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曹爱民
摘要:“韩乔语录”再度走红,被网名们“热捧”,跟贴、转帖无数。本文分别从文化学、营销学、心理学和传播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多学科解读,为在新的媒介生态条件下,体育解说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韩乔语录;多学科;解读
体育解说员韩乔生近来在诸多运动赛事解说中再创“新语录”,一时间再度成为“网络红人”,被一些网民们“热捧”。“韩氏语录”何以能够产生如此效应,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做些探讨:
一、文化学视角:敢用奇险之词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网络文化的成功对接
韩乔生解说运动赛事敢用险词,令人瞠目结舌,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他用“水里的大鸟”来比喻最受关注的选手菲尔普斯,并赞叹“他除了一对大耳朵,身上就没有其他异物了。”称“美国队是菲尔普斯一个外星人带领的一群外星人。”令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网民们云里雾里,大呼过瘾。
这种敢用奇险之词之勇气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南朝宋时,文学家鲍照就善用意象、数字、险词和对比为诗,复将心念融入实景,用险词色彩浓郁、意境诡异,极具个人笔致。虽曰一者为解说;一者为做诗,但两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杜之时,诗体诗格均已穷极想象,后人无法超越。为寻求突破,只好另辟蹊径,韩愈孟郊等遂专攻奇句,好用险词,变熟为生、化险为夷,出人意表,想落天外,出现了奇险一派,与奇险冷峭之间求生存。
北宋后期,以黄庭坚为中心的江西诗派,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生新奇拗的风格。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其诗歌创造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现代诗人舒婷也秉承了奇险之风,善用“险词”,如“摸索阳光”,“花开得潦草”等。当有人提出批评时,舒婷毫不退让地回答:诗人有激活母语的天职,应该允许进行有意味的“无中生有”。这正是舒婷的不同凡响之处。
奇险是一种奇崛险怪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怪诞美的审美特质。险词用字常常有悖常理,但仔细一想,却又有其深意、险峻。它在语义的表述中略去了许多逻辑上的步骤或是旁侧的说明,所以给人一种陌生感和突如其来的感觉,使人获得眩目惊心的效果,以达到语感新鲜、情绪宣泄之目的,同时也使语言具有现代的鲜活与狂放。
韩乔生正是把文学中“奇险之风”用到了体育解说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网络文化的成功对接,满嘴的大词、险词、玄词,在“忽悠”观众的同时,也暗合了受众的文化需求,达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二、营销学视角:意识流风格的精准定位,使其独领风骚
诸如“为什么世界纪录不断在水立方被打破?因为泳池的水好,经过净化后,还可以浇花、洗衣服、洗地板,还可以三次利用去冲大街和建筑物……”,“所谓自由泳,就是什么泳姿都可以采用”等等。这都是典型的韩氏意识流风格的解说——思想有多远,解说就能扯多远——一种信马由缰的解说。
1969年,美国的两位年轻人J·楚劳特和A·里斯首次在《工业营销》杂志上提出了“定位”理论,认为定位实质上就是确立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2006年的营销领域,“营销学之父”科特勒教授提出的“精准营销”概念浮出水面,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精准营销”更强调“细分”和为受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理念。而韩氏意识流解说作为一种异类的解说正是适应了影像媒介大量丰富的背景下人们不满足于现场描述,希望在解说中听到独到的感受和评论,也希望看到解说员出现更多的个人风格的心理需求,从而确立了他在观众心目中精准而独特的地位,在众多CCTV名嘴中脱颖而出。个性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有个性的东西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经得起冲击和挑战。
网友评价他对解说事业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发明了意识流解说法。他也被冠以“后现代解说家”、“话语超强解构师”,他本人自诩为“韩大嘴”。
意识流解说被称为“现代电视时代的解说法”,就是指在解说中,解说员不完全按照比赛场面来进行描述、评论,而是对现场即兴解构,所说的言语是为了衬托和渲染比赛场面的意境,是为了将赛场上观众的意识与情绪传达给电视前的观众,并引导观众的意识。①意识流解说就如同看高山流水而抚琴,观侠客舞剑而作画,用韩乔生自己的话说就是:“眼睛看着A,脑子想着B,嘴里说着C,最后答案X,观众得到的是Y。”②
2006年世界杯前,曾有一批网虫就强烈要求韩老师下课,但世界杯上韩乔生风光依旧,在这一届北京奥运会上,他更是红极一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们需要这一种意识流解说。
