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散文写作的新突破——刘上洋散文集《高路入云端》研讨会专家发言全录

时间:2024-05-04

时间:2011年7月10日9:00

地点:北京鑫海锦江大酒店

主持人:胡平

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 人民文学出版社

胡平:刘上洋散文新作《高路入云端》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多个领域,作者在创作中把文学性和思想性、形象性和思辨性有机结合起来。刘上洋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思想内涵,总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或对历史人物,或对现实生活,或对自然生态,或对人类命运引发出自己的思索和感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作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领导干部,刘上洋在工作之余坚持散文创作,经常在《人民日报》《散文》《十月》等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国内多种权威选本和中学生课外读本,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诸多文学奖项,已经出版三本作品集,是一位领导干部兼散文家。关于领导干部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云杉同志在序里提出很精辟的论点,认为这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倡导领导干部终身学习,因为写作正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行政官员除政务本领外还要多一些文学情怀,为政为文可以互通互补,多一些文学思考和创作体验,也会多一些透视社会的角度和体贴百姓的情怀。这些观点对于当前的领导干部写作也是极好的指导。

邬书林:我很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理由有三:

第一,官员多写一些美文,把自己的知识内涵通过著作让社会知道,让社会知晓,意义重大。

第二,中国历史上的官员从来是和文人合一的,“唐宋八大家”在我印象当中都是官员。当代的领导干部要好好地向古人学习,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也要有点文人气质。官员应当是社会的楷模,是文化方面的典范、道德方面的典范,也是做人做事的典范。中华民族要复兴,官员不振兴、官风不正是非常危险的,而这些跟官员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当像刘上洋这样,把做官、做文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写出来,这个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这本书的出版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把文章做好,要把官做好,需要用心,需要我们从古人那里继承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发展和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很有关系。

《高路入云端》的作者刘上洋从1981年到现在始终紧跟国家进步的步伐,面对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散文方式来反映现实。比如开篇写的柏林墙,写的庐山云雾,文章写得很美,同时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怎么看这些事情通过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多一点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当下无疑是好的。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文化也在繁荣,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以敬畏的精神来做。刘上洋的散文在报刊上发表并结集出版,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这样的书要多些再多些。

高洪波:这本书是作者散文近30年的集粹,从1981年写《故乡的小路》,一直到2010年写《江西老表》,以中外游记为主要结构。我认为刘上洋的作品,一是有特别细腻的感受,比如说对俄罗斯的阐述,其实俄罗斯是扩张的国家,民族性格非常突出,他写得非常好,感受非常细腻。《好汉坡》表现出他的一种观察事物的情感把握。二是表达非常真诚。你装模作样很矫情,读者是能感受出来的。把你的心掏给读者,读者也就会与你共鸣。《江西老表》使我耳目一新,刮目相看,他对江西人六个特点的评价绝了。这里面包含他作为江西人内心的反思。这里面有特别真诚的东西,让人一看还是站得比较高的。三是哲思的文笔,《高路入云端》最终体现出哲思的文笔。刘上洋的作品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历史价值,还有地域文化参考价值。

陶骅:刘上洋的《九江赋》让我们领略了他很深的文化造诣和文学功底。这次云杉作序的《高路入云端》出版以后,再一次在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传为佳话。认真阅读这本书以后,我有这么几点感受:

第一,展示了刘上洋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学创作不仅展现了他的情感和才华,更多的是表达他的思想和追求,甚至是精辟的史论和政论。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乏宽广的视野和深度的思考,而优雅从容的文笔则是这些的承载。他的作品涉猎广泛,乍看起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实际上每篇文章都贯穿了他炽热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不仅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而且表达的情感和感悟跳出了小我。比如在肯尼亚大草原发出的感叹,一个没有野生动物的世界,人类无论怎样强大和聪明都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再比如,面对东西柏林人的相互隔阂,得出有形的柏林墙倒塌了、无形的柏林墙仍然存在的结论等等。

第二,充满了辩证思维的魅力。刘上洋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独特的视角和辩证的思维,更好地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社会生活的真谛。比如在井冈山感悟到大路当从小路来;面对阿连德总统铜像,得出正是他的失败获得永久胜利,正是他的牺牲反而使他在人民心中获得了永生的结论。

