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务院1990年第“100号文件”与浦东开发始末(下)

时间:2024-05-04

何建明

中国作家协会

一时间,上海和浦东成为了一个世界话题。

然而,一个国家的崛起,一方热土的繁荣,绝非一句口号、一个举措便能成就的。浦东开发经历的风雨同样复杂多变,甚至几度惊涛骇浪……

时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室主任李佳能是红军后代,21岁同济大学毕业后到了大庆油田,在石油战线一干就是十几年,可谓南征北战。1975年偶然机会回到上海,后调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路走来,从小设计员到大设计师,“浦东开发也成了我一生规划中的重头戏”,李佳能说,“最值得回忆的就是有机会当面向邓小平同志报告第一个浦东规划模型图。”

那是1991年春节的事。李佳能说:“其实1990年4月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在国内,姓‘资’姓‘社’争议依然很激烈,所以对浦东开发开放影响非常直接。能不能扭转局面,这对我们上海和浦东来说,需要中央、特别是小平同志的坚定支持与肯定。”

也就是这个时候,邓小平连续第四个春节在上海过。

“我们是大年三十就接到通知,要求我们迅速把开发浦东的规划模型做好,以便在春节期间向小平同志汇报。”李佳能说,为了汇报好,有关方面的人员忙了一个春节。

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乘专列从北京抵达上海,再次住进西郊宾馆。

晴朗的上海早春迎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上海滩再一次掀起的拂面暖风……

大年初四这一天,新锦江饭店格外美丽与喜气。邓小平将在这里听取上海方面对浦东开发的设计规划图样。

当邓小平一行到达后,朱镕基亲自陪同他乘电梯从底楼直上顶层观景台,再乘电梯下一层到41层的旋转餐厅。该餐厅顶高9米,直径40米,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旋转餐厅,高置有424个餐位,在此聚宴品茶,可欣赏到浑然一体的云天星斗和申城美景,令人心怡神往。

“我们看着小平同志健步从上面的梯子上走下,神采奕奕。后面是杨尚昆及小平同志的家人和随员。”李佳能说:“小平同志面对着旋转餐厅的玻璃外景而坐,他面前是一只大圆桌,上前放着我们准备的浦东模型和两幅大照片,就是我到王开照相馆放大的一张上海地图、一张浦东地图。”

这一天在新锦江饭店旋转餐厅内,邓小平边听汇报、边眺望浦江两岸,听完报告后,他说:“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到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那句像宇宙光芒永恒地闪耀在浦东大地上的“金句”——“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也是在此日讲的。

那一天的汇报,朱镕基等上海市领导格外高兴,因为他们的“浦东开发”方案完全得到了邓小平的首肯和支持。

4月的江南,处处柳绿花红、春意盎然。中央正式宣布国家决定“开发浦东”。一场春雨过后,大上海仿佛换上新装,格外清爽干净、喜气洋洋。19日,刚送走李鹏、康世恩、彭冲、邹家华、谷牧、韩光等中央领导后,朱镕基便立即召开市委常委和市府常务会议。

会议的气氛可谓少有的兴奋和严肃,朱镕基以其特有的雷厉风行的作风讲道:“开发、开放浦东,现在可不是嘴上功夫了,中央的决定都已经宣布了,全世界都在盯着我们。我们怎么办?再站在浦西这边举举胳膊、呼呼口号是不行了,得跨过江去,告诉全世界,我们又要干一件大事了!干大事就得有钱、有人!人,我们自己调。钱哪儿来?掏我们自己的口袋基本是不行的,就是要去掏外资。你想掏人家外资的钱,你就得有吸引力!啥吸引力?优惠政策呗!这两件事,都有劳黄菊同志辛苦几天。‘五一’前,我们要以市政府的名义开一次‘开发浦东新闻发布会’,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上海按照中央精神,要干大事了,要让天下的朋友来一起帮忙干!过了‘五一’,我们就过江去吆喝,把开发浦东的号角吹响!”

朱镕基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认准方向和目标后,便义无反顾!正如两年前他到复旦大学跟师生们说的,到上海工作,“我是带着一颗矢志振兴上海的赤诚之心”。这回浦东开发的征程,他同样带着一颗火热的赤诚之心。

1990年4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浦东开发新闻发布会。朱镕基亲自向中外记者宣布:成立上海市浦东开发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黄菊担任组长,顾传训、倪天增副市长任副组长;下设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同时他请黄菊宣布国务院同意上海市政府在浦东采取的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

简称“浦东十条”的优惠政策,在当晚的电视和次日的报纸上发表后,迅速传遍了全上海、全中国和全世界。

“浦东真的要开发了!”

