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孔灏
关于《论语》,宋代宰相赵普曾向宋太宗赵匡义禀报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大意是:微臣我平生的一点小知小见,真的全都是来源于这部书。过去,我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今后,我想再以半部《论语》辅佐陛下您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有学者研究说:此典出于宋代罗大经之《鹤林玉露》卷七。《鹤林玉露》其书,系文言轶事小说文体,所记之事,恐怕当不得真吧?好吧,此处且不讨论。那么,《宋史·赵普传》的真实性如何?“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记载:赵普同志年轻时熟悉政务工作,学问却不大,等到了身居于宰相之高位,宋太祖就常常劝他多多读书。晚年之后,他已经做到了勤奋读书而手不释卷,特别是每次退朝回家后,更是立刻关门闭户,取出书箱里的书来读上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总是刚毅果决、高质高效。他去世以后,家里人打开他那神秘的书箱一看,原来他每天所看之书,不过只是一部《论语》!
一部《论语》,按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的开山祖师小程子伊川先生所言,“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那意思是:学习《论语》的人,需要把孔门诸弟子所问的问题,都当成是自己在求教,孔圣人他老人家回答的内容也正是我此刻当面亲耳所听,这样读书自然会有收获。须知:即使是孔子、孟子这两位圣人复活,也不过是以这些内容来教导他人。如果能在《论语》、《孟子》两本书中深深探求、多多品味,那将来必定能涵养成多么了不起的气质啊!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则讲:“《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身为中国人而不读《论语》者,估计,他是不认识字吧?在钱穆他老人家看来:“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诸子之书中,《论语》相对平易、通俗,但却并不易懂。实际上,如果没有经过语言的训练或者对《论语》有过专门的学习,恐怕一上来连《论语》这本书的书名都会读错!打开《新华字典》,一个“论”字,有两种读音:正常读,发四声即“议论”之“论”音,毫无疑义。但是,偏就只有另一种读音,而且只用于一种语境,读作二声,是为“人伦”之“伦”音,那就是《论语》!《新华字典》在这个字条下的解释是:“《论语》,书名,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为什么是这样?东汉大学者刘熙《释名》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言也”。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论语》之“论”字读作“伦”,是因为此书讲伦理也。何为“伦理”?其意有二:一,为事物之条理。如《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东汉经学家郑玄先生注:“伦,犹类也。理,分也。”二,为从人出发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家国的关系,及至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些关系中,人应当如何自处?这就是《论语》一书所要告诉你的。而“语”字,就是叙述之意,叙述孔子他老人家及其门人弟子的语。宋代经学家邢昺的《论语注疏》则详解《论语》曰:
郑玄云:“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定。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郑玄《周礼》注云“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
《论语》之“论”字,其意有五: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即经纶世务,圆转无穷,蕴含万理,篇章有序,群贤集定,有此五意,故其音读作“伦”也。同时,以经学家郑玄的观点,《论语》之“语”字,也与刘熙所谓“叙也,叙己所欲言也”不同,是“答述曰语”意。此说,与许慎《说文解字》之“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相同。
实际上,读《论语》之“论”而作“议论”之“论”音的人,很多。比如说,我。四十多年前我念初中时在书上看到过孔子《论语》之句,在心中就是读“议论”之“论”音。当然,以彼时浅陋之我读错,那当然也不算啥!但是以我现在之浅陋而观,估计历史上还真有个大学问家可能读《论语》时,也作“议论”之“论”音。此人,即汉朝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他老人家在《汉书·艺文志》里写: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相与辑而论纂”者,指弟子们把各自所记录、编辑的孔子语录会集起来编纂也。这个语境中,“论纂”之“论”字,确实当读作“议论”之“论”音。
无论“论”字何音、“语”字何解,一部《论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重点保存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言论,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第一篇《学而》之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第二十篇《尧曰》之末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从某种角度来看,一部《论语》,简直可以说就是孔子他老人家从头说到了尾。