第三,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他以清醒的文化认识、宏观的历史眼光加以考察,让读者在欣赏美文之中品评作者的严峻理性。比如对亚马逊河流,现代文明与原始自然发出碰撞的思考,保护原始是现代文明构建的议论;对滕王阁环境景观遭到破坏的思考,上升到我们会失去历史文化的高度,失去历史文化的视线,失去历史文化空间的认识。刘上洋的这些独到见解促使我们在更宽广的历史背景下去思考文化建设,在更深入的层面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四,充分发掘了地域文化特色,展示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刘上洋长期在江西工作,对那里的山水充满感情,他的散文也充分挖掘出斯山斯水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并融入现代社会大视野中,成为他散文写作的底色。因此他的作品集中展示江西深厚的传统文化、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上涌现的一批批重要的文化名人,作者为之自豪、为之动容、为之放歌。但同时作者对地方传统的文化习俗也并不是因为故乡之情就简单的一味赞扬,而是充满理性的解析。在《江西老表》里面对江西人的性格,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江西老表要在中国的版图上重新崛起,必须彻底冲破传统观念的牢笼,改变自己性格的劣根性,这是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展示的是赤子情怀。

好文章体现的不仅是文学功底,而且是理论功底和思想水平,更展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刘上洋的作品发人深省,是他孜孜不倦学习、持之以恒耕耘的结果,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向刘上洋学习,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多一些文学修养,增加一些书卷气。

聂震宁:读《高路入云端》,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刘上洋具有高远的情怀,有抱负,心系天下,心系祖国,心系人民。无论是参观历史遗迹,无论是在旅途之中,无论是在高山峻岭之间,无论是在与平凡百姓的交往之中,作家都具有非常好的襟怀。具有一等的襟怀方有一等的文章。

第二,这部散文集是贴近时代、追随时代、反映时代的佳作。刘上洋的散文应该说意胜于境,这也是明显的特点。刘上洋对事情都能有自己很深入的思考,哪怕是在异国他乡,他也经常反思回到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度、我们的人民,比如在好望角,我也去过那里,在好望角就能想到郑和下西洋那一段,事实上是对民族文化历史的反思。

第三,是自成特色。刘上洋的散文是以理取胜的,这已经成为刘上洋散文的特点。另一个特点是眼光独到,在前人已经有答案的地方寻找新的答案,融入了自己的思考。

刘上洋的散文遣词造句达到非常好的境界,自成一体,自成特色,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意以文采取胜,而是朴实老到,其中不乏文采,这是已经达到很高境界的一本散文集。

陈建功:刘上洋的散文,套用惯常的话来说,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引人注目。但我以为,只是说“思想性”还不足以概括其散文的主要特征,而“哲理化追求”的说法,才越发接近刘上洋散文作品的特色。比如在《寻找柏林墙》里,他写到自己在寻找到柏林墙遗迹的同时,更发现了“无形的柏林墙”的存在,发现了屹立在柏林城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塑像,进而更坚定了对“信仰之墙”的信心;比如在《废墟的辉煌》里,他由所谓“废墟之城”罗马的古旧美和残缺美,阐发“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历史”的感悟;比如在《失败的英雄》一篇中,作家由滑铁卢立起“失败者拿破仑”的塑像,诘问“历史为什么忘却了胜利者威灵顿,却记住了失败者拿破仑?”进而阐发了自己所理解的“英雄哲学”;《在艾菲尔铁塔上》,作家为我们描述了艾菲尔铁塔等欧洲近现代建筑被怀疑被非议被责难,却最终被承认被接纳被欢呼的历程,最后,作家更把他的哲理以“格言”的方式抒写出来——“不要惧怕不协调,辉煌的艺术往往是在不协调中产生的。/不要惧怕非议,独特的风格往往是在非议中形成的。/不要惧怕败笔,惊世骇俗的大手笔往往是在败笔中勾画出来的……”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不可能把刘上洋散文所阐发的哲理逐一罗列,仅把《高路入云端》最初的几篇归纳一下,就不难看出这位散文家基本的思想特色和风格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人民生活足迹的拓展,游记体散文也渐渐兴盛起来。然而,如果说在兴盛之初,仅凭广见博闻的优势,就可以在游记体散文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的话,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步出国门周游世界的今天,许多引人注目的题材似乎都已被人们写过,重要的是如何机杼独出、领异标新。不可否认,当下仍可读到一些思想深邃阐发精妙令人击节的好游记,但总体来说,许多散文家面对这类题材,多有江郎才尽之叹。我们却欣喜地看到,30年来,刘上洋在承担繁冗的公务活动的同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且笔耕不辍,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篇游记佳作。他的笔触,或叹欧风,或思美雨,或记英伦南美,或书澳洲非洲……忽而又说庐山云雾、狮洞滴泉,讲滕王高阁、金顶佛光……视野之开阔、题材之广泛,当代许多游记作者几莫能敌。更为难得的是,刘上洋所步,也不过是万人之游踪,他所写的游记,却“听唱新翻《杨柳枝》”,令我们读来,不时获得情感的触动和思想的收获。我以为,其中的奥秘,就是作家面对自己的游踪萍影,总有崭新的思想发现。他有足够的理论准备、学养根基和艺术敏感,从中撷取思想的火花、检视人生的哲理,与他的读者分享。这是作家的思想深度使然,也是作家的才情与敏感使然。当然,我以为其根本原因,是这位作家所坚守的中国文人传统和中国文学的精神。