“那里会比深圳特区更特……”

“真的吗?比深圳特区还特?”

“当然。中央给的政策!”

“太好了!明天我就过江去!不,今晚就过去……”

据说,这年的“五一”当天,外滩十六铺的轮渡比平时又超了一倍以上的客运量。而“五一”当天香港飞往上海虹桥的机票也是一票难求,有人向“老上海”梁振英打听为什么。梁振英笑笑,只说了一句:“浦东要动了!”

上海人都知道,1990年5月3日,是新浦东的开埠之日,或者说是诞生日。因为这一天,由朱镕基、黄菊等领导亲自跨过黄浦江,在一栋两层小楼前竖起了两块牌子:

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

浦东人都知道,“浦东大道141号”,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简称“浦东开发办”)的所在地。这“141号”,现在是“浦东开发陈列馆”。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浦东大建设岁月里,它一直是浦东开发的“前线总指挥部”。那两层小楼很简陋,里面的陈设更简朴,然而就是这个地方,它像一支照亮上海走向伟大历史新征程的炽烈火炬,它曾经温暖和激荡过多少期待大上海重新崛起、“东方巴黎”再度辉煌、让全世界把希望的目光转向黄浦江的上海人民!

是的,“浦东大道141号”,虽然它平凡简朴得既无法与华丽壮美的外滩上那些“洋建筑”相比,也无法与今天陆家嘴金融区的摩天大厦相比,但谁都无法否认“141号”的份量。

“141”,太朴简、太平常,既非“幸运数”,又无蕴含发财的特殊符号。但上海人告诉我,它隐喻了上海人执行中央改革开放、实求奋进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实干精神。“一是一、二是二”,上海人做事就是这个样子!

当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用28年时间,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靠的不就是这“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是一、二是二”的实事求是的理念吗?!

40年前,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走小康道路,不也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是一、二是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吗?

“一是一、二是二”用“阿拉上海人”通俗的话说,就是做事有板有眼,不走歪路。“这也是朱镕基同志的作风,他对浦东开发办放在‘141号小楼里也非常满意。’”上海同志这样介绍。

弹指一挥间,或许仅仅是“昨天的事”,“141号”小楼没有多大变化,依然是那样的体态,依然是二层小楼房,依然还在那块“浦东大道”上,但它的身边早已是另一个如梦如幻的繁华世界了。

许多人走到“141号”小楼前,都会深情地望着它、仰视它,甚至上前轻轻地抚摸它……

“141号”在“浦东人”——那些创造这片“东方奇迹”“中国奇迹”的创业者心里,已经是一块凝结自己理想的圣地,是一支与自己的生命一起燃烧的火炬……

1991年4月2日至27日期间,随朱镕基市长率团出访欧洲六国的三周朝夕相处的日子。那次上海团出访的主要宗旨是要向西欧各国宣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改的方针、特别是上海的浦东开放,更是这次出访中交谈、交流的核心重点,毫不夸张地说是“每会必谈,人人都谈”。说到浦东开发这个题目,镕基同志往往都是提纲挈领、幽默风趣地开个头,然后就是沙麟同志激情澎湃地作关于浦东开发规划和政策的演讲,镕基同志则十分注意地倾听,并不时观察听众的反应。记得第一次在法国雇主协会(相当于“全法商会”)演讲时沙麟同志讲到“外高桥保税区”时,台下窃窃私语,听众对“保税”这个词不甚理解。朱市长(最后一站到德国访问时,国内才对外发布镕基同志任国务院副总理)拿过话筒用英语大声地说就是“自由贸易区”,台下一片掌声。会后回到宾馆吃饭时,他又关照大家:“外高桥保税区”的中文名称不要变,这是中央批了的,但对外口头宣传或推介时可用“自贸区”,这样方便人家理解。回想起来这三周的时间,当然是镕基同志最忙,其次就是沙麟了……

上面这段话,出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先生为其好友、原浦东开发元老之一的沙麟先生所著的一本画册作的序言中。徐匡迪的这段回忆,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展现了当年朱镕基在浦东开发初期的情景。