你看,讲治国理政时,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安居于所当处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讲如何尽孝时,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说侍奉父母时总是保持和悦的脸色,最难!遇到事情时,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年长者先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吗?讲人之诚信时,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说一个人没有诚信,那可就真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办了。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这样的车怎么能行驶呢?讲人的价值观时,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发大财,当大官,这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如果不是以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那么君子并不接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如果不以正当的途径来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逃避的。一个君子如果背离了仁德,他又能凭借什么来成就自己的名声呢?真正的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会坚守仁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同样会坚守仁德。讲安贫乐道时,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中也有乐趣呢。如果是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那就像浮云一般。你看,孔子他老人家说话,就是这么让人如坐春风!或有人问:孔子他老人家就不生气吗?当然也有生气的时候!有一次,宰我向孔子请教三年之丧问题。孔子问:“父母丧期不到三年,子女就吃好的,穿好的,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宰我出后,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可以想见,孔子他老人家说这话时,那种生气、失望而又落寞的样子。
在各民族的源头文化中,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佛教经典中有“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句,并以“威音王”为太古时期佛的佛号。基督教的《圣经》《创世纪》篇中,从“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开始,世界完全是被神用“说话”创造出来的。有学者统计,现存《论语》20 篇,共492 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 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 章。读《论语》,听孔子他老人家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景下、对着不同的人,讲了那么多的话,于我而言,不过是在同一个场合、同一个情景下、对着自己,讲了同一句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的,孔子在大河之上对着自己喟然而叹:那消逝的一切,都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日夜不停地流去了。他的话,说给自己听的同时,也说给大河听、说给流水听、说给每一朵浪花听,也说给现在听、说给将来听、说给现在和将来的人们听,他老人家说着说着,就不见了。要么,是他老人家走着走着,终于,走得太远、太远了;要么,就是他老人家,走着走着,终于,走到我们的心里了……
公元1283 年1 月的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招降抗元兵败被俘已经关押了四年之久的南宋状元公、宰相文天祥。文天祥再次断然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文天祥深受宋朝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我就心满意足!”临刑之际,文天祥从容不迫,告诉狱卒:“一生之事,终于完成。”在向南方跪拜后,从容就义。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时,见他面色安详。其衣带间,有绝命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据《中国状元全传》载,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共777 人,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 人。文天祥以二十岁弱冠之年高中状元,其一生的学问最后如何呈现?他的自我评价是:“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书至此,最令人想起《论语》之首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这前三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恐怕绝非夸张之语。但是,正如朱熹朱夫子他老人家之《论语集注》所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此首篇既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到底当如何理解才得圣人之真意?按杨伯峻先生所说:“古往今来关于《论语》的书很多,总计三千多种。”仅以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现代译本为例,各家各派就各执其理,其翻译出来的内容也各擅胜场、精彩纷呈,此处特举三例: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
随着不断地学习,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
学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傅佩荣《傅佩荣译解论语》
三种译法,细心品味可知内容截然不同。或者,一个“学”字、一个“时”字、一个“习”字,是把握这三句话精神的关键所在。
