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秋侠
咚——锵,咚——锵,咚咚——锵!
许多年前,跑马灯舞的锣鼓声,响彻故乡冬夜的上空。
夜幕,是跑马灯舞恢宏阔大的演出背景。
锣鼓震天、人声沸腾。故乡的跑马灯舞,壮阔、灵动、多彩、奔放、热烈……
故乡的跑马灯舞,故事美、音乐美、表演美,声名远播。2008 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跑马灯舞的故事美,再现了经典传统故事杨门女将的精髓、魂魄和风采。
故乡位于沭河两岸,紧邻山东省临沭县。与传说中杨门女将穆桂英的老家穆柯寨(在沭河岸边,相传是山西穆家后人的一支)相距百余里。杨门女将击退辽兵凶险环生、变幻莫测的108 阵法的故事,在故乡人的生活中,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相传北宋真宗年间,辽兵南下攻打宋朝,所到之处,杀戮殆尽、骸骨遍野。杨家将的男壮士先后为国捐躯。国仇家恨,涌上杨门女将们的心头,杨门女将奉旨出征,保家卫国奔赴抗辽沙场,重创辽兵,重振杨家兵威。辽军不抵杨门女将,沙场上节节败退,死伤惨重,最后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将兵,以及众多的家眷。辽兵首领,俗称“老鞑子”见大势已去,于是带领队伍不分昼夜仓皇北逃辽国。
逃亡路上,路过我的故乡,为了迷惑当地百姓,辽兵们扔掉辽兵服装,换上当地人的服装、鞋帽。狡猾的“老鞑子”,带着另外4 个年轻一点的“鞑子”,男扮女装,乔装打扮成5 个穿着不俗的阔太太,头戴黑色崽绒帽子,帽子两边镶嵌着银质的花边;按照老、中、青不同年龄段分别穿上黑色、大红、粉红、桃红、粉绿色的衣裤;每匹马的前面,安排一个手持马灯的辽兵。那马灯杆有丈把长,灯杆上装有一盏马灯。白天,卸下马灯那灯杆就是一杆长枪,便于防御;晚上,装上马灯,用于深夜前行照明;每匹马后面跟着一个马童;马队最后的一个辽兵,手拿三角地令小旗,俗称:地令兵。地令兵身体健壮、武功高强,负责压阵。一旦前面的队伍中出现了险情,他还要腾、挪、跳、跃,机智灵活地前去化险为夷。
故乡地处丘陵,又山水相依,辽兵就依据天时、地利,设下了各有玄机的里四门阵、外四门阵、正梅花阵、反梅花阵、一字长蛇阵、二龙吐须阵、剪子股阵、拧锤阵、七星阵、别“8”字阵、八卦阵等108 阵,阻止杨门女将的追击。
108 阵,阵阵难破,入阵如入险山恶水,机关重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杨门女将众志成城,日夜破阵追打昼夜北逃的辽兵,使得辽兵没有喘息的机会。
深秋的夜里,带领溃不成军、一路狂奔北逃的辽兵首领“老鞑子”全程只说过两次话。第一次是在抗击杨门女将的兵阵中,争得一次喘息的机会,狡猾的“老鞑子”为了提振士气,加快逃亡步伐,高声大喊“巴图鲁”(勇士之意),整个队伍也齐声高喊“巴图鲁”。第二次,是在最后一阵的最后一刻,兵困马乏,“老鞑子”还妄想垂死挣扎,为稳住军心安高喊:“众家兄弟姊妹,不要担心,休要害怕,前面不远,就到家了!”话声刚落,随着一声震天的锣鼓,辽兵全军覆没,困死在他们自己布下的兵阵里——消失在茫茫的黑夜里。
108 阵,阵阵击破,杨门女将大获全胜。
跑马灯舞分“大场”和“小场”两部分;“大场”也称“上半场”表现的是战场上杨门女将大破辽兵阵法,迫使辽兵退居在自设的阵内节节败退,不分昼夜仓皇北逃的溃败场景,是运动舞,由17 个茂腾腾的后生演绎;“小场”又称“下半场”演绎的是:天亮了,老百姓欢天喜地走出家门,用浓郁欢快的民间小调,活泼轻快的花鞭舞、喜庆热闹的秧歌舞……迎接杨门女将获胜归来的喜庆场景,是欢乐祥和的歌舞。“小场”需要50 人左右的演员。
跑马灯舞的音乐美,激越铿锵的锣鼓声,借代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在阵阵响彻天宇的战鼓声中,人们仿佛看到在狼烟四起的敌阵里,忠勇双全的杨门女将英姿飒爽、凌空而来奔赴沙场,勇战辽兵,智破阵法,一展杨门女将骁勇善战的沙场风采,保家卫国的忠勇大义。
“咚咚……锵!咚咚……锵!”浑厚、有力、激越的锣鼓声,让人油然而生凛然正气,代表杨门女将强势破阵、霸气进攻,让观众看到舞台上的“辽兵”,黑夜里,在自设的阵法中,左右躲避、前后腾挪、翻滚跳跃……狼狈不堪,军心惶惶地迎战杨门女将,以及丢盔卸甲、慌不择路逃跑的丑恶形象。
独特新颖的音乐艺术表现力,让侵略者阴险狡诈、仓皇逃跑的形象,活灵活现地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我所看到过,反映杨门女将的舞台演出中,只有故乡的跑马灯舞,整场用锣鼓声—代指杨门女将英勇善战的艺术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演绎杨门女将的英雄形象
故乡民间艺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在整场舞蹈中,敲锣打鼓,是一个很重要而又不起眼的活,当然也有鼓板,铙钹等乐器的使用。说它重要,因为在“大场”中,锣鼓声的作用居“霸主”地位,他们演绎的是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
