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范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将近两年了。尽管全球艺事纷纷被按下“暂停键”,随着中国率先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申城的艺术能量场却逆势迸发,逐渐形成蓬勃向上的新常态。而在此之中,上海众多以美术馆为主的艺术空间合力共振出的图景最为喜人。相比艺博会、拍卖会等短期的艺术交易,也更能诠释艺术是如何渗入城市肌理、大众日常的。
近两年来,上海的艺术版图在进一步扩容,美术馆等艺术空间形成群落效应,并且落子更加铿锵。在这些各美其美的艺术空间里,一方面,艺展种类进一步丰富,遍布全城,365天不打烊,让人总能找到对味的那一款,尤其是海外艺术名家名馆的造访频次愈加令人瞩目;另一方面,公教活动在常见的讲座、导览、亲子活动、手工坊等形式以外,进一步破圈、跨界、无界融合,越来越凸显以观众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使得艺术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些新态势的出现,或许正是因疫情“停歇期”带来的沉淀蓄力、促成的深度思考。
扩容的艺术空间—落子铿锵,在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截至今年10月,上海仅登记在册的美术馆数量就多达96家。近两年来,这座城市不仅增添了多座美术馆,范围从市中心延伸至五个新城以及远郊,并且它们大多在这座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新鲜启幕的美术馆,已经成为沪上文化新地标。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今年7月登陆小陆家嘴滨江城市C位的浦东美术馆,成为网红打卡地,甚至令世界瞩目。“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蔡国强:远行与归来”等同时亮相的四大开馆展,集结数百件艺术珍品,掀起观展热潮。由法国知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操刀设计的这座美术馆,其展厅硬件可以承接全世界最珍贵的展品和文物,而如镜厅、中央展厅X等全球首创的特殊展示空间,未来则将挑战世界上最顶级艺术家,任其大开脑洞。同样亮眼的,是北京当代艺术“带头大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今年5月开在苏州河畔、毗邻地铁曲阜路站黄金地段的全新艺术空间—UCCA Edge,占据盈凯文创广场2至4层。直接嵌于市中心的写字楼,嵌入城市空间与市民日常。美术馆首展“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等多个展览各有各的吸引力,让格子间里工作累了的人们,走几步就能切换至艺术观展模式。年底,徐汇滨江美术馆大道上还将迎来星美术馆,定位为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展示,提前预定了下一个文化地标。
还有一些新近亮相的美术馆,以独特的定位丰富着全城美术馆格局。例如,东一美术馆的前身是承接过“莫奈:日出·印象展”“莫奈与印象派大师展”等大师展的中山东一路1号展馆,让申城的高质量海外展有了专门的展陈空间,眼下正在举办“从莫奈、博纳尔到马蒂斯—法国现代艺术大展”;坐落于古城公园、由“沪南钱业公所”原址改建而成的胡问遂艺术馆于今年2月开馆,是沪上稀有的专门针对书法艺术的展馆,不仅展示书法艺术精品,也开展书法艺术研究交流和教育普及活动;今年9月开放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位于佘山脚下、毗邻松江大学城的云堡未来市艺术园区,精准定位为致力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题性美术馆,促进大众对主题艺术的了解和认知。去年年底开在虹桥开发区的金臣·亦飞鸣美术馆,立足海派美术馆研究,搭建长三角美术交流平台。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还增添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画廊空间,成为美术馆的有益补充。进驻外滩的蓝骑士艺术空间、眼镜蛇画廊,就是其中的代表。上海的众多画廊也渐成群落效应—徐汇滨江、M50、外滩等区域均分布着相当数量的画廊,让观众得以一次性饱览多个展览、多件艺术作品。
提亮的艺术展览—“神仙打架”,以安全的国际艺术平台备受世界青睐
尽管去年最初的几个月,上海各大美术馆等艺术空间都曾因疫情而长时间闭馆或限流。但此后,申城艺术展览的氛围反倒更加夺目,从经典到前沿,从国际到海派,缤纷多元,好不热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视野之广度还是深度,都令人惊叹。形形色色的展览,筑就大众艺术启蒙的基石。
近两年来,申城众多艺术展览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大批海外艺术“顶流”接踵而至。如此“神仙打架”阵容,是此前从未有过的。这不仅彰显出上海迈向国际艺术之都进程中的活力与号召力,也得益于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出色表现,使得上海提供的这一安全的国际艺术平台备受世界青睐。