《高路入云端》很多脍炙人口的思想总结既体现了时代的思想成果,也呈现时代思想解放的特征。在思想解放之前领导干部写文章不敢写得这么丰富、这么有魅力。我看完刘上洋的文章,我不仅对我们的时代产生自豪感,我还对我们的作者产生了敬意。比如在《高路入云端》,作家不仅讴歌了毛泽东思想和黄洋界精神,同时也得出自己的理解和结论。《滕王阁》有学术上的见解,又通过比较道出了华美与绚丽遮掩下的局限与遗憾。《江西老表》有深情的赞许,也有通彻的批评,不仅构成散文集思想的深邃,也构成思想的丰富、思想的活力和思想的魅力。

李敬泽:刘上洋对文明、对文化有非常复杂和深入的看法,这个特别难得。比如他去埃及看金字塔,有些人到了金字塔都觉得太宏伟、太壮观,人类的伟大成就,如何的神秘、如何的了不起。但是我们的作者他看到了这个金字塔其实也是人类的妄念的结果,是人类狂妄的结果,是很无意义的一件事情的结果。在我们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所说的文明其实一直就是奢侈品,一直是要以千百万人的不文明和千百万人的悲惨命运,如同蝼蚁一般的命运为代价建立起来的。这样的一种对于人类文明史和人类文化史的深刻认识,放到现在更有它的价值。

最后一篇是《江西老表》,说实在我对江西人的了解不多,我看得痛快淋漓,在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整个文章看完对江西人有了一个印象,一方面很可爱,但另一方面也看到很多缺点和毛病。由这个文章我也想到,我们现在这样一种文化上的自我反思,甚至是自我批判的精神,其实是我们现代文学的一个非常珍贵的传统。我们的作者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者,能够对自己这个地方的文化上、风俗上、人们的精神状态上的毛病、问题进行如此痛切、如此坦率的批评,甚至有的时候是批判,我觉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体现了我们作者的文化眼光和胸襟。

我特别赞成一点,在古代传统中任何一个为政者其实同时都是一个文人。“唐宋八大家”每个都是官员,他们都主张文以载道,儒家的散文传统一直是中国古典散文的主流,在这种传统中特别考验作者的胸襟怀抱。就这本书来讲,由于作者的身份,某种程度上讲是给了他散文写作的特殊力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典散文的精神、儒者散文的精神在这个时代依然活着,依然有它的生命力,依然值得我们珍视,值得我们去深切地体会。

潘凯雄:作为本书的出版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要出版数以千计的文学新作,今天我们之所以举办高规格的作品研讨会,不是因为他的身份,的确是被这本书的文字和思想打动。

这部25万字的散文集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寻找新的答案,在别人熟悉的风景中发现新的风景。无论是对境外风情的捕捉还是对境内景观的凝视莫不如此。作品中进入我们视界的风土人情不能说是新奇,有的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刘上洋在平凡熟悉中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和深入思考,率性而为。比如《江西老表》那一篇,作者一下子罗列了江西老表六大特点,刀刀见血还是蛮狠的。这不仅需要一种勇气,同时更需要智性的穿透,这样写也更贴近散文文体的本质特性,散文是特别讲究抒发真性情、传递真感受,这种独特性和率性在《高路入云端》里面有很多,比如说《寻找柏林墙》、《圣保罗的印象》等等都很有代表性。

