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对于书籍,我是始终怀着敬畏心的,认真对待要设计的每一本书,这是我的基本工作态度。
袁银昌—
沪上知名书籍设计师,原上海文艺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曾长期担任上海市出版协会图书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20世纪90年代成立袁银昌艺术工作室,探索出版改革,培养出版新人。
袁银昌的书籍设计重在把握书籍特点,努力做到内容与形式、技术与审美、传承与创新、设计理念与材料、印刷工艺的结合。袁银昌是全国获“中国最美的书”最多的几位设计师之一,经他设计并出版的书籍数以千计。
代表作品有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卓雅编《沈从文和他的湘西》,200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高春明著《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2016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敦煌乐舞—经变乐舞》,201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方世忠主编《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等。
2021年8月11日—8月31日,“缘·书·影—袁银昌书籍设计暨摄影展”在上海千彩书坊举办。
最初有关书的记忆,源自儿时对连环画的迷恋。故乡位于浦东海边一隅,书是稀罕物,离家不远处有家小卖店,偶尔会有一两本小人书放在橱窗里,一角左右一本,掏掏口袋,只有几分钱,只好向父母或哥讨要,也不是次次得逞,但一旦凑够钱把书买回家,喜不自禁,如获至宝。这小人书就是我的世界!
上小学,发下了新课本,先是要把封面保护起来,用旧报纸以不同的折法做封套,在封面上自己认为恰当的位置认真地写上课本、姓名及班级名,然后,在书本的空白处涂鸦上自创的“插图”。我想,这也是我的书籍装帧的缘起吧。
幸运的是,我真的以此为职业,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掐指算来,从事书籍设计也已有四十多个年头,不知不觉中已过花甲之年,按理说对于书籍设计应该有较深的领悟。可是,我的脑子里竟还有那么多的空白,也说不出那么多的所以然来。古人说四十不惑,我过了六十还大惑,这真是太不成熟了!
对于书籍,我是始终怀着敬畏心的,认真对待要设计的每一本书,这是我的基本工作态度。不管结果是好是差,都会以真诚的态度去设计,每本书的内容不同,设计就必须根据内容有不同的视觉表达—书籍设计最难最具挑战性的也就在于此。“不拷贝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本都是原创设计,这始终是我和我的工作室在努力坚持的。
书籍设计是要在充分了解书的内容的前提下产生创作灵感,如果一本书稿看后能让你感动,那就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而《沈從文和他的湘西》正是这样的一部书稿,该书责任编辑先是告诉我:有这样一位摄影作者,十多年如一日,沉浸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为此不结婚不要孩子,几度历险差点送命,这故事已够吸引我了。一天编辑拿来图片—哦!这不就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图像再现么!真是难以想象过了几十年还能拍到如此景象,那种感动让我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创造欲望。没多久就拿出了方案,视觉设计与文本内容结合得不错,但几番审视下来,觉得还缺少点什么,似乎不够丰满,节奏也差一点,我突然想到:是少了细节!少了能让读者由外而内深入体察的悦读层次和适度的趣味,想到此,就与摄影作者卓雅联系,谈了我的想法,她马上同意了我的想法,我建议她再深入地拍摄一些湘西农(船)家生活器具和有实用功能的文物,以丰富书籍的表现力。为此,卓雅再度赴湘西拍摄,两个月后图稿完整后正式设计排版,又几易其稿修改调整,最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忱追捧,也得到许多专业人士的好评,并几次再版。此书在各类评选中也屡次获奖,其英文版在美国获“富兰克林出版奖—版面设计奖”。
《齐白石四绝十方》,是我的一位收藏家朋友委托设计的一本书,他精选了齐白石十方篆刻作品,让我设计成一本书,并且表示可以尽情发挥。这样的机会哪里有啊!我喜欢这样的选题。可冷静下来一想,这却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啊。首先,十方印章做成一本画册,图像免不了会产生重复感。其次,小小的印章如何靠图片去表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拍摄的难度很高。设计,从开始的兴奋转入了痛苦的瓶颈期,如何排解?唯有不断思考和观赏,其间多次去朋友家观摩实物,还不过瘾,就对朋友提了个非分之想,把这些印章拿到我的工作室细细观赏!没想到朋友竟答应了,而且一看就是一周,朋友每天早上把印章送来,晚上再取走,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遍遍反复观赏每一方印章的细节和整体,这本书的构想也就此慢慢形成,同时,我把每方印章从整体到每个精妙的局部,都拍摄成样片,提供给专业的摄影工作室拍摄成高品质的图片。