何者为“学”?按《说文解字》释:“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蒙也。”此“学”字,为“觉悟”意。那么,这种“觉悟”如何实现呢?朱夫子他老人家说:“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其善而复其初也。”“学”者,也可理解为“效仿”之意也。这“效仿”,却不是单单指老师拿试管做实验,学生再照模照样重复做一次,从而掌握化学反应与物理反应区别之类的知识。而是说:人的生命,本来都应该达到一个光辉、至善的境界。但是,因为每个人对这境界的觉悟有先有后,所以,那后觉悟的人,就要向先觉悟的人“学”,亦即后觉悟的人来“效仿”先觉悟的人,最终,也达到那个所有人的生命本来都应该达到的光辉、至善的境界。这话,说得多好啊!而且,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之感?当然!因为孟子他老人家曾经讲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说的是要论“学问”之道,亦无甚可谈,也就是,把自己的那一颗放逸、走失的初心,找回来。或者说,也就是,把生命本来都应该达到的光辉、至善的境界,找回来。所以说,这个“学”字,既为“效仿”意,则其本身就包含着知识的获得和行动的落实意,是知行合一也。所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同学认为:对妻子,能以注重贤德的心来代替喜爱美貌的心;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献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也所以,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那一回,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可惜,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有谁好学的了。”孔圣人他老人家讲颜回其人“好学”,不过是举例其“不迁怒,不贰过”而已。因为:不迁怒,是德行;不贰过,是智慧。也因如此,南老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讲“学而时习之”时说:“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
那么,如此之“学”,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孟子他老人家看来,一句话而已,叫作:学尧舜,做圣贤。按《周礼·保氏》所说,是“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孔子他老人家的私家课,和当时培养国家人才的教育课程完全相同。且说这“礼”,重点是养成做人的规矩;这“乐”,重点是陶冶人的性情;此两者,主要是丰富和提升人的生命境界,这是人对自我的生命担当。这“射”和“驭”,虽仅指“射箭”和“驾车”,但在古代,却是一个成年男子保家卫国、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职业技能。至于“书”和“数”,那是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这,倒是与当今有些人所注重的应试教育之内容颇相类似了。
何者为“时”?杨伯峻先生之《论语译注》说:周秦时代,“时”字做副词用,如《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即“在一定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意。南朝时经学家皇侃的《论语义疏》释“时”也说:“凡学有三时,一是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即学习有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第一,是人在一定的年龄段,就要学习那个年龄段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要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第三,每天都要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来学习。但是,朱夫子他老人家《论语集注》引心学的奠基人、创立了上蔡学派同时也是湖湘学派鼻祖的程门四先生谢良佐之言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斋,立时习也。”谢先生以为:“时”者,“时时”也。他老人家还举例说:无论是坐时还是立时,都要有参加斋戒或祭祀活动时的那种端正和庄重即是“时习”也。以“学”当作“成己、成人、成圣”或“生命的成长和完成”解,那当然“学”在“时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过,对学生来说,以考试得分论,自当以课本上的标准答案为准也!
何者为“习”?朱夫子他老人家之《论语集注》说:“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习”之本义,就是鸟儿多次练习飞翔。小鸟从不停息地练习飞翔是其本能,而作为一个人的“习”,则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在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己,这,也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另,“说”(悦)与“乐”之别,值得一说:“说”(悦),是个人内心的快乐,不一定需要为外人所知。而“乐”,有所不同,朋友来了,当喜形于色,这是发自内心的情谊所致,也是形动于外的礼貌所在也!并且,此二字经李泽厚先生专为拈出,以证明“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与西方以《圣经》为代表的“罪感文化”相比,这《论语》开篇前三句,即让中国人的世间充满了喜乐光明。
这样看来,各家之说,当以杨伯峻先生所译为佳!好在哪里?好在他不翻译“学”!为什么?他老人家深谙学问之道,乃举重若轻也!这也好比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之经典有所谓“五不翻”之说。即:有秘密含义的不翻,比如所谓真言、咒语;含义特别多的不翻,比如“自在”、“炽盛”、“吉祥”等词汇;本国这里没有的东西不翻,比如我们没有所谓阎浮树等,就沿用原名;按照过去习惯的不翻,比如“阿缛菩提”这样的词,可以翻译其义,但东汉的法师已经以其梵音音译了;容易让人感受到敬意的不翻,比如“般若”这个词就显得厚重,若译为“智慧”则不够准确,且不容易让人产生敬意,所以不翻。
具体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当然可以翻译!或者我做不到做不好,但是若由我究其内涵实质而言,必译为:时时觉悟自己的生命意识、提高自己的生命境界、不断扩展认识世界的眼界和强化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成己、成人、成圣,不是让人打心眼里高兴吗?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状元公的话,令人深思!考状元这种事之于我辈,且不去想了。一来年龄老大,二来资质有限。不过,真正在做人做事上,能有个忠臣孝子的样儿,那也就是圣贤之行!而每个人行圣贤之行的那一时刻,自然,即是圣贤之人。那,也就是所学之事!实际上,只要我们真心想做圣贤,那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当年钱穆钱宾四先生曾说:“天地只生了这人,却不是生他作圣人,圣人要人自己做。自己做了圣人,天地会点头,说你做得实合我心。”
10) quadrophonic [,kwɔdrə'fɔnik] adj.四声道的11) underlay ['ʌndəleɪ] n.衬垫物
是啊!天地会点头,说:你做得,实合我心!我们自己,也会点头,说:“生命本该如是!何况,我们本来,就是此等样人”!