缪俊杰:刘上洋是从艺术规律的角度来写他的散文。这本散文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掌握了一个美学原理中“以一当十”的原则,我说是掌握了大和小的关系。他的视野是很大的,写的对象也很大,但是他能从细的方面入手,能够从具体的角度或者比较细的角度入手。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井冈山黄洋界崎岖的路,引申出后面革命的路、社会主义的路,引申出一些思考和他的哲理性的结论。还有一篇文章就是《一张小桌和一首名词》,这篇文章是2006年写的,5年之后建党90周年《人民日报》又把它重新发出来,除了删掉一句话以外全文照登。我以前看过这篇文章,现在看又像新的一样,他能够通过一张小桌子讲到毛泽东同志指挥革命取得胜利的大事业,所以这个大和小的角度处理得很好,而且有新意。

王必胜:《高路入云端》已经为我们的新游记写作提供了一种模式或者说一种思路,这种写作第一要有亲历性、现场感,今天我们在时间和空间极大变化和变异的情况下进行游记创作,这个亲历性、现场感就十分重要。第二个特点是人文精神。我觉得刘上洋作品的一个特点是逆向思维很浓重,比如思考民族性格,无论是对普希金的爱情以及对一些建筑模式的思考。另外外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思索,在写外域的时候同时又回归到本土文化同样的东西来进行思索。我们现在散文不光是一种记叙,同时提供一种思考,就是思想的哲理的高度。我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关于滑铁卢,失败者在这里作为英雄推崇,而另外在《英伦漫记》里面也写到滑铁卢,他特别讲到英法之间民族文化的差异和英国人对自我文化的特殊心理。这种逆向的、综合性的思考是人文精神重要的方面。

在今天游记散文泛滥成灾的情况下,你不注入一点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没有一种多方面的人文思考或者说不反过来对本土文化心理进行对比反照,这种游记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会吸引人。另外,作者的语言很平实流畅,这很难得,因为描绘很多的事物,尤其是外域的一些建筑、文化、历史的东西,在文本上有一些深奥的东西,但是他描绘得很平实,我觉得很难得,他活化了一些东西,这是他散文的一个关键的特色。

贺绍俊:大家都说到官员写作,的确这也是刘上洋这部作品一个很重要的特点,90年代以来官员写作是很重要的文化现象,我去年专门针对这个文学现象写了一段文字。但不是所有官员写作都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至少有一点,那些优秀的官员写作,首先会在精神上感染我们,那些有特点的、能够给我们留下印象的官员写作恰好是在这一点上是他们共同点,的确他们继承了中国士大夫的文化传统,刘上洋在后记中也专门提到,他说做官与为文是相辅相成的,他把它看成是中国文化传统很重要的方面。我在读官员散文的时候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传统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和新的现代思想相结合构成他们散文的基本主题。

刘上洋的散文,有着他的独到之处。我觉得刘上洋的写作给文学带来了强烈的政治情怀和鲜明的思想信念,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突出。大家说到刘上洋的散文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坚定的思想信念,而且他是开放时代的一种思想信念。《像巴西利亚的路》《高路入云端》《阿连德铜像》,这些游记散文他从中提炼出的主题都来源于鲜明的、坚定的、明确的思想信念,他的政治上的追求、对社会未来的一种理想、信仰贯穿在他对事物的看法之中。我觉得刘上洋有一种路的情结,上世纪80年代有故乡的小路,路成为一种想象、成为一种比喻,这种想象和比喻可能是一种比较朦胧的理想,一种对未来的向往,但是到了他后来高路入云端、巴西利亚的路、风雨岚山路,这里面的路很显然是跟他很明确的思想信念、很明确的政治情怀、很明确的对社会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的。

