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体育精神繁荣文学艺术的理论初探

时间:2024-05-04

郑卫民

摘要: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中国人以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为全世界人民绘就了一幅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那个8月,体育促成了一种国际间的文化交融,体育,成了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成就了文化间的友善审视和集中展示。在律动的人体运动美中,我们感受到了彼岸文化的个性吸引。体育,可以为文化的交流互动牵线做媒,那么,体育之于文学呢?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不由产生了思考——体育,可否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添砖加瓦?答案是肯定的。体育,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繁荣的沃土、媒介和精神支持,从而在物质、渠道和精神三方面成为文学艺术繁荣的有力动力。

关键词:体育精神;文学艺术;沃土;媒介;精神支持

一、 体育,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繁荣的沃土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决定和制约相应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产;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基础决定和制约相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形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和核心内容。任何一种意识形式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对文学艺术而言也是如此。一种特殊样式和水准的文学艺术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是由一定的历史基因和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和催生的。因此,只有现实的社会生活,才是产生特定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文学创作的生命就在于真实社会的艺术提炼。也就是说,文学创作均来源于生活,生活,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文学创作素材。

体育,也是一种生活。其中相关的人物故事、训练历程、比赛场景,以及其体现出来的个人奋斗精神、团队精神、民族精神等等,都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生活来源。如国人对中国足球的期待,对奥运梦的追逐,对女排精神的热捧,还有冠军运动员等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文学写作的素材。并且,借着体育在体育迷中引发的狂热,这样的文学作品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有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因此就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

尤其是在这个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中心的现代社会,体育明星、体育比赛、体育规则都成为人们话题的中心,把这样的一种独特生活很好地吸收进文学的殿堂,也就是抓住了一定量的读者眼球,保证了一定量的阅读基础。

汲取了体育生活养料的文学作品,按种类分,可分为普通文学作品和体育行业作品两类。在普通文学作品中,体育生活是人物、故事发展的背景元素,只占其中的部分章节;而在体育行业作品中,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成为人物、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可成为体育爱好者深入了解体育行业、体育界人士的桥梁纽带。

二、 体育,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繁荣的媒介

(一)体育明星是文学艺术繁荣的领袖媒介。当载有张瑞敏、牛根生、杨元庆推荐字眼的管理学论著一个个走向畅销书榜单的时候;当周杰伦、林志玲这些原本并不演戏的明星在当红影视作品中高歌猛进的时候;当刘翔、姚明、乔丹这样的明星被多家体育产品乃至其他行业选定为代言人时,名人的意见领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自然,体育明星也有这样的意见引领作用。当然,仅仅有这样作用潜质还不够,如果没有体育明星的积极参与,没有他们相关的文学底蕴修养,这样的积极作用是很难发挥出来的。谈到这一方面,就不得不谈谈体育运动员尤其是体育明星的文化修养问题,前两年,不少体育运动员单纯重视体育训练,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可惜的是,近几年,在国家和相关体育训练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下,不少体育运动员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文化修养了,有些运动员甚至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两不耽误,也有一些运动员在退役后到国内名牌大学或者国外大学进行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为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和文化交流做了很好的典范。这里面值得骄傲的是,邓亚萍取得了货真价实的诺丁汉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郎平熟练地掌握多国语言执教国外球队、莫慧兰从容地当起新闻传媒的主持人。有了类似这样良好的基础,借助国内国外的FANS,体育明星们如果有意愿,那么,承担起文学传播的媒介并不艰难,甚至还能为自己的公众形象加分。

(二)体育活动是文学艺术繁荣的典型媒介。在现代这个注意力资源比较稀缺的时代,体育活动是难得的能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关注的载体。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际型企业动辄百万、千万地赞助大型体育活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假想,假如有一套国家级系列图书在体育运动现场做推广,假如有文学图书赞助一项体育活动,那对被推广的文学书籍将是怎样的推动作用?答案不言而喻。当然,这里仅仅是一种假设,我们看重的就是体育活动的这种眼球集中效应,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给文学艺术一个展示的平台。

(三)体育报道是文学艺术繁荣的直接媒介。精彩的体育报道尤其是平面媒体体育报道往往有一批忠实的读者,这类读者,文化素质比较高,对体育活动参与度很高,不少读者还爱好体育评论,主动积极参与写作投稿。借助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宣传有关的体育类文学作品,或者借体育明星的意见领袖作用宣传文学作品;进一步发展下去,这一批读者,又将促进新一轮的口头传播。

三、 体育,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繁荣的精神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竞技体育是一种残酷的运动,是向人类自身极限的挑战,比的是汗水、心血、伤痛和斗志。体育精神作为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一种运动精神,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这种精神意志对于作家本人来说,就是他们进行艰苦的文学创作的动力支持和力量源泉。而体育精神注入到文学作品中,也能极大地丰富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彭松乔在《共和国体育腾飞的文学见证》中写道:这类作品,通过对体育运动健儿和教练员顽强拼搏精神的艺术再现,为中华竞技体育运动的腾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或是赞美民族体育运动的多姿多彩。赵瑜在《强国梦》中,对竞技体育中存在的“君子协定”打假球、服用兴奋剂摧残自己的生命等不良现象予以了深刻揭露,对旧的体育运行机制束缚体育运动的发展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或是探寻中国奥运道路的艰辛历程,抒发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豪迈情怀。如刘素娥的传记文学《奥运情缘》,从1936年温敬铭作为中国代表团国术队的成员参加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写起,通过一代武术宗师温敬铭艰难坎坷、拼搏进取的奥运传奇经历,展现了中国奥运道路的艰辛历程。而商泽军的3000行长诗《奥运中国》则近距离地对中国人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豪迈情怀进行了深度诠释,写出了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气节和坚韧、奋进的民族精神,写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喜悦。

当前,借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借着奥运会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体育交流打造的良好势头促动下,如何营造更好的繁荣局面?我以为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参考:彭松乔《共和国体育腾飞的文学见证》)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造体育、文学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文学形式上,报告文学与其他文体要百花齐放;在题材选取上,竞技题材和群众体育要共同涉猎;在作家队伍上,专业作家与业余作者要共同努力。第二,深入各民族体育活动的第一现场,写出更加具有民族气息的体育文学新篇章。如果我们的作家只顾写作世界级、亚洲级和国家级的体育赛事,而不深入到各民族体育活动的第一现场,去感受和表现各民族多姿多彩的体育风俗,那么我们的体育文学发展显然是片面的,也不利于进行深入的国际交流。第三,努力挖掘新时代体育精神,借助体育固有的吸引力推动健康的文学作品、文化精神的传播。第四,借助体育活动、体育明星进行有益的文化宣传,促进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中外间体育文化的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2]李春平《缺位的体育文学》。

[3]彭松乔《共和国体育腾飞的文学见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