去年将大众观展热情推向高潮的,是莫奈和蒙克大展:中山东一路1号(今东一美术馆)举办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和久事美术馆举办的“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及油画展”。今年,来自名家名館的世界顶级艺术大展更是几乎全年“驻留”申城:3月,中山东一路1号(今东一美术馆)迎来“莫奈与印象派大师展”,复星艺术中心迎来“安藤忠雄:挑战”;4月,久事美术馆迎来“凝望—现实主义画家:皮埃特罗·阿尼戈尼展”;5月,西岸美术馆迎来“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6月,艺仓美术馆迎来“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7月,浦东美术馆迎来“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西岸美术馆迎来‘万物的声音’—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久事美术馆迎来“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8月,东一美术馆迎来“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10月,东一美术馆迎来“从莫奈、博纳尔到马蒂斯—法国现代艺术大展”……很多时候,申城能够同时看到好几个“顶流”艺术大展。并且,如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美术馆等海外顶级美术馆与上海的合作都是长期项目,这意味着它们带来的精彩还将持续。
与此同时,国际级首展近两年来在申城渐成常态,不仅在美术馆,也在一些小而美的艺术空间,拓展着申城观众的艺术视野。仅仅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人们就曾遇见日本艺术家松山智一将中国内地首场个展“自然可解”、美国艺术家洛伊·霍洛韦尔中国首次美术馆个展“再校准”、美国艺术家玛丽·阔思亚洲首场美术馆专题个展“以光作画”、德国艺术家乔纳斯·博格特亚洲首场美术馆个展“绽放和谎言”、美国艺术家乔治·康多亚洲最大规模个展“图像殿堂”、巴西艺术家比亚翠兹·米拉塞斯中国首次美术馆个展“对角线上的芭蕾”、美国艺术家帕特·斯蒂尔中国首场重要同名个展。此外,复星艺术中心的流行艺术先驱亚历克斯·卡茨国内首个美术馆级大展,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国内首个个展“随物生心”、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上海首个个展“生命的公式”,余德耀美术馆的德国艺术家安德烈·布特兹中国大陆首个机构个展“光,色彩与希望”,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美国摄影名家埃里克·索斯首次中国个展“我与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法国知名设计工作室M/M(Paris)中国首展“M/M上海制造”,荣宅的观念艺术家亚历克斯·达·科特中国首次个展“橡胶铅笔恶魔”,晋公馆的英国艺术家汤姆·豪斯亚洲首次展览“春日鸽子草边野鸭”,久事艺术空间的西班牙艺术家奥田·圣·米格尔上海首展“卡奥斯狂想曲”,外滩美术馆的瑞士著名艺术家约翰·阿姆莱德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再,再”,等等,也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令人欣喜的是,疫情之后申城的展览形成了一种更为开放、创新的趋势,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艺术展览的想象。或许这与疫情不直接相关,但某些思维“打开”的契机,其实正在于疫情带来的某些限制,以及“停”下脚步的深度思考。去年11月如期而至的上海双年展就是如此。这是疫情以来全球登场的首个重量级双年展,且以一种“脑洞大开”的方式创造时间跨度最长、渗透领域最广的历
史—启动于一场对谈,突破传统展览形式,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段里,以交响乐结构为观众打造环环相扣、渐趋增强的三段式体验,联合艺术家、文化研究者、艺术机构和社区,探索跨国互联合作办展的新形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申城一众主题性艺展中,也有不少以创新形式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例如,曾登陆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的“曙
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打通了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艺术样式和戏剧、曲艺、电影、音乐等表演形式,艺术化地呈现红色上海百年风貌。艺术百代美术馆举办的“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则在汇集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之余,也搬来老课桌、老板凳、老式台灯,辟出老电影放映厅,营造出可阅读、可体验、可回味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就连看似常规的艺术家个展、群展,最近一段时间也“翻”出不少“花头”。例如,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运用新闻深度调查手法进行解读,以文本叙事和视觉叙事相叠加的创新模式延展故事。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的5位本土当代艺术家群展以“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为题,探讨中国色的独特魅力与哲学智慧,揭示一种中国哲学的“虚白”。明珠美术馆举办的“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以14位中外艺术家包括雕塑、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多元形式的作品,探索与呈现以历史悠久的陶瓷材料为媒介的艺术新观念、新表达、新语言,颠覆人们对陶瓷对想象。