我觉得文学给刘上洋带来观察世界的审美眼光和自省的精神,他的散文追求思想之美、哲理之美,有一点给我印象特别深,就是他对辩证法的审美化,这是他的很重要的主题。他有一篇散文叫 《和谐的反差》,这篇散文表达了他对辩证法的理解。他说审美眼光是有不同的,反差强烈的东西也可以变得格外的和谐美丽,和谐与美丽是离不开反差的。他的好多散文都是对辩证法审美化的表达,像《废墟的辉煌》,像《失败的英雄》,还有对埃弗尔铁塔主题的提炼,好多都是他在辩证法审美化上的很艺术的表达,这构成了他非常重要的主题和特色。

赖大仁:刘上洋的散文总体而言称得上是一种“大散文”。散文要“大”,刘上洋的散文从写什么到怎样写都体现了大散文的自觉意识,也形成了这种大散文的特点、风格和境界。他在《滕王阁》中感慨,中华民族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一篇文章一定是深刻高远的,否则文字再华丽也不过是肤浅的,散文作者要有这样一种自觉的大境界、大思想、大气势的创作观念。

从创作的气度到作品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来看,《高路入云端》表现出思想性“大散文”的特有品格。一是写大题材。散文中所写到的柏林墙、罗马城废墟、滑铁卢与拿破仑、井冈山道路、滕王阁、武侯祠等等,或者本身就是大事件,或者关联着大历史、大文化,因此题材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作者不仅有发现和选取大题材的眼光与气度,而且具有驾驭、开掘大题材的思想与艺术功力。二是有大视野。这种大视野来自于作者见多识广,并且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加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而能够对题材加以充分开掘。在艺术上来说,主要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展开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的画卷,把读者带进历史的、文化的、更深广的领域,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认识和感悟。滕王阁、高路入云端等等都有独到的表现。三是有大境界。作者具有思想者的品质,作品中贯注着对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深切关注与深刻思考,显示出思想、理性与智慧的力量;同时作品注重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象的有机融合,也达到了一种艺术上的大境界。大家都说到官员写作特殊的身份与散文所达到的思想境界当中有内在的联系,刘上洋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当中有一种独到的理解和认识,然后融入到散文当中去,形成了一种大的思想境界,产生一种理性的、智慧的思想力量。比如,从柏林墙里可以看到,柏林墙是具体的历史的遗迹,但是通过散文的描写之后,有形的柏林墙、无形的柏林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有了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四是有大情怀。作者观照现实、感怀历史、抒情言志,都追求超越“小我”表现“大我”,心忧天下、关注民生,其悲悯情怀与人文关怀精神令人感动。五是艺术表现上的大手法。作者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也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开拓艺术境界,追求诗性语言、审美意象与深刻思想融为一体,显示出“大散文”的大气象。

张守仁:阅读刘上洋的散文集,我感到很亲切、很深刻。亲切是因为刘上洋写的这些地方我都去过,有的我还写了文章,但是没有像他这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刘上洋视野很开阔,思想高瞻远瞩,他有一种穿透力,由表及里的逸韵比较丰厚,由思想的通达导致语言的简洁朴素。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警句,比如妥协产生和谐,贪婪的结果最终被贪婪所灭亡,刘上洋在常人的认识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考。

刘上洋认为一流的散文除了文辞的优美之外,还要有思想深度。在这部作品里面刘上洋有一段话非常深刻,原话是这样说的,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往往不是纯粹的文人所写,而是出自那些集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人之手。要写出一流的作品,应有些阅历、修养和气度。

散文的通病是思想的贫困,正如现在社会上物质相对丰富,精神却走向滑坡一样。絮絮叨叨是许多散文的病症。因此我提倡散文要减肥、瘦身、精简,在这样一个散文生态环境中,刘上洋的作品可以起到某种示范的作用。

白烨:人们形容书法家或者书画家的时候有四个字,叫“琴心剑胆”,我觉得用这四个字可以形容刘上洋散文写作的风格和特点。从感觉上看非常灵动、聪慧,同时他的很多表达出来的见解和见识又是坦直的、大胆的,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他的散文特点。他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名城名景或者熟人熟物,这些从题材来讲没有任何新意,但是我们看完之后会被感染、会被启迪,你会觉得每篇都有亮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带有人文精神的哲理思考去烛照他所面对的现象,所以才会让我们感到与众不同。他看很多现象的时候,不是说走马观花,而是看全了再说,看好了再说,看深了再说。很多作品读后给人以启迪,是因为背后有人文精神、人文意识的哲理思考在里面。比如他到每个地方去,一开始感觉到怎么这么不和谐,然后慢慢地看,就觉得不和谐背后有另外的意义。在印度新德里,看到满街的乞丐,感觉这个地方实在穷人太多。但是进一步了解印度乞丐多的背后原因,印度人有宗教意识,他们把乞讨作为人生历练的一种方式,文章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整体来说,无论是写海外旅游还是写国内熟悉的地方,都有他的新意,这是他作品最大的特点。

