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现今条件下探析民舞文化

时间:2024-05-04

刘 柳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审美兴趣追求等诸多方面,都较之过去有着观念性的改变。作为以舞蹈为形式的民族文化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俗民间舞蹈不论在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民族特征的典型性方面,还是在艺术水准的世界性方面,都有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开拓远景,在当今现代社会中,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民俗舞蹈仍有着它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民间舞蹈;当今现代社会

在人类已迈21世纪的今天,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文化艺术等都进一步跨入更高层次的现代社会领域,人们在思想观念、审美兴趣追求等诸多方面,都较之过去有着观念性的改变。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中,由于中外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吸收和融合,人们已经善于吸收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世界上一切艺术流派中对我们有价值的美学思想和方法,已经逐渐习惯接受和欣赏这种具有浓烈现代意识的音乐、美术、舞蹈。所以在社会不断向现代化纵深发展的时代,民族民间艺术的俗乐俗舞及一切民间艺术应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存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 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合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于人民永存。而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很文化变迁创造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它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

对于当今现代社会流存于民间的大量少数民间、民俗舞蹈,仍然以特有的方式活跃于乡村、都市,并占据一席之地。每年的“泼水节”、“火把节”、“三月三”、“元宵节”、“春节”、春耕,秋收之季等重大节庆日,各民族均按自己的习俗聚集歌舞、通宵达旦。千百年来,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一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唯独这植根于乡间僻壤上的民俗民间艺术,以极强的生命力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并不断发展。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突出出来,且一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了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例如,《云南映象》可以看做是当代云南民舞创作中的一部具有历史丰碑意义的作品。作品在各民间歌舞原型中体现民族的历史、信仰和情感,古朴、真挚的民族舞蹈语言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用神秘意向诠释着云南的历史久远和“天人合一”的古老文化精神。《丽水金沙》以旅游经济作为市场定位,在云南各民族民俗风情的奇异色彩中满足了那些远离城市生活的繁华与浮躁、倾心于山野之风的游客,获得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它们以其独有的民间艺术魅力征服着现代社会的观众。

由此可见,凡是渗透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民间艺术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论人类社会怎么发展,植根于民间大众的民俗民间舞蹈不论在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民族特征的典型性方面,还是在艺术水准的世界性方面,都有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开拓远景,在当今现代社会中,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民俗舞蹈仍有着它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

民间舞蹈不仅展现民族风情,同时还能更多的表现社会生活、人物情感、思想、性格特征等,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达到从民族风格的展示到艺术表现的质的转变。对于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民俗舞蹈,不在于如何去改进它使之适合现代社会,更重要的事我们用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美学思想,什么样的艺术构思去保存、发展和表现她。

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是我们艺术创作中的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是国宝和精华,值得我们去保存、挖掘、整理和发扬创造。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国外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地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的民族文化开始流传在世界各地,作为以舞蹈为形式的民族文化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使民族舞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观众的品味、符合当代文化的传播,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全面发展,让这颗闪烁的明珠放射出更多更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 金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1。

[2]《 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李廷海,2007-1,中央民族大学 。

[3]《舞蹈资优教育的现况与展望》,唐尔惠,2004-09,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4]《云南舞蹈史(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