还有越来越多的展览,在试图打破艺术边界,向不同学科、领域辐射,演绎美的更多可能。例如,上海中心的“三体·时空沉浸展”、西岸艺岛的“故宫里的神兽世界—清宫兽谱多媒体综合展”、明当代美术馆的“游戏的人”“不准停电”凝结着科学与艺术相遇而擦出的火花;艺仓美术馆的“安娜苏的艺想世界”、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西岸艺术中心的“感知香奈儿”、复星艺术中心的“生活·范特西”跨界时尚;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史努比70周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丁丁与埃尔热”打通动漫。
破圈的艺术公教活动—无界融合,见证大众与艺术日益频繁的互动交流
近两年来,申城以美术馆为主的艺术空间,不仅仅给大众提供艺术展览这一道“菜品”,也超越以往常见的讲座、导览、亲子活动、手工坊等公教活动形式,以更加多元、跨界的視野,不断丰富美育的“菜式”,植入社区、融入生活,见证艺术爱好者不断扩容。
从时间上看,开放夜场在浦东美术馆、昊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明珠美术馆等不少美术馆成为常态,更有一些夜游特色活动应运而生。例如,“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在程十发美术馆成为品牌,除了夜游看展之外,今年中秋夜的专属活动为扇上画玉兔、露台赏月,重阳夜的专属活动则为重阳糕制作、露台电影。不定期举办的“中华艺术宫之夜”曾携手上海民族乐团等,推出一系列和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相关的艺术体验活动。复星艺术中心今年甚至辟出“星空露营”活动,招募观众在该馆风景绝佳的天台上搭起帐篷露营,并用一整晚的时间与艺术相约。
从空间上看,美术馆正在打破围墙,全面渗透至城市肌理。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自去年起大幅扩容,开出大夏书店·丽宝店、红园、控江、顺昌路、桂巷菜场等多条“新枝”。这一计划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美育中,成为大众可参与、能认同、有温度的“家门口的美术馆”。“社区剧场”在明当代美术馆成为品牌项目,力求通过持续的艺术实践搭建艺术家与居民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大众成为艺术表达的主体,为社区创造活力与温度。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持续开展着一系列“当艺术介入社区”的实践,引发公众对“身边的”社区、空间、生活、人、关系、情感的思考。复星艺术中心今年开启公共艺术年计划,通过“外滩-豫园影像艺术驻留”“天台艺术季”等活动,让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和公众生活。
从门类上看,美术馆里众多活动已经跳出美术的范畴,辐射至更广阔的艺术门类,人们可以在此欣赏即兴表演、露天影戏、音乐会、舞剧,甚至参与其中,进入更为多元、鲜活的“艺术现场”。例如,刘海粟美术馆自去年5月起推出“存天雅集·博物赏识”系列,分别围绕五百年前的文徵明《五瑞图》、唐寅《岁寒三友图》等古画,办起形式多样的雅集,将评弹、脱口秀都请了进来。指尖有蝴蝶飞过,耳畔有巴赫响起,teamLab无界美术馆不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以系列音乐会创造全新艺术呈现形式:乐手根据不同作品空间的艺术理念、呈现形式、情绪表达来选择乐器,设定风格与之相融的表演形式和曲目,在科幻互动光影中为观众“零距离”带来大师经典。在西岸美术馆,多屏幕当代影戏《隐形的河流》去年夏天在露天电影般的环境中与观众相遇,以公众参与艺术生产的方式加深地区与美术馆之间的互动,今年这里则迎来“跃动她影在西岸”当代舞蹈节,变身一个展示女性编舞创造力的舞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创的剧场品牌“1噸半”疫情期间发起“寻谣计划-上海站”,线上线下联动,以搜寻文献的精神和毅力复活日渐被淡忘的童谣。明珠美术馆今年夏天推出“儿童戏剧夏令营”,从戏剧练习、戏剧排演、剧本规划等多角度,探索戏剧精髓、体验戏剧魅力,传习传统文化。
而随着餐饮、文创商店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美术馆也已从单纯的展示空间变身成为文化体验和社交场所,吸引观众在馆内停留越来越长的时间。西岸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宝龙美术馆、艺仓美术馆等场馆的餐厅、咖啡厅都已初具网红效应,吃食颇具艺术气息而令人心动,甚至还有围绕特色展览推出的“限定菜单”。
申城美术馆等艺术空间的种种破“圈”,其实都是在关注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激发个人对于艺术的表达与向往。
作者 《文汇报》记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