书籍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十方印面,以阶梯叠层方式,用类似中国传统宣纸手感的纸张原寸印刷,尊贵又典雅。第二部分,用深棕色作底色,让十方印章的呈现具有时空之感,同时也作为全书展开的序幕。第三部分,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对每一方印章从整体到局部作了富有节奏感的呈现,使读者有观赏、把玩的阅读体验。同时,通过不同角度,大小远近及虚实等拍摄表现手法,也避免了雷同和重复感。第四部分是印章的释文部分,让读者在欣赏之后有深入解读的过程。
设计定位于清雅和浓厚的东方韵味,有“古意”而不失“现代感”。以比较内敛、注重细节,同时又开阔大气,韵律节奏变化有致的设计语言,去呈现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独特和精妙。
这本书的设计在材料的选择,阅读手感的体验,纸张的轻盈、柔软度及高品质的印刷效果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封面和第三部分的页面中,还应用了纸张“透”的特点,作了有意而为之的“透映”设计。这在设计中需要同时考虑至少三层的透映效果,做到既不影响主体图像,又隐约如水墨般映出前后页面的内容。印章石材的厚重与纸张轻盈通透的特点奇妙结合在一起。让人在欣赏阅读之外体验到一份设计与纸张的魅力。
承蒙祝君波先生及敬人兄等好友的厚爱和督促,应承下今天的这个展览,但内心却还是诚惶诚恐。展览先要选作品,可是,哪些设计称得上“作品”呢?犯难了,还好,君波先生给我出了个点子,可以拿几幅摄影一起展出,尽管有“设计作品不足,摄影来补”的嫌疑,那也不管了。可是,摄影又好到哪里去呢!
今天是我的个人展,其实,这些作品的设计产生,何止我一个人。首先是我工作室的同仁,特别是李静和胡斌两位,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还有我的家人,几十年始终如一的理解和支持;更有众多爱书的读者,你们给予的鼓励让我怀有创作的动力……
因书、影而与各位结缘,在我心里,唯有感谢、感恩!
附:《袁银昌书籍设计暨摄影展》开幕致贺
袁银昌先生有两点让人非常敬佩。一个是他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比如说成为国礼的《锦绣文章》,每个细节都有他的创造力在里面。另一个是他一丝不苟的精神,几年前我请袁银昌先生给中福会做了一本书,基金会原已提供了各种照片,但袁银昌不满意,自己去重新拍摄,而且告诉我下午几点钟到宋庆龄故居的院子里拍摄是效果最好的。
—原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孙颙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出版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图书设计人才,袁银昌不仅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还是领军人物。他获奖作品多多,我比较关注是他2005年设计的《话说中國》,我认为这是他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图文并重、有序有律的设计耳目一新,大大提升了当时图文书籍表达形式的水平。
—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李新
设计师要有一个好胃口,还要悟出烹饪佳肴的奥秘,食材、佐料、火候、程序、摆盘;快慢、先后、节奏、冷暖、强弱……银昌精于此道,故把料理功夫应用于书籍的整体运筹之中,《桃之夭夭》的清淡前菜,《冰心传》的蕴香纯汤,《北欧的灿烂阳光》的什锦拼盘,《辞海》的醇厚浓郁蒸品,《中国最美的书2003—2005》的浓油赤酱,上乘绝品则是《齐白石四绝十方》……
—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委会副主任 吕敬人
因为版画,银昌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经年累月,他的设计语言磨炼得异常润厚,无论是色彩的运用、字体的编排都有其强烈的个人特色。那么多年下来,各种流行的设计元素从来没有左右过他的审美,他对自己追求的设计语言异常地坚定和从容不迫,这是让我最为尊重和欣赏的,这也是使得他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独步天下的原因!
—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主任 沈浩鹏
袁银昌老师影响我的不仅仅是设计作品,还有他质朴的人格和公义的心。为提携后辈,发现人才,袁老师数次放弃参加比赛,出任“最美的书”和“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评委,为后来者做出了榜样。袁老师在设计之余喜爱摄影艺术,此次“缘·书·影”展有他的书籍设计作品和摄影杰作展出,书与影同趣,讲述袁老师与设计与摄影与我们之缘。
—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 刘晓翔
作者 中国著名书籍设计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