工,造成了家庭的极度困难。2017年至今,腊湾民族希望小学的老师们与他家结成了对子,上至校长,下至一般教师,风雨无阻坚持为他送学上门。咪噜地村距离学校13公里,开车约需1小时,遇到下雨只能走路。

李发庭老师说:“我们虽然教不了他多少文化知识,但却能让他在生活自理和普通常识方面有进步,也就感到很欣慰了。”李老师如今40岁,从1999年毕业后就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工作已20个年头,他说,因为自己的语言和当地人优势,他从未想过离开腊湾,腊湾也需要他。

语言是沟通外界的桥梁,腊湾的教育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更关系到腊湾的未来发展,腊湾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托举了家乡未来的希望。

基础建设——发展入“快车道”

腊湾是一个藏在山窝里的寨子。因路而贫,内不通外不连的交通状况严重阻碍着经济发展,“走路到县城要一天,天不亮出门,天黑才进门,两头摸黑”,李国森书记回忆说,当年整个村找不到一条水泥路,找不到一块砖,路、电、水不通,是腊湾人致贫的主要原因。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狠抓腊湾发展基础,积极争取资金补齐民生短板。投入600多万元,把40户153名村民从土瓦房中请出来,搬进了设施齐全的“玛咕彝寨”。截至2019年11月,共争取资金550.77万元,2016年投入寨子山公路建设项目70万元;玛咕彝寨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15万元;2017年迤外湾村民族团结示范建设项目45万元;2018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0万元建设小利黑至迷魯地进村公路、凤嘴子道路扩修保通、迤外湾小村公路硬化。2018年,镇政府还投资130.77万元实施了起庙、咀子文化室建设、凤咀子公路建设、寨子山生态保护护林房建设项目;2019年实施咀子片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产业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0万元、玛咕彝寨文化传习所修缮经费1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力夯实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增收致富的步伐。

2004年“农网改造”后,全村跨进了稳压供电时代。2019年后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实施,让断电、火灾的隐患降至最低,村民用电得到保障,安全用电程度大幅提升。

以前,腊湾群众喝水人畜不分,安全饮水得不到保障。为此,各级政府先后投入200万元,进行水资源改造,封闭式的管道不仅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人畜饮水不分也成为历史,自来水进了腊湾各家各户。

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脱贫致富了的腊湾群众不忘家乡,积极返乡建设家园。李先达的草莓大棚,李普才种的青花菜,邵永坤养的大猪,李文兰培育的肉兔……在一波波扶贫热潮中,一个个带动发展的“金点子”,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扶贫路线正在描绘一张“富民图”,为腊湾脱贫提供了坚实保障,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了桥梁。

从刀耕火种到衣食无忧,从“身无寸缕”到“金玉其身”,从语言不通到普通话流利,从想有饭吃到赚大钱住大房子开大车子……腊湾,这个曾经饱尝贫苦滋味的彝族村寨,如今告别了过去的原始面貌,一步步发展跨入了现代文明的“快车道”,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梦想正在一个个实现,这个坐落于“凤凰栖居之所”凤屯镇大山湾里的彝族山寨,像一只浴火的凤凰,涅槃重生。

责任编辑:李学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