文章是能看出一个人的,好文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好人,我毫不怀疑刘上洋做官也一定做得很好,因为他是一个富有人文意识的人,这对于写作和做官都很重要。

何西来:我很赞成刘上洋关于散文的主张,要独特,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对柏林墙,我很赞成他的观点,那个观点也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思,包括对我们自己的反思。所以作者把自己写进去,有了独特就有了新意,没有独特何来新意?

我觉得散文不是题材的大小问题,而是作者胸襟胸怀的大小问题。关键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有一个大的素养。中国过去讲情理结构,既讲情也讲理,情者理也,理者情也。理有理趣,情有情知,把作者自己的生命进入散文当中,就可以写出好的散文、好的文章。

阎晶明:这本书我看了之后,我感觉写作对象还是给那些对这个地方不太了解、不太知道的人,甚至是没有去过的人来读的,所以有一些很平实的铺叙,而不完全是简单的哲理,对每一个地方,再大的名胜古迹也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来龙去脉交代一番,这个看上去很平实、很简单,但实际上这也是这本书有价值、有分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刘上洋本人写作的最大特点,以我之见,其实他是特别尊重自己眼见为实的写作根基,他看见什么就写什么,所以他个人现场的那个最真实的感受,他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所以他每写一个题材的时候会发现,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比如他写国外的时候,他写巴西,既可以说巴西利亚的路非常好,同时又说圣保罗是他去过的巴西最糟糕的城市,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这种看法。

看完文章以后我有一个感觉,作者对自己当下认识到的是什么,就把这个东西写出来,我觉得这符合散文最基本的特征,这个特别好。我觉得作者的这些文章每一个地方写得都很扎实,让你看了以后觉得谈得很到位,而且作者就是这么认识的,包括自己的土地,他觉得哪有不足就会说出来,这非常符合散文最重要的真实性的要求。

王宗仁:毛主席对他重回井冈山的一字之改,非常精妙、非常深刻,因为这一字这首诗也就不一般。作家刘上洋抓住了这个是非常了不得的。在前人已经有答案的地方寻找新的答案,在人们熟悉的风景当中发现新的风景,散文作家要从生活走向艺术,把生活变成艺术要靠艺术的感觉,这个感觉是独特的,这个独特是通过细节,微言大义。他发现毛主席改了一字,抓住这个“路”字,毛主席开辟井冈山之路,建国后又沿着黄洋界的路重上井冈山,作者把它作为勇敢的探索来写。作者的艺术感觉非常好,散文就是这样的,你要善于从生活当中抓住亮点、闪光的东西,这种感觉是从细节来的。散文不一定非得要重大题材,关键是作者要从中生发出很高的境界。我非常欣赏这本《高路入云端》。

王剑冰:刘上洋把业余时间用于文学爱好,而排斥其他的无可必要的应酬和娱乐,这样的领导者让人信服,他的生活让人感到充实而富有情趣,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值得赞赏。

刘上洋的《高路入云端》当属这样的作品,作家长期自觉追寻的就是这种思想与艺术的云端高路。长期的行政工作使刘上洋的思路带有一种政治的敏锐性,因而他的文字就有着一种深邃凝重,他每走访一个地域观察事物就有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同时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始终感到作家融入到文字中的“情”字,这种融入更带有可信性与说服力。刘上洋最初写作的海拔起点就很高,他的好汉坡情思,前面写到好汉坡的艰难,后面写到人类需要宽阔的公路也需要羊肠小道,由于小道可以通向很多公路达不到的奇异风光,而且小路可以锻炼人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意志。

