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邹 梅 周本回 戴波涛
摘要:高庙文化遗址是近年来考古界的重大发现,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陶器器型和寓有深奥文化内涵、流畅精美的纹饰,是7400多年前原始人类第一次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绘于器物之上,反映出原始人的艺术设计思想: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对形式感的注重。
关键词:高庙文化;陶器;纹饰;艺术设计;思想
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2006年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高庙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器物,为我们描绘7400多年前高庙原始人的生活与社会形态提供了许多线索。在高庙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表面,大都绘着类似兽面、太阳和神鸟的结合体。高庙遗址研究主持专家贺刚教授判断,这些图案应该就是当时古人心目中的凤凰,是原始人类对于阳光、雨露、五谷丰登的崇拜。此前,曾在距今约7000年的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刻有凤凰图案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器物,而在高庙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的凤凰图案比河姆渡文化早约400年。[2]
高庙遗址位于湖南西部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贝丘遗址,且是近10余年来在中国南方发掘的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经多次发掘,遗址中保存的主要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可以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下层堆积的文化特征明显有别于周邻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这类遗存在怀化的辰溪、中方、麻阳县的多个地点均有出土,区域特征鲜明,以高庙遗址所出土最为典型,且又是最先发现,故命名为“高庙文化”,年代范围约为距今7800-6800年。[3]高庙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沅水中上游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意识、宗教信仰、宗教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用贺刚教授的话说“高庙文化填补了新石器文化时期的空白”。
在高庙文化出土的陶器有罐、簋、盆、盘、缶本、支脚等多种器型,其中罐类器尤为丰富,器型多达十余种。而陶器上的装饰艺术是高庙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戳印蓖点纹,是一种具有鲜明地
域和时代特征的标示性纹饰。[4]在罐类器的颈、肩部,钵、盘和簋型器的上腹部通常都饰有戳印蓖点纹组成的各种图案,最具代表性的是形态各异的鸟纹、獠牙兽面纹、八角星纹,以及平行条带状、连线波折纹、连续梯形纹和垂嶂纹等,有的还附饰少量圈点纹;器腹部多饰有绳纹,很少例外。
据考古研究,高庙人栖息居住的环境是山高谷深的武陵山区,依山傍水,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就是渔猎与采集。从发生学来看,人类的文化是从自然生长剥离出来的。艺术作为文化的代表,诞生于人和自然的密切关系中。从高庙陶器纹饰中,可以看出带有明显的象形特征,因此,可以高庙彩陶中的纹饰是由自然对先民影响而创造出来的,是高庙先民“观物取象”的结果。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将自然象运用写实的手法使之具象“再现”,这类纹饰代表是鱼纹、蛙纹等;二是对自然形象的抽象变形,如凤凰、植物纹样等,体现出原始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三是完全抽象的几何纹样,这些几何纹样富于变化,构成灵活,比写实纹样更适于彩陶这种球形体的各部位的装饰,它很方便地布满所要装饰的面,达到预想的效果以及比写实纹样易于绘制和流传,它充分表现出彩陶纹饰中对美的、赏心悦目的效果的追求。
高庙陶器纹饰中最具特色的是戳印篦点纹,这是用竹材在泥土上的戳印而产生的效果,看似并不稀奇的表现手法在7500年前由高庙原始人采用,并由其构成凤鸟、兽面、植物等各种具象和半抽象的纹样。可见高庙原始艺术的发展已达到一个非常的高度。
纹样并无一定程序,随写随形成天真自然的图案。在图案构成上似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如先定点后连接继而绘出黑白相关的效果。从纹样所显示出的节奏和韵律中,似乎可以感受到原始人劳动生活的气息。
高庙原始人的物质条件十分有限,物质成果的获得非常不易,生活也极其艰难。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导致理性思维难以形成,在自然的影响下,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太多不确定,使艺术创造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一种寻求精神寄托和缓解心理紧张的必需。由现实环境所造成的匮乏感在带有虚拟性的艺术活动中得到一定克服。而正是在这种原始精神活动中,才能体现出艺术原初的特性和功能,体现出高庙原始艺术设计思想特征。主要是:
一是独特的审美特征。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绘制其上的图案,客观反映与描述着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及其发展进程。原始的先民们“从河流的旋涡中,从制陶拉坯时的旋转中,从飞石索的运用中,从他们的生活和劳动中,已经发现了许许多多美的规律的存在,并把它们巧妙地、自然而然地运用在彩陶艺术的造型和图案纹样中。”[5]高庙彩陶也不例外。其陶器纹饰原形的选取与构画布局,乃至色彩的搭配与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庙先民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与理解,彩陶设计成为具有“投射”和再“显现”能力的一种心理图式。在这种摹仿意识的引导下,形成了高庙原始设计独特的审美特征:在形的创造中一是注重对自然的模拟与写实性,二是以抽象半抽象为主的表现形式,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主观意象的提炼,以几何形纹饰为代表。
陶器的制作者在纹饰设计中,借助这些几何纹,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淳厚质朴、热烈明快的纹样,运用单独、连续、适合等构成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而这些方式正是装饰艺术的基本手段。
在高庙陶器纹饰形式上,以像生绘画式和几何图案式为代表,其中图案式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图案式变化万千,具有形式美感,体现艺术规律;绘画式纹饰则静穆直观容易引起对其意蕴的联想和推测。
二是对形式感的注重。形式美的运用是装饰艺术的生命线,彩陶是一个成功的开端,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彩陶艺术的形式美,依据抽象的点、线、面,及其所构成的诸如曲直、黑白、对称、均衡、连续、间隔、重叠、疏密、虚实、反复、交叉、动静等形式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内容。高庙原始设计在运用这些“形式语言”处理点、线、面等元素时,注意到变化与统一的关系,使彩陶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赋予陶器条理、秩序及和谐的装饰功能。早期高庙彩陶中,在口沿部已有了最初的间隔,一般用线分成四等份,每格中间装饰有简单纹样,形成简单的二方连续排列,甚至还出现了正反三角形的排列组合。后期彩陶出现了两个以上单元的连续排列,排列形式更有动感。在旋纹、涡纹等装饰纹中充分运用了黑白、大小、曲直、疏密、虚实等对比形式。在构成中不仅注意横向排列中的节奏和韵律,在从上而下的纵向排列中也同样注意体现节奏和韵律。这种有意识的布局和装饰,更能够衬托出彩陶的艺术魅力。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因此说“在人们精通了某种制造技术以后,自然产生了对某种形式的追求,这就是艺术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把形式美从自然中抽离出来。
参考文献:
[1]肖军.全国考古七大成果评选揭晓-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名列第二[N].湖南日报,2006,1.13。
[2]朱永华、明星.高庙遗址出土“神鸟”陶罐-凤凰图腾崇拜起始于7400年前的湖南[N].湖南日报,2004,3.27。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洪江市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2006,(7)。
[4]贺刚、陈利文.高庙文化及其对外传播与影响[J].南方文物,2007,(2)。
[5]吴诗池.中国原始艺术[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为怀化学院科研课题“高庙原始宗教文化设计思想研究”(07年度)的成果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