明张岱《陶庵梦忆》之《钟山》一文有记:
高皇帝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寝穴,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门左有孙权墓,请徙。太祖曰:“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
古来打江山平天下的英雄好汉,即令起于草莽,亦自有一番帝王风范、雍容气象。当年,放牛娃出身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几位开国名臣刘伯温、徐达、汤和等人一起为百年之后选择陵址。几个老兄弟心意相通,都看中了今天的明孝陵之地。动工时,大臣们发现门左有孙权墓,便请旨将它移走。那太祖皇帝一语惊人,道:“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这话,照我听来,真不是骄傲!那只是一种隔代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一种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之上、依旧能够敢于担当的舍我其谁。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有四科十哲,七十二贤人。其仁者、智者、勇者,各领风骚;愚者、鲁者、辟者、喭者,自有所成。既好看,又有趣!这里面,有一位“有子”他老人家,无疑也是一位敢于担当的“好汉子”。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一说字子若)。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少孔子四十三岁;依《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少孔子三十三岁。《左传·哀公八年》有记: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 年),吴国伐鲁。一路战无不胜,直至兵临城下。危急时刻,鲁国组织了一支七百人的敢死队偷袭吴军大营,终于迫使吴王订立了退兵盟约。在此关键一役之中,年轻的有若,即是七百勇士之一。不仅如此,按《荀子》所说:“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讲有子他老人家为了苦学,生怕自己睡着了而用火来灼烧自己的手掌,这,可算是对自己也够狠心的了!还不仅如此,《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子曾经问曾子说:“你在咱们的老师孔子他老人家那里,请教过干部下台方面的事情吗?”曾子说:“我听他老人家讲:‘希望丢官后就赶快贫穷,希望死后就赶快腐烂’。”有子说:“这不是君子应该说的话(话外意:何况咱们的老师孔子呢?)。”曾子说:“我的确是从咱们的老师孔子他老人家那里亲耳听来的。”有子又说:“这不是君子应该说的话。”曾子说:“我可有证明人啊,我是和子游同学一起听见这话的。”有子说:“咱们老师的确说过这样的话,那么,他老人家一定就是有所针对。”于是,曾子就将这对话告诉了子游。子游说:“有若同学可真厉害,他这话说得很近似咱们老师他老人家的意思啊!那时,咱们老师他老人家住在宋国,看见桓司马给自己做石椁,三年还没完成。先生就说:‘像这样的奢靡无度之人,不如让他死了腐烂得越快越好。’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这话,是针对桓司马来说的。又有鲁国前大夫南宫敬叔,失去官职后离开鲁国。但是每次回鲁,必定带上珍宝去朝见鲁君以期再做高官。咱们老师他老人家就说:‘像这样拿钱买官者,丢官后不如让他快快贫穷。’希望丢掉官职的人以后迅速贫穷,这话,是针对南宫敬叔说的。”曾子又将子游的话,告诉了有子。有子说:“是这样吧!我坚信,‘希望丢官后就赶快贫穷,希望死后就赶快腐烂’,那不是咱们老师他老人家毫无原因所说的话。”曾子问:“你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有子说:“咱们老师他老人家任中都宰时,曾为中都制定礼法:棺需要四寸,椁需要五寸。由此可知:咱们老师他老人家,并不希望人去世后迅速腐烂。还有,从前老师他老人家失去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了解一下情况,后来又让冉有去宣传一下自己的理念。由此可知:老师他老人家也并不希望失去官职后的人,迅速贫穷。”
为学之难,难在担当!其一,学者务须将其所学,内化德性,外诸言行,是为担当自我;其二,所谓“见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是为担当传承。有若之担当,既在其能苦学而忘身,亦在其能当仁而不让与师!洒然一派英雄气也。也因此,孔子逝世后,一些年轻的学生们因为非常怀念老师,加之有的同学感觉有若之言行也很像孔子,就有部分学生拥戴有若为师,像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有若。此说见于《史记》,应有一定真实性,暂且不表。单说《论语》一书中,孔子学生而称“子”者,不过四人:有子,曾子,冉子,闵子。一般学界多数人共识:《论语》中,孔子的弟子而被称“子”者,当系《论语》之成书过程中,有其门人参与编纂故。也所以,《论语》首篇第二章,即:
这一“曰”,亦好比宋代无名尼师《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尼师,她芒鞋踏遍、整日寻春,却不得而见;归来时,轻嗅梅花之际方知:原来春天,一直在,自己的手里。有子之言,正是此意!生而为人,其践行“仁道”的基础,不过是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而已。因为,为人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领导的,这样的人很少;不喜欢冒犯领导,却喜欢造反作乱的人,不可能有。君子必定在做人的根基上下功夫,做人的根基成就了,生命的正道就自然展开。所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看似是每个人自己的私事家事,其实更是践行“仁道”的根基啊!