浦东开发老将沙麟先生则这样回忆道:“那年,4月30日中午,我正在新锦江饭店接待一批外宾,大堂经理突然匆匆跑来,对我说市委办来电,让我下午一点半到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菊办公室。我一看表,都已经是一点多了!什么事那么急嘛?”沙老说,“当年我还算年富力强,抽身就往市委那边跑。紧赶慢赶,到黄菊同志办公室已经快两点钟了。刚进屋,黄菊同志就说,朱镕基同志要我转达,决定派你去搞浦东开发!当时我一听感到太突然了,事先一点没有想到。我是国家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到美国,整整学习了三年。1986年,江泽民任上海市市长后,任命我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不久,又派我到美国学习了近两年。这两次学习,对我人生影响极大,尤其是后一次,是作为国家派出去的高级管理人员,我们可以到美国大企业、大公司学习和观摩。当时全国才派出去30个人。1989年国庆节前回国时,李鹏总理亲自接见,他第一句话就问:‘都回来了吗?’可见国家对我们出去学习的人寄予多大的希望。想到这,我也没有任何犹豫了。顿时全身热血沸腾,有股欲欲一试想上战场的感觉。当时黄菊同志马上要参加浦东开发的新闻发布会。他说你本来就也应该一起参加的,他站起身催我跟着走。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便问他:‘我对浦东啥都不知道,您手头有没有相关材料?’黄菊二话没说,拿起自己桌上的一叠材料,说:‘你先拿去!’末后又说,‘你明天马上找倪天增,商量‘五一’后的挂牌仪式。’”

“这一切都是组织定的事,前后不到20分种,我后半辈子的命运就这样被推到了‘浦东开发战场’……真的让人兴奋不已,彻夜难眠。”

“那天我真的太激动了!一夜不能眠。”82岁的沙老对笔者说。当年北大毕业后,他是留校生,任半导体系党支部书记。1964年参加“四清”。1974年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从事大型集成电路研究,“就是后来发展的芯片研制”。沙老说:“我之所以听说让我到浦东开发特别激动,是因为那时上海在计划经济影响下,越来越压抑,像广东、江浙等地都上得非常快,我们大上海落后了,不仅不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而是真正的后院了。所以一听说让我参与浦东开发,并且是第一批开拓者的领队,我能不激动吗?激动得半夜起来写‘誓言’……”

“5月1日凌晨3点左右,我实在睡不着,便在最后笔记本上写下8个字:‘奉献、开拓、廉洁、求实’。”

第二天——也就是“五一”这一天,沙麟到副市长倪天增那报到,倪副市长对他说:“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5月3日的挂牌仪式张罗好,开发办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到位并正式开始工作,具体工作与市府副秘书处夏克强衔接。”

沙麟转头找夏克强。副秘书长夏克强是市府有名的能人,他一出面啥事总办成。“老沙呀,房子已经给你找好,这几天已经有人在进行简单装修。那个141号办公处是个新地址,一般人不易找到,你明天带几个人在浦西延安路隧道进口和浦东隧道出口处的马路边醒目处挂上几块路标,免得有人找你们开发办瞎转溜找不到地方……”

沙麟带着几个小伙子,扛着几块赶制出来的绿底白字、“中英文”的“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标志牌,来到浦江延安隧道出口处、相距“浦东大道141号”500至700米的街头水泥杆上,牢牢地竖起这些牌子。“那几块牌子又大又醒目,我们还在竖起安钉时,就围了不少人,他们都极其热情地议论着‘浦东开发’,好像明天就要办喜事似的。后来这些标志牌一直竖在那里好多年!它曾经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和外商投入浦东开发的热情。”沙麟说。

“而当我第一眼看到‘141号’那栋小楼时,心情异常感慨和激动。因为虽然当时我想像不出未来10年浦东会因为这里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但内心我强烈预感这栋小楼会与我以后的命运和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沙麟说。当时他有所不知,就在他来到小楼前的那几天,另一批人为了这栋小楼而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当然,其中一个人就是夏克强。

4月18日李鹏总理宣布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之后,4月21日上海市召开九届人大三次全体会议,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体人民和干部正式吹响开发浦东的战斗号角,要求全市行动起来,为浦东大开发提供一切支持。随后他指示倪天增“要在‘五一’后立即挂牌’”,并称“月底前要把办公地和开发办的班子成员选定”。

