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建伟
摘要:本论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中的运动事件表达。Talmy给出了 “动词框架语”和“附语框架语”的语言类型学区分。论文以此两分法为基本框架,从具体的语料出发,考察英语和汉语各自的一些语言特点。结果显示汉语运动事件的类型学区分更倾向于是“动词框架语”语言,这个结论不同于Talmy把汉语视为一种典型的“附语框架语”语言的认识。
关键词:运动事件;动词框架语;附语框架语
1.引言
在对视觉心理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在不能进行自主运动之前,几乎是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人就处在物像流动的包围中,受其吸引。这一发现说明, 运动具有意识上的普遍性和凸显性,并因此具有与永续时间体验的普遍联系性。这样就不难理解,运动事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备受关注的方面,而表示运动的动词则被视为是原型动词,构成一种语言词库的核心部分之一。除了时间,与运动事件无法割裂开来的另一重要概念是空间。如康德所言([1787] 1964),空间不是一个自足的语义场,而是所有观念和意义的背景要素。相对于时间范畴,空间范畴在运动事件的语言表达中的普遍性体现的更为直接。可以说,没有空间范畴的授权,运动事件的语言表达常常难以合法。所以,运动者,运动,空间这三者构成了运动事件图式的要素。对于各要素在向语言投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当属Talmy(1991)类型学区分。
2. “动词框架语”和“附语框架语”
为了细致研究运动事件,Talmy(1991)识别了两类与运动动词相关的语义成分:内部语义成分和外部语义成分。前者包括了凸体、衬体、运动、路径;后者包括了方式或原因。根据以上这些语义成分是如何在句法上,尤其是在动词位置上,如何分布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存在“凸体+运动”、“运动+路径”、“运动+方式”、“运动+原因”、“运动+衬体”五种分布情况。Talmy指出前四种在现有语言中都可以找到例证。但事实上只有第二、三、四种情况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据此我们可以用词化的研究方法来考查语言在表达运动事件上面的差异,得出诸如方式或原因多与运动合并于动词以及路径多与运动合并于动词的结论。这其实是一种形式守恒的研究方法(严辰松2008)。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观察语言现象的角度发生了转变,提出的新问题是:框架语义成分是由哪些语素——句法成分表达的?Talmy(1991)认为路径是核心图式。这样,根据核心图式的语素-—句法表达方式,现有的语言可以区分为“动词框架语”和“附语构架语”。这是一种意义守恒的研究方法(严辰松2008)。典型的动词框架语是把路径表达在一个句子的主要动词的句法位置上,而典型的附语框架语是把方式或原因表达在一个句子的主要动词的句法位置上。
Talmy认为汉语属于附语框架语言,有的语言学家对此赞同,如沈家煊(2003),也有的语言学家不赞同,如戴浩一(2003)。我们的看法是汉语更加倾向于是动词框架语。
3.汉语的动词框架语特点
我们认为,汉语能够将“运动”和“方式/原因”合并在一个句子的动词上,能够使用诸如“从”、“向”、“朝”的方位介词表达空间位移的范围或边界。其次,我们发现与英语比较,汉语并非像是典型的附语框架语。我们可以从方式/原因动词和路径动词两个方面说明。
3.1 方式/原因动词
比较方式/原因动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差异,我们往往需要对这些动词进行分类。Levin (1993: 105-6) 给出了较为为细致的分类,比如除了滚动类和跑动类的动词,还有来自伴声、交通工具、动物名的动词。Slobin (2000: 119)区分了七类方式/原因动词,即:快速、舒缓、平顺、阻滞、潜踪、平步、跳跃。Pourcel (2005) 指出了三类方式/原因动词,即默认、着力、工具。我们可以依据以上分类的一种或者几种比较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原因上面的差异,我们会发现英语和汉语在表达那些基本运动方式/原因上面趋同,差别在于那些精微语义的方式/原因动词。
(1)吴芝生回头对范博文看了一眼,猛的一箭步跳到那弹子房门前,一手飞开了那印花细竹软帘,抢进门去……(矛盾:子夜)
如例(1),“猛的一箭步跳”所包涵的语义基本可以用一个英语动词,如dart,给予传达。这说明了英语在方式动词上面词库大,词化程度高。
3.2 路径动词
英语大约有20个路径动词,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最初从法语或者其它罗马语系语言,比如arrive, depart, traverse, ascend, descend等。汉语中的路径动词有将近30个。与英语不同,这些路径动词都是汉语的固有词汇。如上、下、沉、升、过等。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英语和汉语路径动词的主要差别有二。其一,汉语的路径动词可以叠加使用,如沉下、升起、落进等,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再叠加一个指示动词“来”或者“去”,如沉下去、升起来、落进去等,这说明汉语使用者对路径表达过程中的指示语义敏感。其二,汉语的一个路径动词或者路径动词的叠加形式前面可以出现一个方式动词,如“跑进来”、“跳下去”、“飞过来”等。在这类表达中,路径成分是重心,对此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予以检验。以例(2)和例(3)为说明。
(2)马可走进那个屋子。
(3)马可游过江。