说它不重要,对于整台舞蹈来说,乡村的观众往往注重的是台上露脸、亮相的演员。那些负责锣鼓的演员,几乎不登台露脸。但是,那些司锣鼓的人们,一点都不在乎上不上台,露不露脸。他们跟我打个比喻,说鼓板好像是皇帝,大锣仿佛宰相,铙钹就跟会见风使舵的和事佬似的,大锣是冲锋陷阵,居于“主力”地位的大将军,离开大锣的“单击”“双击”“四击头”等等,舞蹈根本就收不了场。大锣不仅稳定了舞台上演员的节奏,支撑了演员表演,还参与角色的塑造。可以说,舞台上那些奔腾的脚步,一动一静,一快一慢的舞蹈张力,全靠大锣“一锤定音”。
事实上,对于整台舞蹈来说,没有一个“活”不重要。那些制作舞台道具的人们,更是淡泊名利,本来就是为了乡亲们在娱乐中,不忘保家卫国,全村老少齐参与,每人干好各自擅长的活就行了。他们用竹子扎成半截马头、马尾,用白或黄、红、黑、棕等颜色的纸剪成须状,黏糊形似马的鬃毛,用布带子系在腰上,就像“骑”在马身上一样。
故乡的跑马灯舞舞蹈美,色彩美、构图美、动作美。
跑马灯舞,每阵以最简单的跑圆场开始,也以跑圆场结束。看过一场跑马灯舞,不用别人解说,观众就能明白,为啥舞蹈的名字取名为“跑马灯舞”了,那就是——辽兵不敌杨门女将,只有逃跑的份。在黑夜里逃跑,山险水恶,只能持灯、骑马逃跑。因而,舞蹈取名“跑马灯”。
故乡的人勤劳朴实,大多不善言辞。但是故乡跑马灯舞的舞蹈语言却极为丰富。
跑马灯舞,由5 个男扮女装的青年小伙“骑”着用竹子扎成的马,每匹马前面各有一个举着丈二高的竹竿,竹竿顶端扎制着纸糊的大灯笼,灯笼里点着蜡烛——这就是马灯。每个“辽兵”举着的灯罩颜色不同,有红、黄、蓝、白、杂色5 种。双手拿着地令旗的地领兵,是个“丑”角。在乡村,“丑”是人们生活中嘲笑的对象,但是“丑”,一旦成功地反映到民间艺术舞蹈中来,就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舞台上的小地领兵,脸谱滑稽,动作夸张、灵活、可爱,这个角色十分挑人,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演得了的。
震天的锣鼓声中,17 个演员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演绎辽兵布下的不同的阵法。舞步是由生活中的走、跑、跳、扭、摆、翻、滚等肢体动态,靠清新流畅、韵味独特的舞蹈语言技巧来展现。传说中的108 阵法,以舞蹈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有12 种阵法,它们依次是一字长蛇阵、二龙吐须阵、三宫阵、四门兜底阵、五虎擒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十一拧锤阵、十二梅花阵。
演员们交替循环的各种舞蹈图形以三角、四角、六角、八角形状为主环绕舞台中心,呈现出多中心、多角度,循环交替的舞蹈图形,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构图程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一字长蛇阵,阵形如长蛇曲折前行,“马”“灯”同走,疾步如风。一字长蛇阵凶险相错,一处受到攻击,“蛇身”则迅速盘旋,锋芒毕露。二龙吐须阵“灯”“马”分离,队列交叉跃动,状如两条飞舞的游龙,误入阵中,很难生还。最险恶的是八卦阵,演员舞步飞快旋转,队形变换错综闪回,令人目不暇接。舞态的一招一式,在力度、角度、幅度讲究瞬间形式美和神韵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辽兵“丑”的艺术美,反映千军万马的沙场激战场面。
跑马灯舞的构图美。跑马灯舞,随着登场人物的行为和感情发展而设计,通过队形图案的变化衬托杨门女将的骁勇善战。舞蹈图形,时而呈圆形使人感觉丰满;时而呈方形,显得严肃、整齐;时而呈三角形,组成多种图形的小单位;时而呈弧形,让人感觉舞台上的“沙场”,幽深无比……队形纵列——让人有大军压境的感觉;队形横排——让人感觉两军交战前的平静;队形斜排——让人感觉沙场进攻的激烈……演员舞步走直线,寓意距离近,路途短;走曲线,表示距离较远,路途长;走“8”字,距离无限;自后向前,可造成由远而近的感觉;“V”字向前,有冲击、压力之感;多人“龙摆尾”的队形,造成大收大放,势不可挡的强烈气氛;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连续调度,骤雨、闪电、火花、旋风一样,给人以动荡不安、瞬息万变之感,演绎激烈的战斗场景……产生丰富的联想,进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艺术境界中。
相对于跑马灯舞的“大场”,“小场”就是暴风骤雨后的艳阳天,整场由打莲箱、打花棍、划旱船、好喜大大嘴、扇子舞、媒婆逛街等民间艺术节目组成。
千歌万舞不可数,唯独就爱观故乡的跑马灯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