选址的具体任务落在夏克强身上。4月25日,他带着市府机关事务局的几个人来到浦东,事先已经在那等待他的黄浦区胡炜区长,陪着夏克强开始选址。

“那时浦东没啥像样的地址。我们事先备选了几处,但不是因为交通不便,就是不符合独立办公条件,所以克强同志都觉得不理想。”当年领着选址的胡炜说,“后来车至老浦东大道,我指指区文化馆的小楼,对克强说:你看看这小楼行不行?他瞥了一眼,马上让司机‘停’。随后我们就都下车去小楼看。没想到克强在楼上楼下、左右前后粗略看了一遍,便说:这个地方我看行!不过,成不成,3天之内等我话,我得跟市长汇报,由他来定!后来据说镕基同志就定下了这个地方,并且在30号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宣布了‘浦东开发办’在浦东大道141号的办公地址。”

“那个时候,再重大的事情,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点头就敲定了!接下去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实,真有点打仗的味道。”胡炜异常怀念“浦东开发”的初创岁月,“老浦东”们都有同样的感受。

“4月27日上午,夏克强副秘书长和市委、市府以及区里的胡炜区长等来到我们馆召开临时紧急会议,会上正式宣布了经市委、市府领导研究、决定将市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设在我们浦东文化馆这栋小楼内,并要求我们3天内将楼腾出。”原黄浦区文化馆负责人这样介绍,“当时由于小楼内不少房间堆满了各种道具,有的还是我们工作人员的办公室,而且中间还有‘五一’假期。要在3天内完全腾空,对我们这个小单位来说,真得打一场硬仗。于是当天下午,全馆工作人员被召集起来开会动员,区领导一说到这里为了浦东开发,大家顿时兴奋和激动起来,说能为浦东开发、开放出力,这是我们的光荣和职责。之后的两天时间,全馆上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提前腾出小楼,并打扫干净。隔日,区领导来慰问我们,大家都非常激动、愉快。”

接下去的3天,是市政府和区政府共同担起的简单装修时间。现场指挥的胡炜笑言自己是“临时包工头”,带领工程队将小楼上上下下、内内外外粉刷一新。5月2日,最后一抹晚霞落江时,胡炜摸着一脸灰尘,笑眯眯地对在场的人说:“大家不要小看你们这几天的辛苦,说不准将来的上海发展史上会记下你们的事迹呢!”他的话说对了,后来诸多版本的《浦东开发史》上都有这“141号”小楼的“成名史记”。

5月3日下午3时许,浦东大道141号小楼前门从未有过的热闹场面出现了。原本很宽畅的马路,已经被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上海人围得水泄不通,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是男是女,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好奇而又兴奋的神情,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现在我宣布: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成立!”没有鞭炮,没有礼花,只有鼓声和笑声,黄菊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宣布。

“下面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同志揭牌——”主持人夏克强说。

一向铁面的朱镕基此刻笑容可掬地为大门口两块牌子揭开“神秘的面纱”。顿时,全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浦东要开发了!”

“我们要过好日子啦!”

“中国改革开放又要举起一块‘王牌’了啊!”

百姓在议论、外媒记者在议论、全世界在议论……而此刻的“141号”小楼似乎成了这一“议论”的中心。

仪式简朴而又精短。正准备离开现场的朱镕基,看到百姓们站在“141号”门牌前纷纷照纪念相时,突然转身对身边的人说道:我要见一下这个文化馆的馆长。“文化馆馆长在哪?朱市长要见他!”人群里,顿时有人喊道。黄浦区文化馆馆长激动地站到朱镕基面前。

“好好,感谢你们文化馆!浦东开发,你们立了第一功!”朱镕基满脸笑容地握着馆长的手,又习惯性地伸出大拇指。随后,他对在场的干部群众动情地说道:“浦东文化馆发扬奉献精神,一天让出文化馆办公楼,三天装修一新;浦东开发办公室三天内完成抽调人员,今天就到岗工作,这就是‘浦东速度’、‘浦东风格’、‘浦东精神’,今后的浦东开发开放,就要靠这种精神、这种风格、这种速度!”

“哗——”这一次的掌声,可谓响彻云霄,震荡浦江两岸……

浦东开发开放正式拉开帷幕,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伟大奇迹……

如今全世界都已看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