第一个方法是可减缩法。在例(2)中,如果我们略去“走”,句子仍然成立。但如果略去“进”,句子就不成立了。第二方法是可撤销法。在例(3)中,如果我们略去“过”,“马可游江”可以成立。但问题是这个句子与例(3)的句子在意义上面有了明显的差别。因为“马可游江”完全可以追加一个撤销意义的小句,就会有“马可游江,但没有游过去”这样的句子。这说明,方式与路径叠加的表达中路径是保证运动事件完结的成分,而方式动词在单独使用时往往无法明确运动事件是否完结。也相反的,无论是“Mark swam across the river”还是“Mark swam the river”,都表示运动事件的完结,我们不能说“Mark swam (across) the river, but he didnt went across it”这样的句子。
至此,从词源、词库、词的凸显三方面,我们认为路径动词在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中句法上凸显。换言之,汉语的习惯是把句子的主要动词的句法位置同时给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或者在句子的谓语位置上只出现路径动词,而且,和方式动词比较,路径动词语义上凸显。这样的差别,使我们认为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具有更多的动词框架语的特点。
4.译文中的方式与路径
(4)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曹雪芹:红楼梦)
(a) After a while the boy came in again and Yu-cun elicited from him that the visitor in the front room was now staying to dinner. It was obviously out of the question to wait much longer, so he slipped down the passage-way at the side of the house and let himself out by the back gate. (Trans. David Hawkes)
(b) Presently the boy came back and let Yu-tsun know that the guest was staying to a meal. Since this made it out of the question to wait any longer, Yu-tsun went through a passage to the side gate and left. (Trans.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例(4)明确表达了“进来”和“出门”两个运动事件,都没有提及具体的方式。比较两个译文,我们发现,两者均以指示动词“come”表达“进来”这一运动事件。差别出现在对“出门”的表达上。译文(4a)使用的是一个路径动词“left”,不涉及方式;译文(4b)使用的是一个方式动词“slip”,包涵精细的方式语义。从前文所述而论,译文(4b)或更为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但为什么又有译文(4a)对“进来”和“出去”不一视同仁的现象呢?为了说明,我们略为分析一下人物语境。首先,“进来”的是一个小童,他所发生的这一运动事件属于他的一种惯常行为,不具有凸显的价值,且他不是此一语境中的主角。其次,“出去”的是此一语境中的主角。这个人值此之时寄人篱下,虽有野心,但在发迹之前颇能韬光养晦和检点行为,不逾规矩,凡所行为,必有思虑在先。再者,原文中的“夹道”一词指明了“出去”发生的物理空间,便不大会有类似“高视阔步”的方式。所以,我们认为“slip”一词与语境和人物更契合,同时也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5.结语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上体现出来的差异有关乎文化历史和语言习惯的诸多原因,本论文只是重点讨论了与方式和路径有关的词化及路径组成方面的问题,并且以来自《红楼梦》两个译文的例子作为分析,同时都说明了汉语体现出较多的动词框架语的特点。当然,我们认为这个结论需要从更加扩展的视角得到证明,留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17-23。
[2]严辰松. 伦纳德·泰尔米的宏事件研究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2008(5): 9-12。
[3]Levin, Beth. English Verb Class and Alterna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4]Pourcel, Sandra Stéphanie. Relativism in the Lingui-
stic Representation and Cognitive Conceptualsiation of Motion Events Across Verb-framed and 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M]. Durham: University of Durham Press, 2005.
[5]Slobin, Dan. I. Verbalized events: A dynamic appro-
ach to linguistic relativity and determinism[A]. In S. Niemeier & R. Dirven, eds., Evidence For Linguistic Relativity[C]. pp.107-138.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6] Tai, James H-Y. Cognitive relativism: Resultative co-
nstruction in Chinese[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3 (4.2): 301-316.
[7] Talmy, Leonard. Path to realization: A typology of ev-
ent conflation[A].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91: 480-5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