这本书里的随便一篇都可圈可点,例如《九江赋》读来思想凌云,气势磅礴,激情一泻千里,可称名配九江流传后世之文。我还喜欢《江西老表》,从细微入手,折射出高远的情怀和温暖的人性。一个长期在行政岗位上操心的领导者,有闲情雅致写出令人认可的文学作品,说明这个领导既懂领导艺术,又有文学才华,这样的领导更会热爱生活、善待部下,乐于思考、勇于探索,也更具有亲和力。

古耜:我读刘上洋的散文有两个话题可以讲,一个是散文“大”与“小”的问题,二是散文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性思维,这两点不仅仅是上洋散文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当下散文创作的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我集中讲一下理论思维问题。我觉得理论思维,按照一般人来讲,逻辑思维多了不一定是文学创作,特别是散文,因为散文纯粹是说理的话就不是散文。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有偏颇的。上洋先生提出来散文创作一定要引入理论思维,我觉得不仅仅是散文创作的需要,说到底是我们当下环境的需要,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一方面逼迫我们不得不强化理论思维,在现代科技文化的包抄之下,人们直接体验越来越小,人们的间接体验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用理性眼光打造我们的世界,所以这种情况下理性思维非常重要。上洋先生的散文当中体现的理性思维很可贵的一方面是,这个理性思维的基本图式很值得我们借鉴。散文好与不好,不在于讲什么理,而在于怎么讲。我看了一下上洋先生若干篇散文有一个感觉,他往往是在整体思维当中有一种辩证思维,他往往是在发散性思维当中有逆向性思维。他有一个宏观的思维,但是总有一个辩证思维在起作用。像他写俄罗斯的文化问题,都是两点论。他的发散性思维抓住一个小点向四处生发,但是这种生发绝对不空泛,而是对现有思维进行反向的思考,《江西老表》表现得特别明显。

上洋先生的散文给理性散文怎么表现也做了探索。按照过去的说法,散文当中应该有理性,但是理性跟感性应该交融起来。但是现在遇到一个问题:纯粹说理的散文是不是散文,纯粹说理能不能也有美感,也有诗兴。刘上洋的《高路入云端》和《江西老表》非常有特点,《高路入云端》有想象,在史料基础上大量的想象,想象力很丰富,写得情景交融,知性、感性交织在一起,是典型的散文。但是《江西老表》基本说理,当然也有叙事性因素,更多的做江西人性格分析。这一类散文,大家的评价都很高,实际上涉及到当下散文的思想元素。有一个观点,散文当中的思想可以有,但是必须是美文。但是,是不是所有散文都是知行和感性结合?直接说理行不行?我觉得上洋先生这两篇散文非常好,一个是情景交融的,一个是直接说理的,我觉得直接说理应该也是散文很重要的品种,而且大家不要忘了,散文是一个边缘文体,一方面因为它不像小说那样起轰动效应,另一方面散文和历史、哲学其他种种社会科学挨得特别近,散文当中可以有哲学因素、历史因素,可以有各种社会因素。上洋先生用他的创作实践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启示,今天理性进入散文是必须的,而且理性怎样进入散文他也给我们做了有利的探索,很值得我们诊视。

梁鸿鹰:这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有几点感受:第一,写散文要有理论的积累和文化、历史的积累。现在好多散文写得不好,读书少是很大的问题。读刘上洋的散文感觉很厚重。第二,还是要走万里路。有好多文章,你作为学者坐在书斋里面是没法写的,而刘上洋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长期生活的积累,他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写东西一定要有大的胸怀。在刘上洋的文章里面可以看出来,他的文章不是写那种个人恩怨,他的文章里面都是家国的意识、民族的意识、大局的意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实给我们很多新鲜的感受和启发。

韩小蕙:我特别喜欢刘上洋的散文,除了有观点和其他的优点,我觉得他是属于说真话的,而且没有官气,他写的是文人的散文,是平民化视角的散文。当他写到家国的时候,写到情怀的时候,他又有一种从政者的胸怀,他不是以官员的官气写的散文,而是以官员的家国天下胸怀写的散文,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我特别喜欢他的率真。这几年江西青年散文群体在全国都是非常突出的,去年江西还专门为这些年轻的散文家开了专题研讨会,一个领导如果非常喜欢散文写作的话,对他属下的区域也好或者单位也好,都是一个福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