有子的“君子务本”之论,乃深得其师孔子他老人家在《孝经》中开篇之真传也: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那一天,孔圣人对曾子说:“孝,是德行的根基,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根毛发每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者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践行‘仁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后世,让自己的父母都为之荣耀,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说,孝,开始于侍奉双亲,承续于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最终成就于以自己的德行和事业在社会上顶天立地。”
这一次,有子,他依旧不在现场!但是,你品,你细品,你细品那有子先生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正是孔子他老人家“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题中之义吗?
当然,有子毕竟不是孔子他老人家。据说,孔子去世之后,子夏、子张、子游等众同学拥戴有若为老师时,曾子就坚决反对。而且,有若当上了师兄弟们的老师后,好像也不太能服众:
说是有一天,有个学生进来请教有子:“从前,有一次咱们先师孔子他老人家正要出行时,叮嘱弟子们要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您能告诉我们:当年,孔子他老人家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吗?有子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月亮靠近毕星时,大雨就会滂沱下呀)。那次出行的前一天晚上,月亮正处在毕星附近,所以咱们老师孔子他老人家知道:第二天,就会下大雨。”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天晚上,月亮又处在毕星的位置上。第二天,却没有下雨。这件事,自然,让年轻的弟子们私下议论不已。
又有一次,有位年轻弟子请教有子:当年,咱们的师兄商瞿,成家之后多年没有孩子,先师孔子他老人家却还派他到齐国出差。商瞿的母亲找到孔子他老人家说明情况,希望别让商瞿外出,让孩子多多待在家中做好家庭的人口增长工作。但是孔子他老人家告诉商瞿的母亲说:别担心!商瞿这孩子,四十岁之后必定会有五个儿子。后来,果然如此!您能告诉我:先师孔子他老人家,因为什么原因会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吗?这问题,可真难啊!故,史料记载:“有若默然无以应。”有子默然不语,无言以对。于是,当场就有另外一位弟子开口说:有老师,您还是别坐在这个位置上了,它不适合您。
我读《论语》此章及相关资料时,每至于此,都会为有子委屈、为有子伤感。想当初,被年轻的同学们以师礼敬之,对于意气风发而又谦恭有礼的有子而言:那一定,不是自己的本意!但是,情势所迫,为了满足同学们纪念先师的愿望,他不得不为。那古往今来有多少事,不都是这样始于别人的“美意”,却到头来还是成为自己的种种不堪吗?一旦情况有变,始作俑者,自可不以为意,或摇旗呐喊,或落井下石,或抽身事外,或潇潇洒洒地当一名永远正确的吃瓜群众,只留下满地的垃圾给后人来辨析和打扫。
好在,有子,毕竟是有子!我猜,当他听了那个愤青学生的指责后,大概,会为这群年轻的师弟们再讲最后一句孔门中的学习体会吧?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做事情无论大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通时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去节制它,那也是无法施行的。
有子先生把这话说完之后,就宣布他的最后一节课,下课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