正如人们既喜欢李白诗歌的高丽、清奇,也需要杜甫诗歌的深远、沉郁和苍凉一样,韩乔生的解说以他特有的现代意识流风格而大受欢迎,在央视人才济济的激烈竞争中,“笑奥江湖”,又一次续写了“韩氏语录”华丽篇章,开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语言时代”,成为体育解说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心理学视角:口误频出切中了观众体育娱乐的心理“脉搏”
“休闲娱乐是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功能,人们观赏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消遣闲暇。作为以体育运动为内容主体的体育新闻,也正在移植体育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满足人们的消遣闲暇需要,即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对体育内容进行娱乐化修饰和表达,以期能吸引读者,让读者从中获得娱悦。其中,娱乐化叙事已经成为了当前体育新闻的一个鲜明表征。”③作为体育报道一部分的体育解说也正是通过“移情”让受众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切中了受众体育娱乐的心理“脉搏”,使得受众对韩乔生频发的口误没有像对新闻播报中的口误那么激烈的态度。相反,而是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态度,与此同时还对口误造成的奇妙幽默效果大加欣赏。这恐怕也是韩乔生快乐解说虽一再出错,央视却没让他“下课”的一个重要原因——体育需要娱乐。要是在其他节目的现场解说中频频出口误那早就“下课”了。
当然“好的解说应该是建立在一种非常聪明的、非常活泼的氛围下,给大家一个会心一笑的话题。”虽然 “韩式语录”再度风行,但韩乔生表示,他并不会拿自己的错误取悦观众。④
四、传播学视角:以网络为信息传播平台,使语录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网友发帖“揭露”韩乔生在解说时出现的口误和突发奇想,该帖立刻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响应,纷纷贡献自己听到的韩乔生爆笑解说,列举了数十条让人忍俊不禁的韩乔生奥运新语录,并乐此不疲地为这些新语录加注点评,引来跟帖、转贴无数。一时间韩乔生再度成为“网络红人”,被一些网民们热捧。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效应,一定程度上还应归功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
首先,网络传播社群化特点使语录快速、高效传播。网络上的人们大多是“群居”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络创造的自由的、无时空局限的更大的交流空间,来自全世界的网民在这里都可以寻找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网友,互通消息,交流知识。
其次,网络的高度自由、开放和个性化的环境,使语录集大众智慧于一体。据韩乔生自己声称,语录“六分真实,四分创作”。⑤网络创作主体年轻化、泛化,没有现实社会中的编审机制,发表作品只需将作品上传至某个网站,就已成功发表。网络写作通常被看作是一场“匿名的狂欢”,它削平一切等级界限,将每一个人还原为活生生的独立、自由、平等的生命个体,将写作变成真正的个人情感的自由释放。这种平等、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为广大年轻网民所喜好。他们置身其中采用无中生有、偷梁换柱、张冠李戴等手法对韩氏语录增补、点评、演绎加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甚至带有游戏、调侃、戏谑的意味。不仅自身在参与创作的同时得到了愉悦,也为语录增加了一道风味,对语录被热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网友甚至预言说:如果韩乔生不“下课”,在网虫的键盘敲击下,他的段子会像007一样,一集一集地续写下去。
可见“韩氏语录”被“热捧”,有多种多样的促成因素。但是这些促成因素将会把体育解说带往何处?新的媒介生态条件下的体育解说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些还是个值得更多人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徐云霄:《韩乔生奥运解说受热捧 央视名嘴变身“网络红人”》http://2008.163.com/08/0814/06/4J9M276R0072437
.html.
②《韩乔生做客〈凤凰非常道〉文字记录》,http://www.ifeng.com/fcd/200809/0916_3040_786330_11.shtml#.
③张名章:《战争、江湖、情色,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叙事》,《新闻知识》2007.8,P59。
④刘玮:《韩乔生回应“奥运语录”:不拿错误取悦观众》,http://fashion.sz.net.cn/fashion/2008-08/20/content_
1369090.htm.
⑤《韩乔生:韩氏语录》,http://finance.huanqiu.com/people/2008-08/203466_2.html.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