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舒小坚
摘要:本文阐述了从“播”新闻转为“说”新闻,主要是采用了亲切的语调、口语化的语言特点,从而使电视新闻从“播”到“说”直至“谈”的三级跳。
关键词:话说;说新闻语言艺术
字正腔圆的“播新闻”方式伴随了中国电视新闻太多的岁月,播音员天天毫无例外地采取正襟危坐、面目肃然的形式,一味地照本宣科,极少喜形于色,这结果必然导致观众产生紧张、呆板之感。直到1998年,陈鲁豫担任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主持人,在温和轻松的气氛中,将世界最新消息和财经资讯向观众娓娓道来,使报纸摘要变得与众不同,居然开了“说新闻”的一大流派。“说新闻”才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所谓“说”,它是人际交流中的语言传播样式,在大众传播领域逐渐渗透,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式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从而使电视机前的上帝知晓原来新闻也可以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娓娓道来,由此也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业红红火火的“说新闻”时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中国电视新闻语言层面的革命。
一、“说新闻”产生的背景
“说新闻”是高速度、快节奏、高效率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休闲剂”。“说新闻”作为新闻播音的三大方式之一,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日常说话聊侃的特点。它的优点是亲切自然,比较随便,与受众的距离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速度、快节奏、高效率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新闻传播模式,特别是新闻的播音,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呆板教条的播讲式和诵读式无疑是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的。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人们需要迅速快捷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需要了解国内外大事,新闻因此而备受关注。“说新闻”正是满足了观众的这种需求,主持人一改在传统新闻节目中严肃、生硬的播稿方式,而用口语化的讲述方式,与你面对面的交谈,让你在轻松休闲的心境中知晓天下大事。
“说新闻”是受众意识的价值观体现,呈现“平民意识”。随着传媒被推向市场及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众在新型传播模式上的地位大大加强,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存在着共同追求信息平等关系的趋向。以受众为传播中心的意识随着市场机制的引进深入电视人的传播观念之中,满足各类型观众的收视需求,己成为一种传播时尚。
二、“说”好新闻初探
“说新闻”己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时代趋势,那么如何“说”?以及如何说“好”?就成了各新闻传播机构关心的热门话题。勿用置疑,要想“说”好新闻就必须充分发挥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主体作用。如果说将一个有较好普通话基础的外行,培养成字正腔圆、语音规范的新闻主持人是一次入门打基础,那么新闻主持人经过实践的打磨、修养的提升、个性替代模式的追求,具有了潜在艺术创造因素的“说新闻”功底,才算得上是一次质的飞跃,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以下就新闻主持人如何进行提升与塑造阐述几点要求:
1、新闻主持人透析新闻稿件,注重叙事方式转换与口语化语言运用
在日常生活的普通环境中,一个新闻信息也许会让人觉得既不是无足轻重也不是完美无缺,但是通过传播者对一个信息的过滤、选择、加工、提炼和公开报道会赋予这个可能并不怎么引人注目的事件以更多的意义,引起观众的接受兴趣。要“说”好新闻,必须深化对新闻稿件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深入采访一线、参与稿件的编写,在备稿时下一番功夫,真正理解之后再“说”给观众,就会情由心生、言之物、达意准确、真实可信。新闻工作者在处理新闻事件时要眼睛往“下”看,从普通观众的视角来确立叙事话语和方式。最好的方式是以日常性的叙事话语,老百姓普遍能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叙事方法,将新闻事件中能够提炼的新闻主题本身也表现为一种背景功能。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也有着一句深入人心的宣传口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更是从节目定位上确立了日常性的叙事方式。
“说新闻”中使用口语,但并非纯自然状态下的口语,而是经过提炼后去除了糟粕、规范的艺术的口语,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老百姓的大白话。这就要求新闻主持人在说的时候字音规范准确、清晰流畅,声音朴实大方、变化自如,语言自然连贯、一气呵成。当然,提倡口语化并不是说将口语神化、虚化,甚至人化的同时被俗化,必须在崭新的思维方式、精确的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培养深厚的语言功力,在超越日常语言的通俗性和个体性的自然状态中把新闻转化为口语来“说”,从而使新闻听起来有味,看起来带劲。
2、营造参与的氛围,加强与观众互动和交流
任何一个节目想获得观众的喜爱和青睐,必须与观众达到交流和互动,新闻节目也是如此。主持人只有参与节目,在播讲新闻之前,自己先深入了解新闻发生的背景、过程等具体的东西,才能掌握“说”的主动权、“说”的分寸,才能驾驭节目。确立受众参与节目的思想,就是从根本上确立受众是电台、电视台主人的思想,就必须改变以往“我播你听”的单向交流的模式,达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其次,还要注重交流感,增加交流味,声情并茂,情理交融。从广义上来说,无论广播还是电视节目都应有平等参与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互动性越强,接近性就越高,观众越趋于接受,自然引起与观众的思想共鸣。
3、主持人“副语言”的正确驾驭。
主持人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对稿件进行加工创作,但是电视新闻主持人还要考虑观众的视觉效果。主持人的服装、动作、表情、眼神、语气、态度等“副语言”,都会对观众产生潜在的影响。主持人不能因“说”新闻节目创作的自由度大,就随心所欲、哗众取宠。在“说”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展示个性的空间大,这就更要求主持人把握好这个度,在屏幕上落落大方、稳重平和、真诚质朴,才能有良好的观众缘。要做到这一点,加深文化底蕴,注重个人修养,是新闻主持人不可不修的功课。
“说新闻”己经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但有些地方存在着只注重“说”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甚至于为了片面追求新奇的效果而“泥沙俱下”的搞“新闻大杂烩”,从而丧失了新闻本身的权威性和新闻传播信息的本质要求。为此,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坚持“三不”的原则。所谓“三不”原则,即是:语言随和不流戏;态度平和不庸俗;文字简练不含糊。其二、参与不掺和的原则。其三、妙语陈述的原则,“说”新闻要达到“脱口秀”程度,才能改变以前“播方市场”的沉闷态势。“说新闻”者要讲究生动活拨,妙语如珠。一“说”一“播”虽一字之差,但它反映了广播电视一个播报方式的进步与发展,它给广播电视各个层面的变革与生机注入强大活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