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欧妙
广西十九集大型党员教育电视纪录片《红色传奇》以“还原真实历史事件、展现人物真情实感”为创作理念,讲述了八桂大地从梧州建党到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的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1]探讨该纪录片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对红色文艺创作有一定的意义。
峥嵘岁月的悲壮之美
悲壮是对趋向毁灭性的人、事、物的主观性审美体验,旨在唤起人类对生命、家园的反思。《红色传奇》基于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以及在世的相关人员,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再现当时的场景,达到触景生情的表达效果。
纪录片《红色传奇》通过低沉深情的视听语言以及生死存亡的历史背景,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八桂大地上抵抗敌人的事迹,是共产党员推动中国红色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缩影。其《英雄拔哥》一集,讲述了革命先烈韦拔群在广西东兰的贡献以及意外在赏茶洞被叛徒杀害的事情;《桂北之殇》一集,讲述的是著名的湘江战役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悲壮。在《不屈战魂》一集中,六十多位家属宁愿被杀害也不委曲求全,经过拉好洞与敌人上攻的激烈斗争,最后九位战士爬上山顶,跳下山崖,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由九条生命,合力谱写的革命乐章,是红水河畔不朽的英雄史诗”(解说词)。“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再现,一段段振奋人心的音乐旋律,谱写了那个年代革命先辈舍身报国、顽强抗敌、视死如归的精神,彰显英雄人物百折不挠、不畏牺牲、艰苦作战的光辉形象。
家国情怀的和谐之美
《红色传奇》的一大特点是,通过镜头的叙事视角,讲述后辈子孙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崇拜。周来祥认为,“在审美中把认识、教育、鼓舞斗争的实践功能辩证地、高度地统一在一起,特别是‘推动人民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的美学要求”[2],以丰富红色文艺的内涵。
《红色传奇》主题曲《记住你》唱出了当今时代对缅怀革命先辈、勿忘红色革命历史的心声,展示壮美广西的大好河山,让子孙“从此再多/再多的苦难/总能看见/看见希望”,“记住你走过的路/那充满荆棘/坎坷的地方/如今平坦/洒满阳光”。歌曲中营造出一幅送别亲人参加红军的情景以及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在采访中,亲历者与子孙后辈以家族里的革命烈士为荣,持续串联起几代人的家国情。龙州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的建设各有特色,成为广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除了主题曲之外,该纪录片还摘选了一些与广西红色故事有关的歌曲和背景音乐来引起观众的听觉欣赏,让心灵达到至真至美至善的共鸣,“有效增强了纪录片的历史承载力和艺术厚重感”[3]。解说词通过解说人跌宕起伏的语调语气以及音乐的衬托,增强了该纪录片的精神魅力。
家国情怀的崇高之美
崇高是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重要的审美形态,体现在红色文艺中的人物品格。“崇高”具有六重内涵:观照非凡之物以提高灵魂;对自然的神圣热忱;心灵的振奋、悲怆与释然;对高贵心灵的崇敬之情;内心理念的超越能力与心灵的自我提升;敢于较量的勇气与战胜自然的使命。[4]《红色传奇》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审美交融下,其崇高美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并实现意境、格调、气韵的合而为一”[5]。
首先是外在自然的崇高,衬托红军战士百折不挠、战胜自然的精神。“巍峨的甘孟山高耸入云,三面险坡一面悬崖”,这句解说词配上的是甘孟山地形的俯拍视频以及当时与敌人作斗争的情形。《大山作证》引用了毛泽东《七律·长征》的前两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情怀,象征着红军的宝贵精神。而五岭的都庞岭最高、最险,崇山峻岭,是“世人眼中无法逾越的天险”。这里运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红军攀登高峰的图画。每一集十五分钟,以四字词语概括一种崇高的品质或红色基因,趋向微纪录片建构,突出人物理想信念的伟大。
其次,崇高的道德信仰,指引人民找到心灵的归宿。《壮士归来》在结尾说道:“正是因为这份崇高的信仰,一个小家变得完整,一个国家变得强大。”诗歌和回忆性文章段落的运用,增强了纪录片的代入感、现实感,进一步丰富人物的品格,凸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
在党史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新媒体时代,红色纪录片肩负着讲述中国红色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使命,获得人们的青睐。以上通过对纪录片《红色传奇》审美特征的探讨,尝试从中发掘红色文艺的审美情趣。
注释: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21-12/14/content_5660777.htm。
周来祥:《现代辩证和谐美与社会主义艺术》,《周来祥美文选(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54页。
朱玉杰、赵圣之:《周来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年第24期。
刘旭光:《论“崇高”的六个层次》,《文学评论》2022年第4期。
盘霄远:《广西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初探—以广西“《红色传奇》进高校”活动的开展为中心》,《教育观察》2020年第17期。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文學与传媒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